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08.04
減重之戰—為何男人比女人容易?
減重非奇蹟,是一項漸進的過程,需要下決心,持續的努力。而且必須了解每個人對於同樣的運動或固定的減重計劃反應皆不同。每個人的新陳代謝,基因組合,身體狀況,甚至性別決定其能否輕易達成減重的速度。
長久以來,認為男性比女性容易甩肉,是真的嗎?原因為何?
簡單來說,主因之一是男女身體的大小。男性有較多的肌肉和非脂肪組織,脂肪和肌肉的比例較女性少。多肌肉,少脂肪,比較容易消耗熱量。而女性一般脂肪組織多於肌肉,其脂肪比例比男性至少多出6-11%。這是男女減重難易的大異其趣的起點。
與女性相比,男性也可以更容易地建立肌肉,這和睾丸素有關。睾丸素是一種強大的男性荷爾蒙,它使男性的代謝率比女性高,且合成男性瘦肌肉
那麼這是否意味著女性如果要減重瘦身,就必須多流些汗?不見得!平衡組合的心肺運動和承重的運動,常使身體變得幾近完美。可是必須要記住,均衡的飮食也很重要的。減重或維持體重,需要兼顧飲食均衡和足夠熱量的消耗。如果飲食習慣不佳或睡眠不足,是不可能減掉一寸或一磅的。
編譯來源:NDTV Smart Cooky 2017.07.21
+ read more

2017.07.25
多國提出警告 隆乳與罕見癌症有關
在今年3月,台灣女人健康網曾報導,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發佈了隆乳會導致退化性淋巴瘤(Anaplastic
Large Cell
Lymphoma,ALCL)的警訊。表明至少有359人罹患此癌,其中包括至少9人死亡,FDA並指出這和使用表面有紋理的植入物有關。專家們認為填充物表面的紋理可能引起發炎,進而發展至癌症。
因為乳房填充物的安全性一直備受質疑,英國醫藥和健康照護用品管理局(MHRA)正在進行全面性審查。MHRA統計發現女性植入表面有紋理的乳房填充物後,有2人死於ALCL,另有23人罹患同類型癌症。然而,MHRA強調目前無確切證據顯示填充物是癌症的起因。
去年英國約有8,000位女性接受隆乳手術。自從2010年發生PIP填充物的醜聞後,英國在2016年10月建立了乳房手術病患者的註冊機制,以促進安全。
MHRA發言人表示:「我們是歐盟行動組織的一員,監督和ALCL相關的乳房填充物,目標在了解整個歐洲的情況。」而英國衛生部也宣布成立獨立的諮詢團隊,採取行動促進整型手術的安全。
英國Angelia Ruskin大學整型外科專家Jim
Frame指出,5年來,這個癌症如潛伏的炸彈,卻一直被隱藏著。有紋理的填充物應被禁止,使用較安全的平滑面乳房填充物。
今年5月發表的研究表明,與平滑的乳房填充物相比,某些有紋理的乳房填充物可能將ALCL的風險增加 10到14倍。
法國監督組織在2015年即指出,一些被召回的乳房填充物,很清楚和腫瘤有關。
澳洲治療藥物管理局(TGA)持續監測隆乳導致ALCL的病例,在今年該國確診病例數量翻了一倍以上,引起全世界醫生和患者的關注。
編譯來源:FDA、Plastic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201705、Mail
Online20170713、AboutLawsuits20170710
+ read more
/20170712112535_nail.jpg)
2017.07.14
美甲背後隱藏的醜
圖示:去除指甲角質(修指緣)
許多女性會定期到美甲店讓自己的指甲保持美麗,但是最近皮膚學專家提醒,未完整消毒的美甲工具可能讓人陷入感染風險,而光療指甲所使用的UV燈可能增加癌症風險。
近來越來越人利用UV燈來固定指甲上的膠來防止其脫落,皮膚學專家Marie
Jhin說明,雖然UV燈的紫外線是微量的,但暴露於紫外線越多或越久,皮膚癌的風險會慢慢累積。Dosal建議定期用UV燈美甲的人在過程中戴上只露出指尖的手套或於手上塗抹防曬乳,起碼能避免皮膚因照射UV燈而老化。
美甲過程中有些人會先去角質(修指緣),不過Jhin說明,角質其實是保護指甲免受外力傷害的防護,去除之等同於創造了讓細菌或真菌進入的通道。在臨床上就有不少案例是因為去除角質引發感染。Dosal建議,需要去除角質的人可改用推的方式將角質推至指緣,並確保過程非常輕柔。
此外,若美甲人員使用不乾淨的工具提供服務也會增加使用者感染風險,建議最好要對提供美甲服務的人有所認識,並在美甲前確保他們有完整消毒。
編譯來源:The Daily Mail(2017.07.06)
+ read more

2017.07.13
「雯(WEN)」護髮乳遭上萬民眾投訴!使用者注意
圖示:「雯(WEN)」洗淨潤髮乳(Cleansing Conditioner)
台灣民眾可能透過網購取得「雯(WEN)」護髮產品,近日美國西北大學的研究團隊發現,美食藥局近幾年所蒐集到的民眾化妝品投訴量顯著增加,其中被投訴最多的是「雯」的洗淨潤髮乳。建議使用者提高警覺,若發生問題應主動求醫。
研究團隊檢視美食藥局2004-2016年間所蒐集到的民眾化妝品投訴,發現相較於12年之平均投訴件數,2015年增加了78%,2016年更是增加了300%,其中最多人投訴「雯」的洗淨潤髮乳導致掉髮、禿頭、泛紅、發癢等。
自2014年美食藥局收到大量對「雯WEN by Chaz
Dean」的投訴後對該品牌展開調查。在調查期間,食藥局得知Chaz
Dean公司及其母公司Guthy Renker
LLC其實已收到了2萬多件民眾投訴,可見政府能獲得資料與實際情形落差之大。
研究主要作者Steve
Xu博士說明,相較於藥物及醫療器材,食藥局規範化妝品的權限相當不足化妝品產業主要是靠自主管理而非受食藥局規範。2016年西北大學的研究者檢視民眾向美國食藥局投訴的內容,發現多數投訴與頭髮及皮膚保養產品有關。這些產品只需要經過廠商自行檢驗(或根本沒有檢驗)就可以上架,並且聲稱其安全性及效果。除非產品有添加色素,否則連產品成分也不需要經過食藥局審核。若民眾因接觸產品而有不良反應,要將這種產品下架要累積許多民眾的投訴及長期的法律工作才有可能。通常這需要耗費多年的時間。來源:Jama
Internal Medicne、The New York
Times,讓公司不僅不需要經過嚴謹的審查程序也不需要獲得食藥局的許可便能讓產品上市,而食藥局也因受困於無有力的法源,難以要求公司提供產品安全性資訊如民眾投訴內容,也無法要求公司將對民眾有害的產品下架。
美食藥局說明,因為公司報告產品安全資訊是自願性質,因此能蒐集到的民眾投訴內容並不完整。前局長Robert
Califf提到,會有這麼多投訴其實部分原因在於食藥局沒有法源去規範化粧品產業。而2017年5月美國參議員已提案,該提案若通過食藥局將檢測產品是否含有特定成分及可要求公司回收產品或要求廠商提供更完整的產品標示與警語。
Xu博士樂見參議員之提案,他提到有越來越多化妝品標榜具有「藥效」,但是廠商以化妝品名義販賣躲過了食藥局的審查。最理想的狀況是,廠商只是標榜產品具有這些藥效,最壞的情況則是產品中確實含有可能危害健康的藥物成分。政府需要有更多權限來保護民眾健康。
此外,柏克萊環境研究與兒童健康的執行長Kim
Harley認為,雖然多數化妝品對健康的危害不大,但長期暴露於某些成分下可能對健康就有影響,這也是為何需要有更多研究去了解這些未知的長期影響。
編譯來源:Medical News Today(2017.06.28)、CNN(2017.06.26)、JAMA
Internal Medicine(2017.06.26)
+ read more

2017.07.12
夏日須知!防曬乳成分在泳池中恐被分解致癌
台灣的防曬產品如防曬乳、隔離乳/霜、防曬噴霧等多含有成分Avobenzone,近日科學家發現,這個成分在含氯泳池及陽光下會被分解並產生有毒物質,增加塗抹者罹癌風險。
Avobenzone因能夠吸收所有波段的UVA,因此常見於防曬乳、乳液及護唇膏等。近日俄國科學家對此成分進行實驗,模擬人塗抹防曬乳後進入泳池的情境,並利用儀器chromatomass
spectrometry來檢視、分析防曬乳複雜的化學分子。
實驗發現,在含氯及陽光的環境下Avobenzone會直接在塗抹部位被分解。
而若是在經氯化、溴化的海水中,分解的程度會更大,並且若是在含銅鹽的泳池中(讓泳池呈現漂亮藍色的物質),會產生可能傷害肝臟、腎臟及神經系統的三溴甲烷(bromoform)。
研究作者Albert
Lebedev說明,根據實驗結果,原則上可以說在一般清況下安全的物質在水中會轉變或產出對人體有害的物質。而英國皮膚基金會發言人Emma
Wedgeworth提醒,持續檢視塗抹於皮膚上的產品很重要,因為我們很難確定實驗室得出的結論與實際情形是否相關。不過,人們不應過於擔憂而完全不使用防曬產品,因為我們已知曝曬於陽光下與皮膚癌相關。
編譯來源:The Daily Mail(2017.06.29)、Chemosphere
+ read more

2017.07.03
隆乳影響心電圖的判讀?
心電圖用來診斷心臟病、心臟疾病、心臟衰竭、不規律心跳和其他的狀況。新的研究指出,隆乳過的病人,其心電圖表可能導致誤診,建議醫師應以其他的測試來確認診斷的結果。
隆乳的植體大部分是鹽水或矽膠,用來讓乳房增大或乳房重建。2016年,美國整型外科手術做了將近290,500件隆乳手術,比2015年多了4%。
歐洲心臟科學會出版的Europace期刊,發表了一項研究報告,為摩洛哥葛麗絲公主醫院的心臟科Dr.
Sok-Sithikun
Bun主導。他指出經驗顯示超音波不能穿透乳房的填充物,使得心臟超音波難以看到心臟,他想知道這些植體是否也會干擾心電圖。
研究測試28位隆乳和20位沒有隆乳、同年齡、健康沒有心臟病的婦女。由兩位電生理學家個別分析這些婦女的心電圖,他們對參與者的年齡、性別、是否有隆乳或心臟病,皆毫不知情。
心電圖中診斷心臟病的類型,最常見的是T波倒置(T
wave inversion),接下來則是ST段壓低(ST
depression)。T波倒置並非是一個特定的指標,但可能表示有心動脈疾病,而ST段壓低則可能是心臟病發作。
結果顯示,沒有隆乳的一組,除了一人以外,其他人的心電圖皆正常;有隆乳的一組,一個專家分析有38%的人心電圖不正常,另一個專家分析出57%不正常。這兩組主要不同在乳房填充物,所以結論是心電圖表的不正常源於填充物。
Dr.
Bun建議做隆乳手術前應做個心電圖,有助日後比較。隆乳過的婦女,做心電圖時,應告知醫師。醫師應該知道隆乳病人的心電圖可能誤導,對診斷有疑慮時,需要依狀況做抽血檢驗。
台大醫院心臟內科張博淵醫師表示,乳癌病患在手術前都有心臟的檢查,比較沒有問題。但是,接受醫美隆乳的人,在隆乳前不可能會去做心電圖,等日後發現心電圖異常時,就無從比較。
台灣女人連線指出,填充物的材質─水或是矽膠─是否對於心電圖會有不同的影響,可能是未來研究的變項。
資料來源:Society's Europace journal、Medical News Today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