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飲食

冬天更容易減重?
2018.01.02
冬天更容易減重?
研究指出,在寒冷中運動比在溫暖的氣溫下運動能消耗更多卡路里,使減重更容易。科學家發現在攝氏 -9到 -5度的氣溫下運動所消耗的卡路里,比在10-15度中運動的人多出34%。   此研究為一運動強度高的計畫Wyoming Study,研究團隊測量53名參與者,包含男性和女性,其在春天及冬天爬山時所消耗的卡路里,並進行性別分析。研究結果呈現:男性在春天時爬山平均每天消耗3,822卡,冬天則是4,787卡;女性於春天爬山平均每天消耗了3,081卡,冬天則是3,880卡。   雖然光靠運動要減重不太可能,但這群人的確減少了一、兩公斤.他們在冬天消耗的熱量比攝取的熱量每日平均多出2,000卡,在春天則多出1,000卡,女性比男性多。   這是第一個測量人體在實境中卡路里消耗變化的研究,而不是在實驗室中測量。   研究作者Cara Ocobock博士表示,在寒冷中身體必須消耗更多能量才能保持體溫恆定的狀態。在低溫中,人不用做任何事也會消耗較多的熱量。例如,睡在冷的屋內,基礎代謝就會自動提高。整體來說,寒冷(但不是冰凍)的溫度會增加熱量消耗達30%。2014年的一篇論文發現,使人發抖的氣溫可以產生更多用以禦寒的「棕化脂肪(brown fat)」,因此能燃燒產生卡路里。   事實上,很多因素會影響你消耗多少熱量,但總體來說,冬季的戶外活動讓效果加倍。     編譯來源:STAT(2017.12.20)    
+ read more
男人比較容易得流感?
2017.12.25
男人比較容易得流感?
  隨著氣溫逐漸下降,各種感冒症狀也隨之爆發。醫生跟女性可能發現,男人更常在抱怨流感的症狀,甚至還出現「男性流感(man flu)」這樣的詞彙。台灣在H1N1流行時,也是男性罹病的居多,為什麼?   男人是無病呻吟?還是真的比較體弱? 一項來自加拿大的最新研究指出,相較於女性,呼吸系統疾病對男性的攻擊的確更為猛烈!   為了比較女性和男性的流感症狀,家庭醫學臨床助理教授Kyle Sue博士,回顧了一系列人及動物的研究和流行病學資料。   研究證據顯示,男性的免疫系統比女性較弱,特別是當涉及到常見的呼吸道病毒性感染時。男性更容易受到感染、症狀更嚴重、持續時間更長,男性更容易因流感而住院治療。   研究作者Sue博士表示,男女之間有許多生理差異,所以對感冒和流感病毒的反應不同是很合理的。   研究的系統回顧內容 香港的一項調查顯示,當流感襲擊時,成年男子比女性同伴面臨更大的住院風險;另一項美國研究也發現,在所有情況相同的情況下,男性可能比女性面臨更高的死於流感的風險。   還有一項調查顯示,面對流感和其他呼吸系統疾病,男性比女性面臨更高的併發症風險。   此外,幾項老鼠研究指出,荷爾蒙可能為女性提供了更多的保護,免受流感症狀的全面衝擊。   另有以患者為基礎的研究同樣顯示,流感的發作可能會引發女性比男性更強的免疫反應,從而減弱症狀的全面影響。   另一項研究發現,女性對流感疫苗的反應比男性更強烈,而睪固酮水平較高的男性對流感疫苗的免疫反應較低,這意味著睪固酮可能會抑制整體免疫反應。   Sue博士承認這個研究沒有考慮到男女之間的其他差異,例如吸煙的習慣,或男性在自我照護和求醫方面比女性消極等。因此,還需要更多研究來佐證。但他表示,迄今為止的研究結果顯示,「男性流感」在現實中有一定的基礎。並且,如果這個的論點是真實的,可能意味著流感治療需要針對性別差異提出因應。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傳染病科主任Ebbing Lautenbach博表示,這項最新的分析,將相關研究與資料的回顧做得很好。但儘管如此,研究並未證明男人對呼吸道感染的反應比女人糟,如果真的是如此,又是糟到什麼程度。要證明流感的性別差異還有許多工作要做。       編譯來源:英國醫學期(2017.12.11)、UPI、Medical News Today (2017.12.12)      
+ read more
性別之戰:女性比男性更健康嗎?
2017.12.15
性別之戰:女性比男性更健康嗎?
隨著性別平等在社會政治領域的愈趨進步,除了平等和公平之外,性別間仍存在著極為重要的身體差異,運動訓練就是一個這樣的領域。但是,一項新的研究挑戰了傳統認為男性運動能力優於女性的看法。   這項研究檢驗了顯現在身體有氧功能上的性別差異,更具體地說,是著重於性別如何影響人體在開始運動時處理氧氣的能力。來自加拿大滑鐵盧大學(University of Waterloo)的Thomas Beltrame帶領了此項研究,研究發現發表在《應用生理學、營養學和新陳代謝》期刊上。   女性勝過男性3% 過去的研究認為男性的氧氣攝取能力(此為衡量有氧功能的標準)比女性來得快,而女性則比兒童和老年人更快。但是,這個問題還沒有在健康的年輕人身上探討過。因此,研究人員假設在這個人口樣本中,過去對男性氧氣置換速度比較快的研究結果也會是正確的。   研究團隊招募了18名健康的年輕參與者,其中9名為男性、9名為女性。所有參與者都非常具有活力、有著相似的年齡、體重和有氧功能。參與者被要求參與「心肺功能增量跑步機運動試驗」,及3次中等強度的跑步機運動試驗。測試結果顯示:「女性的周邊肺動脈氧氣攝取動力顯著地比較快。」更具體地說,在持續運動的狀態下,女性體內氧氣循環的速度比男性快30%。換句話說,女性可能天生更具運動能力,因此推翻了原本男性優於女性的說法。   調查結果可能會改變運動訓練 滑鐵盧大學應用健康科學院教授Richard Hughson表示:「我們發現女性的肌肉能更快地從血液中攝取氧氣。因此,從科學的角度來說,女性擁有一個更優越的有氧系統。」   氧氣攝取是測量有氧功能的標準,它描述了體內每分鐘可以攝取和使用的氧氣量。正如美國運動醫學學會所解釋的,我們的耗氧率「提供了測量進行高強度有氧代謝之最大能力,而其與運動表現和身體健康密切相關」。因此,較高的氧氣處理速率意味著女性可能比較不容易肌肉疲勞,並有可能在運動上表現的更好。她們也可能具有較好的恢復力,因為較高的氧氣處理能力意謂著消耗較低的體力。   Beltrame教授說:「調查結果與人們普遍認為男性的身體天生更具運動能力剛好相反。雖然我們不知道為什麼女性氧氣攝取速度較快,但這項研究動搖了傳統的觀點……這可能改變我們評估和運動訓練的方式。」     編譯來源:Medical News Today(2017.12.05)      
+ read more
為何感冒和流行性感冒會在冬天猖獗?
2017.12.06
為何感冒和流行性感冒會在冬天猖獗?
常聽到:「天冷了,小心感冒!」冬天是感冒與流行性感冒(以下簡稱流感)開始大肆蔓延的季節。台灣政府自10月開始,呼籲民眾接種流感疫苗。   感冒一般會自行痊癒,而流行性感冒每年在全球據估計帶走25至50萬條人命,到底為什麼氣溫直線下滑會讓病毒感染像野火般快速擴散開來呢?   感冒與流感的差別? 感冒與流感的症狀表現有什麼不同?大多數時候常見的感冒症狀有三個:喉嚨痛、鼻塞和咳嗽,約有超過200個病毒會造成前述症狀,不過鼻病毒是最常見的罪魁禍首。很幸運的,大約有25%感染感冒病毒的人是完全沒有出現任何症狀的。   流感則是流感病毒(influenza)造成,分為流感病毒A、B、C三種,與感冒有許多相同的症狀表現,但得到流感還會出現高燒、疼痛、冷汗或顫抖症狀,這些是明顯可以與一般感冒有所區分的差異。   季節性 美國疾病管制局(CDC)特別監控流感發生的季節,指出雖然任何時間流感都有可能出現,不過還是可歸納一個可預測的模式,大約是在10月左右開始出現,常在冬天最冷時達到高峰,某些時候可能會持續到隔年五月才結束。   2013年分析顯示,在全球溫帶地區,低溫及低濕度是流感發生的主要因素;而在熱帶地區則可能在下雨與悶濕的季節或是全年度都會爆發流感。這聽起來似乎有違常理,但科學家也難以完全理解這個看起來衝突的現象。有一些理論提出解釋,包括從低溫會影響病毒行為以及我們身上的免疫系統抵抗病毒的能力,到在人群擁擠之處久待及日曬少的緣故。   冷空氣影響身體的第一道防線 一般感冒和流感病毒透過鼻子進入我們的身體,鼻黏膜對這些微生物入侵者有防禦機制,鼻子會分泌黏液,病毒會被黏稠的鼻涕所困住,慢慢由鼻內通道上的纖毛帶動,我們再吞入,然後胃酸使這些微生物被中和掉。然而一旦冷空氣使鼻內通道的溫度下降,將會降低鼻黏液清潔的速度,使病毒可以存活更久,並試圖穿透鼻涕進入我們的體內。此時免疫系統啟動攻擊的機制,一種名為吞噬細胞的特殊免疫細胞會吸入並消化病毒,但這個過程同樣會因為低溫而變慢。   過去研究顯示,維他命D會影響體內製造抗微生物分子的作用,因此會抑制流感病毒複製的情形。而冬天的紫外線輻射量比夏天來得低,直接影響人體製造維他命D的多寡,因此有人在冬天會為了預防流感,特別攝取維他命D補充品。但對於其是否真正具有預防效果的相關研究,結論並不一致。另一個說法是,我們在冬天比較少進行戶外活動,待在室內人潮擁擠的地方會讓病毒更亦傳染開來,同時室內暖氣降低空氣濕度,這些都可能導致流感蔓延。但我們之中大部分人,一年到頭其實都在擁擠的空間生活,這個理論說法其實無法解釋流感流行的發生率狀況,反而有些科學家相信氣溫、濕度、旅行和人群擁擠全都會影響病毒傳遞的整體風險。   如何預防 在冬天發生感冒的機率非常高,根據美國疾病管制局估計,每位成人每年大概會感冒二至三次。最好保護自己的方式是勤用肥皂洗手、避免觸碰眼睛、鼻子和嘴巴、以及和已經被病毒感冒的病人保持距離,這些規則同樣適用在流感,美國疾病管制局建議民眾每年注射一次流感疫苗是最佳的預防感染方式。當你出現高燒不退、症狀未改善、變嚴重或不尋常、或是感覺胸痛,記得要前往醫療院所就診。     編譯來源:Medical News Today(2017.11.17)      
+ read more
狼吞虎嚥易吃出病!
2017.11.23
狼吞虎嚥易吃出病!
你會為了趕時間而匆匆忙忙吃完午餐嗎?你會因為好吃而大口大口地吃嗎?根據最近一項研究顯示:狼吞虎嚥將會增加你的腰圍,同時也會增加心臟病、糖尿病與中風的風險。   為了瞭解吃飯速度與代謝症候群的關係,日本的心臟病醫師Dr.Yamaji追蹤了1083名病患長達五年,其中男性642人、女性441人,平均年齡為51歲,這些被研究者在開始研究時(2008年)都沒有代謝症候群。研究團隊透過問卷了解他們的生活型態、飲食習慣、運動行為以及藥物史。   研究團隊將研究對象分為三組—慢食者、正常速度組以及快食組。經過五年的追蹤,他們發現,84位有代謝症候群。整體來說,快食組有比較高的機率發生體重增加、高血糖、高壞膽固醇以及較粗的腰圍。快食者有代謝症候群的風險是一般速度進食者的約2倍、是慢食者的5倍。   過去,在日本有一個3000受試者研究,發現快食者比慢食者容易過重(3倍);一個10人的研究發現快食者比較容易胃食道逆流。另外在中國也有研究指出細嚼可以減少10%卡洛里的攝取。   專家表示,通常,大腦被通知胃有點撐時,食物已進入小腸,大概需要15─20分。狼吞虎嚥讓我們的身體沒有足夠的時間感受到飽足,可能會吃下過多的食物。所以,我們應該要改變生活型態,細嚼慢嚥幫助預防代謝症候群。   什麼是代謝症候群? 所謂代謝症候群是指五個與代謝有關的因子出現狀況,包括:高血壓、高三酸甘油酯、高血脂、高血糖以及過粗的腰圍。而這些都會導致心臟病、糖尿病以及中風。   美國疾病管制局提出警告,在美國有超過三分之一(34%)的成人有代謝症候群,不久的將來,代謝症候群將取代抽菸成為心臟病的首要風險因子。     編譯來源: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s Scientific Sessions 2017、Medical News Today(2017.11.14)、Daily Mail(2017.11.13)、    
+ read more
僅補充AB乳酸菌有用嗎?
2017.11.09
僅補充AB乳酸菌有用嗎?
補充益生菌(prbiotics)如AB乳酸菌,想要以好菌取代壞菌而使腸道消化健康正常,在近幾年非常普遍。然而現在有位受尊重的微生物學者警告,只補充這些友善細菌並不能有足夠數量到達腸道去殺死有害的細菌。   研究顯示我們的腸道健康和一些身體狀況,如肥胖、憂鬱、多重硬化及風濕性關節炎有關。這說明了為何全球的益生菌市場在五年內會超過六百三十億美元。然而科州大學微生物/病理教授Ian Orme堅持地認「補充益生菌有益健康」所依據的是不可靠的科學。   研究指出益生菌是會壞死的, 高溫和胃酸會使它在被消化前壞死而失去效用。300億的乳酸菌Lactobacillus聽起來不錯, 可是在通過胃酸之後, 只有43個存活,換句話說這43個細菌想客氣地向計約百萬的壞厭氧菌說請你走開—別開玩笑了。   一個去年哥本哈根大學所發表的研究發現,補充益生菌和沒補充者腸道細菌並無差別。補充者這組所試的七種產品通常是加在乳品飲料、餅乾、粉包或膠囊。   另一四月多倫多大學所發表的研究報告發現,優酪乳並不含足夠的益生菌以達到臨床實驗的健康效果。然而,亦有很多的研究支持益生菌的健康效用。   所以,如何讓在腸道裡碩果僅存的益生菌快快滋長以抗既有的壞菌,是很重要的。Orme教授指出,補充合生元(synbiotics)才是道理。所謂的合生元是將益生菌加上益生素(prebiotics) ,一起作用相得益彰。所謂的益生素是指益生菌的食物,一種我們不會消化的纖維類,最常見的是寡糖,富存在大蒜﹑洋蔥﹑牛蒡﹑蘆筍﹑黃豆等食物中。它進入我們的食道,滋養腸道內益生菌,促進其增長,抑制壞菌的生長。   台灣女人連線指出,合生元並不是一個新的概念,但是並不廣為一般人所知。所以當你補充益生菌時,一定要看它們是否有添加寡醣或另外搭配寡醣的攝取。但是不論有無益生素的添加,我們平時都要多多攝取富含益生素的食物,滋養常內既存的益生菌。   編譯來源:Mail Online (23 August 2017)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