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與來潮:初潮年齡影響心血管疾病風險
2014.12.26
心血與來潮:初潮年齡影響心血管疾病風險
  月經作為女性健康指標之一,不只關乎生育健康,更與身體其他部位的運作狀況有關。過去已有研究發現初潮年齡過早的女性成年後罹患糖尿病的風險較高,最近的研究數據則指出初潮年齡可能影響女性罹患心臟病、中風與高血壓的風險。   英國牛津大學癌症流行病學的研究團隊,花了十年蒐集來自英國130萬名50-64歲婦女的數據,發現初潮年齡在10歲以下以及17歲以上者,較初潮年齡13歲者患得心臟病、中風和高血壓的機會各上升了27%、16%和20%。即便將參與實驗者的體重、吸菸習慣和社經地位等變項納入考量,此結果依然成立。   日前哈佛醫學院亦有研究指出,初潮年齡與心血管疾病有關。此研究從1,638位40歲以上的婦女樣本獲得實驗結果,發現初潮年齡越早,患得肥胖症的可能性越高,進一步提高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面對這些風險,英國牛津大學癌症流行病學的研究團隊領導人Canoy博士建議,在年幼時控制肥胖可以避免初潮年齡下降的趨勢,進而降低患得心臟疾病的風險。       資料來源:Circulation      
+ read more
心血與來潮:初潮年齡影響心血管疾病風險
2014.12.26
心血與來潮:初潮年齡影響心血管疾病風險
  月經作為女性健康指標之一,不只關乎生育健康,更與身體其他部位的運作狀況有關。過去已有研究發現初潮年齡過早的女性成年後罹患糖尿病的風險較高,最近的研究數據則指出初潮年齡可能影響女性罹患心臟病、中風與高血壓的風險。   英國牛津大學癌症流行病學的研究團隊,花了十年蒐集來自英國130萬名50-64歲婦女的數據,發現初潮年齡在10歲以下以及17歲以上者,較初潮年齡13歲者患得心臟病、中風和高血壓的機會各上升了27%、16%和20%。即便將參與實驗者的體重、吸菸習慣和社經地位等變項納入考量,此結果依然成立。   日前哈佛醫學院亦有研究指出,初潮年齡與心血管疾病有關。此研究從1,638位40歲以上的婦女樣本獲得實驗結果,發現初潮年齡越早,患得肥胖症的可能性越高,進一步提高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面對這些風險,英國牛津大學癌症流行病學的研究團隊領導人Canoy博士建議,在年幼時控制肥胖可以避免初潮年齡下降的趨勢,進而降低患得心臟疾病的風險。       資料來源:Circulation      
+ read more
初經來得早可能是易患糖尿病的警訊
2013.11.22
初經來得早可能是易患糖尿病的警訊
  初經時間較早的女孩較容易在成人時期罹患第二型糖尿病。這份涵蓋8個歐洲國家的研究指出,雖然青春期提早展開並不會導致糖尿病,但是這兩者之間確有關聯。   來自英國劍橋大學的研究者Cathy Elks說:身體在青春期時經歷了很多變化,我們的研究以及過去既有的研究都證明了發育過程中的生理變化在第二型糖尿病發展上確會產生影響,即便這些生理變化發生在糖尿病發病前許多年。   研究團隊檢視了1,500位女性的病歷,發現初經發生於8到11歲之間的女性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機率較13歲才開始行經的女性高出70%。其他相關的研究則指出月經較早開始的女性更可能面臨肥胖、心臟疾病與癌症等問題。這些研究結果預示了初經年齡較早與新陳代謝疾病的發作有所關連,間接造成了BMI值的增加,不過這並不是唯一可能造成肥胖的原因。   相較於糖尿病,在這些初經較早來臨的女孩身上,肥胖是一個更常見的症狀,因此,研究者也同時檢視了肥胖是否是影響糖尿病病情的另一因素。在研究者移除了肥胖的相關數據後發現,那些初經來臨的較早的女孩在成人後仍有較高的發病風險。雖然過重通常被視為是一個可能的影響因素。   研究者指出,近年來,第二型糖尿病的發病率有激昇的現象,這個現象同時伴隨著平均初經年齡的下降。不過,初經來潮的年齡若晚於平均年齡(15歲)亦不代表對於第二型糖尿病較具免疫力。   資料來源:糖尿病照護期刊(Diabetes Care)            
+ read more
女性心血管疾病風險可能可經由初經年齡預測
2012.11.23
女性心血管疾病風險可能可經由初經年齡預測
  心血管疾病是全美女性十大死因的首位,在台灣同樣位居前列,根據2011年衛生署統計,心臟病、腦血管疾病分居女性十大死因的第二與第四位!然而,與男性相較,女性心血管疾病的發病時間通常較晚,且一般用以評估男性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子對女性並不適用,因此女性的心血管疾病問題很可能被忽略。而近日就有一項特別針對女性心血管疾病風險的美國研究指出,初經年齡會影響肥胖、腰圍及BMI值,這些都是可預測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子。   這項研究1,638位40歲以上的參與者來自2002-2005年間進行的美國佛萊明罕心臟研究(FHS),研究期間參與者沒有懷孕、體重也不超過160公斤。研究分析參與者的內臟腹部肥胖(VAT)及皮下肥胖(SAT),呈現兩者與幾項女性生育因素之間的關係。   在排除飲食、停經狀態、使用荷爾蒙療法、年齡等變項後,研究發現女性初經的年齡與全身不限部位的整體脂肪量具關連性,初經來的時間愈早,肥胖狀況愈明顯。研究建議未來研究應進一步釐清內臟腹部肥胖與主動脈周圍脂肪之間的關係,以分析這與心血管疾病風險的性別差異可能有何關連,而家長也可以在女兒初經來時,提醒她們注意肥胖與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資料來源:臨床內分泌與新陳代謝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      
+ read more
維他命D可助減輕經痛
2012.03.05
維他命D可助減輕經痛
  一項來自義大利的小型隨機研究指出,有嚴重經痛的女性在月經來之前,服用高劑量的維他命D可減輕經痛。   這項研究選取40名在過去六個月中至少有四個月經痛困擾的女性,但排除曾經或正在使用子宮內避孕器者,並將她們分為兩組,一組20名女性在月經來之前的五天,每日給予單次劑量30萬IU/dose的維他命D3服用,另一組20名為安慰劑組。   經過兩個月後發現,服用高劑量維他命D3的20位女性中,有15位的經痛明顯改善;安慰組中20位中僅有4位有改善跡象。且前組中無人再服用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但安慰組有40%需要用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止痛。   針對研究結果Bertone-Johnson與Manson博士評論認為,這項研究說明維他命D3有消炎止痛的效果,但高劑量服用仍是一個問題,2010年曾有研究指出年長女性年服50萬IU/dose會增加骨折與跌倒的風險,因此應繼續追蹤這項研究參與者後續的副作用反應,評估風險與效益問題。     資料來源:內科醫學檔案(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          
+ read more
月經不規律是骨質健康的警訊
2011.04.01
月經不規律是骨質健康的警訊
如果女性過早出現更年期的現象,在醫學上稱為「原發性卵巢功能不足」(Primary Ovarian Insufficiency),一般指40歲以下婦女的卵巢無法正常排卵或分泌雌激素,而出現類似更年期的現象,主要出現的症狀為停經、月經不規律或是熱潮紅。 近日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發佈一則新聞指出,有「原發性卵巢功能不足」的女性骨質流失的風險較高,亦即此族群的女性較可能要面對骨質疏鬆或骨折的問題。此外,女性若20歲以前月經不規律,很可能是骨質密度低的警訊,因為青少年時期是骨質生長的重要時期。 研究人員指出,月經是女性骨質健康的指標,如果女性過早出現停經或月經不規律,應該更注意自己的骨質健康,攝取足夠的鈣質、維他命D等,以預防骨質疏鬆與骨折。此外,女性在更年期時會經歷某種程度的骨質流失,因此,女性在年輕時儲存骨本是很重要的。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