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05.27
吸菸的女性提早停經 患心臟病機率將大幅提高
進入更年期一直到停經是女人生命必經且再自然不過的一段過程,一般正常女性的平均停經年紀在50歲左右,但某些女性會因精神壓力大或個人生理因素出現提早停經現象,而在過去研究中已發現,一旦女性停經後缺乏荷爾蒙的保護,將提高發生骨質疏鬆、脆弱性骨折、心血管疾病與中風以及早發性死亡的機率。
最近又有另一項來自瑞典包括2萬2千停經女性的長期追蹤研究呼應了提早停經會增加發生心臟病的論點。這項研究發現,女性若在40-45歲之間自然提早停經,那麼她們發生心臟病的風險,將比在50-54歲停經的女性要來得高出40%。停經時間每延後一年,發生心臟病機率將更降低2%。
再者,過去已經知道吸菸會使女性提早停經,這項研究則進一步再指出,女性曾經吸菸且即便早已戒菸很長一段時間,但是她們若在46-49歲之間就發生停經,她們罹患心臟病的風險也還是會增加。
北美停經學會(NAMS)表示,停經無論時間早或晚都是須特別注意發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險,而且這是女性採取各種方式降低風險的好時機,方法包括運動、健康飲食、減重及戒菸。這個研究結果會帶動未來出現更多研究去瞭解到底提早停經與心臟病之間的關連性為何、以及探討心臟病的風險因子是否也可能會造成卵巢功能退化的問題。
資料來源:停經期刊(Menopause)
+ read more

2014.05.26
男性精蟲量低 與新生兒出現先天缺陷無關連
過去研究認為男性不孕接受醫療協助與生下的新生兒先天性缺陷機率會比較高兩者間可能有關連,但日前一項於第109屆美國泌尿科醫學會(AUA)發表的新研究卻反駁這樣的論點,發現男性精蟲量過低跟新生兒先天性異常並無關。
在美國,約有15%的夫妻或伴侶有受孕困難的問題,其中的40%為男性不孕,而男性不孕的原因包括沒有精蟲或精蟲太少、以及精蟲活動力低。研究為了瞭解當男性使用人工協助生殖技術時,精蟲的品質太差是否真正會影響新生兒發生先天性缺陷,因此分析貝勒大學醫學院的精子資料庫與德州先天性缺陷登錄系統的資料。
研究結果顯示,在1,382位不孕男性的資料中,他們的後代共有109個寶寶有先天性缺陷、其餘2,115位都是健康的寶寶,研究團隊發現這些男性的不孕與寶寶的先天性缺陷之間的關係並沒有任何統計上的意義。研究認為這些不孕男性無須過度擔心接受人工生殖技術會對寶寶造成傷害。
資料來源:美國泌尿科醫學會(AUA, American Urological
Association)
+ read more

2014.05.21
男性注意!防曬乳、清潔用品成分對精蟲有害
內分泌干擾物質(EDCs)又稱環境荷爾蒙,常見於罐裝或塑膠包裝的食物、個人清潔保養產品、殺蟲劑與油漆味、及藥品等。這些化學物質會干擾人體荷爾蒙系統,過去已經有多項研究都指出,常接觸這些物質會提高女性乳癌風險、傷害胎兒健康、並影響兩性的生育能力與心臟健康。
最近一項由德國與丹麥研究者合作,特別針對環境荷爾蒙對男性精蟲影響的研究再發現,男性使用或接觸有環境荷爾蒙的產品會改變精蟲的活動行為,進而對生育力有害,這可能是造成不明原因不孕的元凶之一。
研究團隊測試了96種化學物質,結果發現有將近三分之一會對精蟲有負面影響,含有這些物質的產品包括防曬乳、洗潔產品與塑膠類等。在這些化學物質中,部份是含有紫外線過濾劑(4-甲基亞芐基樟腦)及抗菌劑(三氯沙),這兩種物質分別常見於防曬乳與牙膏中。
研究指出,當人體接觸吸收這些環境荷爾蒙後會破壞精蟲的活動行為,導致精蟲過早釋放出滲透卵細胞所需的消化酶,且會使得精蟲對卵細胞所釋放的黃體素與前列腺素反應敏感度降低,造成精子不孕。同時,環境荷爾蒙只需要非常低濃度就可以對精蟲造成傷害,而且當數種荷爾蒙一起作用時,將會使單一荷爾蒙的影響力更加增強。
研究表示,這是第一個找出環境荷爾蒙對精蟲有害直接證據的研究,這些科學證據將會有助於歐盟委員會發展國際環境荷爾蒙政策。
資料來源:歐洲生物分子組織報告期刊(EMBO reports)
+ read more

2014.05.14
不孕女性的苦無人知 渴求更多周邊親友關愛
不孕是現代人常見的問題之一,在台灣每12對夫妻就有1對受不孕所苦,雖然男女皆有可能不孕,不孕並非只是女性的問題,但台灣傳統的社會價值認為生育是女人的天職,因此當夫妻出現不孕的情形時,多會傾向於視為女性的責任而責怪女性。
同時,在接受人工協助生殖的施術過程,女性經常承受隨之而來的生理痛苦與等待結果的煎熬,這時身邊親友能給予女性充足的支持與鼓勵很重要,但最近一項美國愛荷華大學的研究卻指出,不孕女性還是覺得她們得到的支持仍然不夠。
這項研究針對美國超過300位正接受人工協助生殖技術的女性進行調查,發現不孕女性將丈夫視為情感支持的重要來源,在許多層面都希望得到丈夫更多的支持,包括分擔家務工作、提供建議、以及希望聽到先生說我愛你等的情感安慰。當缺乏這些協助與支持時,會使得她們容易出現憂鬱或無法有效進行壓力管理。
另一方面,這些不孕女性也經常碰到周遭女性親友們給予過多資訊與建議的困擾,雖然這些人可能都是出於善意,卻常導致不孕女性更易陷入窘境。因此,研究認為周遭親友應盡量簡化自己的建議意見,並以其他方式給予不孕女性情感上的協助。
研究最後建議丈夫在妻子接受施術的過程中應更主動的陪伴,例如:一起赴門診、幫助妻子尋求其他可能懷孕的方式等,這都將使兩人間的情感更加緊密、婚姻基礎更加穩固。至於一般認為只是提供資訊而非情感支持的醫生及護士,研究則建議他們可以透過多花一些時間在不孕女性病患身上、提供符合個別需求的資源等,讓不孕女性能感覺到是被關懷與支持的。
資料來源:傳播專刊(Communication Monographs)
+ read more

2014.05.13
30歲以上女性不運動 小心心臟病上身!
過重、吸菸、高血壓、糖尿病、更年期等都是已知的女性心臟病風險因子,不過最近有一項澳洲的新研究進一步發現,在女性進入30歲之後,運動量太少將比起其他風險因子,對女性心臟病風險的影響更大!
這個研究團隊認為透過瞭解個別心臟病風險因子在不同生命階段中所造成的影響,將會有助於發現哪些族群最需要政策行動的介入,因此研究針對澳洲醫療保險中的32,154位女性的資料進行分析。
分析的結果指出,吸菸是30歲以下女性發生心臟病最重要的危險因子,人口可歸因危險度(PAR)為59%,該數值隨年紀增長而遞減,因此應持續努力降低年輕女性(尤其是20歲世代)的吸菸率。可是對30到90歲之間的女性來說,「低活動量」反而遠比其他風險因子的影響要來得大!
研究最後結論表示,目前世衛(WHO)建議成人每週運動150分鐘,此建議運動量與美國、澳洲一致,過去針對心臟病預防的重點主要在打擊肥胖、控制BMI值,研究認為未來應多著重強調維持身體多活動的重要性。而女性只要可以維持身體的活動量即可,運動類型並不拘,一般來說,有氧運動對心血管及新陳代謝健康最好、重力訓練則對肌肉骨骼健康有益。
資料來源:英國運動醫學期刊(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 read more

2014.04.28
缺乏維生素D 可能並非造成停經症狀的禍首
有些婦女會服用維生素D補充品以防止更年期身體機能的衰退,過去也有多項研究指出維生素D有助於降低血清素的消耗,可達調解體溫功效,進而能改善更年期熱潮紅、情緒不穩等症狀,又或者認為一旦進入更年期後,體內雌激素下降,將使維生素D的活化發生問題,可能會引起諸多與維生素D缺乏相關的疾病。
不過,最近一項針對參加美國婦女健康行動計畫中530位女性所進行的新研究卻發現,雖然一開始體內維生素D的濃度與更年期症狀之間存在反向關連,但經過調整多重比較後,卻沒有任何一種更年期症狀(包括熱潮紅、夜間盜汗、睡眠干擾、注意力不集中及健忘)與維生素D之間的關聯性是顯著的。
但是研究也承認,由於具有完整資料的樣本數少;這些女性的平均年齡是66歲,大約已離開停經年紀有16年之久;僅27%的女性出現熱潮紅或夜間盜汗症狀,比例低,這些因素都限制研究結果能證明維生素D與更年期症狀之間無關聯性的效力。研究建議未來應著重觀察婦女在進入更年期階段時的體內維生素D濃度變化。
資料來源:更年期期刊(Menopause)、北美停經學會期刊(journal
of The North American Menopause Society)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