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

男性不孕可能是基因作祟!
2019.12.24
男性不孕可能是基因作祟!
最近科學家發現了一種與男性不孕症有關的基因變異,可能為診斷及治療男性不孕症的方法打開大門。   當一對夫婦難以生育時,問題大約一半出在男性不孕症,但是相較於女性,目前對於造成男性生殖問題的基因的了解非常少,但醫生推測,大約2000個基因參與體內精子的產生。   這份研究的發現其實是無心插柳。一位有生殖問題的26歲男性被轉介給研究人員,兩年來研究人員與這位患者合作並進行研究。過程中這位男性的精子數量始終很低,因此研究人員為他做了DNA分析,並發現他的DNA有片段重新排列,特別是在染色體第20對和第22對。   這種異常DNA組成促成一個名為SYCP2基因的表現增加了20倍。SYCP2的過度表現顯示某些遺傳密碼可能會使精子的產生一團糟,因而不孕。   研究人員另外對三名長期不孕的男性進行DNA分析,同樣也發現異常的DNA及過度表現的SYCP2基因。   眾所周知,DNA中的缺陷可能導致各種遺傳疾病,但是大多數醫生對這次所發現的男性異常DNA並不太擔心。令人無法理解的是,若DNA異常發生在女性身上則變成生殖問題首要處理的項目。   研究作者表示,男性不孕者的染色體重新排列鮮少被持續追蹤,但這可能導致反覆流產。   研究顯示,染色體重新排列可能干擾對生育很重要的基因,因此需要被加以考慮。不過,研究也提醒,用研究所發現的DNA異常來判斷男性是否需要治療還為時過早。即使如此,研究者希望至少將其添加到基因篩檢項目中,以便能夠告知男性其生殖健康狀況。   研究作者表示,有時候診斷本身就可以起到治療作用,即使目前沒有可以治療的方法。這讓患者不會再糾結於問題的原因。   編譯來源:DailyMail(2019.12.19)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芬蘭新上任總理 形成另一種新領導風範!
2019.12.21
芬蘭新上任總理 形成另一種新領導風範!
在國際調查中連續蟬連兩屆世界上最幸福的國家─芬蘭,是全球極少數擁有女性領導人的國家之一。現年34歲的Sanna Marin於上週宣誓就職,成為芬蘭目前最年輕的總理。在創下這一紀錄同時,社會民主黨緊跟隨另一位年輕、進步的總理-紐西蘭的Jacinda Ardern的腳步。Ardern在2017年大選工黨獲得勝利時是37歲,也是首位在擔任總理期間生產的女性總理。    1906年,芬蘭成為歐洲第一個授予婦女投票權的國家,被左翼人士視為類似烏托邦,或至少是個社會自由主義政府可以達成的光輝榜樣。芬蘭資本充足的普及教育體系是世界上最成功的體系之一。在2017至2019年間,它進行了普遍基本收入的首次試驗。今年夏天,一個新的左傾政府承諾到2035年之前要實現碳中和的目標,這被芬蘭綠黨準確地描述為「可能是世界上最野心勃勃的目標」。   這次芬蘭政治的新聯盟中,其他四個政黨均由女性領導,其中有三位都是30歲的世代;在紐西蘭,眾議院的女性議員佔40%以上。而我們應該將一個國家領導人的個人特質與整個政治文化建立連結嗎?Marin女士及Ardern女士分別都是芬蘭及紐西蘭的第三位女總理,這兩個國家常被視為進步的燈塔,都同樣由女人負責治理,這難道是巧合嗎?   女領導人當然不能保證一個國家或一個政黨有進步的觀念。英國的兩位女總理一直是保守黨;德國總理Merkel女士是一名右派的基督教民主黨人;Marine Le Pen女士則領導法國的極右派。女選民或女政客不見得比男人更自由、社會民主或保護環境。當英國右翼的獨立黨和脫歐政黨在英國女性中從未像在男性中那樣受歡迎,歐洲大陸的民族民粹主義政黨卻沒有同樣的問題,以及美國有53%的白人女性投票支持川普總統。   但是,當許多國家(巴西、印度及匈牙利)的政治生活被強硬派領導人重新塑造的時候,芬蘭和紐西蘭提醒人們可以有其他的選擇。學術證據顯示,更多元的代表性形成的政策會使過去遭邊緣的群體逐漸得到關注而獲益。Ardern女士並沒有因為將來必須依賴對聯盟夥伴而感到束手無策,她表示建立共識是她所喜歡的工作的一部分。暗示所有女性政治家都更擅長這種工作風格,將可能變成一種刻板印象。但是,正如Greta Thunberg的領導風範為氣候變遷運動注入了新的活力一樣,看到進入政府的新一代女性處理著我們都面臨的許多挑戰是令人振奮的!    編譯來源:The Guardian(2019.12.9)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長效的男性避孕藥是否可逆,尚待研究
2019.12.18
長效的男性避孕藥是否可逆,尚待研究
11月底,印度完成了注射型男性避孕藥的臨床試驗,並且印度政府最快將於6個月後使其上市。但是,科學家認為,這個男性避孕方法的可逆性仍不確定,目前它更像是結紮手術的進階版。   該藥名為Risug,是一種可分解的凝膠,給藥方式為在局部麻醉下注射到輸精管中,阻礙精子在輸精管內的前進,達到避孕的效果。研究人員聲稱,這種非荷爾蒙的避孕藥效期長達13年,並且是可回復的。   目前該藥第一階段有效性已完成三期人體試驗。但第二階段—透過注射來分解凝膠以恢復生殖能力,尚未進行人體試驗,僅做過動物實驗。   一些科學家表示,雖然Risug確實可以取代結紮手術,但藥物的可逆性仍需要研究來確認。   藥物的發明者Sujoy Guha也同意這點,他表示他還不會宣稱其可逆性,雖然他有信心在經過人體試驗後能證實可逆性,但目前他將此藥定位在結紮手術的改進,亦及可以降低進行結紮手術時造成的傷害,也不需要任何手術切口。   RISUG的人體試驗結果怎麼說? 臨床試驗對139名41歲以下、育有至少兩子的已婚男子進行單次注射,並追蹤六個月。   結果顯示,133位妻子在沒有避孕措施的性行為後沒有懷孕,6位有懷孕。科學家將懷孕歸因於藥物從注射器滲出或輸精管被穿刺。   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教授對試驗提出質疑,她表示即使是看似微不足道的失效案例也很重要。由於副作用和失敗率,可能讓這款藥與結紮手術沒什麼區別,還需要有更多研究來確認其效果及安全性。此外,雖然非常重要的第三期臨床試驗的結果是正面的,但受試者只有139人且追蹤時間只有6個月,因此,至少對許多市場而言,該藥是一種進步,但不會改變遊戲規則。   印度研究人員表示,Risug已完成三期人體試驗,自1990年代初以來已有500多名受試者參加,並且是以國內最好的標準來實驗及測試毒性。30年下來更有12項研究引用這些文獻來說明其避孕的效果。   他們還表示,這種藥將是負擔得起的持久避孕方法,並且受試者沒有報告喪失性慾或重大副作用。印度的藥品監管機構預計將很快地批准該藥品的生產和上市。Guha博士也已授權給非營利組織Parsemus Foundation在美國推出此藥。   此外,在比爾和梅麗娜·蓋茨基金會的資助下,Guha博士在研究注射到輸卵管以避孕的藥物。   男人會因此開始分擔避孕責任嗎? 在印度這樣的重男輕女社會中,男性使用避孕藥的比率仍然很低。根據官方數據,超過90%的已婚夫婦不使用保險套。男性結紮率很低,女性絕育仍然是一種流行的避孕方法。   研究人員認為,對於避孕的態度在全球可能會發生變化。目前男人未積極避孕的原因之一是他們的避孕選項太少。他們的目標是為男人開發一套避孕藥,只有在有這種情況,男人才能真正可以與伴侶分擔避孕責任。時間將證明Risug是否將成為突破性的男性避孕措施。     編譯來源:BBC(2019.12.06)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臨床挑戰:女性的血友病
2019.12.11
臨床挑戰:女性的血友病
血友病是一種遺傳性基因缺陷的疾病。因缺乏某些凝血蛋白,而無法或較不易凝血。凝血蛋白的基因位於X染色體上。因為它是隱性的,因此,男性(XY)的X染色體,只要有缺陷基因,其特徵就會表現。而女性(XX)則在兩個X染色體上都要有缺陷基因,該疾病特徵才會表現出來,但這種情況極為少見。因此,血友病一直都被視為男性的疾病,常忘了帶病原(有一個血友病基因)的婦女,同樣也會有流血的問題。   事實上,根據在多倫多的血液科專家Sholzberg,30%以上帶病原的婦女,有流血問題的經驗⋯⋯和一般所假設的明顯相反。這種假設以為婦女是「沈寂」病原者,不會有血友病的症狀。但數字顯示這類的婦女也有不正常流血的風險。因為帶病原者流血問題,缺少明確性地描述,「帶病原者」的名稱,幾乎意指並無臨床症狀。   因此,需要將血友病帶病原者重新做正確的歸類。 如果凝血因子低於40%或50%,是血友病的標準,則可使用男性的系統:如果凝血因子是6%到40%─50%,表示婦女有輕微的血友病;凝血因子是1%到5%的婦女,則屬中度血友病;少於1%的則是嚴重的血友病。如果高於50%,我們即可合理的使用「無症狀」的名稱,或基於異常流血的程度,稱其為「有症狀的帶病原者」。   除了命名術語的議題之外,要充分診斷婦女流血的議題也很有挑戰性。   婦女流血失調最普通的症狀是大量的經血。Sholzberg指出,婦女不討論她們的月事,也不清楚什麼是正常月事,和經血相關的污名化使得一般人通常不會去探討。即使向醫護人員提起,通常這些人對正常經血的知識也是不足的。   所以必須教育這些婦女有關血友病帶病原者的知識,當她們遇到因為醫師不熟悉其處理的方式而受到阻礙時,她們可以有能力為自己爭取適當的治療。   嚴重的月經失血,必要的標靶治療包括荷爾蒙為基礎的療法;避孕藥和子宮環也可以用來控制流血;促血液凝集劑,促進凝血穩定性,和減少經血。   懷孕對婦女是高風險期,分娩以及產後,都有可能大量的失血。新生兒如果有血友病或是帶病原者,也可能有很高的風險,特別是男嬰生下就有比較嚴重類型的血友病。   通常和血友病相關的其他不正常流血的類型,例如關節流血,這是男性血友病典型的類型,會導致病人關節受損毀壞,在女性帶病原者也會發生。女性是長期微失血而導致關節損壞,和男性血友病關節損壞方式不同。   根據Scholzberg最後的分析,醫護人員需要注意以下事項: * 血友病帶病原者也會異常流血 * 要瞭解並認同女性病人的經驗 * 需要教育婦女,了解血友病帶病原者,也為自己爭取治療的權益 * 需要教育婦女和醫護人員,有關正常經血和陰道流血   編譯來源:Medpage Today(2019.12.02)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睡眠呼吸中止症,男女很不同!
2019.11.30
睡眠呼吸中止症,男女很不同!
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OSA)被認為主要是男性的疾病。近年來,雖然被診斷出患有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的女性變多,但男女之間的比例仍很懸殊,男性多女性3至5倍。最近一項研究指出,若修正目前的診斷標準,女性有阻塞性呼吸中止的比率幾乎提高了一倍。顯示女性可能有被誤診的風險。   研究作者認為,睡眠呼吸中止可能是男女在疾病表現上有差異的典型例子,無論是症狀或背後的病理都有差異,這影響了治療方式。這份研究就是在探討男女的睡眠呼吸中止有何不同,以及常見的評估方法如何低估了女性的睡眠呼吸中止。   研究怎麼做的 研究人員分析在2010年至2013年之間2,057名全面睡眠研究的資料。此在家中進行的睡眠研究不僅測量呼吸活動,也測量大腦活動及其他在睡眠實驗室可測量的指標。   研究小組根據「AHI (呼吸紊亂指數)」,即每小時睡眠呼吸暫停及因呼吸道狹窄導致低度通氣量的次數,以了解參與者的嚴重程度。通常AHI大於15表示有中度至重度睡眠呼吸暫停,並與高血壓和死亡風險增加有關。   他們也評估可能引起睡眠呼吸暫停的病理,包括:呼吸道坍塌程度、對呼吸模式變化的敏感度、對氧氣變化的敏感度及因呼吸中止而醒來的速度等。   研究發現,在非快速眼動睡眠期間,AHI得分大於15的男性是女性的兩倍。但是,在快速眼動睡眠期間,男女的狀況相似,皆有57%的人AHI得分大於15。作者指出,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快速眼動睡眠期間的睡眠呼吸暫停與有害的心血管結果有關。     此外,影響睡眠呼吸中止的生理機制在男性和女性之間是不同的。女性在非快速眼動期中,對於呼吸模式變化敏感度較低、呼吸道坍塌程度較小、較容易因呼吸中止而醒來。   耶魯大學醫學院女性睡眠健康計劃主任表示,我們越來越意識到睡眠呼吸中止是有性別差異的疾病,重要的是要了解它如何對男人和女人產生不同的影響。了解性別各自的特異性可以提供更精準的治療,並帶來更好的結果。   診斷標準低估女性患者 目前以血氧飽和程度降低4%且有呼吸暫停事件來判斷是否罹患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研究將這個定義與其他定義進行了比較,發現其他定義對血氧飽和程度的要求不那麼嚴格,且有些定義也考慮了患者因呼吸中止而醒來的經驗(大多數在家進行的睡眠研究未測量到)。   研究發現,若將輕度的血氧降低和醒來的經驗加入計數,女性有阻塞性呼吸中止的比率幾乎提高了一倍。顯示女性可能被誤診的風險。     編譯來源:Eurekalert(2019.11.25)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全球第一個男性避孕藥 最快6個月後問世!
2019.11.26
全球第一個男性避孕藥 最快6個月後問世!
近日,印度科學家透露,一項注射型的男性避孕藥已完成臨床試驗,目前正等待印度政府主管機關審核通過,最快將在6個月後問世,這無疑是避孕技術發展的一大突破!   避孕藥物研究的性別偏見 一直以來在避孕這件事上,許多生育年齡的女性常是責任主要承擔者,她們大部分會使用非永久性的避孕措施,身體也因而須承受藥物所帶來的副作用,如:體重增加、情緒起伏、頭暈噁心、胸部脹痛、經期之間的出血等狀況。   避孕藥研發長久被詬病有男女雙重標準的現象,過去在美國雖數次出現男性避孕藥的開發研究,但所有臨床試驗最後卻都以副作用對男性來說無法承受為由,中途宣告失敗放棄。所以這次的新消息令所有人對男性避孕藥又重新燃起一線希望。   印度25年的研究:藥效將長達13年 這項藥物的研發團隊是來自印度醫學研究委員會(Indian Council of Medical Research, ICMR)的科學家。他們讓男性在被麻醉之後,從腹股溝的位置將新研發的聚合物注射進睪丸,藉此阻擋輸送精子到陰莖的管道,達到避孕效果。研究顯示,藥物的避孕成功率達97.3%,藥效將長達13年之久。   研究團隊表示,他們已完成三回合的臨床試驗,303名參與者都表示沒有出現副作用。其他出現副作用者,症狀則幾乎與女性使用避孕藥的情形相似。   協助研究計畫的資深科學家Sharma博士表示,若藥物未來可成功上市,這將可以說是全球第一個安全的男性避孕藥。     編譯來源:Dailymail(2019.11.19)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