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09.08
研究:母乳哺育與成人患結腸直腸癌的風險有關
自1990年代初以來,年輕人的結腸直腸癌(CRC)發病率一直在上升。在結腸直腸癌的研究裡,越來越多的證據指出這可能和患者在周產期和早期生活暴露有關。而嬰兒期的母乳哺育與成年期的結腸直腸癌風險是否有關,目前尚不清楚。
丹娜法伯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人員調查了嬰兒時期母乳哺育與以後患結腸直腸癌之間的潛在關聯。該團隊評估了護士健康研究和護士健康研究II收集的158,696名27-93歲女性數據。
研究發現,嬰兒時期接受母乳哺育會導致日後罹患結腸直腸癌的風險增加23%。在一組出生於1947年至1964年間年輕女護士的分析顯示,母乳哺育與50歲之前患高風險結直腸腺瘤,以及55歲之前患結腸直腸癌的風險增加有關。這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了解潛在的機制。
影響
然而,這些發現不應阻礙母乳哺育,因為母乳哺育為母親和嬰兒提供了許多好處。相反地,這項研究強調需要更多的研究來瞭解母乳哺育與結腸直腸癌風險之間關聯的生理機制,包括微生物組或其他途徑的作用以及潛在降低風險干預措施的制定。
該論文發表在《臨床胃腸病學和肝病學》
編譯來源:EurekAlert!(2023.09.06)、AGA(2023.05)
+ read more

2023.04.14
研究:多數患有攝護腺癌的男性可避免或延遲治療
根據英國一項長期研究的最新結果,大多數被診斷患有攝護腺癌的男性可以延遲或避免痛苦的治療,而不會損害他們的生存機會。
研究中的男性與他們的醫生合作,密切關注他們低或中等風險的攝護腺腫瘤─一種稱為監測或主動檢測的策略─降低了他們因為積極治療疾病而發生併發症的風險,例如:失禁和勃起功能障礙。但他們死於癌症的可能性並不比接受切除攝護腺或放射治療的男性高。
該研究的主要作者University of
Oxford的泌尿外科教授Freddie
Hamdy博士說:「好消息是,如果你被診斷出患有攝護腺癌,不要驚慌,花點時間來決定如何處理」。
他補充說,該研究結果不適用於患有高風險和高惡性攝護腺癌的男性。這些侵襲性癌症約佔所有攝護腺癌的15%,仍然需要及時治療。
治療對生存沒有影響
該試驗追踪了1999年至2009年間在英國被診斷患有攝護腺癌的1,600多名男性。當時他們的癌症都沒有轉移到身體的其他部位。
為了衡量和比較每種治療的有效性,當他們加入時,這些人被隨機分配到三組之一:積極監測或使用定期做PSA測試、放射療法或手術切除攝護腺。
經過15年的追踪,無論分配何種治療,因攝護腺癌死亡率都很低。到2020年,少於3%的人死於攝護腺癌(45名男性)。三組之間的攝護腺癌死亡率沒有顯著差異:主動監測組3.1%、放射治療組2.9%、攝護腺切除術組2.2%。
一種通常風險較低的常見癌症
在台灣,根據2019年衛生福利部癌症登記報告,攝護腺癌是男性10大癌症發生率為第5位;死亡率的排名於男性為第7位。
大多數攝護腺癌生長非常緩慢。局限於攝護腺的腫瘤通常至少需要10年才能引起明顯的症狀。
這項已經進行了二十多年的研究證實了在此期間許多醫生和研究人員已經意識到的事情:大多數攝護腺癌是通過PSA的血液測試發現,而對男性一生都不會造成傷害,且多不需要治療。
當更少的治療是更好的護理…
據估計,多達84%通過常規篩檢發現的攝護腺癌男性並沒有從癌症檢測中獲益,因為他們在死於此癌症之前已經因為其他的原因死亡。
其他研究估計,每5名被診斷患有攝護腺癌的男性中就有1到2人接受了過度治療。攝護腺癌過度治療的危害已得到充分證明,併發症包括:失禁、勃起功能障礙、性能力喪失及焦慮和抑鬱。
此研究帶來的重要訊息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泌尿學和腫瘤學教授Bruce
Trock博士說:「當對男性進行仔細評估他們的風險時,你可以延遲或避免治療,而不會錯過治愈大部分患者的機會。」
然而,對於其他人來說,這項研究增加了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追蹤監測攝護腺癌通常是正確的做法。
研究者University of Bristol的Dr.Jenny
Donovan說:「我們希望臨床醫生會做的是使用我們在這些論文中產生的這些數據並與男性分享,以便新診斷出患有局部性攝護腺癌的男性能夠真正評估這些得失利弊」。
該研究的結果於March 11,
2023在義大利米蘭舉行的歐洲泌尿外科協會年會上公佈。兩項關於這些數據的研究也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和配套雜誌《新英格蘭醫學雜誌證據》上。
編譯來源:NEJM(2023.03.11)、CNN(2023.03.13)、Medpage
Today(2023.03.11)
+ read more

2023.03.13
新的攝護腺癌血液檢測可結束偽陽性對男性的折磨
對攝護腺癌進行血液檢測可以使成千上萬的男性免於進行不必要的切片檢查。
專家表示,攝護腺癌是男性中最常見的癌症之一。這一突破為檢測這種疾病提供了「巨大希望」。
目前,攝護腺癌的檢測是名為「PSA測試」的血液測試。此測試是尋找來自攝護腺的一種蛋白
-特異性抗原 (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是攝護腺中的一個抗原,沒錯,但並沒有攝護腺癌的特異性。在其他組織和體液中也可以檢測到它。所以,檢測的偽陽性高。
新的血液檢測
新檢測的原理是從血液中找到來自攝護腺癌的腫瘤細胞。
一個跨國研究團隊的研究人員在 210
名有疑似癌症跡象的男性身上進行了試驗,比如攝護腺肥大或泌尿系統症狀。
這些人中有三分之一後來被發現患有攝護腺癌,而三分之二的人患有良性攝護腺疾病。
此項新的檢測在疑似攝護腺癌的男性中發現的陽性病例準確度達91%。
對於沒有攝護腺癌的男性,它的偽陽性結果是「零」。因此,可以讓數千人免於因為錯誤的
PSA 結果而進行的痛苦、不必要的切片檢查或 MRI
掃描。
英國攝護腺癌的專家Simon Grieveson
說:「近年來,血液中癌細胞的檢測顯示出巨大的潛力,英國攝護腺癌和
Movember
正在聯合資助一項研究,研究這是否也有助於確定患有攝護腺癌的男性的最佳治療方法。癌症仍局限於攝護腺。」
「這些結果顯示出巨大的希望,並表明有可能首先使用該測試來檢測癌症。」
上個月,一項結合 PSA
檢查和尋找血液中免疫細胞變化的血液測試發現,在對
147 名男性進行測試時,陽性結果的準確率為 93%。
科學家們對下一代更準確的血液測試感到興奮,它或許可以用來篩檢健康男性的癌症早期跡象。
該研究發表在《癌症醫學》上。
編譯來源:Daily Mail (2023.02.27)
+ read more

2023.02.01
從夜間頻尿到尿流無力:攝護腺癌的六大徵兆
護腺癌是好發於老年男性的惡性腫瘤。根據2019衛生福利部癌症登記報告,台灣攝護腺癌是男性10大癌症發生率排名的第5位;男性死亡率排名的第7位。
攝護腺大約有核桃那麼大,位於陰莖和膀胱之間,圍繞著尿道。它的主要功能是產生精液
—滋養和運輸精子。
因攝護腺癌初期沒有明顯症狀,若有症狀也與攝護腺肥大相似,容易被忽略,導致確診攝護腺癌時,已為晚期且合併骨轉移的機率偏高。因此,早期發現,可以早期治療,10年存活率可達95%。
可能的症狀
患有早期前列腺癌的男性通常不會出現任何症狀
—除非癌症生長在尿道旁邊。尿道壓力會影響您的排尿方式。 雖然男性排尿方式的變化更有可能是因為攝護腺肥大,對尿道施加壓力而引起的,而不是癌症,但英國攝護腺癌協會表示,無論如何有下列症狀要注意癌症的可能,都要去看醫生。
一、更頻繁地或在夜間小便。
二、需要衝上廁所。
三、開始小便可能很困難。
四、要用力排空膀胱、排空膀胱需要很長時間、或者尿流不暢。
五、睪丸會疼痛。
六、精液或尿液中的血液也可能是腫瘤變大的跡象,因為它可能會壓迫血管,導
致血管阻塞、發炎或破裂。然而,這種症狀很少見,精液或尿液中的血液通
常並不意味著癌症。
另外,英國攝護腺癌協會還指出,如果癌症突破攝護腺或擴散到身體的其他部位,可能會導致不同的症狀。這些可能包括背痛、臀部疼痛或骨盆疼痛
—這可能是癌症擴散到骨骼時引起的。 可能還會有勃起持久的問題、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或疲勞。
要不要做攝護腺癌篩查?
去年10月,密歇根大學的研究人員表示,廣泛篩檢有助於更早地發現攝護腺癌,從而為男性提供更好的生存機會。
他們的研究使用攝護腺特異性抗原 (PSA)
血液檢測對男性進行篩檢,結果發現晚期診斷病例減少了
11%。
然而,醫生們普遍認為該測試不夠準確,無法用於篩檢。
英國健康照護署NHS 說:「PSA
測試不可靠,在沒有癌症存在的情況下可能會誤測攝護腺癌。」
由於缺乏對攝護腺癌的準確檢測,醫生很難區分侵襲性和不太嚴重的腫瘤。 這使得很難決定治療。
有不同的方法來關注攝護腺癌的進展,這些方法稱為「觀察等待」和「主動監測」。前者通常被推薦給老年男性,並涉及延遲治療以查看癌症是否進展。
雖然主動監測是定期進行 MRI 掃描、PSA
測試,有時還進行活組織檢查,以監測癌症的進展並避免對無害癌症進行不必要的治療。
攝護腺癌通常需要睾丸激素才能生長,因此一些男性接受激素治療以降低激素水平,以減緩癌症的生長。
正在接受激素治療的伯勒爾先生說:“它剝奪了我的睾丸激素,所以我的鬍鬚沒有正常生長,我很累,而且我開始潮熱了。”
有些人會切除攝護腺,有些人會接受放射治療。
編譯來源:dailymail (2023.01.30)
+ read more
/20220909-1.jpg)
2022.09.09
FDA警告:乳房植入物可能與其他癌症有關
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週四(8日)在一份安全通知中表示,極少數情況下,在使用乳房植入物的女性身上發現了新的癌症。這些乳房植入物包括所有類型:填充鹽水或矽膠、表面是光滑面或絨毛面。
截至 2022 年 9 月 1 日,FDA
已收到與乳房植入物相關的癌症報告: 10
件關於鱗狀細胞癌以及 12 件不同類型的淋巴癌。FDA
表示,新的淋巴癌病例與之前報導的間變性大細胞淋巴癌(BIA-ALCL)不同。
這些罕見的癌症發生在乳房植入物周圍的疤痕組織中,其發病率和風險因素尚不清楚。
目前,FDA並沒有足夠的訊息來說明乳房植入物是否會導致這些癌症,或者某些植入物是否比其他植入物有更高的風險。
去年,美國FDA在乳房植入物的包裝貼上了所謂的「黑盒標籤」,警告植入物與許多慢性疾病有關,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關節疼痛、精神錯亂、肌肉酸痛和慢性疲勞等,以及淋巴癌。
2019年,因為有引發罕見癌症(BIA-ALCL)的疑慮,FDA要求乳房植入物製造廠Allergan將特定幾款「絨毛面乳房植入物」下架。遵循FDA這項要求,Allergan宣佈將於全球停售「BIOCELL絨毛面乳房植入物」,包含鹽水袋和矽膠材質。
編譯來源:REUTERS (2022.09.09)
+ read more

2021.03.23
新指南:大腸直腸癌篩檢的年齡應提前至45歲
大腸癌是最可預防的癌症之一
篩檢的時間點是有效防治的關鍵
大腸癌目前是美國及台灣不分男女因癌症而死亡的第三大主因。在台灣,12年來它更位居癌症發生率的第一名。其實大腸癌早期接受妥善治療,存活率高達9成以上,因此,提早大腸篩檢,它是最能夠預防的癌症。
過去十年美國大腸直腸癌年輕化的傾向,促使《美國胃腸科學會》更新其指南。上次的發佈在2009年。
新指南發表在網上的《美國胃腸科期刊》,指出對有一般風險的人,篩檢應該在45歲就開始。過去的建議是50歲。
明尼蘇達大學醫學院A.
Shaukat醫師表示:「40歳以上的人的風險比我們知道的更高。今天45歲的人和10年前50歳的風險一樣。」
在台灣,國民健康署運用菸品健康福利捐,補助
50-74歲民眾每 2年
1次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目前大腸癌的發生似有年輕化的現象,政府應檢視是否也要降低的篩檢年齡。
自2009年後,大腸直腸癌的篩檢改進了許多。目前有七種不同的篩檢方式,從兩個步驟如糞便潛血測試、糞便DNA測試、電腦掃描大腸,到一個步驟的大腸鏡診斷。
在美國,雖然有多種篩檢的方法,公共衛生措施也鼓勵篩檢,美國民衆將近1/3仍未篩檢,理想的目標是應達80%以上。
指南簡介
指南的目標在減少晚期的腺腫瘤、大腸直腸癌和相關的死亡率。
有一般風險的男女,篩檢大腸直腸癌的年齡應從50降至45,規律性的篩檢維持到75歳。75歲以上的篩檢視病人個別狀況而定。
篩檢有兩種:一個步驟如大腸鏡,可以同時診斷和治療;或兩個步驟如糞便測試,如果呈陽性,需做大腸鏡。
對於不願意或不能做大腸鏡或糞便免疫潛血測試的人,大腸膠囊內視鏡是一個選項,如果測試是陰性的,重覆篩檢可在5年之內。
有大腸直腸癌家族歷史的人或直系血親60歲以下有晚期息肉,或直系血親不分年齡,有兩人以上患大腸直腸癌或晚期息肉,建議在40歲,或者最年輕癌症患者的前十年做大腸鏡。
以下是不同篩檢方法的時間表:
1)每年做糞便免疫潛血測驗
2)每10年做一次大腸鏡
3)每3年做一次多標糞便DNA測驗
4)每5-10年做一次軟式乙狀結腸鏡
5)每5年做一次電腦掃瞄大腸或大腸膠囊內視鏡
陽性多目標糞便DNA測試,若大腸鏡無問題,不需更進一步的檢查,10年後再篩檢。
不推薦以Septin9血液檢測篩檢。
內視鏡醫師應監測篩檢大腸鏡的品質指標。
大腸鏡檢查的醫師在抽回腸鏡時應至少花6分鐘的時間觀察黏膜。
在藥物預防上,除了篩檢外,建議低劑量阿斯匹靈給50-69歲在10年內至少有10%心血管疾病風險且沒有增加出血的風險的人,或願意服用阿司匹靈至少10年,以減少大腸直腸癌風險的人。
為了促進篩檢,需要發展有組織的策劃。如果第一次測試是陽性的,兩階段的篩檢要跟進。病人的引導和提醒,醫師的協助和推薦,以及支援臨床決定的工具,都可以促使病人遵守篩檢。
編譯來源:MEDPAGE TODAY (2021.03.09)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