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與情慾

荷爾蒙避孕藥增加乳癌風險
2017.12.19
荷爾蒙避孕藥增加乳癌風險
丹麥一項長期且大型的研究發現,服用現代避孕藥配方的女性,和一些從未服用的女性相比較,得乳癌的風險增加了20%。   英國醫學期刊發表一項研究,作者Lina Morch醫師用11年的時間收集近兩百萬件15-49歲丹麥女性的避孕資訊,研究發現現代新配方的避孕藥,不論是雌激素和黃體素的複方、只有黃體素或含黃體素的子宮環,都有乳癌的風險。   Morch醫師指出持續服用避孕藥5年以上,會增加得乳癌的風險。服用避孕藥不滿一年,則無風險。   1990年代,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因為乳癌的風險,把高劑量的雌激素(estrogen)撤離市場。第一波避孕藥雌激素的劑量高達150微克,撤離市場的則是高於50微克以上。現金大部分藥丸含15-35微克的雌激素和黃體素(progestin,是一種合成黃體素),幫助調整經期。   美國癌症團體的策略主管Mia Gaudet醫師表示,1990年代改變了避孕藥的配方,希望能夠減低乳癌的風險。從這個研究資料來看,並非如此。   但專家仍謹慎地認為,女性因服用避孕藥罹患乳癌的絶對風險仍然很低。主導英國艾伯丁大學研究團隊的Phil Hannaford教授指出,避孕藥的小風險需要和它的益處相比較,除了預防懷孕、減輕經痛和月經過多,根據今年美國婦產科期刊的發表,避孕藥亦可以減低日後卵巢、子宮內膜和大腸直腸癌的風險。這些保護的好處,在女性停止服用後似乎仍持續30多年。   過去的研究也顯示,服用現今避孕藥所增加乳癌和子宮頸癌的風險,在停止服用後約5年後就會消失。   2012年女性健康期刊也指出避孕藥減低阿滋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的風險,在認知測驗中,服用避孕藥的女性得分比從未服用的人高。即使停止服用多年後,依然如此。    大部分女性在10多歲至30幾歲之間使用混合式的避孕藥,這個年齡層中,得乳癌的絶對風險非常低,乳癌大部分發生在40歲以上的女性。有些建議女性在40歲的時候改變其避孕方式,如ParaGard子宮環、 避孕海綿、殺精劑和保險套等,因那是乳癌整體風險開始增加的時候。    專家建議女性應和其醫師或婦科醫師討論避孕的選項,在開始或停止服用荷爾蒙前,先了解其益處和風險,充分掌握資訊後再決定。      編譯來源:Daily Mail(2017.12.12)    
+ read more
男性結紮讓性生活更滿意!
2017.12.13
男性結紮讓性生活更滿意!
男性輸精管結紮是一種微創手術,將輸精管切斷、打結或綁死,使精蟲無法運送以達避孕效果。手術過程大約需要15分鐘,術後恢復時間非常短。最近研究顯示,男性結紮後性生活明顯改善且性行為頻率增加,女性伴侶也表示提高了他們的性慾。   研究請294對伴侶做問卷調查,經分析後發現12.4%的男性表示他們術後性行為比術前更頻繁,只有4.5%表示比術前少;40%男性表示他們的性生活明顯改善,而受益者也不只有男性,其女性伴侶也表示他們的性高潮次數增加了。研究表示這樣的結果可能與少了非預期懷孕的擔憂有關,讓性行為變得更為順其自然。   2015年史丹佛大學研究發現接受手術的男性每月性行為次數達5.9次,而沒有動手術的男性只有4.9次。   不過,在英國,男性結紮的人數十年內明顯下降,2015到2016年間有10,880例結紮,比2005到2006年之間的29,344例少了三分之二。並且特定地區的NHS機構有結紮總額制,醫師甚至被要求要限制轉介的數量。而在美國,只有十分之一的適合的男性做了結紮手術,是加拿大和英國男性的一半。   泌尿科顧問Frank Chinegwundoh表示,大約1/10的男性結紮者會希望能回復,背後原因總是與離婚、再婚和想認識年輕對象有關。而雖然這項手術確實可能回復,但是手術所費不貲且只有少數結紮過的男性可以期待再次有小孩,這種近似永久性的影響可能讓許多男性卻步。特別是現在有越來越多男性想要保有生育力,以防未來婚姻破裂後還能有小孩。   泌尿外科醫生John Lemberger表示,雖然結紮是一種快速、簡單只需要局部麻醉的手術,但是要回復手術則需要約一個半小時​​的時間才能完成,並且要進行全身麻醉或深度鎮定。     編譯來源:Daily Mail(2017.11.20)      
+ read more
威而鋼有分身了:白色小丸子
2017.12.12
威而鋼有分身了:白色小丸子
在臥室裡幫助數百萬男人的藍色小藥丸將變成白色了!   輝瑞製藥公司正在推出更便宜的威而鋼學名藥─白色小丸子,搶佔仿製藥(學名藥)的龐大市場。   輝瑞公司在21日其專利保護壟斷結束時,開始以每顆32.5美元銷售白色藥丸,這是目前零售價的一半價格。   根據健康信息分析公司Elsevier,在過去10年,威而鋼零售價格由大約10美元跳到62美元,犀利士從11美元到61美元。藥店和其他中間商又加幾元的利潤。價格的暴漲,應和有健保給付有關。   在台灣威而鋼的售價一顆僅約台幣350元。根據台灣的輝瑞製藥公司表示,目前尚未有引進小白丸的計畫。   犀利士和樂威壯是2003年推出的另一種藥丸,明年秋天專利到期,將有自己的仿製藥競賽。還有其他的仿製藥將在明年夏天也會陸續上市銷售,這可能會使仿製藥的價格穩步下降90%!    輝瑞公司表示,其市場調查顯示20%的客戶忠誠於威而鋼。因此,公司不會像往常一樣,因為是品牌製藥商而放棄仿製藥的市場,將要出售自己的仿製藥,同時也在努力讓男性服用藍色藥丸。   芝加哥西北紀念醫院的泌尿科醫生Hofer博士說,一些服用威而鋼的病人不想要其他藥廠的仿製品。如果能夠省錢並從輝瑞獲得品牌產品,病人將會欣喜若狂。   威而鋼在1998年推出,是第一個壯陽藥丸。它將許多老年人的私人挫折轉化為公開討論的醫療狀況,並且比陰莖注射和植入物更具吸引力。輝瑞公司早期的藍色藥丸電視廣告甚至創造了勃起功能障礙(ED)這個術語。   禮來藥廠的犀利士於2003年問世,現在以需按時服用的藥片和每日低劑量藥丸在美國市場佔據主導地位,威而鋼緊隨其後。     根據健康數據和臨床研究公司IQVIA的數據,2016年在美國,威而鋼和犀利士的處方量超過了1200萬個,銷售總額達到了30億美元。然而,自2012年以來,藥方已經下降了20%以上,因為多次的價格上漲使許多的男性不能接觸到藥片。     編譯來源:Stat News(2017.12.06)      
+ read more
做愛會死人嗎?
2017.11.24
做愛會死人嗎?
時而看到新聞報導,男人死於「馬上風」。「馬上風」是指因為行為太過激烈,導致心/血管過度負荷而昏厥甚至突然死亡,雖然也會發生在女性,但絕大多數是在男性身上。   最近研究指出這種風險很低,但若在飯後、酒後有性行為或是服用藥物可能會增加風險。   研究分析美國奧勒岡州4,557名發生心臟驟停的案例,有34例與性行為有關。在這34例中有18例是發生在性行為當下,有15例發生在性行為後,並且有32名(94%)是男性。心臟驟停的男性案例中,與性行為有關的案例佔1%,女性則僅佔0.1%。   醫學博士Martha Gulati指出,因性行為而心臟驟停的風險非常低。不過,研究分析發現因性行為而心臟驟停的案例中,29%的患者有心血管病史,26%有心臟衰竭,因此如果符合這些條件的人要有所留意。   目前還無法釐清性行為的次數和心臟驟停關係,性行為太頻繁是否也會增加風險?其實,我們在性行為中的動量其實並沒有想像中的激烈。   由此研究我們看到一個外帶的重點:身旁的人為心臟驟停者做CPR的重要性。雖然心臟驟停發生時是被看到的,但是多數並未獲得身旁人給予CPR急救,而且在此類的34個案例,只有6例活著出院。Gulati博士也呼籲,身旁的人應於撥打119後立即為患者施行CPR。   編譯來源:Medical News Today(2017.11.12)      
+ read more
不要再告訴女性痛是正常的!
2017.11.02
不要再告訴女性痛是正常的!
女性骨盆腔內的困擾常被以「因為妳生產過不然要期待什麼?」、經痛就以「結了婚就會好了!」等,輕鬆地帶過。要能打破大家對於骨盆腔健康相關的迷思及沈默,才有辦法鼓勵女性接受應有的高品質醫療服務,現在是我們改變主導女性健康用語的時候了!   骨盆腔的困擾如失禁、子宮下垂、經痛和性交疼痛都很普遍,但並非正常的現象。不是女性有月經經痛就是正常的,經痛可能是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癥兆,大約10%的女性有。但平均延遲診斷7至10年,這將會導致慢性疼痛和不孕症。如果女性有正常的性生活,性交時會疼痛,並非正常;如果女性懷孕了,並不表示背痛就是正常的;如果婦女生產後,膀胱失禁或骨盆器官下垂,同樣並非正常。   三個女性中就有一人受到骨盆器官下垂和失禁的影響、20%的女性普遍的有經痛。對於承受著影響與疼痛的女性來說,這些並不正常。告訴女性她的疼痛是正常的文化,會剝奪她接受治療的權利。我們有集體責任,讓女性有最好的機會擁有健康且無痛的生活。   婦科的問題,不然就是不採取任何行動,不然就是典型的治療─手術。很少有人提供以科學証據為基礎的骨盆物理治療。肩膀手術前後,醫師都會附加物理治療的處方,但是骨盆腔的治療很少有物理治療的附加選項。   骨盆物理治療可以有效的處理盆內器官下垂、性交疼痛、背痛、子宮內膜異位症和一些婦女健康的議題。澳洲物理治療協會的研究發現,對失禁的治療,成功率達84%。很不幸的,婦女很多卻仍繼續受苦,而婦女失禁是進入養老院的主要因素。   女性在子宮內膜異位手術後,疼痛常常未能改善,有時候反而增加。而子宮下垂手術後,則有很高的復發機率。兩者的相同點就是未提供女性關鍵性的骨盆教育和復健。這些手術的副作用會使她們身體變得很虛弱,如果這些女性手術前有物理治療或產後馬上接受物理治療,很多人可避免手術。即使是裝置陰道網膜有副作用的情形,也可由骨盆物理治療中受益。   女性有子宮內膜異位症和陰道痙攣時,骨盆肌肉緊無法放鬆,若沒有經由物理治療來鬆開,疼痛可能會繼續。下垂和失禁的婦女,要先加強骨盆的肌肉,才考慮是否需要手術。    專家認為,女性有權利在懷孕20週和產後8週時接受物理治療評估。可以早些診斷出骨盆的問題,得到適當預防性的照顧。也使女性提早有管道接受以証據為基礎,非手術的解決方法。   英國學者在三月時進行一項調查,問800位女性和生產相關的骨盆問題,是否想知道個人的風險因素。85%的女性表示她們想在產前得知這方面的資訊,只有2%的人表示她們害怕知道。   這項調查清楚顯示了由於「生產和骨盆傷害」的產前教育失敗,導致女人無法發揮她們的自主權,也更進一步確認患者最常講的:「為何沒有人告訴我這些可能發生的事?」教育是進步的關鍵,特別是健康照護。女性有權利被告知,才能準備她的未來。     編譯來源:the Guardian(2017.10.23)    
+ read more
川普新避孕政策正當性被質疑
2017.10.25
川普新避孕政策正當性被質疑
美國川普行政團隊日前公布的新避孕規範被醫師及研究者質疑,他們認為川普行政團隊忽略了已知的避孕好處,而刻意引用對避孕效果及安全性有所疑慮的研究資料。   新避孕規範內容 歐巴馬健保(Obama health care law)避孕規範指出,為了提供女性預防性的措施,規範雇主應負擔女性避孕措施的成本。美國總統川普的行政團隊於2017年10月6日公布新避孕規範,指出基於保障美國人宗教自由,得因其信仰或倫理價值自由選擇是否提供特定的服務,亦即雇主可以因為宗教、價值理由選擇不提供女性避孕措施,如事後避孕藥。   為了加強新政策的合理性,川普幕僚引用2011年一份關鍵的報告,該篇報告顯示增加女性的避孕措施與降低非預期懷孕並沒有因果關係,並且也引據1960年及1990年的文獻,指出避孕藥與濫交之間可能有關係。   新規範還提到,由於食藥局指稱特定的避孕藥可能不只避免受精還可能會預防胚胎著床,讓許多人及組織相信緊急避孕藥有墮胎的疑慮。   質疑新規範的聲浪 凱瑟家庭基金會的主任Alina Salganicoff表示,政府引用的文獻相當片面,一個人可以因為其信仰及價值而表態不支持,但在引用參考資料時不應採取此態度,應考量研究的品質及是否有平衡地引用不同的研究結論。   對於新規範中提到特定避孕藥可能帶來墮胎疑慮,普林斯頓的研究者James Trussell指出,雖然多年前曾有研究表示事後避孕可能干擾受精卵著床,但近幾年的這方面研究都指出沒有這樣的影響。美國婦產科學會的執行長Hal Lawrence博士更說,事後避孕藥是在阻止排卵,沒有排卵就沒有受精,何來避免胚胎著床的疑慮。   針對2011年的關鍵報告,研究者Adam Sonfield表示,增加避孕措施與降低非預期懷孕有因果關係的證據是存在的,例如一份研究指出一年中持續服用避孕藥的女性,非預期懷孕機率只有5%。而前食藥局婦女健康主任Susan Wood表示,臨床證據很明顯地指出避孕藥可以避免懷孕,不然為何食藥局會核准避孕藥?   醫師及研究者認為,政府刻意誇大某些研究結論的重要性,同時忽視其他研究結論的存在,試圖正當化這項不符合女性及社會的最大利益的政策。   目前有許多人透過社群媒體表達對政策的抗議,並以關鍵字「#HandsoffmyBC」來串聯所有表達反對的聲音與意見。   編譯來源:STAT(2017.10.11)、The Departments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2017.10.06)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