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08.25
新發現!更多與乳癌有關的基因
目前已知和乳癌有關的基因有BRCA1、BRCA2和PALB2等,可透過遺傳基因檢測瞭解是否有基因變異,基因變異者有較高的乳癌風險。然而,這些只能解釋小部分的遺傳風險,還有更多的基因有待識別。
日前,一項大型跨國研究發現了至少四種新的與乳癌有關的基因,如:MAP3K1、
LZTR1,、ATR及
BARD1等,未來可能成為評估乳癌風險的因子之一。
這項新研究的發現將有助於瞭解乳癌的遺傳風險,提供女性更好的風險評估工具。並且,在乳癌篩檢、降低風險和臨床管理等部分都能有更好的發展,有可能發展出新療法。
乳癌基因研究中規模最大的
此項研究的優勢在於用以分析的遺傳數據,是目前同類研究中規模最大的一項。研究人員對26,000名罹患乳癌女性和217,000名未患乳癌女性的所有遺傳基因變化進行研究,包括來自歐洲和亞洲八個國家的女性。
改善乳癌風險管理
研究作者之一、來自加拿大拉瓦爾大學Jacques
Simard教授表示,目的是將這些資訊整合到全球衛生保健專業人員使用的綜合風險評估工具中。「改善高風險女性的遺傳諮詢將能促進降低風險、篩檢和治療方式等方面的共同決策。」Simard教授這樣說。
Simard教授補充,儘管這些新基因中發現的大多數變異都很罕見,但對於基因中有這些變異的女性來說風險可能很高。例如,本次研究發現的新基因之一MAP3K1,變異似乎會導致罹患乳癌的風險特別高。
在將這些資訊用於臨床之前,科學家需要進一步驗證結果。研究團隊正在努力蒐集更多數據以求更準確地確認與基因變異相關的癌症風險,並瞭解這些遺傳效應如何與乳癌風險的生活方式因素相互影響。
編譯來源:Nature Genetics(2023.08.17)、EurekAlert(2023.08.17)
+ read more

2023.08.23
為什麼嬰兒從媽媽身上生出來時會哭?
當嬰兒出生時,他們似乎都會哭,我們在電視上經常看到這種情況。
但並非所有新生嬰兒都會立即哭。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出生時會發生什麼?
當嬰兒出生時,他們離開了媽媽溫暖的身體,離開了黑暗、水汪汪的世界,進入了一個更涼爽、更乾燥、更明亮的世界。
有點擠。當嬰兒從媽媽身上出來時,涼爽的空氣吹拂著他們潮濕的皮膚。
涼爽的空氣讓他們倒抽口氣。當助產士或醫生觸拍他們的身體以幫助他們來到這個世界時,他們也會喘氣。
那喘息是他們的第一次呼吸,通常伴隨著哭叫。當這種情況發生時,倒抽口氣或哭叫會引發嬰兒獲取氧氣並將其輸送到身體各處的方式發生驚人的變化。
有什麼變化?
在子宮裡,嬰兒依靠媽媽─通過胎盤和臍帶─獲取氧氣。
胎盤看起來有點像鬆餅,可以過濾媽媽體內富含氧氣的血液。然後經過臍帶輸送給未出生的胎兒。
但是,一旦嬰兒出生,他們的第一次呼吸或哭聲就會促發一系列改變,改由心臟輸送全身血液。因此,他們現在可以像我們一樣呼吸空氣並將氧氣吸入肺部,而不是從子宮裡呼吸液體。
出生的過程也會將嬰兒肺部的水分擠出,使肺部能夠正常工作。
新生兒的哭聲是父母和醫護人員非常高興聽到的聲音。這是因為這通常意味著寶寶狀況良好,不需要任何額外的呼吸幫助。
然並非所有新生嬰兒都會哭。但這並不是經常需要擔心的事情。
為什麼不是所有的嬰兒都會哭?
有時,像我們一樣將氧氣輸送到身體各處的轉變並不順利。
寶寶的心臟可能有問題,或者可能難產。例如,嬰兒在子宮內可能非常缺氧,出生時需要一些幫助才能開始呼吸。
有時嬰兒的哭聲會延遲。
通過剖腹產出生的嬰兒(當醫生對媽媽進行手術將嬰兒從子宮中取出時)呼吸和哭叫可能會變慢。那是因為他們肺部的液體不像通過陰道出生時那樣被擠出。
有時剛出生的嬰兒根本不哭。
如水中分娩的嬰兒。在水中出生的嬰兒可能因周圍有大量溫水,甚至沒有意識到自己出生了。他們大多於水中依偎在母親的懷裡,並沒有感受到冷空氣。所以他們往往只是安靜地呼吸,然後變成粉紅色(表示他們獲得了足夠的氧氣),而不會哭。
編譯來源:The Conversation(2023.08.18)
+ read more
/20230822.png)
2023.08.22
極端炎熱可能意味著使用不同的防曬乳
專家表示,隨著今年夏天世界氣溫創下歷史新高,您可能需要重新考慮正在使用哪種防曬乳。
防曬乳並不都是一樣的。礦物和化學這兩種主要類型對太陽紫外線(UV)的處理方式不同,在極熱的天氣下,這些差異可能很重要。
防曬乳如何發揮作用?
礦物防曬乳含有氧化鋅或二氧化鈦。它們形成一個屏障,在紫外線穿透皮膚之前反射紫外線。由於礦物防曬乳不被吸收,舊配方通常有油膩感和白色外觀。
亞利桑那州斯科茨代爾的皮膚科醫生、美國皮膚病學會(AAD)發言人杰奎琳·沃梅克(Jacqueline
Watchmaker)博士表示,由礦物奈米顆粒製成的新配方「可以完美地融入皮膚」。
不喜歡厚重質地礦物防曬乳的人經常使用化學防曬乳或噴霧劑。這些成分形成一層薄薄的保護膜,吸收紫外線並改變其結構,在穿透皮膚之前將其轉化為熱量。
最終,這些化學物質本身會被吸收到血液中,衛生官員表示,需要進行更多研究來了解長期使用的安全影響。
什麼時候要有所作為?
AAD在其網站上建議,通常情況下,「最好的防曬乳類型是您會反複使用的防曬乳」。
該組織建議使用任何防曬係數(SPF)為 30
或更高的防水防曬乳,能夠提供廣譜防護,防止 UVA
射線(導致曬黑和衰老跡象)和 UVB 射線(導致曬傷)。
但根據達拉斯皮膚病治療與研究中心的Watchmaker 和Ross
Radusky
博士的說法,在極端熱浪持續多日期間,當溫度達到華氏90度(攝氏32度)或更高、濕度很高時,礦物防曬乳是更好的選擇。
AAD發言人 Radusky
表示,化學防曬乳在暴露於極高溫度時可能會失去過濾能力。
Radusky補充說,酷熱還意味著更多的出汗,而出汗會導致一些人因化學防曬乳中的成分而出現瘙癢和皮疹。AAD建議,即使在沒有酷熱的情況下,皮膚敏感的人也應該選擇礦物防曬乳。
更頻繁地塗抹更多防曬乳
習慣也很重要。AAD表示,許多人只塗抹達到標籤上SPF值所需防曬霜用量的
20% 至 50% 左右。
Watchmaker說,「一個成年人需要30cc的防曬乳,我建議在身體暴露在陽光下最多的部位(例如臉部、胸部和肩膀)塗抹雙層防曬乳。」
Watchmaker補充說,防曬乳必須至少每兩個小時重新塗抹一次,並且在游泳或出汗後重新塗抹一次。但在熱浪期間,你會出汗更多,所以你需要更頻繁地重新塗抹。
讓防曬乳瓶遠離高溫
汽車或沙灘的溫度可能比室外高得多,因此請考慮如何存放防曬乳。
2012 年的一項研究顯示,防曬乳暴露在攝氏30 度至60
度的溫度下(防曬乳放在陽光下或車內很常見)八小時會不可逆轉地改變化學防曬乳的物理特性,導致功效下降。
Radusky說:「如果你要長時間不用空調,一定要把防曬乳放在涼爽、黑暗的環境中。」
編譯來源:REUTERS(2023.08.18)
+ read more

2023.08.21
WHO指「需注意」 COVID-19新變異株EG.5竄起!
隨著COVID-19感染和住院人數在美國、歐洲和亞洲呈現上升趨勢,一切的矛頭指向了Omicron亞型變異株EG.5,又稱為「ERIS」。
什麼是ERIS新變異株?
世界衛生組織(WHO)將COVID-19變異株EG.5歸類為「需留意變異株」(VOI,
Variants of
Interest),這表示它應該受到比其他變異株更密切的關注,因為突變可能使它更具傳染性或嚴重性。
不過世界衛生組織也表示,目前看來,它對公共健康的威脅似乎並不大,並且沒有證據表明,疾病嚴重程度的增加與EG.5有直接關聯。
ERIS的傳播速度有多快?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截至8月8日,已經在超過50個國家發現EG.5。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指出,EG.5是美國最常見且增加最快的亞型變異株,推估約佔當前COVID病例的17%。
根據美國CDC資料,與6月份低點相比,COVID-19相關住院人數增加了超過40%,但仍比2022年1月Omicron疫情爆發時達到的高峰低了90%以上。
儘管美國各地廢水中監測到的病毒量及每週開立的COVID-19口服抗病毒藥品Paxlovid處方籤數量仍處於低點,但這些數字在過去一個月內顯著上升。
何時會有疫苗追加劑?
輝瑞、莫德納和Novavax等藥廠已針對另一個Omicron亞型變異株XBB.1.5研發新疫苗,以更接近各種流行的病毒株。XBB.1.5於2022年底出現,根據美國CDC的統計,截至8月5日,XBB.1.5造成超過10%的感染。
EG.5與XBB.1.5很類似,差別在前者的棘蛋白結構多一個突變。
CDC主任Mandy
Cohen博士在最近的一次採訪中表示,新疫苗預計將在9月的第三週或第四周於美國廣泛使用。
Cohen博士沒有具體提及EG.5變異株,但表示「現在看來,隨著病毒的變化,疫苗仍然對它們有效、藥物仍然對它們有效、它們仍然能被檢測到。因此我們所有的工具依舊可以應對病毒的變化。」
台灣情況呢?
台灣疾病管制署今(15)日表示,現有研究顯示EG.5變異株並未造成疾病嚴重度明顯增加,但因該變異株近期於各國快速傳播,疾管署將持續密切監測國際間的病毒株演變與流行。
據疾管署統計,在本土案例的部分,近四周檢出的Omicron變異株病例中,本土病例92%為XBB,以XBB.1.16為多(23%),其次為XBB.1.5(20%)及EG.5(12%)。
另外在境外移入病例的部分,近四周的Omicron變異株病例中,98%為XBB,以EG.5佔30%為多,其次為XBB.1.16(18%)及XBB.1.5(13%)。
疾管署說明,全球共享流感數據倡議組織資料顯示,截至8月7日,全球已有51國檢出EG.5變異株,占比以中國、美國、韓國、日本及加拿大為多。
疾管署也提醒,英國EG.5衍生變異株截至7月底已占所有病例的14.6%;另鄰近國家及地區如韓國、日本、新加坡、香港其EG.5變異株占比介於5%至18%間,專家表示EG.5將在今年冬季更廣泛地傳播。
編譯來源:REUTERS(2023.08.15)、台灣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2023.08.15)
+ read more

2023.08.18
全球男性最容易禿頭的20個國家
禿頭男性數量最多的國家已經揭曉,捷克奪魁,而亞洲國家則無一在20名內。
《世界人口評論》根據 Vantage Hair Clinic
的數據進行分析,顯示21個禿頭最多的國家,其中許多國家多為白種人,顯示白種人的脫髮速度往往比其他種族更快。
研究人員發現捷克男性的頭部最光滑,超過40%的成年男性患有脫髮。
英國是禿頭數量排名第五的國家,39.2%的男性經歷過某種程度的脫髮,而美國則以38%的比例排名第八。
遺傳基因因素
根據美國脫髮協會(AHLA)的數據,95%的男性脫髮是由雄性激素性引起,稱為雄性禿。
這是一種遺傳特徵,導致男性髮際線後退,頭頂變薄。它是由對睾丸激素副產物
─二氫睾酮(DHT)的敏感性引起的。
對DHT敏感的毛囊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萎縮,從而縮短每根頭髮的壽命,直到毛囊完全停止產生頭髮。
禿頭的機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這是因為隨著男性年齡的增長,睾丸激素會轉化為雙氫睾酮,因此對其敏感的人最終往往會脫髮。
根據AHLA的數據,85%的男性到50歲時頭髮會明顯稀疏,25%的男性會在21歲之前開始禿頭。 目前尚不清楚數據中的年齡界限是多少。
一些研究顯示,白人男性比其他種族男性更容易禿頭。
飲食、人種也可能是一個因素
此外,2019年《皮膚病學與治療》的一篇評論指出,維生素B12和D、生物素、核黃素和鐵的缺乏可能會阻礙頭髮生長。
捷克美食以濃湯、燉菜、肉類菜餚、澱粉類菜餚以及啤酒為主。這些食物不太可能含有頭髮生長所需的大量維生素和礦物質。
2018年《營養》的一篇評論發現,捷克共和國95%的受訪人口缺乏維生素
D。
VITALL今年早些時候發布的一項調查發現,60%的英國人維生素D含量較低,五分之一的人缺乏維生素D。75歲以上的英國人中,十分之一缺乏維生素B12,這是頭髮生長的另一種重要營養素。
這是因為英國和捷克共和國一樣,以肉和馬鈴薯為主食,這可能會導致英國人錯過某些營養素。
例如,去年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十分之九的英國青少年沒有吃足夠的蔬菜,而蔬菜富含維生素B12和D。
美國是另一個以白人為主的國家,最新的人口普查數據顯示,75%的美國人屬於白人,並伴有多種營養素缺乏。
根據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的數據,42%的美國人缺乏維生素D。
此外,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的數據,只有十分之一的美國成年人攝入了推薦量的水果和蔬菜。
紐西蘭排名墊底,大約29%的男性禿頭。雖然紐西蘭也以白人為主,但該國有大量毛利人,毛利人是波利尼西亞土著部落,他們與白人相比,禿頭的可能性較小。
編譯來源:Daily Mail (2023.08.13)
+ read more

2023.08.16
康普茶可能對糖尿病患者有益
康普茶(kombucha)是一種發酵茶。近年來開始在年輕人中流行。
根據一個小型隨機控制的前導試驗,飲用康普茶有助於改善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值。
University of
Nebraska研究團隊發現,飲用康普茶一個月後,參與者的平均空腹血糖值(從164毫克/分升降至116毫克/分升)明顯的降低,安慰組從
162毫克/分升降至 141毫克,就沒有那麼明顯。
大部分的參與者說,飲用康普茶的期間,糖尿病的症狀都處於平均值或更好。只有一位參與者覺得脹氣,且無其他不良事件。
儘管之前已經有一些關於康普茶益處的實驗和動物研究,但這是首次檢查康普茶對糖尿病患者的影響。
研究人員表示:「如果這是一個很有力的研究所得到的結果,康普茶有潛能大大影響了糖尿病的照護。」
研究作者之一,Chagai
Mendelson醫師解釋:「對於一個照顧糖尿病患者的醫師來說,尋找健康的糖替代品是一個挑戰。如果能夠告訴別人不要碰含糖的飲料,但想喝汽水的話,則有一樣是可以的。這將十分有幫助。我們不知這樣的研究為何還未做,應該要做的。」
過去的動物研究中,有糖尿病的老鼠也經歷了同樣反高血糖的結果。這些研究之中,飲用康普茶時,有些糖化血色素(HbA1C)明顯減少,也有些胰島β細胞的再生。
Mendelson指出,除了康普茶的動物研究以外,其他關於飲用蘋果醋(另一個發酵飲料)的人類研究,也顯示在血糖上的益處。
即使康普茶發酵過程中使用了糖,但每天飲用並未在糖尿病患者身上增加血糖值。Mendelson說:「我驚訝看到一個含糖飲料(至少在初期),不會引發高血糖。如果不知道之前的資料,這是和預期完全相反。」
研究團隊猜測,康普茶的微生物可能是新陳代謝改善的源頭。用在這個研究的康普茶,以細菌(大部分是乳酸菌和醋酸菌)和酵母菌(大量的Dekkera酵母)來發酵加糖的茶。發酵期間,細菌和酵母菌形成一個薄膜,稱共生菌叢(SCOBY),據信有益生菌的好處。
康普茶和安慰飲料都是以蔗糖(10%)為甜分,同樣以冷凍的乾薑粉調味,另乙醇(酒精)1.5%。
對此研究結果,需謹慎對待
Mendelson說:「在此議題上需要有更多的研究。這只是一個前導研究來證明概念,以引發此研究領域的進展。因為在臨床上的實用性,希望未來有更多的研究。」
長島猶太醫院的Rifka
Schulman-Rosenbaum醫師認為對此研究結果,需謹慎對待,不要太過熱衷。
他說,「我擔心患者會太集中注意力在這些結果,而忽略了更重要的事。必須和他們的醫師保持聯繫,規律監督血糖值,如果有處方藥物,要繼續服藥。不僅僅是監督你的運動、飲食和體重,也需要每年至少回診一次,有情況時要更常。」
編譯來源:Medpage Today (2023.08.01);Health Day (2023.08.01)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