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12.14
子宮移植?讓我們從美國首個成功案例來了解吧!
2014年瑞典曾成功透過移植手術讓5名婦女生下健康的孩子。今(2016)年二月美國首次利用已過世捐贈者的子宮進行移植,但在術後幾天因念珠菌感染被迫須將已植入之子宮取出,最後宣告失敗。七個月後,美國德州達拉斯Baylor大學醫學中心替4名患有苗勒氏管不發育症候群(Mayer-Rokitansky
Kuster-Hauser,先天無子宮或子宮出現缺陷而不孕)的女性進行活體子宮移植手術,雖然其中3位在術後因發生血流阻塞已將植入的子宮移除,但仍為美國醫療協助不孕女性生產立下了重要的里程碑。
醫生如何進行子宮移植手術?
手術首先須將患者的卵子取出進行體外受精而形成胚胎,先將其冷凍起來,接著須花3小時將子宮移出捐贈者,之後再進行約6小時手術將該捐贈的子宮移植進患者的體內,而為避免身體出現排斥反應,患者會被注射免疫抑制劑。
大約1年後,當醫師確定移植手術相當成功,其中一個胚胎就會被解凍並植入捐贈的子宮當中,如果懷孕一切順利,患者會以剖腹產方式分娩。一旦成功生下1或2個寶寶,移植的子宮就會被移除,以避免患者得終生被注射免疫抑制劑。
主要領導研究的Dr. Giuliano
Testa接受TIME雜誌訪問提到,雖然大家可能會記得他是那個做了4個移植手術卻有3個失敗的人,但從倫理、臨床和研究的角度,他認為他與他的團隊正在做對的事,他們從失敗與錯誤當中學習到很多,接下來他們在2016年底前將再進行另外6個移植手術。
為什麼美國第一次的子宮移植手術失敗了?
今年2月24日住在德州的26歲Lindsey
MacFarland接受了移植手術,術後恢復狀況良好,她甚至還與她的醫師一起出席新聞記者會,但術後第四天出現緊急的併發症。進行手術的Cleveland
Clinic表示,出現的感染使得通往子宮的血流受到阻礙,因而必須得立即移除子宮。根據紐約時報報導,這是一種常見會導致人體感染的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所引起的,這種真菌可能出現在皮膚上但並不一定會造成感染,可是一旦真菌數量成長過快將導致感染。
過去在2000年沙烏地阿拉伯曾試圖進行史上第一次子宮移植手術,但因出現血栓,植入的子宮在手術三個月後又被移出。2011年在土耳其,第二次嘗試子宮移植,但最後受捐贈者因懷孕八周時發現胎兒沒有心跳而中止妊娠,手術並未成功。因此,這次為確保移植的子宮健康達到可懷孕狀態,受捐者須等待一年時間再進行人工生殖術。
與子宮移植手術相關的重要問題
為何如此興奮?
去年瑞典宣布一個透過子宮移植而生下的男寶寶成為全球第一個成功案例。在英國,由Richard
Smith教授所領導的團體已努力將近20年時間希望通過子宮移植的手術申請,目前申請已獲核准通過,意謂第1個透過移植子宮而產下的英國寶寶將在2017或2018年誕生。
為何這些女性沒有子宮?
在美國,有數千名育齡女性沒有子宮、或是有子宮但仍無法懷孕生產。當中有一些女性是天生患有苗勒氏管不發育症候群(Mayer-Rokitansky
Kuster-Hauser),使她們無法正常發育出子宮,另外一些女性則是因為子宮頸癌而失去子宮。根據資料顯示,英國則有多達5萬名育齡女性沒有能生育的子宮。
手術危險嗎?
子宮移植手術時間約要6小時之久,要移植的子宮是來自已死亡但仍有心跳的捐贈者,受捐贈者在接受移植後、以及之後懷孕期間都須接受注射免疫抑制劑,以避免身體對植入的子宮出現排斥反應。一旦子宮已經沒有使用的需求,將可接受手術將其再移除,這將可使患者往後不必再注射免疫抑制劑。
資料來源:The Daily Mail、The TIME、The New York Times
那麼,強調健康性別意識的婦女團體如何看待「子宮移植」呢?
子宮移植:助孕新希望?婦團這麼說…
+ read more

2016.12.13
用睪酮促女性性慾?專家看法分歧
談到睪酮,多數人想到的是男性的荷爾蒙,但其實女性的卵巢也會分泌睪酮,是影響女性生/心理重要的荷爾蒙之一。有專家認為女性性慾低落是因為睪酮太低所致,應讓有需求的女性透過能增加睪酮的藥物改善問題,但有些專家認為女性性慾低落原因很多,並且用增加睪酮來促進性慾的風險未知,不應鼓勵女性使用。
面對女性的性慾低落問題,有些專家認為是因為女性身體停止產出足夠的睪酮所致,尤其是在更年期,女性容易面臨睪酮不足導致的性慾低落症(hypoactive
sexual desire disorder)。倫敦Queen Charlotte and
Chelsea醫院的婦產科醫師Nick
Paney認為,有女性受性欲低落症困擾卻無法獲得所需的治療,他強烈相信睪酮藥物治療應被提供給所有有需要的女性。
然而,有另一派的專家持保守甚至是相反意見。採保守看法的醫師認為,睪酮低不一定都等同於性慾低落,並且女性性慾低落的原因很多元,如:疲憊、情緒低落或對伴侶不再感興趣等,這些原因是無法透過增加睪酮而改善的。再者,據發表於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的研究結果,平均每8位表示性慾低落的更年期婦女只有1位為此感到挫折、平均每10位44歲以下表示性慾低落的女性不到1位為此感到挫折,因此性慾低落並不一定都會導致女性困擾。
而採相反意見的專家提到,當巴西的研究者檢視20份睪酮藥物治療女性性慾低落症的試驗時,發現沒有一項試驗超過6個月,無法證實此治療方式的安全性。具影響力的流行病學家Klim
McPherson認為,應在給予女性睪酮藥物處方箋前以實證來確保該藥物是安全的。此外,一位曾經服用睪酮藥物合併雌激素、黃體素的51歲婦女表示,性慾低落曾經危及其22年的婚姻,而雖然服藥後她的性生活確實有改善,但最終她選擇停止服藥,因為她意識到她可能正在犧牲健康來維持活躍的性生活,並且她提到,或許隨著年紀增長漸漸失去「性」趣是正常的過程。
資料來源:Daily Mail
+ read more

2016.12.01
是什麼讓事後避孕藥失效?!
當女性在性行為中未有適當避孕措施或避孕失敗,可能會選擇服用事後避孕藥來避孕,而最近一份指引指出,若服用含有聖約翰草(St.
John’s Wort)的藥品,該藥會使事後避孕藥失效。
英國藥品監控機構Medicines and Healthcare products Regulatory
Agency(MHRA)的指引指出,若您需要服用含有Levonorgestrel的事後避孕藥,且正在或於過去四周內有服用以下藥物,應告知醫事人員:
*
治療癲癇的Barbiturates、Primidone、Phenytoin或carbamazepine
* 治療肺結核的rifampicin、rifabutin
* 治療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的ritonavir、efavirenz
* 治療真菌感染的griseofulvin
* 任何含有 John’s Wort的藥物
服用含有St. John’s
Wort的藥物的人,被建議使用另一種避孕方法:子宮環(copper
intrauterine
device),這種方法並不會與藥物產生交互作用。若子宮環並不是選項,那麼可能會被建議服用更高的事後避孕藥的劑量,亦即需要同時服下2粒含有Levonorgestrel的事後避孕藥。
台灣女人健康網提醒,事後避孕藥的荷爾蒙劑量是多數事前避孕藥的10倍,並且目前屬於處方藥,須由醫師開立處方籤才能取得,因此若有需要服用一定要找醫師諮詢,了解自己是否適合服用、避免發生嚴重副作用。更重要的是,確保自己在未來確實做好安全性行為,避免再次面臨事後緊急避孕的壓力。
資料來源:MHRA、HuffPost
+ read more

2016.11.30
妳知道妳的私密部位長怎樣嗎?
全球每年新增100萬例婦科癌症,包含外陰、陰道、子宮頸,子宮或卵巢癌,預計今年將有50萬名婦女因此死亡。為此,相關單位一直呼籲女性要重視婦科癌症,但如果女性連自己的生理結構都無法辨識,要如何預防、對抗癌症呢?
英國婦科癌症慈善機構The Eve
Appeal公佈了一項新的調查結果,約有44%的女性無法識別陰道、60%的女性無法確定外陰的位置。若以女性生殖系統的醫學圖讓女性標示,可以正確地辨認六個不同部位的人數不到三分之一。
這個調查同時發現,當被要求標記男性解剖學時,70%的女性可以正確識別包皮、陰莖和睾丸。相比之下,在接受測試的1000名女性中,只有30%可以正確地標記女性解剖結構。
年齡差異部分,65歲以上女性所知最少,僅有四分之一能夠正確標示。但65歲以上女性卻是婦科癌症的高危險群,這是值得關注的訊息。
The Eve Appeal執行長Athena
Lamniso指出:「對身體的知識是非常重要的,但根據我們的研究,女性並不瞭解她們的陰道與外陰。女性需要知道身體的正常情況,並且能夠公開地談論月經、不規則出血及身體的任何變化。」
The Eve Appeal中的婦科癌症護士Tracie
Miles表示:「女性缺乏關於身體的基本知識、或是關於女性生理如何運作的對話是非常令人擔憂的。我們怎麼能期望女人在不理解身體的狀況下,留意陰道或外陰的變化、了解婦科癌症的病徵與症狀。」
Mile補充說明:「事實證明,婦女癌症若可以早期診斷便可及早救治。因此,教育年輕女孩關於她們身體的細節從來不嫌早,應該與她們坦率、誠實地對話,而不是隱藏在尷尬或禁忌之後。」
來源:The Eve Appeal
+ read more

2016.11.30
「母乳哺育是最好的!」-媽媽的壓力來源
母乳哺育對母親及新生兒帶來的益處不少,例如可以減少新生兒過敏風險或降低母親的糖尿病風險等,而為了促進母乳哺育,政府及健康機構發起了多項行動宣導母乳是最好的營養來源。不過,最近研究發現,傳遞這樣的訊息可能引起新手媽媽的負面情緒。
由英國利物浦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的Jo
Harrold博士所帶領的研究團隊,找來890位母親,其嬰兒年齡在26周以下且在接受調查同時他們正使用配方奶哺乳,研究團隊詢問他們對於其哺乳方式的感受。分析結果包含了601位母親,其中有67%感到罪惡、68%感到被汙名、76%認為他們必須捍衛其所選的哺乳方式。此外,這些母親表示,他們的負面情緒最主要的來源是其他的母親,其次提供衛教資訊的醫事人員。
研究團隊再找了845位母親,其嬰兒年齡在26周以下,並且哺乳方式為母乳而已或母乳及配方混合,這些母親也被詢問對其哺乳方式的感受。分析結果有679位母親,其中有15%感到罪惡、38%感到被汙名、55%認為需要捍衛其所選的哺乳方式,而其負面情緒最主要的來源為家庭成員以及在公共場合哺乳。
研究團隊說明,母親們之間的非正式關係,不論是面對面或是透過社群網絡,對於母親來說是重要的情緒與社會支持來源,因此主流文化強調母乳哺育是最好的哺乳方式,可能會破壞這些關係網絡。再者,醫事人員被認為是負面情緒的來源,可能與母親感到被評斷有關,這樣的結論與調查結果發現多數母親認為不被醫事人員支持相符。
此外,研究團隊說明,不論是母乳哺育或是以配方奶哺育的母親,其負面情緒都與哺乳方式直接相關。對於以母乳哺育的母親來說,忽略其他家庭成員及家庭義務使其感到壓力,而對以配方奶哺育的母親來說,他們因認為提供了嬰兒次等的營養來源而感到罪惡,也因為必須向他人解釋未母乳哺育的原因讓他們認為未扮演好媽媽的角色而感到羞愧。
綜合而言,研究團隊認為,雖然「母乳哺育是最好的營養來源」的訊息背後是善意的初衷,但是這對於新手媽媽而言可能無法發揮多大幫助。Fallon補充,社會需要改變以支持與保護非以母乳哺育的母親,並正視現行促進母乳哺育的方式所帶來的挑戰。Fallon認為,不應再用相同的方式促進母乳哺育,而應提供更務實的方法避免讓無法或難以母乳哺育的母親有負面情緒。
資料來源:Maternal & Child Nutrition
+ read more

2016.11.22
如何提升接受賀爾蒙療法的乳癌患者的性生活品質?
AIS,一種口服荷爾蒙療法,是停經後女性治療乳癌的方法之一,但卻可能引起陰道乾澀和性慾下降。而「睪固酮」和「雌激素」是否有助改善性慾下降與陰道乾澀,一直無法確認其有效性及安全性。
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醫學博士Michelle E.
Melisko主持的研究團隊進行了一項隨機臨床試驗,評估陰道內睪固酮乳膏(IVT)和釋放雌激素的陰道環對罹患乳癌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一共有69名患者參加試驗,35名使用陰道環、34名使用睪固酮乳膏,進行12週的治療。研究團隊分別在研究開始前、研究開始後第四週與第12週進行檢測,如果25%以上的患者出現雌激素持續上昇的情形,則治療將被視為不安全,研究同時觀察性生活品質與陰道萎縮(乾燥)的情形。
研究結果顯示,使用陰道環的女性中沒有觀察到雌激素的持續上升、使用睪固酮乳膏的女性則有34例(12%)出現雌激素持續上升的情形。並且,所有患者的陰道萎縮、性生活品質和性功能障礙情形皆有改善。
作者指出:「這項研究提供了進一步的證據,說明服用AIS乳癌患者的泌尿生殖系統症狀,能透過雌激素釋放陰道環和陰道內睪固酮乳膏達到有效治療。」
然而,作者也提到:「美國更年期協會與美國婦產科學院建議,擁有雌激素敏感癌症史的患者,若出現泌尿生殖系統萎縮的情形,首先應考慮非激素治療選項,包含:陰道潤滑凝膠/乳霜(vaginal
moisturizers
)、pH值平衡凝膠、局部用油和潤滑油等。陰道雌激素是非反應性患者的選項,但須在諮詢過醫學腫瘤學家之後才能使用。」
此份研究的侷限性包括:研究群體小;以及在任何醫療介入前,高比例患者出現雌激素升高的情形(推測與服用雌激素補充劑有關)。
來源:美國醫學會雜誌腫瘤學 JAMA Oncology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