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11.06
荷爾蒙補充療法治療潮紅?這裡有最新指引
停經後接受荷爾蒙補充療法(HRT)與乳癌風險增加有關。而最近一份大型研究指出,風險是隨著HRT的類型、接受治療的年紀和治療時間長短而不同。
研究發現,在超過50萬名50至79歲的女性中,使用HRT的女性患乳癌的風險相對較高,而使用複合式HRT-雌激素加黃體素的HRT-至少五年的女性,HRT與乳癌風險的關聯最強。
但是,增加的風險沒有像被廣泛引用的一份2019年研究所指出的那麼高。並且一旦婦女停止使用HRT,乳癌的風險降低速度比先前估計得更快。
HRT的利弊並不是黑白分明
北美更年期學會醫學主任Faubion說:「這非常複雜。沒有人能夠說HRT是完全安全的。」。
HRT被認為是治療更年期嚴重熱潮紅最有效的療法。Faubion表示,還有其他選擇,例如某些抗抑鬱藥,但沒有一個能與HRT的療效相提並論。
醫生一度認為HRT還可以幫助預防更年期後容易出現的疾病,包括心臟病。
但是在2002年,一項名為「婦女健康倡議(Women's Health
Initiative)」的美國大型試驗的結果引起了轟動。它發現使用複合式HRT實際上增加了婦女患心臟病、血栓和乳癌的風險。
另一方面,僅接受雌激素HRT可能降低的婦女患乳癌。但是,該療法僅適用於接受子宮切除術的女性,因為單獨服用雌激素會增加患子宮內膜癌的機率。
在「婦女健康倡議」大型試驗之後,HRT的處方箋數量直線下降。而此後許多的研究描繪出一個更加複雜的圖像。
「婦女健康倡議」大型試驗中的女性多年紀較大,約在60初頭。而有較近期的證據顯示,當女性在更年期早期開始HRT時(60歲之前),風險較小,這樣甚至可能有助於預防心臟病。
這對醫生和患者來說是一個令人困惑的問題。是否對於大多數50多歲的女性來說,HRT帶來的好處將超過風險?
此研究與「婦女健康倡議」之異同
「婦女健康倡議」是針對一種特定的HRT類型進行研究,而此研究則透過檢視整體人口中的女性的病歷,來檢視在現實世界裡不同HRT類型與乳癌之間的關係。
主要研究作者Y.
Vinogradova說:「這項研究為整個圖像增添了更多細節。」。
Vinogradova表示,總體來說,研究結果與過去所見相符。至少使用了5年或過去5年內使用複合式HRT的女性風險最高。符合這種情況的女性當中,每年每10,000名女性就多出15至36例乳癌病例。這個範圍會根據年齡而不同,年齡在50歲以下屬案例數較低的那一端,而70歲以上屬案例數較高的那一端。
這證實了:老年婦女接受HRT所增加的相關風險顯著高於年輕婦女。
此外,不同形式的黃體素帶來不同的風險。風險最高的與黃體素「炔諾酮(norethisterone)」有關,風險最低的與黃體素「地屈孕酮(dydrogesterone)」有關。
大多數醫學團體建議不要使用HRT預防慢性病。他們表示,如果女性使用荷爾蒙治療嚴重熱潮紅,應以最低劑量和最短持續時間為原則。
Faubion表示,考慮使用HRT治療更年期嚴重症狀的女性應與醫師討論所有的健康影響,不僅僅是乳癌。
編譯來源:US News(2020.10.30)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0.10.30
候機室廁所發現棄嬰,竟要求所有女乘客接受侵入性檢查
10月2日有名棄嬰被發現在卡達的哈馬德國際機場的候機室廁所,而卡達航空竟要求從杜哈(卡達首都)飛往雪梨的某班機上的所有女乘客脫衣,進行侵入性檢查。
為了追查生下該嬰兒的婦女,卡達航空將13名澳洲女乘客帶至停機坪的救護車上,並要求她們脫掉內衣褲進行檢查。
Kim Mills告訴衛報(The
Guardian),她就是其中一個被帶下飛機的人,而當時有三台救護車讓她們進行檢查。
但是後來當局並沒有要她做檢查,她懷疑是因為她已經60幾歲了,所以被排除生小孩的可能性。即便如此,她還是說這個過程非常嚇人。
她說:「我的雙腿都在抖,我很害怕他們要把我帶去什麼地方。為什麼他們不跟我們解釋發生了什麼事?我無法想像那些可憐的年輕女生要經歷這種事。」她表示機場工作人員後來跟她說,他們自己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其他在場的乘客表示,他們是先登機後,女乘客才被帶下飛機的。而乘客Woldgang
Babeck說,當那些女乘客重新登機時,他看到很多人很難過,其中一位年輕女性還在流淚。
澳洲政府表示,這些女乘客所遭受的待遇已經超出「婦女可以依個人意願知情同意」的範圍。
當被記者問及這是否構成性侵害時,澳洲外交部長Marise
Payne說:「不,我並沒有這樣暗示,因為我還沒有看到該事件的詳細報告。」。但是澳洲政府已經正式向卡達當局反映此事,並會在得到回應後採取更多行動。
而卡達航空尚未對此事進行回應,也未提供任何有關檢查內容或是有多少女乘客和航班受到影響的資訊。
目前那些接受檢查的乘客在抵達雪梨後,正在進行14天強制隔離中,而澳洲政府表示已聯繫上她們,並會提供適當的健康支持與協助。
而機場也在尋找該名嬰兒的母親,孩子目前則是由醫療及社福人員照護中。
編譯來源:BBC News(2020.10.27)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gay-penguins.jpg)
2020.10.27
男同志企鵝為了當爸爸,偷女同志企鵝的蛋
荷蘭阿默斯福特(Amersfoort)的Dierenpark動物園有一對非洲男同志企鵝為了要當爸爸,偷了一對女同志企鵝的蛋。
同性伴侶在企鵝界中很常見,而這對雄性企鵝伴侶也不是第一對試著孵蛋的同志企鵝。他們在去年11月就偷了一次蛋,但是沒有孵化成功,所以這對伴侶仍然沒有孩子。
據動物園管理員Sander
Drost所說,他們新偷來的卵不太可能孵化,因為這是從一對女同志企鵝那偷來的,所以是顆「未受精的蛋」。
但是,他們還是很小心翼翼的分工,會在另一半去尋找食物的時候輪流孵蛋。
在西班牙的瓦倫西亞(Valencia)的水族館Oceanografic
Aquarium就有兩隻女同志企鵝曾經成功孵化別的企鵝的卵。雖然她們自己的卵無法受精,但是工作人員在看見她們鬱鬱寡歡後,決定在她們的巢附近放置別的企鵝伴侶的卵,也是她們成功孵化的原因。
同性伴侶在超過450個物種當中都是很常見的,並非只有人類才會發展同性關係。
編譯來源:FemPositive (2020.10.22)、 Mail Online (2020.10.21)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0.10.24
女性比較不容易得COVID-19的一個重大原因曝光
一項新的調查顯示,女性較不容易感染COVID-19的原因之一是因為她們比較有可能遵守社交距離的政策。
有一項於三、四月期間,在8個國家進行的調查發現,在「認同COVID-19是嚴重的健康危機」以及「同意進行公共政策以對抗流行疾病」的人數上,存在著很大的性別差異。
這兩波調查是在澳大利亞、奧地利、法國、德國、意大利、紐西蘭、英國和美國進行的,其中有近22,000人的回覆。
差異在:是否會實行保護他人的行為
研究人員發現,在三月,有59%的女性認為新型冠狀病毒是個嚴重的健康問題,然而,只有約49%的男性這樣認為。在同意和遵守公共政策方面,女性比例也是高於男性。
在夫妻之間以及最直接暴露於流行病的人當中的性別差異較小。如果男人和女人都接觸到相同的資訊流,那之間的性別差異也會隨著時間而減少。
儘管遵守規定的人數隨著時間減少,尤其是在德國,但性別差距仍然存在。
研究者Profeta博士說:「可以看見男人和女人最大差別之處,就在於是否會實行保護他人的行為,例如肘部咳嗽。這和可以同時保護自己和他人的行為是不同的。」
另一研究者Galasso博士建議,那些推廣新常態(包含少出門、戴口罩、及其他行為改變)的政策制定者,如果要提高男性的遵循性,應該設計出性別差異化的溝通方式。
該研究於10月15日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其中兩位研究作者Vincenzo
Galasso和Paola
Profeta是隸屬於義大利米蘭的博科尼大學的COVID Crisis
Lab。
編譯來源:Health Day (2020.10.21)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0.10.22
體脂肪的基因差異形塑男女的健康風險
維吉尼亞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脂肪組織中的162個基因在男人和女人之間的表達方式不同,這可能會影響疾病風險。
這162個基因中有些已經被認為與第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等疾病相關。而這份新研究有助於解釋男人和女人面臨的不同健康風險,並且為更好、更針對性的治療奠定基礎。
研究員M.
Civelek博士說:「肥胖與許多健康風險相關,而男性和女性將過多的卡路里存成脂肪的方式會讓男女罹患常見疾病的容易程度有所不同。我們研究了不同種族和健康狀況的人們,並發現了一組基因。這些基因的豐富程度在男女之間是不同的,不論其種族或健康狀況如何。」。
脂肪基因
基因研究的最大挑戰之一是它產生的大量訊息。過去的研究在脂肪中發現了成千上萬的基因會因性別而有不同的表現,不過Civelek博士和他的團隊只在162個基因中發現了明確的差異。這個發現是研究人員分析了約3,000個人類樣本後得出的,這些樣本具有地理上和種族上的多樣性。
經過研究人員更深入的探索,他們發現6個特定的基因在調節脂肪組織的活性上特別有影響力。
這一發現特別引人注目,因為已經有許多研究在探討脂肪分布等方面的性別差異,但是遺傳的角色仍然獲得相對較少的研究。
Civelek博士說:「我們相信我們的發現將對精準醫療有所幫助,亦即找到藥物治療的靶點來幫助解決男女各自面臨的特定問題。例如:男性更容易患心血管疾病,女性更容易肥胖。我們辨識出的脂肪基因可能解釋這些疾病的嚴重性以及男女對治療的反應為何不同。」。
編譯來源:Eurekalert(2020.09.28)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0.10.12
打破「有毒的男性刻板印象」?Gucci預計推出格子洋裝
高級時裝品牌Gucci將售出2600美元帶有緞帶細節的橘色格子洋裝給男性,這將打破「塑造男性性別認同的有毒刻板印象」。
這個義大利奢侈品牌在網站上寫道,格子棉質衫的設計靈感來自90年代的頹廢時尚,其特色是彼得潘(Peter
Pan)的領口、珍珠鈕扣和「罩衫刺繡」。
這件洋裝的商品描述寫道:「這件有精緻色彩的格子罩衫反映了在2020年秋冬時裝秀發現的流動性理念,也打破了塑造男性性別認同的有毒刻板印象。」。
在社交媒體上,這件衣服大多受到負面評論,許多人批評這件衣服太過昂貴。
有人在推特上寫道,Gucci試圖以2600美元的價格出售有史以來最醜的衣服。也有人寫道,如果男人想穿洋裝,他們可以在任何一家連鎖店購買,價格只要20美元。
除了這件洋裝,Gucci還有較便宜的粉紅色和綠松石印花的選項。Blue
Gucci
Liberty系列的男式長袖衣服售價為1,800美元,也是以珍珠鈕扣為特色。
編譯來源:FEM Positive (2020.10.06)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