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07
史達汀-降血脂藥物唯一選擇?
史達汀藥物(Statins)是最廣為使用的高血脂治療方式,同時也是美國心臟學會(AHA)認為唯一被證實能直接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的降膽固醇藥物。然而,有些高血脂患者無法適應史達汀,因此需要其他治療方式。但是學者一直無法確定非史達汀治療的功效,近日便有一份研究試圖找出答案。
研究團隊欲比較「史達汀治療」與「非史達汀治療」對低密度脂蛋白(壞膽固醇或LDL)及心/血管疾病風險的影響,因此分析了49份1966-2016年間的隨機臨床試驗;研究團隊排除了試驗過程少於6個月及案例少於50例的隨機臨床試驗。
分析結果顯示「史達汀治療」與屬「非史達汀治療」的活化LDL-接受器以分解壞膽固醇治療方法,同樣能有效降低壞膽固醇及心/血管疾病風險,這兩種治療方法每降低1毫莫耳/升的壞膽固醇,就會心/血管疾病風險下降23%。
最後,研究團隊提醒,根據目前的指引,若患者可適應史達汀仍應優先採此治療方式,是因為臨床試驗顯示其能安全地顯著降低LDL並對心/血管健康帶來好處。而根據此次回溯分析的結果,其他治療高血脂的方法─尤其是能活化LDL-接受器以分解壞膽固醇的方法-對於無法適應史達汀的患者來說可以是另一個選擇。
資料來源:JAMA
+ read more
2016.10.05
教你面對心臟病與中風臨危不亂!
心臟病及中風危及人命,要將傷害降至最小,便需仰賴周圍的人們及時尋求或提供適當的醫療支援,因此辨識疾病在急救過程中是重要的能力。這篇文章說明了何謂心臟病與中風、兩者的徵兆/症狀以及治療這兩種疾病的方法,協助大家把握關鍵救援時間,減少遺憾發生。
何謂心臟病?何謂中風?
血液是輸送氧氣及營養的重要媒介,但是經年累月下來可能因膽固醇或脂肪堆積於冠狀動脈內而使血管窄化,進一步降低輸入心臟肌肉的血流量。若堆積於動脈內的物質太多使之破裂,所形成的血栓(clot)會使血液無法流通讓心肌缺乏氧氣及營養,若無法及時疏通會開始讓心肌壞死,導致心臟病。同樣地,中風發生乃因提供腦部血液的管道被阻塞,使氧氣與營養於法傳送所致。
症狀
心臟病的症狀因人而異,有些輕微有些明顯,而一般來說心臟病的症狀包括:胸痛或不適、上半身不適、呼吸急促、冒冷汗、疲倦、暈眩及頭痛。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已發現心臟病症狀具性別差異。
而中風的症狀則視腦部受損部位而有所不同,包括:臉部/手臂/腿部突然麻痺或無力、口齒不清或理解力下降、突然失去平衡而無法行走、一眼或雙眼視力下降、急遽頭痛等。
此外,有些疾病的症狀可能與心臟病、中風相似,如:胃酸逆流(俗稱火燒心)、恐慌症候群、焦慮、憂鬱會使人感到胸痛;偏頭痛(migraines)、癲癇(seizures)、腦部腫瘤、多發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等的症狀與中風有相似處,若發現人們有疑似心臟病或中風的症狀,應及早求助以辨識疾病,使他們能獲適當治療。
治療
若發現患者疑似有心臟病,應立即給予治療,且通常是在確診之前就施予治療,避免錯失搶救機會。醫師通常會給患者服用阿斯匹靈避免血栓繼續行程,其他治療心臟病方法包括:血管擴張劑(Nitroglycerin)、血栓破壞藥(clot-busting);經皮冠狀動脈手術(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高壓氧治療、心臟復健等;而治療中風則要視患者的中風類型而定,一般包括:血栓溶解劑(TPA)、手術移除血栓等。
發生緊急狀況時
不論是心臟病或中風,患者發病時皆需立即給予適當處置,以避免傷害更趨嚴重,因此記住辨識疾病的方法格外重要。辨識中風的方法可利用FAST口訣方便記憶:「F」ace(看臉部是否對稱)、「A」rm(看手臂是否可舉起)、「S」peech(言語是否清楚)及「T」ime(把握時間打119求救)。而面對可能的心臟病則應立即打119求助。
資料來源: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the Heart Foundation
+ read more
2016.09.30
規律性生活對健康有幫助嗎?答案就在性別裡!
2016年9月的健康與社會行為期刊(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提出一個討論已久的問題:性生活對老年人是有益還是有害的?一般的看法是:規律的、愉快的性生活對大多數人的健康有益。
但根據最近一項由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所進行的研究結果,卻顯示性生活究竟是有益還是有害取決於性別,結果是極端的不同。
密西根州立大學副教授劉輝(Hui
Liu)與研究團隊針對2204人進行研究,調查心血管疾病風險與性行為間的關聯。參與研究的2204人來自國家社會生活、健康與衰老計畫(the
National Social Life, Health, and Aging
Project),年齡在57-86歲。2005至2006年進行第一次研究資料蒐集,5年後追蹤調查醫療資料。
為了評估研究對象的心血管健康,研究人員繪製快速心跳率、高血壓、以及循環C-反應蛋白(該蛋白的數值上升代表了發炎反應,並且已知與心臟疾病風險有關)。研究小組還測量一般心血管事件,包括心臟病、心臟衰竭和中風。
性生活可能增加年長男性心血管疾病風險
研究資料的結果顛覆過去印象,每週至少有一次性行為的年長男性,在後續的五年容易發生心血管事件。性行為次數較少的人,大致上面對較低的風險。但在年長女性身上,卻沒有這樣的發現。
劉輝表示:「我們發現每週有一次或一次以上性行為的年長男性,有較高心血管疾病風險,比起較少性行為者,幾乎是兩倍風險。並且,表示與伴侶有非常愉悅或滿足性行為的男性,比起沒有如此感受的男性,有更高的心血管疾病風險。」
美國西北大學婦產科臨床助理教授Laura
Berman表示:「嬰兒潮時期出生的人典型的性行為體位是男上女下,男性需要較多付出較多體力,因而男性面對較高的風險因素是合理的。」
目前的研究尚不能提出老年男性心血管疾病風險較高的原因,但劉輝對此有理論解釋。她認為,因為情緒或醫療等原因老年男性較難達到性高潮,他們可能必須投入更多心力以達到高潮,使得在心血管系統面對更多壓力。儘管目前證據很少但劉輝相信,睾丸激素、以及其他提高性功能的藥物,如威而鋼,可能會增加男性心血管疾病風險,很可能是這些藥物或激素補充對年長男性的心血管健康有負面影響。
對年長男性來說,適度的性行為可能對整體健康有益,但太過劇烈則可能提高風險。
良好性生活可能降低年長女性心血管問題
對於年齡較大的婦女,則是相反的研究結果。在性愛中有特別愉快和滿足感受的年長女性,未來五年高血壓的風險較低。
年長男性與女性兩極化的研究結果,一個可能的解釋關係中的心理因素。親密、深入的關係是情感和社會支持的重要來源,可能可以降低壓力和焦慮,並且促進心理健康,因而保護了心血管健康。
劉輝認為,這種心理上的支持對女人來說可能更重要,因為男人在所有的關係中,不論質量,都可能獲得這樣的支持,但女性只有在良好的關係中才可能從伴侶得到這樣的支持。
劉輝表示:「較好的伴侶關係以及高潮過程中的賀爾蒙釋放,可能是良好性生活帶給年長女性益處的原因。」
Laura
Berman教授說:「高潮的次數與性行為是否劇烈不是女性評斷性行為是否滿意的因素,而是在過程中她從伴侶感受到的親密程度,親吻與擁抱就有如此效果。這對女性心理與生理同等重要,當然也對她的健康、心臟及其他一切有益。」
因為性行為涉及的心理和生理因素很複雜,要解析其原因和影響很困難。在具體瞭解相關因素前,劉輝期望這個研究結果能提供給醫生,讓他們向年長男性病患說明緊張、壓力大的性行為的潛在危險,尤其是心血管疾病風險。也建議年長男性向醫生詢問,是否建議進行性行為。
資料來源: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
+ read more
2016.09.14
太過杞人憂天?史達汀藥物利大於弊!?
史達汀藥物已被證實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但是近年有研究結果顯示此藥可能使其他疾病如糖尿病、白內障等風險增加。最近,一項大型的回溯性研究檢視了關於史達汀藥物的研究,研究團隊認為,由於過去研究人員對研究結果錯誤解讀,導致史達汀的副作用被過度放大,並且低估了藥物的好處。
來自英國牛津大學的研究團隊檢視了1990-2010年間300多份關於史達汀的研究報告,包括隨機對照試驗(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綜合分析(meta-analyses)及觀察性研究(observational
studies)。研究團隊說明,隨機對照試驗適合用來看出藥物的因果關係;綜合分析則是評估不同隨機對照試驗,有助於了解研究結果的可靠性及概化至廣大人口的適宜性;觀察性研究在判定藥物影響力的可靠性最低,研究團隊表示在評估這些研究的強度與限制時皆考量了這些特性。
分析結果指出,在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方面,據隨機對照試驗結果:經史達汀治療,每降低1毫莫耳/升的低密度脂蛋白(俗稱壞膽固醇),就會降低25%的疾病風險;綜合性研究也顯示,因為史達汀治療使壞膽固醇降低進而降低了心臟相關的事件。
而關於史達汀治療的副作用,主要有肌肉病變(myopathy)、出血性中風(hemorrhagic
stroke)及糖尿病。首先,檢視隨機對照試驗發現史達汀治療直接導致肌肉病變,但發展出此疾病的風險約為萬分之一;其次,觀察性研究辨識出史達汀治療與出血性中風有關,隨機對照試驗也顯示史達汀可能增加約20%的疾病風險;最後,隨機對照試驗顯示史達汀治療增加糖尿病風險,風險約為千分之一到千分之二間。此外,研究團隊發現,隨機對照試驗未有任何證據顯示史達汀治療會直接導致部分觀察性研究所顯示的副作用,包括:記憶力衰退、白內障、腎病、肝病、睡眠問題及使人變得具侵略性等。
研究團隊認為,雖然史達汀治療被證實可能使人罹患肌肉病變、出血性中風及糖尿病,但是史達汀對心/血管健康帶來的益處遠超過於這些風險的代價。舉例來說,給10,000位人服用史達汀5年,可以預防1,500例心/血管事件發生,同時可能只有5例發生肌肉病變、5-10例的出血性中風及50-100例的糖尿病。
最後,研究團隊表示,雖然他們過去皆曾接受過製藥廠的研究經費贊助,但是他們認定這並不影響其研究結果,並且說明因為只有製藥廠有足夠的經費,因此多數醫學研究的經費都來自於製藥廠。
台灣女人健康網提醒大家,史達汀藥物雖然被證實可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但其安全性與副作用的爭議未曾停歇。如今我們得知此藥物可能與那些健康問題有所關聯,建議有疑慮且有服藥需求的民眾主動向醫師諮詢自身的健康狀態是否適合服用史達汀,或是其他的治療方案。
資料來源:The Lancet
+ read more
2016.09.01
女性心臟病被誤診機率遠超出男性!
今年初,美國心臟學會在發表首份女性心臟病聲明時,提到目前女性心血管疾病仍未受到重視的問題。最近,英國一份大型研究也指出,英國有上千位女性心臟病患者曾被誤診為其他疾病,顯示出問題的嚴重性。
此份研究由英國里茲大學(University of
Leeds)的團隊所進行,他們收集並分析了近9年來在英國及威爾斯共243家署立醫院(NHS
hospitals)的20萬名男女患者病歷。分析結果發現有1/3的心臟病患者在初次診斷時被誤診為其他疾病。其中,最嚴重的心臟病–STEMI心臟病(主要冠狀動脈完全阻塞的心臟病類型的女性患者在初次診斷時被誤診的情形比男性高出59%;NSTEMI心臟病(部分阻塞的心臟病類型)患者中,女性初次診斷時被誤診的情形比男性多41%。整體來說,女性心臟病患者在初次診斷時被誤診的情形比男性多了50%。
擔任里茲大學心臟學顧問的Chris
Gale博士表示,人們應該更努力去打破心臟病只會發生在特定人身上的迷思。多數人包括醫師們在想像心臟病時大多會想到一位中年、過重、吸菸且患有糖尿病的男性,但事實上女性也受到心臟病所帶來的健康威脅。同時,女性的心臟病症狀通常與男性不同,再加上女性患者通常年紀較長、較常伴隨其他疾病如糖尿病等,醫師若一時不察,往往會錯判造成誤診;而即使診斷出心臟病,女性患者的死亡率還是比男性患者高。
此外,多數人不了解心臟病的症狀,經常將心臟病症狀如消化不良或肌肉痠痛誤認為其他疾病。也有許多人以為心臟病發生得很突然、會使人因胸痛而抓胸及昏倒,但事實上心臟病發生時,患者也可能經歷噁心、胸痛、下巴或肩膀疼痛等症狀,若未即時在發病後一小時內接受治療,就會對原可挽救的心肌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另一方面,血液檢查及掃瞄是醫師確認患者是否患有心臟病的重要依據,但由於患者經常在初步診察時就遭遇誤診而未進一步獲得這些檢查。以致於除非症狀惡化否則很容易遭到忽略。
歐洲心臟基金會(British Heart Foundation)的醫療協理Mike
Knapton博士說明,這項發現讓我們更加了解男女被診斷出心臟病後的經驗,這些差異使人警覺忽視女性心臟病的影響範圍很大,並且顯示出現在急迫需要有更多研究投入於了解女性心臟病,以利未來能更精確地診斷出疾病。而Gale博士最後強調,不只是要教育民眾關於心臟病的性別差異,醫事人員–包括醫師、急診室護士、救護車隨行人員、護理人員等在醫療體系的人員,也需要對女性心臟病更有警覺,並提供女性患者適合的治療方式。
資料來源:Journal of Acute Cardiovascular Care
+ read more
2016.08.31
年輕女性更可能因壓力傷「心」
科學家們已知女性發生心臟病後,其癒後情形不如同年齡的男性好,但目前仍不理解差異背後的原因。最近一份研究發現,比起同年齡的男性,心理壓力更容易傷害年輕女性的心,並認為壓力對男女影響的差異可能是癒後情形不同的部分原因。
研究團隊找來686位年齡在34-79歲之間、有心臟病史的男女,每人被要求以某個主題做演講,並指導聽眾給予研究對象負面評語以提升其心理壓力。研究團隊透過顯影方式了解研究對象在演講前後的心臟的血液流量,並比較兩者的差異。研究團隊說明,心臟血液流量變少,醫學上被稱為心肌缺血,可能引發心臟病。
研究發現,當壓力上升時,年輕女性的心臟血液流量明顯比同年齡男性少,但是並未在年齡大的男女身上發現此差異。因此心理壓力對於有心臟病史的女性來說可能是重要的心臟病風險因子。美國心臟學會(AHA)Go
Red for Women的發言人Suzanne
Steinbaum說明,心理壓力可能是年輕女性心臟病癒後情形較差的部分原因。
研究團隊認為,當女性在30、40歲及50歲初時為了平衡工作、家庭及經濟責任,經常感到沉重的心理壓力,因此建議中年以下有心臟病史或屬心臟病高風險群的女性,需更注意生活中的壓力源,醫事人員也應留意患者的心理壓力狀態,在必要時提供適當的資源。研究主持人Viola
Vaccarino博士提醒,運動已被發現能降低憂鬱程度及心理壓力,有助於進一步降低心臟病風險,女性不論有沒有心臟病史都能透過運動習慣降低心臟病風險。
資料來源:Journal of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