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16
沒有所謂食療!食物不等於藥物
希臘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的名言:「讓食物變成你的藥,讓藥變成你的食物(Let
food be thy medicine and medicine be thy
food)」─是許多推廣食療的人常使用的句子。最近一位營養師Dylan
MacKay強調,食物是食物,不能等同於藥物,將食物等同藥物的邏輯對人們的健康可能帶來不良影響。
Dylan
MacKay是加拿大李察德森保健食品及營養醫學中心的營養生化學博士,其專長在於了解人類遺傳因子如何影響一個人對飲食調整的反應,及生活習慣如何影響慢性疾病風險。
他認為,將食物視為藥物這樣的邏輯低估了這兩樣東西的神奇之處。以下是他的說法:
食物與人類社群密不可分,它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將食物視為藥物其實是奪去了食物的這些正面特質。而食物雖然攸關人類的健康,但其功能不限於健康,因此我們不會因為生病而去吃食物。另外一個食物不等於藥物的論點是,健康的人也需要吃東西。
藥物則是人們用來維持健康及預防或治療疾病的物質,一個生病的人即使每天吃最健康的食物,但若沒有藥物他仍然可能面臨生命危險。
對於身處古希臘的希波克拉底來說,那個時代人們對細菌或病毒缺乏了解,常將疾病歸因為眾神的憤怒。如今,公眾衛生品質提升、現代藥學進步下人類壽命延長許多,並且人們不再相信眾神憤怒之說,但是食物等於藥物的邏輯卻依然存在,仍然有人認為一個人如果生病一定是因為他吃了不對的食物。
若將食物視為藥物可能讓人執著於食物的營養成分,進而推崇或醜化特定的食物,使飲食這件充滿樂趣的活動變成讓人倍感壓力的過程。這樣的執著其實也反映出人們常高估某些食物能帶來立即效果,卻低估了飲食習慣所帶來的長期影響,並且忽略了一個人所處的環境、身體活動量及基因也是影響健康重要的因子。
另外一個將食物等同藥物的壞處是,有些人會傾向於用所謂替代療法如「果汁節食法(juice
diet)」等來治療癌症、後天免疫力缺乏症(AIDS)等嚴重疾病。
偽科學及騙術喜歡用食物等於藥物的邏輯來販賣營養保健品、節食專書及療程,光這個事實就足以讓我們對食物等於藥物的邏輯存疑。
食物是食物,藥物是藥物,兩者都有各自神奇之處。
編譯來源:STAT2017.08.07
+ read more
2017.08.15
產後無法擺脫肚子?可能是腹部肌肉出問題
大約三分之二的女性在懷孕期間或產後會罹患腹直肌分離症(Diastasis
Recti)。研究表示,若沒有矯正練習,腹直肌分離會維持很多年,並造成慢性背部和骨盆帶疼痛、姿勢不良甚至疝氣或器官突起於撕裂的腹壁。
腹直肌位於腹部的兩側,主要功能是支撐背部和腹腔內器官。懷孕期間,由於胎兒成長,媽媽的子宮也會快速增大,腹直肌和結締組織會分離而且拉伸、變薄,以適應胎兒的成長。薄弱的結締組織取代了腹直肌原本的功能,脆弱的支撐可能導致媽媽身體出現背部疼痛、腹部器官移位、便秘、腹脹等症狀。
這最常發生在先前有過懷孕經驗的女性身上,因為其肌肉力量已被減弱;還有懷有雙胞胎或更多胞胎的女性,因為隆起的肚子大使得腹肌更為緊繃;35歲以上的人也因為肌肉可能隨著年齡增長自然減弱,可能有此症狀。
然而,腹直肌分離症不僅發生於懷孕女性的身上,理論上只要不正確地做仰臥起坐或舉重,任何人都容易罹患腹直肌分離症。其症狀包括當站立、彎曲和行走時腹部會有撕裂和疼痛感,而大多數人在注意到分裂肌肉之間的凸起處前,都不知道自己罹患此疾病。
而維持體態也不見得能在懷孕期間提供保護。一名懷孕前有固定運動習慣的女性,在懷孕的前幾個月仍持續跑步、騎自行車和做仰臥起坐,希望能保持身材並在產後能更輕易地恢復身材。懷孕第4個月時,她發現肚子有一個突起處,觸摸時手指陷入一個約莫4公分的凹洞。經診斷她罹患了「腹直肌分離症」。醫護人員推測,即使這名女性的腹肌在懷孕前是如此強健,但當沒有足夠的空間可以提供胎兒生長伸展時,它們仍會被拉開。
雖然不危及生命,但如果處置不當可能會導致長期的問題。弱化的腹肌需要其他肌肉運作以作為補償,可能造成其他部位肌肉疼痛,特別是背部和臀部。而在分娩時,腹直肌分離會使陰道分娩更加困難。也因為腹部肌肉通常與骨盆底肌肉一起運作以支持膀胱和腸子,之後可能引起便秘與失禁。
雖然嚴重的病例可能需要手術來重新連接肌肉,但此病症也是可透過正確的運動來改善。英國國民保健署建議進行物理治療和骨盆運動。
但是,倫敦產後運動專家Katelyn
Faison說:女性常常會自行嘗試了錯誤的運動,使狀況變得更糟。對腹肌施予太大的壓力可能導致其進一步分離,將造成更多的虛弱、疼痛和持久性的傷害。
倫敦物理治療師Kim Van
Deventer說,女性們認為無論是透過特定運動或手術,只要成功關閉肌肉間的間隙,便是成功。但實際情況並非是因為肌肉不夠強壯,而使它們無法組織在一起。關鍵是要循序漸進地重建腹部肌肉的全面強度,甚至可能需要運動長達12個月之久。
編譯來源:Daily Mail20170731
+ read more
2017.08.11
女性牙周病恐增加癌症風險?!
牙周病,是因牙齦感染和發炎引起的,它影響許多成年人,在老年人中尤其常見。不久前研究發現牙周病會影響女性受孕機會,最近又有研究發現中年女性的牙周病與某些癌症風險升高有關,如食管癌,乳腺癌和膽囊。
約州立大學的Jean
Wactawski-Wende博士及其團隊為了解牙周病與女性罹患癌症風險之間的相關性,研究人員與65,869名參與Women's
Health Initiative Observational
Study的婦女合作。這些婦女的年齡在54歲到86歲之間。
參與者在1999年至2003年期間用問卷的方式說明自己是否被診斷有牙周病,並被追蹤是否有罹癌直到2013年9月。平均來說,追蹤每位參與者的時間為8.32年。在此期間,有7,149名婦女被診斷患有一種癌症。
研究發現,被診斷有牙周病的婦女罹患任何類型癌症的風險比沒有牙周病的女性高出14%,最常見的癌症類型為食道癌。與沒有口腔健康問題的婦女相比,牙周病患者的罹食的比率高出三倍以上。其他與牙周病顯著相關的癌症還有肺癌、膽囊癌、黑素瘤或皮膚癌及乳癌。研究還發現,牙周病與乳癌、肺癌及膽囊癌的相關性在吸煙婦女身上呈現更顯著的相關。
Wactawski-Wende博士解釋,由於食管靠近口腔,因此牙周病原體可能更容易感染食道粘膜,並增加該部位的癌症風險。此外,牙周病和膽囊癌之間的關係是一個新的發現。研究主持人Ngozi
Nwizu博士強調,過去雖然已發現膽囊癌患者有慢性發炎的情形,但這是第一個發現膽囊癌與牙周病相關的研究。
究竟是什麼導致牙周病與各種類型的癌症之間具有聯繫尚未被理解。研究人員認為原因可能是,口腔中的細菌和其他病原體會通過唾液或患病的牙齦組織進入血液。通過這種方式,病原體可以到達身體的各個部位並影響癌症風險。但是,需要更多的研究來確定實際的機制。
編譯來源:Medical News Today(2017.08.01)、Cancer Epidemiology,
Biomarkers & Prevention(2017.08)
+ read more
2017.08.05
代糖是減重的幫手還是敵人?
最新研究發現,人造甜味劑,或稱代糖,增加了肥胖、糖尿病、高血壓和心臟病的風險。
營養與飲食學會(Academy of Nutrition and
Dietetics)曾指出,人造甜味劑可作為限制能量攝入來控制體重或血糖的策略。
然而,研究人員發現,長期使用人造甜味劑,包括阿斯巴甜、三氯蔗糖和甜菊糖,可能會對新陳代謝、食慾以及腸道細菌產生負面影響。更重要的是,研究表明長期暴露於人造甜味劑可能導致食物消耗和體重增加。
來自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學的研究人員,進行了系統性的回顧,企圖釐清人造甜味劑是否與體重和心臟病的長期不良影響有關。回顧的研究內容包含37項研究,約有40萬人、時間在10年左右。總共有7項研究是隨機對照試驗,被認為是臨床研究的黃金標準。隨機對照試驗追蹤了1,003人約6個月。
在短時間的隨機對照試驗中,人造甜味劑的攝取量與體重、BMI或腰圍的減少並不明顯相關;然而,在較長的觀察研究中,人造甜味劑的使用與體重、BMI和腰圍的增加有顯著關聯。
曼尼托巴大學健康科學研究所Ryan
Zarychanski博士表示,臨床試驗的數據並不能明確地支持人造甜味劑對體重管理的預期效果。
編譯來源:CMAJ201707、Daily Mail20170718、Medical News
Today20170717
+ read more
2017.08.03
柳橙汁跟漢堡不配?
脂肪氧化能夠啟動脂肪分子分解,為人們提供長時間的精力來源,然而飲食的內容卻可能影響脂肪氧化過程。一項新的研究宣稱,柳橙汁搭配漢堡,會讓人感到更加疲憊,而且容易發胖。研究人員發現,食用蛋白質餐點搭配含糖飲料會使脂肪氧化率降低8%。
研究團隊招募了27位成年人,13位男性和14位女性,都擁有健康的體重,平均年齡為23歲。參與者進行了兩次24小時的研究訪問,第一次訪問時,在整夜未進食的狀態下,接受兩餐含15%蛋白質的餐點(早餐和午餐);第二次訪問時,在整夜未進食的狀態下,他們吃了兩餐含30%蛋白質的餐點。在第二次訪問中,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比例,並以相同比例增加蛋白質成分。每一餐都以相同的食物製成的,皆含有17g的脂肪和500卡路里。在每次訪問時,參與者的其中一餐會搭配加糖的飲料,另一餐則飲用不含糖的飲料。
訪問期間,參與者被安置在有熱量計的室內,測量他們的活動、氧氣、二氧化碳、體溫和血壓,以了解每個人消耗多少能量,代表飲食變化影響能量消耗和營養素在體內的處理方式,研究人員從中判斷參與者每分鐘燃燒多少克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
研究發現含糖飲料會降低人們燃燒脂肪的能力。如果當參與者吃了含有15%蛋白質餐點並搭配含糖飲料,其脂肪氧化平均會降低7.2g;若含糖飲料搭配30%的蛋白質餐點,其脂肪氧化則平均會降低12.6g。
研究的主要作者Shanon
Casperson博士表示,含糖飲料所提供之額外熱量約三分之一未被消耗,致使脂肪代謝減少,降低的代謝率可能會使身體儲存更多的脂肪。在攝取方面,由飲料而來的額外能量並沒有讓人們感覺更滿足。在消耗方面,額外的熱量並未被消耗,且脂肪氧化也減少。這個結果讓我們更加理解加糖飲料在體重增加和肥胖中潛在的角色。
該研究還發現,參與者在食用與含糖飲料搭配的餐點後約4小時,會渴望食用具有原始風味及鹹味的食物。
研究人員表示,研究可能受限於飲食變化僅在短時間內被測量,並且參與研究者都是年輕且擁有健康體重的成年,將研究升級至更長時間的飲食變化時,必須謹慎使用研究數據。
編譯來源:BMC Nutrition201707、Daily Mail20170721、Medical News
Today20170724
+ read more
2017.07.28
咖啡真的有益健康嗎?
一直以來,咖啡對健康有益的說法很多,不僅可以防止肝臟疾病和癌症、癡呆和多發性硬化症,還可以延長壽命。
儘管如此,還是有許多嚴謹的研究,傾向於檢視消費咖啡因的風險,特別是對兒童和青少年、懷孕和哺乳期的母親以及具有潛在健康狀況的個人。
咖啡裡頭有什麼?
咖啡含有非常複雜的分子,其中主要的是咖啡因,它是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劑。也有其他抗氧化物質有助清除人體細胞中的自由基、活化DNA修復,以及阻止基因突變致癌的分子。然而,這不完全是個好消息,因為,咖啡也含有致癌物質。
咖啡因在腸中被吸收後,需要相當長的時間來代謝,而如何代謝咖啡因則取決於我們的年齡。其半衰期—即在人體的系統中分解一半的咖啡因所需的時間—在成年人中估計是在3到7小時之間。但是對新生兒,這個數字高出65至130個小時。並且,部分人因為基因更容易受到咖啡因的影響。對女性來說,口服避孕藥被認為會使體內咖啡因的半衰期加倍。而懷孕的婦女,咖啡因也在身體中保持較長時間。
咖啡中其他的抗氧化劑和風味分子是綠原酸,在蘋果、梨和其他水果以及蔬菜和植物亦有綠原酸。它們被腸道吸收,部分由腸道微生物代謝,能夠對一系列細胞發揮強大的抗氧化作用。
咖啡的健康益處歸功於其中的咖啡因和其他抗氧化劑分子,但這些說法背後有沒有其他安全的問題?
咖啡因安全嗎?
對大多數消費者來說,咖啡因是安全的,但不是所有消費者。最有可能發生咖啡因潛在負面影響的群體如前所述,包含孕婦與哺乳期婦女、兒童和青少年以及可能患有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的患者。
最新研究針對不同對象,指出咖啡因的不利影響。
女性
女性每日每天攝入量超過400毫克咖啡因,其自然流產的風險增加了11%。懷孕婦女如攝取有咖啡因的食物,會增加生出低體重嬰兒的風險。
哺乳期的母親喝咖啡時,咖啡因會通過母乳傳遞給嬰兒。由於嬰兒代謝咖啡因比成人中慢得多,即使是微小量可能對嬰兒產生顯著的影響,如煩躁。然而,研究對此尚無定論。
兒童
幼兒也容易受到咖啡因的影響,因為他們體重小於成年人,這意味著當他們消耗咖啡因時,其在體內的濃度在每公斤體重上更高,其作用將持續更長時間。
有一些證據表明,每天飲用咖啡因的青少年有睡眠障礙、暴力和憤怒。此外,兒童和青少年的能量飲料使用與心血管功能的變化有關,如血壓升高、心率不規則和嚴重心臟事件風險增加。
事實上,美國兒科學院建議兒童不要喝咖啡因,不要喝能量飲料。
心/血管疾病患者
大眾對於心/血管疾病患者是否應該避免咖啡的疑慮還是存在,但科學家並不同意這些證據,部分研究對咖啡因和不規則心跳之間的聯繫有爭議,其他研究也證實了這一點。
另有證據表明,咖啡因可能與一些高血壓藥物相互作用,使藥物效果不佳。
然而,對健康的成年人來說,每天適度攝取約400毫克咖啡因似乎不構成任何健康風險,可能有助於整體健康和長壽。
所以,如果你正在享受今日的第一杯咖啡,你可以放鬆。不過,如果你在喝今日的第N杯咖啡時,你可能需要考慮減量。
編譯來源:Frontiers in Psychiatry201705、Medical News
Today20170713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