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專區

胸部摸到腫塊 不是乳癌就能放心?
2022.12.02
胸部摸到腫塊 不是乳癌就能放心?
隨著乳癌防治意識的提升,許多女性會自我檢查,如果摸到腫塊都會很擔心,若進一步檢查發現是囊腫或其他類型的非癌性增生大多會鬆一口氣,但故事可能還沒結束。   一項最新研究指出,這些囊腫或增生組織雖不一定會發展成癌症,它們會是未來罹患乳癌可能性上升的指標。   有良性乳房疾患的女性 更可能罹患乳癌 這項來自西班牙的研究指出,女性若有良性乳房疾患,包括纖維腺瘤和囊腫,未來20年內確診乳癌的可能性幾乎是沒有乳房疾患女性的兩倍,並且與年齡無關。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比較了超過77萬名女性罹患乳癌的風險。其中,在20年左右的追蹤,大約17,800名女性被診斷出患有良性乳房疾患,約11,700名女性確診乳癌。   每千名患有良性乳房疾患的女性中約有25名確診乳癌。相較之下,每千名沒有良性乳房疾患病史的女性中,大約15名診斷出罹患乳癌。   「客製化」乳癌篩檢可能是解方 研究作者、流行病學家Marta Román表示,這項研究發現鼓勵有良性乳房疾患的女性應有乳房篩檢計畫,因為她們面臨的風險更高,而且可能受益於更高程度的乳癌早期檢測。   「由於患有良性乳房疾患的女性罹患乳癌的風險增加,因此可以使用與乳房疾患相關的訊息,包含乳房密度、年齡和乳癌家族史等內容來設計個人化的篩檢策略。」Román這樣說。例如,沒有乳房疾患、乳房組織密度高或乳癌家族史的人,可能每三、四年接受一次標準乳房X光檢查,而不是每兩年一次。而對於有乳房密度高、乳癌或良性乳房疾患家族史的較高風險族群,可每年提供乳房X光或MRI檢查。       編譯來源:Health Day (2022.11.22)      
+ read more
大多數人每天八大杯水過量
2022.11.30
大多數人每天八大杯水過量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每天喝八杯水 (2000cc) 的建議可能是過量的。   每天喝八大杯水已成為公認的智慧,並經常出現在健康指南中。然而,最新的工作,迄今為止最嚴格的水周轉量 (Water Turnover) 研究顯示,人們的水攝入量範圍很廣。許多人每天只需要大約 1.5 至 1.8公 升,低於通常推薦的2公升。   水周轉量是指我們身體每天所使用的水,包括攝入的水分和流失的水分,在很大程度上它反映了我們的我們每天對水的攝入需求。   該研究的學者Yosuke Yamada教授指出,「目前的建議根本沒有科學依據。大多數科學家都不確定這個建議是從哪裡來的。」   一個問題是,以前對需水量的估計往往忽略了食物的水分含量。而食物水分占我們總攝入量的很大一部分。   Yamada 說,「如果你只吃麵包、培根和雞蛋,你不會從食物中獲取太多水分,但如果你吃肉、蔬菜、魚、意大利面和米飯,你可以從食物中獲取大約 50% 的水分需求。」   沒有所謂的「一體適用的」飲水量 研究發現該指標因人的年齡、性別、活動量和周圍環境而有很大差異。生活在炎熱潮濕氣候和高海拔地區的人以及運動員和孕婦、哺乳期婦女的周轉率更高,這意味著他們需要喝更多的水。   能量消耗是水周轉的最大因素,在 20 至 35 歲的男性中觀察到轉換的數值最高,平均每天 4.2 升。這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下降,90 多歲的男性平均每天2.5 升水。20 至 40 歲的女性平均換水量為 3.3 升,到 90 歲時下降到 2.5 升。運動員比非運動員多換水量約 1 升。新生兒換水的比例最大,每天更換體內約 28% 的水分。   根據聯合國人類發展指數,身體活動的水平和運動的狀況是水分轉換量差異最大的原因,其次是性別和年齡。   研究共同作者University of Aberdeen 的John Speakman教授表示,這項研究顯示,在大多數情況下,應該喝八大杯水的普遍建議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可能太高了。我們的結果並不支持『一體適用的』飲水量。   事實上,雖然飲用的水量超過身體所需的水量不太可能對健康有害,但清潔飲用水不是免費生產的。即使不是健康成本,但飲超過我們的需要水也是要付出經濟或環境成本的。   如何檢測水周轉量 這項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研究評估了來自 23 個國家的 5,604 名年齡在 8 天到96 歲之間的人的飲水量。該研究中人們飲用的水,其中一些氫分子被「氘(deuterium)」取代,氘是氫的一種穩定同位素,天然存在於人體內並且無害。測量一個人在一周內通過尿液排出氘的速度,可以告訴你他們正在更換多少水。多餘氘的排出率揭示了體內水的轉換速度。       編譯來源:EurekAlert! (2022.11.24)、 the guardian (2022.11.24)      
+ read more
「好」膽固醇對於心血管的影響有種族差異
2022.11.29
「好」膽固醇對於心血管的影響有種族差異
血液中「好」膽固醇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 的水平越高,其心臟病風險越低,這一長久、廣泛持有的概念現在可能有修正的必要!   根據最新 REGARDS 大型的世代研究分析,關於所謂「好」膽固醇可預測冠心病 (CHD) 風險的說法並不適用於黑人成年人。     研究人員說,與通常的認知相反,低 HDL 含量並沒有給黑人帶來更高的心臟病風險。而在白人中,HDL含量低於 40 毫克/分升的人比 HDL 水平較高的人患冠心病的風險高出22%。   研究人員發現,被認為具有保護作用的高 HDL 含量 (高於 60 mg/dL) 與較低的冠心病風險無關,不論是白人或黑人。而高水平的「壞」膽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LDL) 和甘油三酯的水平與這兩個種族的心臟病風險增加更有關。   僅有白人參與的研究:看不見族群差異   膽固醇與冠心病的相關性是在早期的 Framingham 心臟研究中得到證實。該研究的所有參與者都是 100% 的美國白人。在這長期研究中,所謂的低水平「好」膽固醇與發生心臟問題的較高機率有關—但僅在白人參與者中。   Oregon Health & Science University的研究負責人Nathalie Pamir說,影響健康膽固醇水平認知的早期研究絕大多數涉及美國白人參與者。「我們的研究對我們用來評估風險的可用生物標誌物 (如:膽固醇) 打了一個大問號,因為它們是在沒有考慮所有種族的情況下開發的。」   Pamir說:「通常在醫生辦公室,這些HDL水平較高的人會因為風險較低而受到讚許」。「現在,醫生不應讚許高HDL患者,而應該什麼也不做,或者說,『我們不知道這意味著什麼』。」   沒有參與這項研究Tulane University的 Keith Ferdinand 博士警告說,使用HDL水平來估計風險,可能會不準確地評估且錯誤分類黑人的冠狀動脈疾病風險並阻礙他們得到最好的醫療照護。   這項由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資助的研究在大約 10 年的時間裡收集了近 24,000 名美國成年人的數據,其中約 42% 是黑人。研究人員說,這兩個種族的參與者在年齡、膽固醇水平和其他心臟病風險因素方面相似。   此研究發表於11月的美國心臟病學會雜誌上       編譯來源:Reuters (2022.11.22)      
+ read more
剖腹產後選擇分娩方式的健康風險
2022.11.25
剖腹產後選擇分娩方式的健康風險
蘇格蘭研究人員評估了超過 45,000 個生產,並進行了 22 年以上的追蹤。   根據研究結果,剖腹產後選擇陰道分娩在未來骨盆腔手術的風險比選擇剖腹產高。此發現提供有用的資料協助婦女在經過一次剖腹產後,計劃下一次懷孕的分娩的方式。   近年來,剖腹產在全球顯著地增加:英國所有的分娩中 30% 是剖腹產。已有指南建議孕婦應諮詢有關剖腹產後未來懷孕分娩方式的相關風險和益處,以便對其選擇做一個知情的決定。   但目前少有證據顯示這樣的選擇如何影響婦女骨盆腔失調的風險,例如:骨盆器官的脱垂、尿失禁、肛門脱垂和糞便失禁等。   因此,英國University of Oxford人口健康的Dr. Kathryn Fitzpatrick 和同儕進行一項世代研究 (cohort study)。對象為發生在 1983 年 1 月至 1996 年 12 月蘇格蘭 47,414 的剖腹產,皆足月且只有一胎。   研究發現,67% 的婦女在一次剖腹產後計劃陰道產,33% 計劃剖腹產。在追蹤這些婦女平均超過 22 年中,有 1,159 人施行骨盆腔手術,而計劃陰道產的婦女是計劃剖腹產的2倍:其中骨盆器官脱垂手術的風險是3倍、尿失禁是2倍。   研究又發現,只有隨著計劃陰道產而分娩的婦女,其風險才會增加。而計劃陰道產分娩時無預警的做了剖腹產的婦女,她們的風險和計劃剖腹產相似。   作者希望這個研究可以提供有用的資訊給這些有過剖腹產的婦女,做為未來分娩的抉擇的依據。   此研究發表在11月《PLOS醫學》期刊。       編譯來源:EurekAlert! (2022.11.22)    
+ read more
馬爾他將放寬最嚴格的反人工流產法
2022.11.23
馬爾他將放寬最嚴格的反人工流產法
馬爾他衛生部長Chris Fearne16日表示,馬爾他將放寬其嚴格的反人工流產法,允許在母親的生命或健康面臨嚴重風險時中止妊娠。   這個地中海島嶼是歐盟中唯一全面禁止人工流產的國家。民意調查始終顯示絕大多數人反對人工流產,其中大部分是老年人。   Fearne 說,下週將提交給議會的立法修正案將解決婦女的生命或健康面臨嚴重風險,但胎兒太小無法分娩的情況。   目前,他在新聞發布會上說,如果醫生為了挽救母親的生命而中止妊娠,最高可判處四年監禁。出於同樣原因中止妊娠的婦女也可能被判入獄四年。   他說,「我們現在的選擇不是母親或嬰兒哪一個該存活。這裡的選擇是讓母親和嬰兒都死去,或者是挽救母親的生命。」   「我們認為,在經歷了這樣磨難之後,這名婦女不應該面臨入獄的可能」。   這項改革是在美國遊客 Andrea Prudente 於6月因開始大量流血,她請求中止無法存活的妊娠被拒絕後進行的。   她的醫生說她的生命處於危險之中。最後她被轉移到西班牙並在那裡進行了人工流產。   9月,Prudente 控告馬爾他政府,要求法院宣布禁止在任何情況下人工流產的法律侵犯人權。此案尚未開庭審理。       編譯來源:REUTERS (2022.11.17)      
+ read more
地球人口已突破八十億
2022.11.22
地球人口已突破八十億
#2021年全球婦女每人一生平均生育率為2.3胎 #2021年台灣婦女是0.975   聯合國 (UN) 證實,世界人口已達 80 億。   雖然這聽起來像是一個巨大的里程碑,但增長率實際上是自1950年以來的最低水平,並且在2020年首次降至1%以下。    我們花了12年的時間才從70億人口達到這一點,因為全球大部分地區現在的生育率都低於維持人口所需的數量。   2021年每名婦女一生平均生育率為2.3胎,但在 1950年每名婦女生育5胎。   根據7月聯合國發布的《世界人口前景》報告,下一個10億人口 ─即達到90億─ 將需要大約15年的時間,也就是到2037年。   下一個十億中的一半人口預計將來自八個國家,其中五個在非洲;剛果民主共和國、埃及、埃塞俄比亞、尼日利亞和坦桑尼亞。   明年, 印度的人口將超過中國,因為印度將趕上並開始超過中國 14 億的人口數字。        編譯來源:Daily Mail (2022.11.15)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