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27
世界衛生組織:能量飲料可能有害健康
號稱可以增強身心表現的能量飲料,很多人愛喝,近幾年在全球蔚為風潮,自2008年到2012年之間,單在美國的銷售量就增加了6成,據估68%的青少年、30%成年人以及18%的十歲以下兒童都喝過能量飲料。大部分人都認為它無害,但世界衛生組織最新的研究顯示,飲用過多的能量飲料,可能有害健康。
過量的能量飲料可能對健康造成危害,根據美國藥物濫用與精神衛生服務局(Substance
Abuse and Mental Health Services Administration, SAMHSA)
去年發表的報告,因飲用能量飲料而緊急送醫的案例從2007年到2011年之間,從10,068件倍增為20,783件。在歐洲也有幾項針對能量飲料影響健康的研究,其中特別是對青少年的危害。因此,世衛歐洲辦公室整理分析現今有關能量飲量造成健康風險的多項研究,並針對如何降低該風險提出建議。
咖啡因是能量飲料最主要的成分,也是可能危害健康的主因。一罐能量飲料可能含有高達500毫克的咖啡因,相當於5杯咖啡。世衛組織的研究團隊發現,比起咖啡,能量飲料更可能引發咖啡因中毒。雖然有些咖啡的咖啡因含量與能量飲料差不多,但通常人們喝的是熱咖啡,會喝的比較慢。而且近來有些新能量飲料品牌,為了與舊品牌搶佔市場,在飲料當中加入更多的咖啡因。
世衛研究指出,歐盟食品安全局(EFSA)的一項研究發現,在歐洲,能量飲料佔了兒童43%的咖啡因攝取來源,青少年為13%,成人僅佔8%,此數據令人擔憂。過量的咖啡因可能導致各種健康問題,包括血壓升高、心悸、噁心、嘔吐、精神疾病、抽搐,甚至死亡。
今年稍早有另一項研究也指出,運動飲料和能量飲料可能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與行為舉止造成負面影響,例如開始尋求刺激、抽菸或服用其他有害藥物、狂飲引發的精神沮喪或身體受傷的風險增高等。
更令人擔憂的現象是,許多青少年喜歡將能量飲料和酒精飲料混在一起喝,在EFSA研究就發現,高達71%的成年人以及18-29歲的年輕人都有這個習慣。能量飲料混合酒精飲料一起喝,會使人比較不容易感到醉意,因為能量飲料所含的高量咖啡因會降低喝酒造成的酒醉睡意,讓人維持清醒,而繼續狂飲。根據美國政府的一項數據顯示,毒物控制情報中心接到的電話,40%與能量飲料及酒精飲料有關。而世衛研究還發現,混合飲用能量與酒精飲料的負面影響可能導致開始吸菸、服用違禁藥物、尋求風險性行為、從事其他危險行為。
要如何減少能量飲料的負面效應與危害?研究人員建議決策者可採取幾項政策:
1.
規範能量飲料的咖啡因含量,明確規定每一罐能量飲料的咖啡因含量上限。
2.
政府有關單位應該關切能量飲料廠商過度針對未成年人及年輕人市場的行銷趨勢,採取行動加以規範。研究已確知咖啡因對未成年人,尤其是兒童的健康有害,應該比照對酒類或菸類的消費年齡設限,也應設法防範或禁止青少年及兒童購買能量飲料。
3.
醫療相關人員與單位也應充分了解過度攝取咖啡因的危險,俾以協助有相關問題者。
資料來源:公共衛生前瞻期刊(Frontiers in Public Health)
+ read more
2014.10.24
攝取高熱量食物對健康的不良影響有性別差異
最近有一份研究發現女性和男性的腦部活動反應,在攝取高熱量食物後有很明顯的不同;而這個差異所傳遞的訊息是:愛吃高熱量食物的男性健康風險比較高,身體也比較容易出現發炎的症狀。
這是第一份研究指出高熱量飲食也有性別差異,負責這份研究的學者Deborah
Clegg來自美國洛杉磯Cedar-Sinai的糖尿病與肥胖研究機構。研究人員試圖操控雄性老鼠的腦部脂肪酸,讓其脂肪酸接近雌性的形態,結果發現這些老鼠反而因此收到保護,免於高熱量食物的不良影響。此外,當雄性老鼠吃過高熱量食物後,他們的心臟功能會下降,但雌性老鼠卻沒有相同的問題,研究人員猜測這可能和雌激素以及雌激素受體有關。
這項研究結果顯示女性「偶而」吃高熱量食物或許沒關係,但男性可就不行了,男性的脂肪攝取應該要更嚴謹的控制,特別是那些已經罹患心血管疾病、第二型糖尿病等疾病的男性。
雖然這份研究還在動物實驗的階段,但是研究人員正在試圖確認該研究結果是否也適用於人類,若是的話,這對現行的飲食指南將有立即性的影響。目前我們所提供的營養資訊和醫療建議通常都一體適用,但這份研究卻指出性別是一個很重要的影響因子,我們必須要重新調整照顧病人的方式和飲食營養的建議攝取量,也就是說我們的醫療建議或飲食指南應該要具備性別差異的觀點。
資料來源:Cell Press所出版的Cell Reports
+ read more
2014.10.16
男性喝太多酒 恐增加HPV感染機率
HPV(人類乳突病毒)是一種常見的病毒,主要經由性行為接觸傳染,在美國,每年有600萬的新感染案例。HPV會導致男女出現生殖器疣,尤其是造成女性子宮頸癌、陰道癌及肛門癌的主要風險因子;近年有研究指出,
HPV也會引起男性的陰莖癌、肛門癌及口咽癌,但目前對於男性感染後的生物機轉研究討論仍相當有限。
為了瞭解男性感染HPV的潛在風險因子,最近美國Moffitt
Cancer
Center研究團隊進行一項研究後發現:男性喝太多酒,將會大幅增加他們感染HPV的風險!
研究團隊將超過1,300位美國佛羅里達州男性感染HPV的情形,與他們飲酒、吸菸及性生活調查資料進行交叉分析。最後發現,喝酒量最多者,酒精量每天平均攝取超過9.9公克,感染HPV的風險將會提高,且無論現在或過去是否吸菸、以及性伴侶數目的多寡,都不影響這個結果。
研究團隊指出,酒精會阻礙人體的免疫反應,增加身體對細菌與病毒感染的脆弱性,過去已有多項研究證實即使是適量的酒精也會對免疫系統有負面影響,而這個研究結果則說明了喝太多酒將會傷害男性對HPV的免疫反應,恐易造成長期感染。
資料來源:性傳染疾病期刊 (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s)
+ read more
2014.10.14
油炸食物吃太多 小心成為妊娠糖尿病高風險群
油炸食物含熱量及脂肪量都過高,吃太多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及致癌風險,因此千萬別因油炸食物入口香脆就吃過量,小心長久下來對健康將造成嚴重的負荷。最近一項美國Eunice
Kennedy
Shriver國家兒童健康與人類發展研究所的研究更特別指出,孕婦如果在懷孕之前吃很多油炸食物,將會提高發生妊娠糖尿病的機率。
在這項回溯性的研究中,研究團隊分析15,027位婦女21,079次單胎妊娠的紀錄資料,在1991-2001年的十年之間共有847例發生妊娠糖尿病,並將此紀錄與這些婦女的飲食資訊進行比對。他們發現,每週吃7次以上的油炸食物者,罹患妊娠糖尿病的可能性,是每週吃少於1次者的兩倍以上。每週吃4到6次,該風險還是增加了31%。
研究數據也顯示,即便調整了這些婦女的BMI值,吃過多油炸食物與妊娠糖尿病之間的關聯性依舊不變;而在調整紅肉與含糖飲料的攝取量之後,兩者的關聯性強度雖然稍微降低,但仍然具統計學上的意義。
研究團隊指出,吃外食的油炸食物比吃在家裡自己炸的,比較容易導致懷孕時出現妊娠糖尿病,這可能是由於通常餐廳或速食販賣場所油鍋裡的油多會重複使用,使得油的品質會變得更差,對人體健康的傷害愈加嚴重。
資料來源:糖尿病學期刊(Diabetologia)
+ read more
2014.10.13
人工甘味可能增加糖尿病風險
近日有以色列研究人員在一系列的實驗中發現:老鼠和人在食用零熱量的人工甘味後,因為腸子微生物的改變會引發血糖耐受不良,同時,可能會增加肥胖和消化系統的疾病。
零熱量或少熱量的五種人工甘味包括:糖精、蔗糖素、阿斯巴甜、紐甜和AK糖,均已已獲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的通過。有些研究把零熱量人工甘味和肥胖及糖尿病風險聯結在一起,其他則以為有保護作用或沒有影響。
這個系列研究了解人工甘味對平衡血糖的作用。他們把商業用的糖精、阿斯巴甜、蔗糖素加入十週大老鼠的飲水中,而控制組的老鼠飲水則加入葡萄糖或蔗糖。在第十一個星期時,飲用葡萄糖或蔗糖水的老鼠,其血糖耐受曲線相似,而飲用人工甘味水的老鼠出現明顯的血糖不耐受,其中以糖精的影響最顯著。進一步研究發現,由人工甘味引起的血糖不耐受,是因為腸內共生微生物群種的改變所引起。
就人工甘味對人的影響而言,研究指出,食用人工甘味和其他消化症狀的臨床指標有相關性,包括:體重增加、腰和臀部的比率、高值的空腹血糖、血糖耐受等。比較人工甘味常食用者及非食用者,前者明顯的在各項指標上數值增加。他們也發現,人工甘味食用者和多類菌種,包括大腸桿菌和放線桿菌,在統計上明顕相關。
研究同時指出,人們短期或長期食用人工甘味的反應有個別性,也許起源於每個人體內微生物的組合和功能有所不同。研究更進一步建議,這些個別化的營養反應,可能受制於個人體内微生物的不同功能。
明尼蘇打州羅徹斯特麻右醫院的糖尿病研究員瑞楂醫師認為這些發現引人矚目,並指出「早期的研究建議,大量食用人工甘味的人,有比較高肥胖和糖尿病的風險。新的研究則指出其中的因果關係。」他説:「這些研究十分徹底,謹慎。我想給人們的信息是食用人工甘味要適量。一天喝17
瓶減肥汽水並不好,一瓶或兩瓶可能還好。」
資料來源:自然期刊(Nature)
+ read more
2014.10.09
一日一蘋果 肥胖遠離你
根據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醫最新研究發現,一天一蘋果或許有助防止肥胖,尤其是青蘋果(Granny
Smith)效果最佳。
多項研究早已發現蘋果對人體健康有許多助益,包括每天吃一顆蘋果,和每天服用降血脂藥物同樣有助防止心血管死亡風險;蘋果和梨子可以降低五成的中風機率。
好的腸道細菌可有助增強免疫力及維持體重,華盛頓州立大學的科學家則透過研究蘋果所含的非消化性化合物,包括多酚類和膳食纖維,希望了解是否有助促進好的腸道細菌生長。他們並用七種不同品種蘋果來餵食老鼠,以了解哪一種蘋果最能促進有益的腸道菌生長。結果發現青蘋果的效果遠優於五爪、富士、金冠、Gala等紅蘋果。
科學家解釋,青蘋果的碳水化合物含量低,卻含有很高的膳食纖維與多酚類,他們經過胃部不會被胃酸分解,當這部份化合物達到結腸時,會被結腸中的細菌發酵,產生丁酸,從而刺激有益細菌在腸道中生長。
腸道菌叢的不平衡通常與飲食有關,長期可能導致慢性炎症,進而引發糖尿病,科學家認為,多食用青蘋果可以降低炎症,重建腸道菌叢的平衡,並增強飽足感。
華盛頓州立大學的諾拉托教授說:「我們知道,總的來說蘋果是非消化性化合物的良好來源,但因品種而有差異。這項研究的結果將幫助消費者選擇不同品種的蘋果來對抗肥胖。」
約3成5的美國成人都有過重問題,因此面臨與肥胖有關的各項疾病風險,包括心臟病、中風、第二型糖尿病、甚至癌症。諾拉托教授表示,希望此研究的發現能更有助對肥胖問題的治療。
資料來源:食物化學期刊(Food Chemistry)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