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23
早餐多吃無助於減重
「國王般的早餐,王子般的午餐,窮人般的晚餐」是減重的老口訣。這個想法是早餐大量的卡洛里,可使我們身體在一整天內有更多的時間燃燒。但是,新研究指出它是一個迷思。
為了測試這個理論,蘇格蘭的 Aberdeen University 將 30
位過重或過胖的男女,放在兩種不同的飲食方式,每一種吃長達一個月之後,停一個星期,再轉換到另一種。
第一種飲食方式,早餐卡洛里最多;第二種飲食方式,晚餐卡洛里最多。
在這兩種飲食方式之間,燃燒的能源或減重並無差別。也就是說,一天中,不管哪餐吃得最多,卡洛里燃燒的量仍然相似。兩種飲食方式的參與者皆減重7磅。
然而早餐吃很多的人,一天中比較不覺得餓,表示對注意體重的人仍是一個好的策略。
研究如何進行
此研究招募 16 個男子和 14 個女子,平均年齡 50
歲,BMI 32.5。健康的BMI值為 18-25。
研究中每個人有兩種飲食方式,每一種維持 4
週,由研究人員提供食物和飲料。所有的飲食基於 30%
蛋白質,35% 碳水化合物,35% 脂肪。
早餐豐盛的飲食方式,佔一天中 45% 的卡洛里,午餐
35%,晚餐只有 20%。
晚餐豐盛的飲食方式,佔一天中 45% 的卡洛里,午餐
35%,早餐只有 20%。
兩種飲食方式,平均一天人們燃燒的卡洛里稍微超過
2,800。
每天固定 1,700
卡洛里的飲食,早餐豐盛卡洛里並没有比晚餐豐盛燃燒更多。
在問卷中,早餐豐盛的人們明顯的感覺比較不餓,食慾較少,因為他們有較低水平的飢餓素
(ghrelin),以及較高水平的胰高血糖素樣肽-1
(GLP-1),使人們有飽足感。
研究者 Alexandra Johnstone
教授說:「就卡洛里來說,並沒有最好的吃飯時間。但是豐盛的早餐使人們有飽足感。在嘗試減重的人,可因此控制食慾。」
食物營養顧問 Connie Diekman
對研究結果並不驚訝,但是這樣的分析所面臨的挑戰是,每一個人身體的功能不可能完全相似。她建議,起床後一小時內吃早餐,要有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來提高血糖,也可讓血糖維持幾個小時。之後,每
3-4
個小時給身體補充能量,避免血糖降得太低,造成暴飲暴食。
研究發表在《細胞代謝期刊》
編編來源: Daily Mail (2022.09.09)
+ read more
2022.09.20
失智症風險與每日步數有關
英國生物銀行的縱向數據顯示,每天總共走 3,800 到
9,800 步可降低失智風險。
University of Southern Denmark的 Borja del Pozo Cruz
博士表示,每日走 9,826
步可降低失智最多風險─50%。每天最少走3,826
步,可以減少 25% 失智風險。
步伐速度很重要。一天中最高 30
分鐘的最佳速度為每分鐘 112 步。
發表期刊的社論指出,此研究點出了「每日步數與失智症之間很重要,但還沒有人研究的關聯」。
走的速度是重要關鍵
社論也指出一個關鍵發現,那就是較高的速度—在 30
分鐘的時間裡「僅僅」112步/分
—就能對降低此研究中的失智症發病率產生最大的影響。也就是說,每天
9,800 步中有30分鐘是112步/分,風險降低可達 62%。
「雖然每分鐘 112
步是一個快的節奏,但對於大多數人來說,「112」是一個比「10,000」步更容易達到、且不那麼令人生畏的數字,特別是對那些身體不活動或活動不足的人而言。
研究如何進行
該研究評估了 2013 年 2 月至 2015 年 12
月期間英國生物銀行 78,430 名 40 至 79
歲的人,其手腕佩戴加速度計的每日步數。研究人員評估了每日步數,是否是偶然的步數
(每分鍾少於 40 步) 或有目的的 (每分鐘 40
步或更多步),以及 30 分鐘的最高節奏 (一天中最高 30
分鐘的平均步數/分鐘,不一定是連續的)。
參與者的平均年齡為 61 歲;大約 55% 是女性,97%
是白人。在平均 6.9 年的追蹤中,866
人罹患失智症。對於偶然步數,最佳步數為 3,677
步。對於有目的的,最佳步數為 6,315 步。
Pozo Cruz
說,這項研究對以步數預防失智的建議提供了重要貢獻。
因為基於步數的建議具有易於溝通、解釋、衡量和執行的優勢。
研究人員承認:「參與者的年齡範圍可能導致失智症病例有限,這意味著我們的結果可能無法推廣到更老年的人群。」
研究發表在 JAMA 神經病學雜誌上
編譯來源:Medpage Today(2022.09.06)
+ read more
2022.09.16
【專題報導】乳房植入物再傳與多種癌症有關
文:陳書芳/台灣女人連線秘書長
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於日前發出警訊,除了先前指出的間變性大細胞淋巴癌(BIA-ALCL),乳房植入物可能還與多種癌症有關,已經或考慮使用的女性,以及醫療保健提供者應該留意相關風險與資訊。
可能發生在所有乳房植入物類型
截至2022年9月1日,FDA收到10例鱗狀細胞癌與12件不同類型淋巴癌的病例報告。不同於BIA-ALCL超過八成發生在絨毛面植入物,這些鱗狀細胞癌與淋巴癌並未集中在某些類型,而是與所有種類的植入物有關,包括填充鹽水或果凍矽膠、表面光滑或有紋理。
FDA目前並不建議女性預防性地移除乳房植入物,但建議持續、定期追蹤,如果發現任何異常就需就醫。
乳房植入物的風險
乳房植入物是一種醫療器材,主要用來增大乳房,或是重建未能正常發育、因癌症/外傷而切除的乳房組織。
在台灣,有鹽水填充和果凍矽膠填充兩種材質獲准銷售,依表面有光滑面和紋裡面的分別。兩種類型都有矽膠外殼,其大小、厚度和形狀不盡相同。
已經或考慮使用的女性需要注意,乳房植入物並非可使用一輩子,隨著植入的時間越長,移除或更換的風險就越高。
除了疼痛、攣縮、滲漏、破裂等常見的併發症和風險,2011年FDA首次確定乳房植入物與間變性大細胞淋巴癌存在可能的關聯,開始蒐集病例並提出警訊。隨著病例數的增加,今年七月一項研究指出BIA-ALCL發生率大大高於過去的統計。
2019年2月,台灣女人連線與立委林淑芬召開記者會,提醒民眾BIA-ALCL的風險。相關醫學會的反應是台灣、東亞及東南亞都尚未有確診案例出現,民眾不必驚慌。同年5月,新加坡出現一起病例;6月,日本出現首例BIA-ALCL;8月,韓國衛生部報告首例BIA-ALCL病例,12月出現第二例、隔年7月出現第三例,韓國女性集體對廠商提告;泰國於2020年7月亦傳出病例。
台灣於2020年出現BIA-ALCL首例病例。
隆乳之後一直覺得疲倦?是女人的幻想?
許多女性表示在使用乳房植入物後,出現疲勞、慢性疼痛和睡眠障礙等情況,這些女性認為是植入物引起的。
這些包含記憶力問題、睡眠障礙、疲勞、憂鬱等綜合症狀稱為乳房植入物相關疾病(BII,Breast
Implant
Illness),美國FDA列入使用植入物前應該考慮的風險,雖然目前的醫學不認為這些狀況與植入物有關,但美、英等國皆持續蒐集病例,以累積更多資訊。
美FDA上月公布最新統計,2008年1月1日至2022年4月1日之間蒐集的7,467件病例報告中,最常見的BII症狀描述依序為:疲勞、關節痛和腦霧。在其中657件有提供女性移除植入物後資訊的報告中,577人注意到症狀有所改善,80人的症狀沒有改善或惡化。
除了讓女人用苦痛去試驗 還能做什麼?
隨著BIA-ALCL的病例數持續增加,以及陸續出現的醫療器材管理問題,多國都有積極的追蹤與管理計畫。
美國於2019年要求乳房植入物製造廠Allergan將特定幾款「絨毛面乳房植入物」下架,2020年為了加強與患者/使用者的溝通,在乳房植入物的包裝加上「黑盒標籤」,說明植入物與ALCL及許多慢性疾病有關,包括自體免疫性疾病、關節疼痛、肌肉酸痛和慢性疲勞等。
台灣女人連線亦持續倡議台灣相關手術說明書應載明可能的併發症,並以「檢核表」(check
list)的方式加強溝通強度。經過多年爭取,BIA-ALCL已於2019年加入相關文件,但有關BII的資訊或檢核表形式,都尚未定案。
然而,那些沒有納入說明書、目前還未知的風險又該怎麼辦?不論是BIA-ALCL,或是此次FDA提出的鱗狀細胞癌、或是BII,在症狀疾病出現的早期,都並未得到重視,或者根本不知道與植入物有關,難道要不斷用女人的健康去試驗嗎?
使用者登錄制度可能是解方。
登錄制度是國際趨勢
高風險醫療植入物(例如心律調節器或人工髖關節)雖經核准上市,但上市前蒐集的臨床資料多為短期追蹤且人數有限,因此,上市後的監測或追蹤很重要。目前有不良事件通報、安全監視及警訊蒐集等方式,但這些方法都相對被動,仰賴醫師或廠商的通報。也因為無法長期追蹤使用資訊,很難完整評估醫療器材的長期安全性。「使用者登錄制度」可以解決這些問題。
對使用特定醫療器材的患者進行「使用者登錄」,建置其基本資料、使用的醫材、手術資訊、後續健康情形等內容。透過系統,可長期追蹤使用者健康狀況,主管機關亦可掌握並蒐集器材的安全資訊。而當器材有下架或健康疑慮時,也可主動聯繫使用者,即早通知,進行健康管理。
隨著乳房植入物與罕見癌症及各種不良反應有關的訊息越來越清晰、罹病人數越來越多,各國的管理舉措也愈發積極,澳洲、英國、美國、荷蘭等國皆有乳房植入物登錄制度。
在台灣,「乳房植入物登錄制度」經過台灣女人連線多年推動,衛福部於2020年委託臺北醫學大學研究建置,今年邁入第三年,系統逐漸成形,醫師對此大多也都持正面態度,期待系統正式上路,守護女人健康!
+ read more
2022.09.14
我們為什麼哀悼我們不認識的人:伊麗莎白女王?
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去世,全世界都公開表示悲傷,從倫敦白金漢宮的公衆聚集,和全球領導者的哀悼,至社群媒體上所反映出來個人對她的感念。
當然大部分對女王逝世表示悲傷的人,從來未親眼見過她。
對我們並不認識的人所湧現的悲傷,和對我們親近的人去世有何不同?
可能相似,也有些明顯的不同,甚至人們對女王如何追思也有爭論出現,使得哀悼的情境複雜化。
悲傷相似處
對某些離世的人表示悲傷,是反映出這一生彼此的關聯及依附。
雖然女王非我們的直系親屬,但很多人和她一起「長大」。女王在位70年間,是我們祖父母、父母、和現在我們生活的一部分。這個集體跨世代的連結,使我們感覺好像「認識」她。
另外,全世界都一直在準備可能失去她。她的高齡、健康問題、和去世後的計劃皆是許多媒體報導的主題。
是這種對她的「熟悉」,讓我們有和失去親朋好友的感覺非常相似。
悲傷相異處
對公眾人物如女王的哀悼,可以是非常不同。
通常我們哀悼死者是懷念和我們之間親近的關係。但是,女王遙不可及。大部分的人與她並沒有個人軼事、沒有一對一的共享經驗、沒有那些可反應的交織記憶。我們難以想像出這個人真正的形象,以及她對我們的意義。
對於公衆人物去世之後,我們依靠著他們公共的形象及事蹟,形塑一種集體的悲傷在社群媒體分享。這和反映個人和親友人的關係的悲傷是不一樣的。
被挑戰的悲傷
因為大部分的人和女王並不認識,我們對她的了解
(特徵、個性)
都不是建立在事實。人們對她的記憶可能因他們的年齡、政治觀點、或因殖民生活而不同。
例如,曾經被英國殖民的國家的人們如何厭惡女王和王室。英國人曾經對全球數百萬人的死亡和流離失所負責,特別是來自加勒比海、非洲和南亞的人。
而伊麗莎白女王和任何皇室成員都沒有為過去犯下的英帝國罪行道歉。
因此,在英國、大英國協和更多的地方,如何追思女王的爭議在社群媒體上演出。這個爭議也複雜化人們分享對她去世的不同反應。
這引發了一些問題:我們是否應該哀悼?誰能表達他們的悲傷?甚至有人可能不同意悲傷是恰當的。
這些對她去世的所有不同反應,我們必須有容納的空間。
媒體的角色
我們如何悲傷,媒體扮演一個不可或缺的角色。
女王去世前,我們看到即時更新和不間斷相關的報導。預料中的事件如此接近,跟著就發生了。接下來公眾所湧現的悲傷,會觸發一些人相同的情緒。
對最近或幾年前失去親朋的人們,媒體如此連續的報導可能觸動親人或朋友過世的回憶。
這種24小時的新聞循環,將女王生病的每個細節即時更新,而現在去世了,可觸動我們所經歷過的失去。我們需要審慎對待那些不同的反應。
編譯來源:The Conversation (2022.09.09)
+ read more
2022.09.12
你的血型會增加你中風的機率嗎?
當談到缺血性中風的風險時 —由血栓引起的那種—
過去的研究指出,血型可能起著一定的作用。O
型血的人風險通常比 A、B 或 AB 型的人低一些。
現在,這項新研究顯示,與晚年相比,年輕時 (60
歲之前) 發生缺血性中風與血型更密切相關,特別是
A型。
研究人員強調,血型並非是強大的影響:平均而言,在
60 歲之前,血型A 型患中風的風險比其他血型高
16%;而O 型血則減少 12% 的風險。
University of Maryland School of Medicine教授Braxton
Mitchell說,「A型的人不需要擔心,還有許多因素會影響一個人中風的可能,而這些因素是可以改變的。」
無論血型如何,人們都應該關注他們可以控制的中風風險因素。
他建議,人們可以避免吸煙、定期健身、均衡飲食,並控制高血壓、糖尿病和其他會增加中風風險的健康狀況。
為什麼血型會影響中風風險?
缺血性中風是在大腦的血管有血栓阻塞血液流動。有些蛋白質稱為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VWF) 和VIII 因子易造成血栓形成。在非 O
型血液裡,這些蛋白質的濃度平較高。
該研究的其他一些發現也驗證之前的論述:A型與靜脈栓塞的風險增加有關。以及再次顯示,與老年相比,血型對
60 歲以下的人產生了更大的影響。
根據2021年的資料,在台灣,O型是最常見的血型,約
43.9%;A型是第二常見的血型,約25.9%。
風險因子:血型、年齡和其他
新發現來自全球 48 項研究的整合性分析,包括大約
17,000 名在 60
歲之前患有缺血性中風的人,以及一組年齡較大的中風患者和一組健康人。
研究人員發現,O
型的人中風風險減少,早年風險降低 12%,但在 60
歲或以後僅降低 4%。
A 型的人在 60 歲之前中風的風險增加
16%,但在老年人中風險僅增加 5%。
Mitchell指出,A
型血的人可能更容易受到其他可以促成血栓形成的因素影響,比如口服避孕藥或吸煙。
在她去年 3
月發表的一項初步研究中發現:使用避孕藥和吸煙的女性在
50
歲之前患中風的風險高於不吸煙、也沒有使用避孕藥的女性。當他們是非
O 型血時,這種風險會進一步增加。
此研究在8 月 31 日發表在《神經病學》線上雜誌
編譯來源:Health Day (2022.09.01)
+ read more
2022.09.10
透過終生學習、社交及活動,避免失智症是有可能的
根據一項為期 60
年的研究結果,即使對那些失智風險較高的人來說,也有可能避免失智症。
這項發表在《神經病學》雜誌上的研究顯示,人們在一生中透過教育、社交互動和積極活動建立認知儲備
(cognitive
reserve),可以降低患失智症的風險,即使是具有遺傳因子的人也一樣。
此外,建立自己的認知儲備,可以抵消對那些兒童時期認知能力低下的負面影響,並在未來生活中提供更強的心理韌性。
這項由阿茲海默氏症協會資助的長期研究再度驗證了一個流行的理論,即是「你越經常挑戰你的大腦,你在晚年遇到記憶和思維的問題就越小」。
考慮到我們很難成功治療失智症,這項研究承諾我們可以而且應該在為時已晚之前,在整個生命中建立我們的心理韌性。
研究作者-蘇塞克斯醫學院的Dorina
Cadar博士說:「這些結果令人興奮,因為這表示認知能力在我們的一生中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參與智力、社交和身體活動的生活方式可能有助於防止認知能力下降和失智」。
研究如何進行
這項研究包含了近 1200 名1946
年出生於英國的參與者。他們在 8
歲時進行了認知測試,在 69
歲時再次進行了認知測試。根據參與者的教育程度、參與休閒活動和職業,為每個人計算了一個「認知儲備指數」;並且測試了閱讀技能,以評估學習能力。
兒童時期較高的認知技能、較高的認知儲備指數和較高的閱讀能力的人,到了
69
歲時,其認知測試得分較高。例如,擁有學士學位或高等教育學歷的人,比沒有受正規教育擁有學士學位的人得分高
1.2
分。同樣地,成年後參加多項休閒活動的人,比不參加休閒活動的人得分高
1.5
分。最後,從事專業工作的人,比從事非技術性工作的人得分超過
1.5 分。
奇特的是,無論他們在 8
歲時的分數如何,認知儲備指數較高的人,其認知技能下降速度比指數較低的人慢。
阿茲海默氏症協會研究傳播經理 Katherine Gray
說:「從童年到成年,無論是在教育、職業還是從事複雜的愛好方面,保持大腦活躍的參與者在
69
歲時都有更好的思維能力。雖然有許多與患失智症相關的風險因素,但希望知道參與精神刺激活動並找到定期挑戰大腦的方法,可以幫助減少記憶力和未來思維發展的問題。」
編譯來源:European Scientist (2022.08.04)、Neurology
(2022.08.03)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