2018.02.05
哺餵母乳期間適合打肉毒桿菌嗎?
肉毒桿菌注射被認為是安全的手術,但美國食藥局表示,肉毒桿菌對懷孕者或母乳哺育者的風險是未知的,因此鼓勵這些女性避免注射肉毒桿菌,也表示新生兒不應攝取可能帶有肉毒桿菌毒素的食物,如蜂蜜、玉米糖漿、乳酪等。
常見於醫美的肉毒桿菌注射,其實是細菌Clostridium
botulinum高度精粹後的神經毒素,它能暫時癱瘓注射部位的肌肉達到撫平皺紋的效果,效果為時約4-6個月。這種微創手術被政府認可使用於醫美,是因為曾有研究指出「毒素不會擴散至其他部位」,可避免其他身體部位癱瘓。
不過,2016年一份研究發現,肉毒桿菌毒素除了會作用於注射部位外,還可能透過與注射部位相連接的神經細胞或神經元而移動到其他身體部位。人們除了可能因注射肉毒桿菌毒素過量而中毒外,毒素擴散也可能增加中毒風險,如肌肉無力或癱瘓、吞嚥或呼吸困難等。
而肉毒桿菌對懷孕者的影響,目前雖然有研究指出肉毒桿菌毒素的分子太大以致無法通過胎盤,且至今也沒有出現肉毒桿菌經由母體傳給胎兒的案例,但美國食藥局表示,肉毒桿菌對懷孕者或母乳哺育者的風險是未知的,因此建議這些女性避免可能含有肉毒桿菌的事物或食物。再者,對於孕婦、新生兒、免疫力不足或對肉毒桿菌過敏者,一旦中毒後危及生命的風險尤其高。
對於需要或希望做肉毒桿菌注射的孕婦或母乳哺育者,還有其他可選擇的替代項目,如按摩、乳液、精油等產品,或透過防曬、保濕、保持皮膚清潔等生活習慣的保持來達到避免或撫平皺紋的效果。
編譯來源:Medical News Today(2018.01.26)
+ read more
2018.01.12
肉毒桿菌毒素及皮膚填充物,差在哪?
醫美常見的肉毒桿菌毒素注射及皮膚填充物注射都不須進手術房開刀,兩種微創手術看似功能相似,但其實使用他們的用途、注射部位及風險有差異。
用途
肉毒桿菌毒素會阻擋肌肉的神經傳導素,藉此暫時地癱瘓注射部位的肌肉,緩和、減少或消除因肌肉牽動而產生的皺紋。皮膚填充物則是在表層皮膚下方注射物質來增加飽滿度,而隨著填充物不同就會有不同的功能,常見填充物有骨頭中類礦物質的成分「烴基磷灰石鈣」或「玻尿酸」等。
注射部位及效期
肉毒桿菌毒素主要用於因肌肉牽動而產生的皺紋,如:抬頭紋、眉間紋及魚尾紋。其效期約3至4個月。若是希望能增加飽滿度或減緩因鬆弛而來的皺紋,可選擇使用皮膚填充物,常見使注射部位有嘴唇、臉頰、眼皮下方等。而隨著填充物不同,效期也不同,有些可持續6個月,有些可持續2年以上。
風險
依據注射部位不同,肉毒桿菌毒素常見的風險包括:眼皮或眉毛垂下;注射部位周圍肌肉無力;皮膚出現蕁麻疹、搔癢、疼痛、出血、瘀青;難以下嚥、說話或呼吸;視線模糊等。
而皮膚填充物的風險則包括:皮膚紅腫、瘀青、癢或有突起物;皺紋過度矯飾或不對稱;異物感、視覺問題等。
雖然肉毒桿菌毒素及皮膚填充物注射皆屬微創手術,但仍存在風險。為了達到滿意的結果,決定接受注射前應與醫師詢問、了解肉毒桿菌毒素及皮膚填充物可以達到的效果及討論需求及期待,避免因過度期待或忽視了潛在風險而得不償失。此外,民眾也應審慎地選擇執行注射的醫師,確保其有足夠的經驗及訓練來勝任這項工作。
編譯來源:Medical News Today (2018.01.06)
+ read more
2017.11.13
研究再次確認隆乳與罕見癌症的關聯
今年3月及7月台灣女人健康網曾報導,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發佈義乳導致退化性大細胞淋巴瘤(BIA-ALCL
,Breast Implant-Associated Anaplastic Large Cell
Lymphoma)的警訊。英國、澳洲與紐西蘭等國亦提出病例報告,澳洲治療用品管理局並提出BIA-ALCL罹病風險約在1/1000-1/10000間。
美國賓州州立醫學院對BIA-ALCL進行系統性文獻回顧,企圖釐清BIA-ALCL的發展、風險因素、診斷方式、治療方法與發病率等,日前,研究人員提出了研究報告。
此研究回顧了115篇文章與95位患者病例,幾乎所有病例都與絨毛義乳有關,再次確認BIA-ALCL與絨毛義乳的關聯性。並且,罹病人數呈上升趨勢,研究人員根據FDA的統計資料推估,每年在30,000名有義乳的女性中就有一人會罹患BIA-ALCL,大約是在義乳手術的10.7年後發生。雖然發病率仍然存在爭議,但醫師與想要進行手術的患者都應該對此病有所警覺。
絨毛義乳在90年代開始流行,它們的表面可以黏附在周圍的組織上,維持其在乳房中的位置。最普遍被使用的有Mentor
Memory Shape和Allergan Natrelle 410,皆在2013年得到核准。
BIA-ALCL的第一例報告出現在1997年,在使用絨毛義乳之前沒有任何病例報告,因此研究人員認為兩者間存在因果關係。但研究報告強調,還需要更多的研究來證實這一點。研究人員表示,BIA-ALCL病例的數量可能更高,因為醫學界尚未完全了解這種疾病。
使用義乳可分為隆乳與乳房重建兩種用途。乳房重建者多會定期檢查,較容易察覺病變。但隆乳者在進行手術後,通常不會定期做檢查,對疾病沒有警覺,可能延誤治療。
此份研究的主要意義在,進行隆乳或重建手術之前,外科醫師需向患者傳達BIA-ALCL的風險,並且需要特別強調與絨毛義乳的關聯。在進行手術後,患者要定期地接受追蹤。重要的是,所有義乳手術的醫生都必須對此病有所警覺,能夠識別初始症狀,以做後續追蹤與治療。
在台灣,使絨毛義乳的比例約佔八成,近年來有增加的趨勢。建議植入義乳者要定期做檢查,保持對疾病的警覺。
編譯來源:JAMA Surgery(2017)、Daily Mail(2017.10.18)
延伸閱讀
FDA確認乳房填充物導致罕見癌症
多國提出警告 隆乳與罕見癌症有關
+ read more
2017.11.07
注射肉毒桿菌維持髮型?
台灣女人健康網於上週報導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擴大肉毒桿菌的核准注射範圍,由原先的魚尾紋與皺眉紋,擴大至額前抬頭紋。除了消除皺紋,肉毒桿菌也被使用來維持髮型的乾爽,防止在運動時的出汗。皮膚科醫生甚至為此創造了一個專有名詞「Blotox」,以表達將神經蛋白質注入頭皮,透過抑制汗腺而達成效用。
根據美國整形外科醫學會(ASPS)的最新數據,每年約有700多萬美國人接受注射肉毒桿菌,花費約26億美元。除了臉部注射,也有腋下、頸部、胃部和頭皮等未經批准的注射,以處理許多症狀,包括過度出汗和頸部疼痛等。
Blotox係透過肉毒桿菌的注射,停止神經末梢和汗腺之間的所有溝通,結果導致汗腺長時間未得到流汗的信號。用於治療腋下、手、腳等身體部位或臉部的多汗症(過度出汗)時,會進行約15-20次注射。然而,頭皮的面積相對更大,在酒精消毒後,醫師會從頭皮的任何一處進行100-200次注射。
肉毒桿菌注射的潛在副作用包括:注射時的疼痛以及其後的發紅或瘙癢;注射後的噁心、頭痛和潮熱;身體的另一部分出現多汗以彌補治療區域,稱為補償性出汗;治療區域周圍肌肉無力等
紐約皮膚科醫生Michelle
Henry說,有一些病人因為不想破壞髮型,而選擇不去運動,Blotox對想要維持外型並獲得健康的人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改變。也大大減少頭髮毛躁的現象,不必頻繁地洗頭。Cindy
Bae醫師對雜誌表示:他們不會有過多出汗,所以他們的髮型會持續更長的時間,他們的頭髮也不會感覺或者看起來那麼油膩。
臨床主任David
Eccleston表示,大家都知道捲髮會因為潮濕而變得更糟,或是自然捲燙直後暴露在潮濕中,也會回到自然捲的狀態。水分會影響氫鍵,是直接控制個人頭髮的捲曲程度的主因。肉毒桿菌透過阻斷個體汗腺的神經衝動以停止出汗。使用在頭皮上時,減少了出汗,從而減少了被燙直的頭髮恢復到捲曲的狀態。可以說是延長髮型吹直的效果,除非那個人剛好被雨淋濕了!
編譯來源:Daily Mail(2017.10.31)
+ read more
2017.11.01
FDA核准肉毒桿菌用於治療抬頭紋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在上月初(10月)擴大肉毒桿菌的核准注射範圍,由原先的魚尾紋與皺眉紋,擴大至額前抬頭紋。
肉毒桿菌注射自2000年被批准後,多年來成為廣泛流行的抗老方式。美國整形外科醫師學會(ASPS)最新數據顯示,每年有700多萬美國人接受注射,花費約26億美元。
除了臉部注射,也有腋下、頸部、胃部和頭皮等未經批准的注射,以治療過度出汗和頸部疼痛等症狀。
每次注射的肉毒桿菌藥物,包括一種稱為肉毒桿菌毒素的蛋白質,可使人的肌肉麻痹。注射劑中的毒素是由微生物產生的,其亦會導致食物中毒。
肉毒桿菌注射需要由合格醫師提供,醫師會使用細針將少量毒素插入肌肉,毒素阻擋從神經發送到肌肉的化學訊號,導致肌肉收縮。通常需要3到7天的時間才能注意到肉毒桿菌注射手術後的效果。
肉毒桿菌注射副作用仍包括注射部位周圍會有瘀血、腫脹和疼痛、頭痛、眼瞼下垂、流口水、乾眼症和多淚等。此外,毒素可能傳播到身體的其他部位,而引起類似肉毒桿菌中毒的症狀。這些跡象包括視力問題、肌肉無力、吞嚥或說話困難、尿失禁及呼吸困難等。
醫師建議如果您正在哺育母乳、懷孕或患有神經系統疾病,則不要進行肉毒桿菌治療。肉毒桿菌注射的效果將持續3至4個月,若想要保持無皺紋外觀的人,必須持續進行肉毒桿菌的注射。
編譯來源:Daily Mail(2017.10.04)
+ read more
2017.09.29
陰道「回春」?
美國電視名人Farrah
Abraham在個人IG上發佈了照片,對於她進行的「陰道回春術」(vaginal
rejuvenation)感到滿意。此照片引起民眾興趣,幾小時內,「陰道回春」在Google上搜尋次數直線上升。
「陰道回春」是女性生殖器整型手術的一種,以雷射儀器燒灼陰道表面,讓黏膜及下方結締組織結痂產生緊縮效果。
「女性生殖器整型手術」主要在重建或恢復女性生殖器的外觀和結構,包含陰道與陰唇。通常女性有以下狀況時,會被建議進行手術,包含:膀胱和腸道問題、子宮切除後陰道脫垂、骨盆肌肉減弱、分娩後的問題等。
近年有越來越多的女性,為了陰道緊縮、陰唇顏色淡化、提升敏感度等原因進行生殖器醫美整型手術。根據英國國民保健署的統計,在2015-2016年間,英國約有200位18歲以下的青少女進行「陰唇整型術」,超過150名在15歲以下。
面對女性生殖器醫美整型手術的風行,加拿大婦產科醫學會、英國皇家婦產科醫學院、澳洲及紐西蘭皇家婦產科醫學院、美國婦產科醫學會及美國婦產科大學都曾提出正式聲明。綜觀這些聲明,皆強調女性生殖器醫美整型手術不應用於治療以外的用途、缺乏足夠研究評估日後健康風險,更無法證明受術者對性愛和自我形象滿意度的改善。甚至指出透過廣告誤導民眾產生手術需求,並影響閱聽者錯誤理解女性身體是「不符倫理的行為」。
根據台灣女人連線的觀察,女性生殖器醫美整型手術的廣告,不僅充斥大量「不正常」、「不健康」的廣泛描述,更強調親密關係失去的壓力,例如:女人放「鬆」就是男人出軌的開始、私密處老化影響夫妻關係等。製造女性恐懼,創造手術需求。類似手法除了讓女性對自我身體產生不必要的壓力,同時亦讓閱聽者對「正常的」、「可能的」女性身體及親密關係有錯誤理解跟想像。
然而,台灣卻不見相關的反省與討論。衛福部應對非治療目的的女性生殖器醫美整型手術訂定相關規範與指引,同時加強取締生殖器醫美整型手術廣告,並提高罰則。
編譯來源:Daily Mail (2017.08.30);American College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ecologists (2015)、Int Urogynecol
J (2015/2014)、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a
(2013)、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aecology Canada (2013)、The
Royal College of Obstetricians & Gynaecologists. (2013)、Royal
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College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aecologists
(2008)、American College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ecologists (2007)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