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04.10
懷孕前高血壓增加流產風險!
最近一項研究發現,懷孕前有高血壓會使女性流產的風險提高近20%.2017年7月,一份研究表示可能可以透過血液檢查預測流產的風險.這項研究在懷孕後15天中測量一種關鍵荷爾蒙,此荷爾蒙能維繫胚胎結構,且與一種對健康生產有重要影響的化學物質之釋放有關.這項測量能準確地預測胚胎是否能跨過8周的里程碑,並且主要是設計給做試管嬰兒的人,費用約40歐元(約1400元台幣),自然生產者可能也可以做.而最新的研究則是在上述研究的基礎進一步探討高血壓對流產風險的影響.研究團隊招募了1,228名年齡在18至40歲之間的女性,他們都至少發生一次流產,並正試圖再懷孕.研究者在這些女性懷孕前及懷孕後四周測量她們的血壓,並以舒張壓80mmHg為標準來判定健康與否,在80mmHg以下被認為是健康的.研究發現,大約25%的參與者的舒張壓讀數高於80mmHg,並且每上升10mmHg流產風險就增加18%.研究團隊表示,這個研究結果強調了透過飲食及運動維持健康生活的重要性,以降低女性的血壓及潛在的流產風險.過去研究指出,當懷孕期間發生高血壓,可能造成胎兒氧氣及營養不足.編譯來源:DailyMail(20180402)
+ read more

2018.03.28
全球人工流產率下降!原因:避孕措施的普及
最近一份報告指出,過去25年全球人工流產率已下降,並且在民眾越容易取得避孕措施的國家人工流產率越低,而人工流產規範最嚴格的國家人工流產率最高.GuttmacherInstitute是一家致力於促進美國與全球"性與生殖健康權利"的研究機構,他們近日發布的報告指出:*每年有五千六百萬例人工流產,將近有五千萬例發生在開發中國家.換言之,所有孕婦中約有四分之一選擇人工流產.*由於育齡女性人數相當多,因此人工流產數有增長趨勢,但是以比率來看,每千位育齡女性的人工流產率是下降的.目前人工流產率最低的國家是瑞士–每千位女性中只有五位,美國及英國是千分之十三,哥倫比亞及墨西哥是千分之三十四,巴基斯坦的最高–千分之五十.*人工流產率隨著國家不同而有變化,但人工流產率下降的趨勢整體上與前蘇聯地區的變化是一樣的,因為這些地區的政策鼓勵用避孕取代人工流產.人工流產率最高的地區是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區,這些地方的合法人工流產門檻相當高.報告指出,嚴格的人工流產規範無法消除人工流產的事實,只會讓人工流產變得更不安全.*全球人工流產率及非預期懷孕率都已下降,背後可能的原因是避孕措施使用情形改善進而使非預期懷孕率降低.多數選擇人工流產的女性一開始就不打算懷孕,因此滿足避孕需求是進一步降低人工流產率關鍵的方法.2012年一項涵蓋九千多位女性的研究發現,當提供女性零成本的避孕措施時,非預期懷孕及人工流產數下降了62-78%.不過,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當中由執政黨任命的官員則主張只透過"禁慾"來降低非預期懷孕及人工流產,這種政策被發現對非預期懷孕沒有影響.不論人工流產是否合法,全世界都有人工流產的案例,但在早已合法化的地方人工流產是最安全的.不過即使如此,最近有些具備寬鬆人工流產規定的國家開始將人工流產的門檻拉高,包括:美國及前蘇聯範圍內的幾個國家.這份報告的發現與美國國家醫學院(NationalAcademyofMedicine)上週表態的立場相符,醫學院表示,雖然反對人工流產的官方說法認為人工流產是不安全的,但是在美國,診所及醫師的辦公室可以提供安全的人工流產.人工流產並不會增加女性不孕、妊娠高血壓、胎盤異常、乳癌或新生兒早產的風險.美國許多州對人工流產的規定使女性尋求安全、有效、以病人為中心、設備完整的人工流產服務的門檻變高.Guttmacher和美國國家學會的報告都同意,增加女性人工流產的門檻,會使女性在懷孕較後期時才接受手術,這會使手術變得更複雜、昂貴且風險更高.而在開發中國家,當女性很難有機會接受人工流產手術時,他們容易尋求所謂"傳統的方法",包括:*將樹枝、骨頭、電線、化學物質置入子宮*將漂白水、鹽水、洗滌劑或肥皂灌入子宮*女性喝下酒精、洗滌劑、漂白水、茶或藥草*服用阿斯匹靈、止痛藥、瀉藥、荷爾蒙等藥品*捶打腹部或從高處跳下*在陰道中吹氣或在腹部上方放置熱石使胚胎融化這些方法不僅容易失敗,也經常為女性帶來嚴重的併發症.編譯來源:NBCNews(2018.03.21)
+ read more

2017.10.06
【婦權老將】黃淑英倡墮胎自主 盼跟宗教界「對話取...
李昭安2017年10月05日09:38:00婦女團體多年來建議應修改《優生保健法》,讓女性享有墮胎自主權,但宗教界持不同看法.女性墮胎自主權論戰又被搬上檯面,學者有意打釋憲戰、爭取女性權益.台灣女人連線常務理事、民進黨前立委黃淑英接受《上報》訪問時說,她10多年前就開始跟反墮胎的宗教界"筆戰",不過經多年沉澱,她主張"以對話取代對槓",此議題並非鐵板一塊,希望雙方能在女性自主權和生命權間找到交集.現行《優生保健法》規定,未滿20歲青少女墮胎必須法定代理人同意,已婚婦女墮胎則須配偶同意.婦女團體質疑這是"父權條款",因此主張滿18歲青少女就該有自主權,且應刪除已婚婦女墮胎須經配偶同意的規範;不過宗教界不同意放寬,甚至還"加碼"要求女性墮胎前應有"強制思考期".現行《優生保健法》規定.(圖文取自法務部/攝影:曾原信)盼以懷胎時間長短做區隔此議題吵了10多年沒結論,黃淑英說,她希望跟宗教界溝通一些修法的"底線","例如可思考以時間點做區隔,懷胎4個月以下,依女性身體自主權做決定;懷胎4個月以上,就尊重胎兒潛在的生命."前立委黃淑英建議,可考慮若懷胎4個月以下,由女性自主決定是否墮胎.(資料照)不過黃淑英也直言,在同性婚姻合法化議題後,宗教界態度非常硬,支持方與反對方一觸即發."目前社會氛圍動盪不安,很難理性討論此事",因此她希望等局勢穩定下來後,雙方再好好溝通、尋求共識.黃淑英並建議,"政府最好暫時不要處理墮胎自主權議題,尤其政府已經開了年金改革、稅改、一例一休等戰場",太多議題一起燒,爭議會更難解.同黨女立委曾因修法槓上早在1998年,時任台北市女性權益促進會理事長的黃淑英就開始倡議應修正《優生保健法》,以符合婦女生育的現況.2006年,民進黨立委林岱樺提案修正《優生保健法》,主張墮胎前應強制諮商,且要有6天"思考期".對此同黨立委黃淑英與婦女團體召開記者會,批評林岱樺的提案把女人視為"弱智",否定女性有獨立思考與做決定的能力,嚴重歧視女性.當時時任衛生署副署長的王秀紅,也在立法院委員會審查相關提案時指出,國內曾進行研究,"強制思考期和思考天數,看不出與生育率有關聯性".法制局:墮胎罪是最後手段對於此爭論多年議題,立法院法制局9月初公布"人工流產者法定代理人或配偶同意權之妥適性研析"報告,其中修法建議部分與黃淑英主張相似.法制局建議,不同時期的胎兒生命,在醫學及社會觀念上有不同意涵,應做不同保護,"在懷孕初期應較尊重孕婦自主決定權,可自主決定人工流產".法制局報告指出,《刑法》中墮胎罪的刑罰規範,應是保護胎兒生命的"最後手段",國家如能採行其他措施,鼓勵或幫助孕婦決定生下胎兒,即不應以《刑法》恫嚇婦女不得墮胎,因此《刑法》中墮胎罪的要件應予限縮.律師賴芳玉(右一)、交大法學院副院長林志潔(右二)等人曾在司改國是會議分組會議中,提出下修人工流產自主年齡的建議.(攝影:李昆翰)
+ read more

2017.10.04
流感疫苗增加流產風險?美疾管局調查中
日前一份針對美國孕婦的研究顯示,在2010-2012年流產的女性有連續注射過含有豬流感病毒蛋白的流感疫苗.疫苗專家認為導致流產的原因可能是其他流產風險因子,並非疫苗本身.而美國官方認為流感對於孕婦及胎兒的危險性更高,因此沒有理由為此修正所有孕婦都應接種疫苗的建議.不過,婦產科醫師呼籲疾管局深入調查,避免越來越多女性因恐懼而不接種疫苗.研究團隊依據是否有流產將產婦分為"流產組"及"對照組",兩組同樣都有485名18-44歲的產婦.研究對這兩組進行比較,以了解曾在2010-2012年間接種過流感疫苗的女性是否有較高比例有流產.研究發現,接種流感疫苗並且也在前一季接種相同疫苗的孕婦在接種後28天發生流產的風險較高.有一些在第一孕期流產,有些則發生在第二孕期,流產發生的時間的中位數是在懷孕第7周.此外,研究也發現流產組也有較多流產高風險的孕婦,如年紀較高、有吸菸、有糖尿病等,研究試圖排除這些因素的影響,但是有些學者認為這份研究並未充分地排除混淆因子.其他學者表示他們不相信流感疫苗可能啟動孕婦夠強的免疫系統反應導致流產發生,但也有學者認為他們無法排除流感疫苗是導致流產的因素之一.這份研究是由美國疾管局所補助,他們在研究發表後即聯繫醫療團體,提醒他們這份研究可能引起民眾恐慌,並協助醫療人員面對孕婦們的擔憂.此外,疾管局也公告,研究結果並沒有證明流感疫苗是導致流產的原因,過去研究也沒有發現流感疫苗與流產之間有相關.目前疾管局正針對這個議題對2012-2015年間接種疫苗的孕婦進行調查,結果預計在2018年底到2019年間公布.編譯來源:Centersfor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2017.09.13)、DailyMail(2017.09.14)
+ read more

2017.09.30
英國皇家婦產科學院:人工流產不應是一種罪!
在英國立法人工流產罪刑化的50週年(10月27日)前夕,英國皇家婦產科學院改變一貫中立的立場,要求政府廢除這項自維多利亞時代以來的刑罰—女性違法接受人工流產將入獄,並認為人工流產應去汙名化,視同一般醫療處置.目前在英國女性需要滿足一些條件如:在懷孕24周內進行,並且需先經過2位醫師認可,才能合法地接受人工流產.若未依循這樣的規範,女性做人工流產可能被判到無期徒刑,其協助者也一樣.2017年9月22日,英國皇家婦產科學院的成員對學院的立場進行投票.結果是學院從原本中立的態度轉為支持廢除國家對人工流產的刑罰.他們認為,人工流產應有如同其他醫療行為一樣的規範及專業標準,而不是刑罰的制裁.英國皇家婦產科學院代表著英國11,500位婦女健康與孕產照護專業人士的態度.除了他們以外,英國醫療協會(BMA)及英國助產師學院(RCOM)分別在2017年6月及2016年2月表態支持修法.有些醫師批評英國皇家婦產科學院的決定.KiranEyre醫師表示,胚胎有潛在感受能力,應擁有不被外在的威脅危及生命的權利.人工流產一旦去汙名化就會打破醫師不去傷害患者的倫理義務.去汙名化是非常激進的手段,無法與支持胚胎權利(pro-life)的團體達成共識,而目前人工流產的合法途徑已是立場對立團體彼此妥協的結果.一旦讓人工流產除罪,可能破壞我們看待人類生命及如何對待患者的倫理價值.台灣女人連線表示,如果女性認為懷孕生子對她造成心理或健康的傷害時,醫師不做處置才是打破"不傷害病患"的倫理義務.更何況,女性身體的狀態或感受為何是由醫師來認可?編譯來源:TheGuardian(2017.09.22)
+ read more

2017.08.24
預防流產新曙光?
女性流產的原因很多,大部分流產的原因是胎兒染色體不正常,無法有正常的發展.但在一些案例中,起因於母體的免疫系統把胎兒細胞視為侵入者,產生抗體破壞它們.這稱為FNAIT(FetalandNeonatalAlloimmuneThrombocytopenia),不只會導致流產,也可能讓新生兒腦部出血,導致終身殘疾或死亡.加拿大,St.Michael醫院的研究團隊,突破性地發現為什麼母體的免疫系統會發動攻擊,導致流產,意味著不久的將來,可以有預防性的治療.科學家已知道在人體免疫系統中的一種淋巴球是自然殺手細胞.在懷孕時有保護的作用,防衛胎兒抵抗濾過性病毒,疾病和初階成長的問題.懷孕時,有自然殺手細胞是正常的,也是人類和其他哺乳類胎盤成長所需,但在懷孕後期,其在胎盤的數量應減少.研究專家發現FNAIT的案例中,自然殺手細胞沒有減少,反而很廣泛的活躍著.FNAIT發生在1/1,000的新生兒,但女性真正受到影響的數目,並不知道.因為這些數字並不包括流產的女性.估計2-3%的女性有FNAIT,這其中約有30%的女性流產.生物學上,老鼠和人相似.研究指出有FNAIT的懷孕老鼠,其免疫反應觸發更多的自然殺手細胞,來對準細胞,包括trophoblast──負責胎盤的發展和成長的胎盤細胞.這種免疫攻擊會使得胎盤變形,切斷給嬰兒的營養輸送,限制子宮內胎兒的成長,增加流產的可能性.研究作者建議,治療的選項中可以針對自然殺手細胞,來有效的預防FNAIT相關的流產.首先是使用IVIG(IntrovenousImmunoglobulinG),這是從1000多位身體健康者捐獻的血漿,所製造的成品.IVIG阻擋了自然殺手細胞的感應器,使其不明方向,防止其對準胎盤細胞,也減少母體反胎兒的抗體.IVIG已被准許治療一些自體免疫性的疾病,但若要有效的治療FNAIT,必須高劑量,藥費十分昂貴.在實驗室中,也在測試其他較便宜且比IVIG更有效的治療,如針對細胞的接收器,來阻擋自然殺手細胞的活化.這個方法可能比較有效,且比較便宜.當然,也可以直接從身體去除這種細胞,但是,自然殺手細胞在胎盤初期的發展,扮演很基本的角色,所以專家不會建議.將來需要更多的研究來決定,這些反自然殺手細胞的治療是否對人類同樣有效.由FNAIT的案例中,我們了解流產及防礙成長的原因,是在減少這個疾病的不幸結果上,向前邁了一步.編譯來源:MailOnline(2017-08-10,NatureCommunications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