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13
視網膜預測中風風險
一個簡單的眼睛測試可以在中風發生的幾年前預測患者中風的風險。測試包括檢視視網膜中組織的微細變化。
視網膜血管和組織的狀況反映著大腦血管的老化情況,即是中風的風險。
根據《BMC
醫學》期刊報導,患者實際年齡和其視網膜年紀有一個差距,稱為「視網膜年齡差距」。視網膜年紀視其血管和組織的健康視而定。網膜的年紀看起來比實際年齡大的人,接下來6年內中風可能多達2.3倍。
如果醫師能在早期指認最有風險的人,他們可以針對生活型態改變,或藥物來對付風險因素。
結合AI非侵入性的檢測
最近的研究中,研究人員收集了46,969人的生活型態資料,如抽煙和飲酒,以及他們視網膜精細影像的掃描。
他們使用人工智能 (電腦設定學習檢視大數據)
分析結果。接下來6年,約300位男女中風。研究人員發現和患者實際年齡相比,視網膜生物年齡增加一年,中風的風險增加5%。而最大的年齡差距則有2.3倍得中風的可能性。
做為中風風險的篩檢,研究人員說視網膜掃描有很大潛能。快速
(幾分鐘就可以完成),便宜且非侵入性,甚至可能結合技術進入智慧手機,使病人可在家使用。
中風在台灣
台灣每年新增3至5萬名腦中風患者,且根據統計,過往每6人有1人可能中風,現在則是每4人當中即有1名終生會發生中風危機,發生率逐年增加。其中64%
的中風是缺血性的
─即血栓阻塞了供給大腦的血液;其他為出血性中風,一個變弱的血管破裂,血流入大腦,造成傷害。中風是台灣人第四大死因。
醫生表示,現代人長期久坐少運動、工時長,又偏好高油、高鹽、高糖食物,也讓近年中風有年輕化趨勢。
若與其它國家研究相比較,台灣的年齡別發生率高於美國和英國,但是日本相差不多。
編譯來源:Daily Mail (2023.02.07)
+ read more
2023.02.07
如何養成健康的步行習慣
開始日常步行很簡單,因為它的配備很簡單:舒適、支撐性的步行鞋和您自己的兩隻腳。
與健身房鍛練不同,開始的費用很小,而且時間安排很靈活。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運動機能學系助理教授Amanda
Paluch說:「步行是一種很好的鍛練方式,因為我們可以將它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
「如果你可以在你的房子周圍或你的社區內就進步行,那是最方便的選擇之一。」
步行好處多
根據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的數據,即使是一次中等到劇烈強度的步行也能改善睡眠、記憶力、思考能力和焦慮。
Harvard
Health指出了一些令人驚訝的好處,包括步行可以減少對糖的渴望、緩解關節疼痛、增強免疫力、抵消肥胖遺傳和降低患乳癌的風險。
據科羅拉多州立大學稱,更廣為人知的好處包括降低高血壓、2型糖尿病的風險、幫助人們保持健康的體重和加強肌肉骨骼系統。
發表在《應用生理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顯示,德克薩斯州的一項臨床試驗每週進行五次半小時的健步走或慢跑可以改善進出大腦的血液流動。
「每天漸進地加多幾步,這是一個很好的開始方式。這樣的步行計劃非常好,因為它適合非常廣泛的人群」Paluch
說。
PALUCH步行入門的建議
將較長時間的鍛練分解為幾個較短的「回合」活動對入門者很有幫助。
評估一下您的身體狀況,然後從那裡逐漸增加步行時間。
佩戴計步器幾天,以計算出你的基線步數。通常大約是4,000
步,然後在下週每天增加大約500 步。
試著讓每一次增加都成為一種習慣。我們不想一下就跳進去說,我們要出去走8,000公尺。當我們想到一次只多一點,我們的目標就變得更容易實現,而且,我們還可以防止受傷。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步行的技巧
肩膀應該放鬆。你的頭應該直立,下巴處於中立位置。雙腳應該靠近您前方人行道中心的假想線。
腳後跟應該先著地。一隻腳應該始終在地面上。每走一步擺動彎曲的手臂會多燃燒
5% 到 10% 的卡路里。
步幅要多大呢?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建議腳踝前傾,然後用右腳向前邁一步,在跌倒前抓住自己。這是適合您的步幅。
讓您的日常工作步入正軌的策略
PALUCH 提供了一些在步行鍛練中不失優勢的建議:
* 把你的步行鞋放在附近。盡可能地消除障礙
*
在忙碌的一天,走幾段樓梯,這是非典型的鍛練,也都有幫助。
*
如果你錯過了一天,不要感到失敗。當我們無法完全做到時,至少做了一些,這將繼續幫助養成習慣。
在戶外還是在跑步機上步行有差別嗎?
PALUCH
說:「兩者都將提供類似的好處。因此,跑步機與走道之間的最佳選擇是哪一個是你喜歡做的,並且有規律/最容易做到的那將是幫助你持續日常步行的最佳選擇。」。
步行減重
對於想要將步行納入減肥計劃的人來說,以中等到劇烈的強度步行更有幫助。
根據美國癌症協會
(ACS)的數據,一個68公斤的人快走每小時會燃燒大約
297 卡路里的熱量。
步行 40
分鐘可以燃燒多少卡路里?根據Livestrong的說法,您可以燃燒
160 到 296
卡路里的熱量,具體取決於您的體重和步行速度。
ACS
引用最近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誌》上的一項研究建議,多走路是最好的。該研究發現,走更多步與降低心臟病和癌症死亡率有關。
Mayo Clinic提供了開始 12
週步行計劃的建議,建議在步行鍛練開始和結束時慢走
5 分鐘,以熱身和放鬆。它建議每週步行五天。
更快的步伐似乎對身體健康很重要。Harvard Health
指出,經常步行可降低患心臟病和早逝的風險,尤其是對於那些以每小時4.8公里或更快的速度步行的人而言。
編譯來源:HealthDay (2023.01.30)
+ read more
2023.02.04
低風險女性也應切除輸卵管以避免卵巢癌
美國卵巢癌研究聯盟(OCRA)在日前發布的新指南中建議:即使是卵巢癌低風險的女性,如果她們已經生完孩子,並且已經計劃進行其他的婦科手術
(如:子宮切除術、輸卵管結紮術、囊腫、子宮內膜異位症),則應同時切除輸卵管。這樣可以預防許多卵巢癌發生的可能。
為什麼要這樣新建議?沒有可靠的卵巢癌篩檢或測試!
對多數的癌症而言,篩檢以提早發現,提早治療,減少死亡。但對於卵巢癌而言,並非如此。研究指出,大多數卵巢癌始於輸卵管,而目前沒有有效的卵巢癌檢測或篩檢。
英國一項大型臨床試驗(UKCTOCS)調查了目前可用的卵巢癌篩檢方法其有效性。研究發現用CA-125血液和超聲波篩檢一般風險女性並不能降低卵巢癌死亡率;此外,該試驗還顯示,在許多女性中,既使在I期或II期檢查出其癌症,並不會降低其死亡率。更重要的是,據評估,這些女性在癥狀出現前平均18個月被診斷出來,但是她們似乎是罹患一種天生更具侵略性的癌症,因此,在早期階段發現它不足以防止他們死於這種疾病,也不會延長他們的生命。
因此,研議防止它的發生應該是現在最重要的課題。
婦科癌症的Dianne Miller
醫師支持新指南的建議,她說,已經要接受盆腔手術患者,藉此機會也切除輸卵管,叫做「機會性輸卵管切除術」。這已是加拿大British
Columbia省的標準做法。
對於卵巢癌中等風險的人來說,只切除輸卵管,即是一種「雙贏」的局面,因為保留卵巢有助於大腦和心臟健康,即使在停經後也是如此。
目前,對於卵巢癌高危險群,醫生已經鼓勵在生完孩子後切除卵巢和輸卵管。
該聯盟主席Audra
Moran 說,帶有乳腺癌和卵巢癌基因突變的患者,為了不想提前停經,最初可能只想切除輸卵管。但她建議,應將卵巢切除也視為是黃金標準。
卵巢癌研究聯盟現在為符合條件的女性提供免費的家庭檢測試劑組,這樣她們就可以查知自己是否攜帶
BRCA1 和 BRCA2 基因突變。
婦科腫瘤學會表示,基因檢測應該讓女人更容易取得。該學會支持為非高危女性在進行其它婦科手術時切除輸卵管的想法。
美國癌症協會首席科學官Bill Dahut
博士告訴《_泰晤士報》_,「他們的建議背後有很多很好的數據顯示,對於接受過該手術的人來說,卵巢癌的發病率是較少的。」
Miller說:「作為腫瘤學家,我們的目標是治癒癌症。但如果說有什麼比治癒癌症絕對好的方法,那就是一開始就不要得癌症!」
編譯來源:Ovarian Cancer Research Alliance | OCRA
(2023.01.30)、HealthDay (2023.02.01)
+ read more
2023.02.03
專家:早餐不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
眾所認知,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因為它帶來許多健康益處而受到歡迎。
然而,營養學家現在已經打破了早餐是一天「最好的開始」的說法。他們說,事實上,不吃它可以減少糖的攝入量,減少飢餓感並減輕疲勞。
關於人們是否應該吃早餐的研究一直存在著分歧。
大量無法證實直接關聯的觀察性研究顯示,吃早餐的人更可能苗條。
研究人員表示,他們飽腹的時間更長,這使它們不太可能吃零食,並有助於全天選擇健康的食物。
研究還將不吃早餐與增加患心臟病、肥胖症、糖尿病、中風和高血壓的風險相關。但,專家們並不了解這背後的機制。
英國健康署NHS的八項「健康飲食秘訣」告訴人們「不要不吃早餐」—因為它提供重要的營養。
然而,2019 年發表在《英國醫學雜誌》上對 1990 年至
2018 年之間,隨機對照試驗的12 項研究做了回顧分析
—「早餐對體重和能量攝入的影響」。結果發現,不吃早餐對體重沒有影響,這對早餐的健康益處提出了質疑。
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早上第一件事不吃東西實際上有助於減肥
—如果這樣做符合了「限時進食法」,限制在 8到
12小時的時段內進食所有餐點,並在一天中剩下的16
到12 小時內禁食—
這樣可以透過限制零食和深夜進食來幫助人們減肥。
ZOE 的營養科學家 Federica Amati
博士說:普遍地建議每個人都應該吃早餐,是沒有科學依據的。我們並不需要吃一頓才能展開一天的活動,因為體內生物時鐘會分泌幫助我們醒來和起床的化學物質—
無論我們是否吃早餐」。
重點不是何時吃,而是吃什麼!
Amati
博士表示,大型研究發現吃早餐的人最健康的結果往往歸因於其他因素,而不是膳食本身,例如睡眠模式。
她說,最重要的是,敦促人們在很多人不餓的時候先吃早餐,「通常會導致快速方便地吃點東西」。
Amati
博士說,果醬吐司、超加工早餐麥片、小吃店、糕點和冰沙都提供「充足的可用糖分,但蛋白質、纖維和健康脂肪不足,不足以被視為一頓完整的餐」。
Amati
博士說:「空腹吃高糖餐通常會導致我們中的許多人在餐後幾個小時內感到飢餓和疲倦,因為此時所有的糖分都已被吸收,我們的身體還需要其他食物營養素。」
她補充說:「比在特定時間吃早餐更重要的是,確保一天中的第一頓飯是完整而有營養的。」
因此,Amati
博士表示,不吃早餐並不是「每個人的問題」。
University of Bath的代謝生理學專家James
Betts教授也表示,大多數人似乎都認為每天吃早餐非常重要。但是,大多數證據顯示,不吃早餐對健康的負面影響很小或沒有。任何特定的人是否能從吃早餐受益,將取決於他們希望獲得什麼好處以及他們的飲食和生活方式已經有多健康。
如果起床有飢餓感,就吃早餐,不餓就不用吃,不需要為了「早餐是必可少」的觀念而進食。
University of Surrey的時間生物學專家Jonathan
Johnston教授說:關於早餐的文獻相當複雜,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習慣性不吃早餐的人通常還有其他不健康的特徵。這些包括健康狀況較差、飲食較差、經常不進餐和暴飲暴食。
編譯來源:DailyMail (2023.01.28)
+ read more
2023.02.01
從夜間頻尿到尿流無力:攝護腺癌的六大徵兆
護腺癌是好發於老年男性的惡性腫瘤。根據2019衛生福利部癌症登記報告,台灣攝護腺癌是男性10大癌症發生率排名的第5位;男性死亡率排名的第7位。
攝護腺大約有核桃那麼大,位於陰莖和膀胱之間,圍繞著尿道。它的主要功能是產生精液
—滋養和運輸精子。
因攝護腺癌初期沒有明顯症狀,若有症狀也與攝護腺肥大相似,容易被忽略,導致確診攝護腺癌時,已為晚期且合併骨轉移的機率偏高。因此,早期發現,可以早期治療,10年存活率可達95%。
可能的症狀
患有早期前列腺癌的男性通常不會出現任何症狀
—除非癌症生長在尿道旁邊。尿道壓力會影響您的排尿方式。 雖然男性排尿方式的變化更有可能是因為攝護腺肥大,對尿道施加壓力而引起的,而不是癌症,但英國攝護腺癌協會表示,無論如何有下列症狀要注意癌症的可能,都要去看醫生。
一、更頻繁地或在夜間小便。
二、需要衝上廁所。
三、開始小便可能很困難。
四、要用力排空膀胱、排空膀胱需要很長時間、或者尿流不暢。
五、睪丸會疼痛。
六、精液或尿液中的血液也可能是腫瘤變大的跡象,因為它可能會壓迫血管,導
致血管阻塞、發炎或破裂。然而,這種症狀很少見,精液或尿液中的血液通
常並不意味著癌症。
另外,英國攝護腺癌協會還指出,如果癌症突破攝護腺或擴散到身體的其他部位,可能會導致不同的症狀。這些可能包括背痛、臀部疼痛或骨盆疼痛
—這可能是癌症擴散到骨骼時引起的。 可能還會有勃起持久的問題、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或疲勞。
要不要做攝護腺癌篩查?
去年10月,密歇根大學的研究人員表示,廣泛篩檢有助於更早地發現攝護腺癌,從而為男性提供更好的生存機會。
他們的研究使用攝護腺特異性抗原 (PSA)
血液檢測對男性進行篩檢,結果發現晚期診斷病例減少了
11%。
然而,醫生們普遍認為該測試不夠準確,無法用於篩檢。
英國健康照護署NHS 說:「PSA
測試不可靠,在沒有癌症存在的情況下可能會誤測攝護腺癌。」
由於缺乏對攝護腺癌的準確檢測,醫生很難區分侵襲性和不太嚴重的腫瘤。 這使得很難決定治療。
有不同的方法來關注攝護腺癌的進展,這些方法稱為「觀察等待」和「主動監測」。前者通常被推薦給老年男性,並涉及延遲治療以查看癌症是否進展。
雖然主動監測是定期進行 MRI 掃描、PSA
測試,有時還進行活組織檢查,以監測癌症的進展並避免對無害癌症進行不必要的治療。
攝護腺癌通常需要睾丸激素才能生長,因此一些男性接受激素治療以降低激素水平,以減緩癌症的生長。
正在接受激素治療的伯勒爾先生說:“它剝奪了我的睾丸激素,所以我的鬍鬚沒有正常生長,我很累,而且我開始潮熱了。”
有些人會切除攝護腺,有些人會接受放射治療。
編譯來源:dailymail (2023.01.30)
+ read more
2023.01.31
人工胰臟成功用於2型糖尿病患者
2型糖尿病會導致血糖水平過高。這種疾病通常通過生活方式的改變,例如:改善飲食、更多運動以及藥物治療來控制,以控制低血糖水平。但是這些方法都難以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
劍橋大學 Wellcome-MRC
代謝科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人工胰臟,可以幫助2型糖尿病患維持健康的血糖水平。
人工胰臟裝置將現成的葡萄糖監測儀和胰島素泵與該團隊開發名為
CamAPS HX 的應用程式
(可運算出維持葡萄糖水平在目標範圍內所需要的胰島素量)
結合在一起。由葡萄糖監測儀測量血中的糖量,再由CamAPS
HX算出胰島素的需求量,然後由胰島素泵自動注射。
此前研究人員已經通過類似的程式運算研發了人工胰臟,用於第1型糖尿病患者。他們還成功地在需要腎透析的
2 型糖尿病患者身上試用了該裝置。
現在,在《自然醫學》雜誌上,該團隊報告了該裝置在更廣泛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首次試驗成功。與標準治療相比,患者處於血糖目標範圍內的時間增加了一倍,而經歷高血糖水平的時間減少了一半。
與用於1型糖尿病的人造胰臟不同,1型糖尿病患者需要告訴他們的人造胰臟他們即將進食,以允許調整胰島素。這個新版本是一個完全閉環系統,他們可以讓裝置完全自動運行。
人工胰臟:安全、有效又方便
劍橋大學 Wellcome-MRC 代謝科學研究所的 Charlotte Boughton
博士共同領導了這項研究,他說:「許多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目前可用的治療方法
─例如胰島素注射─
難以控制血糖水平。人造胰臟可以提供一種安全有效的方法來幫助他們,而且該技術使用簡單,可以在家中安全地實施。」
同樣來自代謝科學研究所的 Aideen Daly
博士說:「廣泛使用胰島素治療的障礙之一是擔心嚴重‘低血糖’的風險。但我們發現,在我們的試驗中,沒有患者經歷過這些,而且患者血糖水平低於目標水平的時間很少。」
試驗參與者的反饋表示,很高興讓系統自動控制他們的血糖水平。十分之九
(89%)
的人報告說他們花更少的時間來管理他們的糖尿病。他們強調主要的好處是不需要注射或指尖測試,並增加了對管理血糖的信心。缺點包括對低血糖風險的焦慮增加。
該團隊現在計劃開展一項更大規模的多中心研究,以確立他們的發現。已提交該裝置以供監管部門批准,以期將其商業化用於
2 型糖尿病門診患者。
編譯來源:University of Cambridge(2023.01.11)、nature medicine
(2023.01.11)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