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08.09
沒曬傷不代表你不會得皮膚癌!
當你在海灘、游泳池享受夏天時,請記住來自太陽的破壞性射線在上午10點到下午3點之間最強烈,務必要防曬保護自己。
太陽發出的兩種紫外線輻射—UVA、UVB,都會造成皮膚損傷。UVA射線導致皺紋和皮膚老化。UVB會損傷表面皮膚細胞並導致曬傷。
即使你沒有曬傷,紫外線輻射會導致皮膚DNA的變化,進而導致癌症。這不只是在說皮膚白皙的人,深膚色的人也有風險。任何年齡和皮膚類型的人都可能罹患皮膚癌。這種紫外線致癌的風險比吸菸引起的肺癌風險更大。
皮膚科醫師表示,一旦你的皮膚受損,就會終生受損。我們看到50歲以上的皮膚癌患者,大部分皮膚癌都起因於他們30多歲、20多歲甚至更年輕時陽光所造成的傷害。
基底細胞癌和鱗狀細胞癌佔所有皮膚癌的約97%。兩者都出現在皮膚暴露於陽光下的區域。若早期發現,兩者都可以被移除並且很少會擴散。
黑色素瘤是最常見的嚴重皮膚癌。如果長時間不控制它,它很可能會擴散。不過,同樣地,如果早期發現黑色素瘤,多數可以在沒有併發症的情況下去除它。
如何預防皮膚癌?
皮膚癌是目前最容易預防的癌症之一,而且今天多數人都有意識到過度暴露在陽光下對健康不利。但我們仍然看到很多人沒有做好防曬措施,一般人塗抹防曬乳的量並不夠,塗抹頻率也不夠高而無法提供完整保護。
為降低皮膚癌風險,美國皮膚病學會建議:避免在在太陽最強的時候—上午10點到下午3點之間暴露於陽光下;穿著長袖、長褲、寬邊帽和太陽眼鏡;避免曬黑床和太陽燈;使用SPF
30或更高的防水防曬乳。
平常檢查是否罹患皮膚癌也很重要。檢查身體是否有新的腫塊、斑點、鱗片或其他異常,並尋找痣、雀斑或胎記的變化。這些是在皮膚癌失控前找到皮膚癌的最佳方法。
更多相關閱讀
夏日防曬你必須知道的事!
編譯來源:Health Day(2019.07.05)
+ read more
/24BREASTIMPLANT-jumbo.jpg)
2019.07.25
美FDA要求Allergan乳房植入物下架
儘管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署(FDA)在三月的聽證會後,決定不禁用乳房植入物。但在昨日(24日),因為有引發罕見癌症(BIA-ALCL)的疑慮,FDA大動作要求乳房植入物製造廠Allergan將特定幾款「絨毛面乳房植入物」與患者在隆胸或重建前使用的「組織擴張器」下架。遵循FDA這項要求,Allergan宣佈將於全球停售「BIOCELL絨毛面乳房植入物」,包含鹽水袋和矽膠材質。
全球BIA-ALCL病例 八成使用了ALLERGAN植入物
FDA表示,這個決定是考量到過去幾個月收到BIA-ALCL死亡報告急劇增加的嚴重性。目前全球有573例BIA-ALCL病例,其中33例患者死亡。相較2018年9月的統計,病例數增加了116例,死亡增加了24例,皆有顯著的上升。
573件病例中,481例使用了Allergan植入物,比例超過八成。33例死亡病例中,13例有紀錄植入物的製造廠資訊,其中12例在診斷患有BIA-ALCL時,使用的是Allergan植入物。
FDA的統計指出,573件病例中,67%使用了絨毛面植入物。而同樣是絨毛面植入物,使用Allergan
BIOCELL植入物罹患BIA-ALCL的風險大約是其他製造廠的6倍。
ALLERGAN植入物於台灣亦有販售 政府作為何在?
此前,加拿大、法國與新加坡,已先後宣佈停用Allergan植入物,澳洲的衛生主管機關亦將在近日決定禁用的產品範圍。
在Allergan停售的產品中,數款於台灣亦有販售。相較多國對其國內使用植入物及罹病情形加以調查,並對植入物禁用等積極管理,台灣卻完全缺乏掌握,究竟有多少台灣女性使用、其後續健康情形為何,目前沒有相關資料可供參考。
台灣衛福部,僅在台灣女人連線要求下,於手術說明書加註,但對於罹病情形調查至今未有結果,態度消極,漠視女性健康。
使用者不需過於恐慌
FDA呼籲有使用乳房植入物的女性不必過於擔憂,亦不需要在沒有症狀的時候取出植入物。務必定期地追蹤照護,並與醫師保持良好的溝通。
+ read more

2019.06.12
男同志在攝護腺癌治療前後應禁慾多久?
英國的11位泌尿外科醫生及15位臨床腫瘤學家共同訂定了一個給男同性戀攝護腺癌患者在治療前後的房事指南,發表在利物浦的英國影像和腫瘤學大會上。
大多數癌症外科醫生不會向患者詢問他們的性行為,這意味著他們可能不會得到任何建議。但是,攝護腺癌專家表示,針對男同性戀和雙性戀男性提出具體的禁慾時間表是一個重要的事情。
愛丁堡癌症中心的John
Burton博士說:「這一指南對臨床醫生和接受攝護腺癌治療的人來說非常寶貴。這是早就應該做的,並解決了患者可獲得的訊息水平的不平等。」
肛交的男性患者應該禁慾多久?
*
「攝護腺特異抗原」(腫瘤指標)血液檢查前一周,否則可能導致不準確的結果
*
經直腸活檢(TRUS)後兩週,否則可能導致出血,疼痛或增加感染風險
*
經過一次經會陰活檢後一周,讓瘀傷得以解決,並減輕痛苦的性交
*
根治性攝護前列腺切除術後六週,避免導致出血、疼痛及增加尿失禁的風險
*
體外放射治療後兩個月,以降低嚴重的急性副作用、疼痛或避免導致長期併發症,如:直腸出血
*
接受永久性核種近距離放射治療(即放射性種子被置入攝護腺以殺死癌症)後6個月,以減少對性伴侶的輻射照射
*
來自英國前列腺癌協會的專科護士Catherine
Winsor表示,患者和醫生經常向他們詢問這個問題。她說:「這項重要且急需的研究解決了我們支持男同性戀者能力不足之處,我們已經使用它來更新我們寫給患者的信息,讓他們在禁慾上有具體的行為方針。」
編譯來源:BBC(2019.06.10)
+ read more

2019.05.30
你的防曬,擦對了嗎?
防曬乳可以保護皮膚避免受到陽光侵害以及皮膚癌,但是你有正確的使用嗎?
美國皮膚病學會發現,只有三分之一的美國人在戶外時會每兩小時補擦防曬乳。當防曬乳逐漸失效或是不正確的使用,有可能導致皮膚癌。
皮膚科醫師認為一般人沒有正確的使用防曬乳,指出一般常見的錯誤及如何避免錯誤的使用方式:
*
請閱讀防曬乳使用說明,你應該選擇SPF30以上並且是廣效性、防水的防曬乳。
*
大部分的人只塗抹約25%或是50%的建議使用量。一個成人約需30cc的防曬乳來塗抹全身,或者像是30cc的量。防曬乳應當塗抹在衣物未覆蓋的部位。出門15鐘前、流汗後、游泳後都需使用防曬乳並且每兩小時補擦。
*
多數人認為陰天時不必使用防曬乳,但其實紫外線可以穿過雲層,即使是陰天,每次出門都應該塗抹防曬乳。
另外一個常見的錯誤是使用舊的防曬乳。防曬乳通常至少可維持三年的效力,如果你的防曬乳過期了,或者不確定到底何時買的可以丟棄。假設購買的防曬乳沒有標示有效期限,在購買的時候可以寫下購買日期,提醒自己何時須停止使用。
防曬乳是一個在皮膚照護上相當重要的產品,可以預防皮膚癌、曬傷、以及皮膚老化(包含皺紋以及老人斑)。但是醫師提到,為了確保最好的防禦效果,使用前請遵照使用說明。
醫師補充:「沒有一個防曬乳能夠百分百阻斷紫外線。即便使用防曬乳,尋找遮蔽物以及穿著輕薄長袖、長褲、寬邊帽以及太陽眼鏡來防曬也是相當重要的。」
根據美國皮膚病學會,在美國,皮膚癌是最常見的癌症之一,五人之中就有一人罹患皮膚癌。
台灣女人連線表示,根據衛福部105年癌症統計
(男女合計),皮膚癌也是國人罹患十大癌症之一。
編譯來源:HealthDay(2019.05.26)
+ read more

2019.05.24
攝護腺肥大藥物恐延遲癌症診斷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服用攝護腺肥大藥物的男性若罹患了攝護腺癌可能晚兩年才被診斷出來,並且確診時已是晚期癌症的可能性是沒有服藥者的兩倍。
治療攝護腺肥大的藥物,如波斯卡(Proscar)和適尿通軟膠囊(Avodart),會降低一種由攝護腺產生的蛋白質PSA的水平,這是醫生監測男性是否罹患攝護腺癌的標記。
如果醫生未意識到這種藥物會引起PSA降低,他們可能因為PSA沒有上升到足以判定罹癌的門檻而錯過了早期癌症。而研究也發現,這種情況似乎經常發生。
藥物遮掩了PSA
研究追蹤了81,000名罹患攝護腺癌的男性,發現服用攝護腺肥大藥物的人,其癌症是在第一次PSA水平升高後3.6年才被診斷出來,沒有服藥者則為1.4年。
此外,只有29%的服藥者在首次PSA水平升高的兩年內接受了攝護腺組織切片,沒有服藥者則為59%。
這意味著許多攝護腺癌發展到晚期才被發現。25%的服藥者被診斷出晚期攝護腺癌,未服藥者為17%。而其中一些癌症是轉移性的,7%的服藥者癌症已轉移,未服藥者則為3%。
研究結果點出醫療團隊和患者需要認識到攝護腺肥大藥物可能抑制PSA水平。研究作者認為需要有明確的指引,以幫助許多服藥的男性得到更好的照護。而男性也不應放棄PSA檢測,它仍然是篩檢攝護腺癌的有效工具,只要有將攝護腺肥大藥物的影響納入考量。
編譯來源:
* Health Day(2019.05.06)
* Sarkar RR, Parsons JK, Bryant AK, et al. Association of Treatment
With 5α-Reductase Inhibitors With Time to Diagnosis and Mortality in
Prostate Cancer. JAMA Intern Med. Published online May 06, 2019.
+ read more

2019.05.22
心臟病是癌症患者的主要死因
近幾年因為醫學發展,癌症患者的存活率上升,但這些抗癌療法或手術也可能提高心血管疾病風險。最近一份研究分析了600多萬美國癌症患者的資料,發現心臟病是僅次於肺癌的死亡原因。
在死於心臟疾病的癌症患者中男性佔60%,而在年齡分布上70歲以上者死亡率較高。死於心臟病的癌症患者最常見的原位癌分別為:前列腺癌(22.1%)、結腸癌(15.3%)、乳癌(12%)、肺癌(9.6%)、膀胱癌(7.4%)。膀胱癌的心臟病死亡率最高(8.4%)。有53.4%接受手術。
而預測癌症患者死於心臟病的因子包括:男性、診斷時已屆高齡、接受手術、罹患原位癌乳癌及肺癌。
研究結論指出,癌症患者的心臟病發生率和死亡率皆高。在提供高齡癌症患者積極的根治性手術或化療時應謹慎為之。此外,新興的「心臟-腫瘤科跨科別照護服務」也需要持續進步。而為了辨識高風險群體,未來需有更多研究進一步了解。
研究所分析資料取自美國國家癌症機構的研究計畫「監測、流行病學和最終結果(SEER)」。他們分析了1998
-
2014年所有癌症患者(不包括皮膚癌)的記錄,共納入6,154,298名患者的資料。SEER所收集的資料涵蓋約34.6%的美國人口。
編譯來源:MedPage Today(2019.04.29)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