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與情慾

美研發遙控式女性避孕微晶片
2014.07.28
美研發遙控式女性避孕微晶片
  避孕除了戴保險套、服藥或植入避孕器之外,女性未來將有新的避孕選擇?!美國麻州一家新創公司與麻省理工學院正共同合作研發一款避孕微晶片,這個微小晶片將透過植入女性皮膚,經無線遙控方式達到避孕效果。這款遙控避孕晶片明年將在美國進行臨床前測試,有可能2018年上市。   避孕晶片給藥器大小20公釐見方、厚7公釐,植入上臂、臀部或者腹部皮下,以無線遙控開啟,利用電流暫時融化晶片上的密封膜,每天固定釋出30微克的荷爾蒙levonorgestrel藥劑。若想停止避孕,隨時可利用遙控開關簡單操作即關閉,相較於目前市面上的避孕器要停用時得由醫師操作,這款避孕微晶片對於有在計劃生育的家庭而言相當便利。晶片若每天使用,足夠使用長達16年時間。   開發出這款遙控避孕晶片的MicroCHIPS公司出自麻省理工學院,該公司指出,這項產品的點子來自微軟公司創辦人比爾.蓋茲,研發計畫,也獲得蓋茲基金會出資贊助。未來這款避孕微晶片要面臨的挑戰將是安全性的問題,要如何才能避免在使用者不知情下,被外人遙控開啟或關閉。 台灣女人連線表示,目前這款避孕微晶片看似使用方便,但對於微晶片植入女性皮下可使用長達16年之久是否會變質,並對身體產生傷害,以及裝置期間如何確保微晶片維持其效益與安全性等問題,都使台灣女人連線對此產品持質疑與保留的態度,未來的臨床試驗應對相關問題提出證據,以保障女性能在安心且安全的狀態下使用高科技避孕技術。   資料來源:BBC NEWS、Medical News Today    
+ read more
避孕選擇:女人想的跟他們不一樣
2014.06.24
避孕選擇:女人想的跟他們不一樣
  一項美國的線上調查結果指出,目前大多數的避孕資訊多將重點放在強調預防懷孕的效益,但這事實上並不是女性最想要知道的,這個調查發現女性想聽的跟健康照護提供者想的不一樣,並提醒應注意女性選擇避孕時真正的需求。   日前美國達特茅斯學院的研究團隊在網路上進行調查,參與調查的有417位15-45歲女性及188位避孕服務提供者,兩組人都被詢問「當選擇避孕方法時,什麼對你而言是最重要的」,一共有34個問題讓參與者進行排序。   調查的結果顯示,女性最重視避孕方法的安全性問題,但避孕服務提供者則在意避孕方法如何使用,女性有26%想瞭解副作用,但同樣選擇該選項的避孕服務提供者卻只有16%。   這項調查同時蒐集了女性與健康照護提供者的看法,目的在強調在雙方一起決定女性避孕方式選擇的過程中,應將女性的個別偏好與需求納入考量的重要性。而為了讓女性與健康照護提供者在避孕選擇上有更好的溝通,研究團隊也正發展簡易工具Option Grids,希望讓雙方一起比較找出最合適女性自己的避孕方式。這項調查是針對美國狀況,台灣部分現今則尚未看到其他相關研究或調查。     資料來源:避孕期刊(Contraception)      
+ read more
藍色小藥丸真能帶你上「天堂」!
2014.06.04
藍色小藥丸真能帶你上「天堂」!
  自從藍色小藥丸威而鋼上市後,,它為男性帶來了無限希望,許多性勃起障礙的男性借助它以重振雄風,但這項促成男性床第歡愉的藥物,卻在最近的一項研究中被發現可能會使男性得到黑色素瘤(melanoma)皮膚癌的機率大大提高!   這項來自美國哈佛公衛學院的研究在2000年開始收集25,848位男性資料,包括威而鋼使用情形、太陽曝曬量及遺傳性皮膚癌風險,並追蹤參與者得到黑色素瘤、鱗狀細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及基底細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三種皮膚癌的情況後一起進行分析。   最後發現男性使用威而鋼(含sildenafil成分藥物)比較可能被診斷出罹患侵襲性黑色素瘤,即便在調整年紀、BMI值、吸菸、活動量、兒時曬太陽量及黑色素瘤風險因子之後,這項機率仍然比不曾使用威而鋼者提高84%,但是這個現象並不存在於另兩種皮膚癌上,同時,研究也沒有發現勃起障礙本身會提高黑色素瘤風險。   研究結果顯示含sildenafil成分藥物可能對皮膚造成副作用傷害,促進皮膚癌細胞的成長,不過目前結果只能呈現藥物與黑色素瘤之間存在關連性,但未證實兩者之間的直接因果關係。未來應有更長時間追蹤的研究,詳細評估sildenafil使用劑量與頻率與發生黑色素瘤之間的關係。       資料來源:美國醫學會內科醫學期刊(JAMA Internal Medicine)      
+ read more
免費提供避孕藥不會導致女性性氾濫
2014.03.24
免費提供避孕藥不會導致女性性氾濫
  口服避孕藥在1960年發明之後,提供了女性多一種的避孕方式,提高女性的生育自主權,但也有反對避孕藥的一派會爭論說,避孕藥會使女人擺脫懷孕的威脅,而造成更多的性氾濫及性混亂問題。   最近有一項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研究特別針對此問題進行分析,為瞭解提供女性免費的避孕藥是否會增加性伴侶數目與性行為頻率,這兩個項目是與懷孕與性病傳染具關連性的高風險性行為。研究資料是來自「避孕藥CHOICE計畫」的9,256位為非預期懷孕高風險的女性,年紀在14-45歲之間。過去針對該計畫的研究曾顯示提供免費的避孕方式給女人,則進行非預期懷孕及人工流產的數目會下降。   研究團隊在第六個月與第十二個月時分別詢問參與者在過去一個月內的性伴侶數目與進行性行為的頻率,結果顯示,在研究開始、第六個月與第十二個月,有超過一位以上的男性性伴侶的比例,分別為5.2%、3.5% 與3.3%。有70%的參與者在這一年內的時間性伴侶數目都沒有變化;13-14%數目下降;僅16%數目有增加。在有增加的部分,其中80%是從0個增加至1個。   至於性行為頻率,從研究一開始的一個月4次,上升至第6個月與第12個月都是一個月6次。但是性行為頻率增加,並未提高性病的發生。   研究結論表示,提供免費避孕藥並不代表就會提高女進行高風險性行為的機率,所以避孕藥並不會使女性比較容易發生性行為。       資料來源:Obstetrics & Gynecology (美國婦產科醫學會期刊)      
+ read more
女人的性高潮有兩種?!
2014.03.19
女人的性高潮有兩種?!
  過去一直以來科學文獻不斷在爭議是否真正存在兩種不同的女性性高潮,相信有兩種高潮的一派認為,一種是陰道高潮、另一種則是刺激陰蒂所產生,但另一派則堅持兩種是同樣的高潮,差別只在於陰蒂如何被刺激。   近日有兩名科學家就以超音波記錄這兩種高潮是否真有差異,結果證實確有不同。   研究以超音波觀察從外部直接刺激陰蒂以及陰道刺激所產生的反應。結果發現,當從外部刺激陰蒂時,陰蒂的根部並不會受到刺激,但當穿入陰道進行刺激時,整個陰蒂-尿道-陰蒂複合體與陰蒂根部都會受影響,且從靜脈血流速度可以反映出解剖學上的變化。也就是說,女人確實存在有兩種性高潮,研究證實這中間的差異是由於刺激部位的不同所影響。   資料來源:Seriously Science    
+ read more
女女間性行為罕見感染愛滋
2014.03.18
女女間性行為罕見感染愛滋
  美國疾病防治中心(CDC)上週公布一名德州女子疑似經由女女間性行為而感染愛滋,過去雖也曾有相同案例被發現,但由於少見且無法排除其他風險因子,因此,女女間性行為一直很難被確定會發生愛滋傳染。   美國德州這名46歲女子2012年3月賣血賺錢以及賣血後的10天因發燒嘔吐食欲不振等症狀掛急診時,愛滋病毒篩檢都是陰性,不料之後4月再度賣血,被驗出愛滋病毒陽性反應。   據報導,該名女子與另一名43歲女子維持一對一伴侶關係已有6個月,而這名女性伴侶在2008年時被診斷染愛滋,接受兩年的治療後即終止。交往後兩人的性行為沒有任何屏障防護措施,過程使用包括口交、性器接觸及情趣玩具方式,有時候過程中偶爾不小心流血。   遭感染的女子在過去10年間未與異性有過性關係,並排除進行過注射毒品、刺青、針灸、輸血、移植等愛滋病毒HIV的高風險行為,且她和女友身上的愛滋病毒基因相似度高達98%。因此,美國疾病防治中心報告認為極有可能確定就是女女之間的愛滋傳染。   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翰分校Michael Saag博士對此回應,當生殖器發生發炎或磨損時,受感染的血液就可能會將病毒傳遞給他人,因此女女間性行為也是有可能會發生愛滋病毒傳遞。加州洛杉磯大學Jeffrey Klausner博士則進一步表示,一旦感染愛滋應該接受治療,否則將可能把病毒傳染給他人,公衛與醫療單位應確保感染者得到有效的診斷與治療。   資料來源:Medpage Today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