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心理健康

整型醫生經常忽略患者的心理疾病
2017.01.25
整型醫生經常忽略患者的心理疾病
一項新的研究指出,在身體畸形恐懼症(body dysmorphic disorder,BDD)篩檢呈現陽性的患者中,僅有不到1/5的人被整型外科醫生辨識出來。但根據既有的研究數據,高達四分之三的身體畸形恐懼症患者去諮詢整型醫生,其中多達六成患者進行不必要的手術以「修復」他們「感知」的身體缺陷。   此篇研究作者是來自巴爾的摩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的Lisa Earnest Ishii副教授。她表示,身體畸形恐懼症被認為是一種強迫症,患者會過度地關注身體缺陷,但實際上卻僅是微小的狀態,通常涉及鼻子、眼睛、皮膚或頭髮。   研究團隊篩選了近600名在11個月內曾於三個醫療點尋求臉部整型手術諮詢的受試者。研究團隊提供了專業的BDD問卷,以測量他們是否有身體畸形恐懼症。其中大約有10%的患者呈現陽性,但僅有4%被整型醫生懷疑患病。   Ishii副教授表示,她認為整型醫生被既有的偏見限制了。當病人來找醫生,醫生認為只要對病人動手術,病人就會變好,卻沒有看到背後的因素。   但這樣的觀點卻被《美國整型外科醫生學會期刊》(Plastic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Plastic Surgeons)主編、達拉斯整型外科學院(Dallas Plastic Surgery Institute)的臨床整型外科醫生Rodney Rohrich博士挑戰。Rohrich博士表示,許多身體畸形恐懼症患者的目的就是欺騙整型醫生關於他們對外表的執著。Rohrich博士說:「身體畸形恐懼症患者特徵之一就是他們不喜歡被發現,如果他們被發現,就會離開,多數人甚至不想做BDD問卷。」   Ishii副教授認為BDD問卷應該進入整型外科醫生的標準程序,醫生應該將疑似BDD患者轉診給專業的精神科醫生。Rohrich博士則認為,許多身體畸形恐懼症患者有「選購」醫生的情形,他們有方法和資源這樣做,從一個醫生到另一個醫生,最終總會找到一個願意幫他們動手術的醫生,合適的方法應該是永遠不要為這些類型的患者動手術。   來源:HealthDay、JAMA Facial Plastic Surgery美國醫學會臉部整型手術期刊    
+ read more
保持樂觀讓女性長壽
2016.12.28
保持樂觀讓女性長壽
「瓶子還剩下一半的水,還是還有一半的水?」這個問題的答案乍看像無關生死,但對女性而言卻很可能是。新的研究顯示,擁有樂觀態度的女性比起那些較不樂觀的更不易過早死亡。   來自波士頓Harvard T.H. Chan公衛學院社會與行為科學系的協同作者Eric Kim和其同事據其研究結果建議民眾應該試著提升自信,以作為保持健康的方法。   樂觀被定義為一種心理態度,代表擁有正面思考,對於好事的發生充滿希望及自信。   部分研究曾經指出擁有較為樂觀態度的人們,比起那些悲觀的更容易擁有較好的心理及生理健康。以University of Illinois去年的研究為例,樂觀者比起悲觀的對照組擁有幾乎高達兩倍的機率擁有更健康的心臟。而在新的研究中,Kim聚焦在調查出擁有樂觀的心態是否會影響由各種醫療條件衍生的死亡風險。   為了達到研究目的,研究人員分析從2004~2012年間參與Nurses’ Health Study(此唯一正在進行中的調查研究,主要為透過每兩年一次的調查了解女性健康)的70000位女性;包含參與者自我評量的樂觀程度表,以及其他可能導致過早死亡的風險,比如高血壓、飲食及運動。   結果顯示,最為樂觀者的死亡風險比最不樂觀者低了30%。   以個別疾病而言,研究者發現較為樂觀的女性比起悲觀者少了16%死於癌症的機率,死於心臟病及中風的機率也分別少了38%及39%。此外,最樂觀女性比起最悲觀者也少了38%罹患呼吸道疾病及52%死於感染的機率。   研究者提到之前的研究主要只找出樂觀與降低心臟血管死亡風險間的關聯性,但這次研究卻是第一次找出心理態度與降低其他各大疾病死亡人數間的關聯性。   Eric Kim表示,當代大部分的醫療及大眾健康促進都聚焦在降低疾病的成因風險,但同時有證據顯示提升生理的恢復力或許會造成更大的改變。因此,根據我們的研究發現,建議應該保持樂觀,比如在面對生活的挑戰時應該以更健康的行為及方法去應對。 _ _ 不過,此研究團隊針對樂觀與死亡人數下降間的關聯尚只能提出部分解釋,Kim認為人們自身的態度(如樂觀)可能對於我們的生理系統有直接的影響,但這部分還需要有更多的研究。另一方面,由於研究對象資料的限制僅使得我們不能確定本研究的發現是否同樣會發生於男性身上,並不代表樂觀的態度對男性沒有幫助。   資料來源:Americ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 read more
被拒絕人工流產者精神健康風險大!
2016.12.22
被拒絕人工流產者精神健康風險大!
最近一項研究發現,人工流產不會讓女性有更高的心理疾病風險,反而是不讓女性做人工流產容易使其陷入焦慮、低自尊及低生活滿意度的情緒中。   研究作者為加州大學社會心理學家M. Antonia Biggs,他與其團隊分析了956名於2008-2010年間做人工流產的女性的資料。這些女性被分為:接近醫療院所規定之手術周數限制而做了人工流產的婦女(47.2%)、因超過規定週數而被拒絕做人工流產之婦女(24.2%)及在第一孕程便接受手術的婦女(28.6%)。這群女性平均年齡為25歲;並且不論是做了人工流產還是被拒絕之婦女,一周後都完成了精神健康的電話訪問,多數也每2年完成了追蹤調查並持續了5年。   結果顯示,被拒絕的女性相較於接近人工流產手術周數限制而做了手術之婦女,有較明顯的焦慮、低自尊及低生活滿意度。在被拒絕的婦女當中,那些在後來仍接受了人工流產或自然流產的婦女,一周後上述三種情緒的反應尤其強烈。不過,一年內三組婦女在三種情緒反應上並未顯示出差異。   研究團隊認為,這樣的結果顯示人工流產並不會使婦女陷入精神健康的風險中,反而是被拒絕會讓女性在短時間內面臨更高的精神健康風險。研究者Biggs進一步說明,接受人工流產後5年也並未顯示女性的精神健康嚴重受影響,他認為研究結果增加了人工流產不會傷害婦女的證據。   生命教育信託權利組織(National Right to Life Educational Trust Fund)的教育與研究主任Randall O’Bannon認為,研究顯示被拒絕的女性在短短一周後就呈現出承受較大的精神壓力,這可能與這些女性原本預期人工流產可以為他們帶來解脫,卻因為被拒絕而必須重新安排所有的生涯規劃有關。   美國計畫生育聯合會(Planned Parenthood Federation of America)的醫療主管Raegan McDonald-Mosley說明,十幾年下來已有研究顯示,安全、合法的人工流產並不會讓女性陷入精神健康風險中,事實上,高達95%曾人工流產的女性表示這對他們來說是正確的選擇,並且手術解脫的感受遠大於任何可能的負面情緒,即使是多年後依然如此。   資料來源:JAMA Psychiatry    
+ read more
用運動發洩情緒?小心心臟負荷過度!
2016.11.07
用運動發洩情緒?小心心臟負荷過度!
許多人生氣或難過時,可能會選擇用運動來發洩激動的情緒;但是最近一份跨國大型研究指出,情緒激動時做激烈運動可能使心臟病風險增加3倍。研究人員提醒,研究結果並非要大家少運動,而是提醒有心/血管疾病史的民眾避免在盛怒或悲傷時做激烈運動。   研究找來12,000多名遍及52個國家且有急性心肌梗塞(AMI)的研究對象,當中有7成為男性,平均年齡為58歲。研究團隊在分析時,使用病例交叉研究(case-crossover approach)的方式,亦即每位研究對象是他/她自己的對照組,以排除其他可能影響心/血管疾病風險的因素。將患者在「AMI症狀發生的前1小時」與「AMI症狀發生日前一天的同一時段」的狀況進行比較。   研究團隊紀錄研究對象在上述兩個時段是否有運動與其運動狀況運動,包含運動強度、情緒(是否有感到憤怒或情緒低落)。此外,研究團隊為避免其他因素的影響,再進行分析時也將研究對象的性別、年齡、心/血管疾病病史、疾病風險、疾病預防藥物、教育程度等納入考量。   研究結果發現,在AMI症狀發生前1小時有激烈運動、感到憤怒或情緒低落三種狀況之一的話,發生AMI症狀的風險多了2倍;而若是有運動且同時感到憤怒或情緒低落的話,發生AMI症狀的風險則升高為3倍。這些結果不因地區、心/血管疾病病史與風險、心/血管疾病預防藥物、性別、年齡或症狀出現時間而有不同。   研究團隊說明,運動與情緒過去被指出會激活交感神經、分泌兒茶酚胺(catecholamine)使個體產生類似逃/戰鬥的反應、使血管收縮、心跳加快及血壓上升等,模擬了類似心肌梗塞缺氧的狀態,可能讓原本已脆弱的動脈粥樣硬化情形惡化。不過,雖然運動會增加心肌梗塞的風險,但並非任何運動都會如此,而是指短時間內激烈的運動才有可能引發心肌梗塞,因此仍建議有心/血管疾病病史的民眾規律運動,但在運動前宜諮詢醫師討論適合的運動強度與時機。   資料來源:Circulation    
+ read more
避孕藥造成憂鬱症?
2016.11.04
避孕藥造成憂鬱症?
近日,一項來自丹麥的研究顯示,賀爾蒙(或稱激素)避孕處方-比如避孕藥-與憂鬱症間存在相當關連性,且這個關聯性強度在青少年女性中尤其顯著。   研究以調查2000~2013年間,年齡在15~34歲的丹麥女性為主(不包含已有憂鬱症或相關病情者)。這項研究大量參考了丹麥醫學體制長期一絲不苟且完整的醫療紀錄。(許多國家的醫療紀錄因受制於運作系統而無法確實追蹤民眾的健康狀況,資料整合度並不高,無法進行類似研究。)   研究根據丹麥國家處方登記中心的數據了解這些女性服用賀爾蒙避孕藥物的時間;包含所有組合型避孕藥(最常使用)的處方箋,以及其他如節育植入和黃體激素等所有透過激素避孕的方式。為了使研究更完善,受訪者必須在使用激素處方後的六個月內持續使用。歷經平均為期6.4年的追蹤,最終獲得了超過100萬個女性的數據可供分析;而不管在任何時期,都有55%的女性持續使用此避孕方式。   接著,依據這些女性被開抗憂鬱症處方或是任何與憂鬱症相關的醫療措施紀錄判斷她們患有憂鬱症的時間。在研究期間,共有23,000個被診斷為憂鬱症的病例,以及133,178個抗憂鬱症的處方(許多憂鬱症病患被開超過一個處方)。   透過分析比較避孕藥的使用與憂鬱症確診的時間差,研究者可以得知這些女性被診斷出憂鬱症時是否仍在使用賀爾蒙避孕。結果顯示,女性在使用賀爾蒙避孕期間,確實更常被診斷出憂鬱症。整體而言,女性在使用賀爾蒙避孕的同時增加20%罹患憂鬱症的風險;其中,15~19歲青少女的患病風險甚至激升至80%,且在各種激素避孕藥的使用研究中都顯現出此風險驟升。   但這並不表示避孕必然造成憂鬱症,觀察性的世代研究方法只顯示出潛在的關聯性。在避孕期間仍有許多非藥物性的其他因素可能造成女性憂鬱症,比如使他們陷入其中的情感關係。避孕藥品的使用也不一定與避孕相關,有可能是用來改善月經的相關症狀或經痛,抗憂鬱症處方也不完全被使用在憂鬱症治療上,比如焦慮症候群或部分慢性疼痛綜合症。   然而,超過100萬女性及其所影響人數(尤其是青少年女性)仍無法忽視,這份研究結果並不表示女性不該使用避孕用品,但希望能藉此提醒處方箋的開立者及病人都應該把憂鬱症當作其中一種可能的副作用,且罹患憂鬱症風險較高的女性也應該選擇其他非激素型的避孕用品。   資料來源:JAMA Psychiatry    
+ read more
為美傷神從7歲就開始?!
2016.10.18
為美傷神從7歲就開始?!
你還記得自己從什麼時候開始在意自己的外表嗎?本月初,一項由英國女童軍所做的調查研究引起不少關注,根據這份最新的調查結果,有超過三分之一年齡介於7至10歲的女童認為自己因外表而被評價;四分之一的女童認為自己必須努力變得更漂亮。   英國女童軍(Girlguiding UK)每年都會進行的這項「女孩態度調查」是同類型調查中最大型的年度調查研究;今年總共訪問了1627位年齡介於7歲至21歲的女孩對於健康、身體、人際關係和事業等一系列議題的看法。而對比過往的調查結果,有越來越多7~21歲的女生因為對自己身體形象沒有信心而備受困擾;這些年齡中對自己的外表感到開心與滿意的女生人數從2011年的73%下滑至今年只剩下61%。   根據今年度的調查結果,7至10歲的女孩當中有35%認為「女性在受到他人評價時,外表是比能力更影響力的指摽」;更有36%覺得外表就是他們最重要的屬性;38%認為自己不夠漂亮;23%表示他們覺得自己必需要是「完美」的;而有15%的人表示因為自己的外表而感到尷尬或羞愧。   大多數受訪的7至10歲女孩認為最能改善他們的生活的事是「人們能停止用外貌評價女孩與女性」。   英國女性平權組織福西特協會(the Fawcett Society)執行長Sam Smethers指出,婦女和女孩被“持續地以外貌評價”因而受憂鬱症與精神疾病困擾的機率“顯著較高”。「這是一件嚴重的事。我們的社會需要正視『物化和騷擾正在破壞女孩生活,但我們卻任其發生』的事實。」   英國女青年會執行長Carole Easton博士表示,調查結果顯示「性別不平等」從年幼時即存在。「如果我們認真致力於確保每個人在生活中都享有平等的機會,顯然還需要付出更多努力來營造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 - 我們必須去挑戰既定的性別刻板概念,從那些正值童年與即將進入青年期的下一代開始。   英國的兒童事務專員Anne Longfield對這樣的現況感到不安,特別是孩子們對於外表的擔憂在沒有獲得適當協助的情況下可能失控到造成飲食失調或精神健康問題。   來自英國女童軍的Liddy Buswell表明這樣的調查結果是震撼的但並不令人驚訝;在童軍服務的第一線,她經手這類問題已久,目睹太多女孩因為對自己的外表沒有信心而無法為自己發聲。「沒有女孩因為自己的外表感到擔憂 - 她應該是以充滿樂趣和享受的方式面對自己。今年的調查結果確切地表明了當前令人堪憂的處境,我們必須有所行動,以解決這一日益嚴重的問題。」   英國女童軍在2014年推出首個「身體自信徽章」,結合童軍傳統來鼓勵女孩正面看待自己的身體。如今更進一步利用社群媒體舉辦推廣活動,結合使用hashtag #YouAreAmazing邀請民眾分享他們如何恭維或讚美女孩,並要求民眾就年輕女性的成就、能力或個人特質給予正面回饋,而不是她們的外表,。   最後,Longfield提醒,女孩與越來越多的男孩被大眾傳媒與社群媒體大量傳遞的「完美身體形象」「轟炸」而倍感壓力。若父母能夠與孩子討論並與孩子一起挑戰這種不健康的身體形象將大有幫助。學校在建立孩童正確的態度這件事情上也扮演著重大角色,且應該將之列為教育工作中的優先項目。   資料來源:Girlguiding UK、The Guardian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