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07
青壯年男性也要小心低骨密度問題!
骨質疏鬆、骨頭易碎常被視為是停經女人健康的問題,不過最近一項研究卻發現,35-50歲中年男性出現低骨密度問題的盛行程度可能超過大家的想像。
骨質缺乏症(osteopenia)發生在骨骼密度低於正常值的時候,但還不到會輕易碎裂的程度。如果沒有測試骨密度,這個骨質疏鬆的前兆一般很難被發現。
研究對象與結果
研究團隊分析173位35-50歲成人的骨質密度,參與者被邀請以雙能量X光吸光式測定儀掃描股骨頭與腰椎,這兩個部位是容易發生骨折的位置。結果顯示,26%女性參與者有骨質缺乏症,而男性的比例還稍高於女性,有28%有相同狀況。
負重運動及鈣攝取有利骨骼強健
研究指出,維持骨骼健康需依靠做負重運動,像是走路、跑步、跳躍這類活動,才會訓練骨骼抵抗重力,藉由支撐體重變得更強健。研究中的大多數男性參與者雖有大量運動,但幾乎都是選擇騎自行車。這個運動跟游泳一樣,會讓心血管系統健康,卻對維持骨骼健康發揮不了效果。
飲食均衡、充足的鈣攝取也是重要的,但研究中的大多數參與者都表示他們每天攝取不到三份的乳製品。而重視均衡飲食的同時,研究也表示大家可能會高估鈣攝取對骨骼健康的重要性,事實上,只有在骨骼還在成長的階段,多攝取鈣才有意義,到30歲以後,骨骼停止成長,就必須仰賴負重運動才能讓它維持強健,結論是你要選擇使用它或者就是失去它。
男性骨鬆特殊風險因子:睪固酮減少與飲酒過度
美國國家骨質疏鬆症基金會(NOF)董事Lewiecki博士針對此研究結果回應表示,男人一般出現骨鬆的時間比較晚,雖然他們不會經歷像女人停經這種快速的荷爾蒙改變,但睪固酮還是會緩慢減少,而低睪固酮就是男性骨鬆的風險因子之一。除此之外,喝太多酒也是會導致男性骨質流失的其一主因。Lewiecki博士建議除了負重運動之外,肌肉強化及訓練平衡感技巧的活動都對骨骼健康有益,並且要避免吸菸以及飲酒過度。
這項研究由於樣本數小,目前尚無法將結論沿用在一般大眾身上,未來還需有更多大型研究,以釐清骨質缺乏症的盛行程度。本研究5月28日刊登於《美國骨科學會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steopathic Association)。
編譯來源:EurekAlert(2019.05.28)、Dailymail(2019.05.28)、HealthDay(2019.05.30)
+ read more
2019.06.04
女人沒有小孩或配偶更快樂!
我們可能都早已經這樣想-單身未婚而且沒有小孩的女人,是所有人口中最幸福快樂的一群!如今它獲得科學的證實,根據幸福研究專家,這些女人還比已婚有孩子的同年齡其他人活得更久。
英國政治經濟學院行為科學教授Dolan在最新著作《Happy
Ever
After》中,引述美國時間使用調查(ATUS)的研究證據,該資料主要是比較未婚、已婚、離婚、分居以及守寡的人快樂與悲慘的程度。證據顯示,傳統用來衡量成功的指標,特別像是結婚和生養小孩,已經無法和是否幸福快樂畫上等號。
該研究發現,只有當已婚者與他們的配偶同時在受訪當場的時候,他們回答快樂的程度會比未婚者高;如果配偶沒有同時在場,他們感覺糟透了的程度就會比未婚者高。
結婚對男女的影響不同 未婚單身女健康風險較低
分析一些好的縱向研究資料追蹤同一群人一長段時間,Dolan教授因此對男女提出不一樣的建議:「如果是男人,你應該要結婚,至於女人,那就免了!」他提到,男人會從結婚中獲得好處,因為他們「冷靜了」,承擔較少的風險,工作賺更多錢,然後活得更久。相反地,女人需要去忍受婚姻,會比她沒有結婚,要更早死亡。
雖有研究曾指出男女結婚一般會得到的財務和健康的益處,包括有較高的收入與情感支持,因此讓已婚者可以承擔風險並尋求醫療協助。但Dolan教授認為,男人因為結婚會承擔較少的風險,比女人得到更多的健康益處。雖然大多數女人的健康不受婚姻影響,不過中年已婚婦女和同齡單身女性相比,她們發生心理與生理疾病的風險還是比較高。
單身汙名依舊讓未婚女性不快樂
即便女性單身沒有孩子的生活型態有好處,但現存的「結婚有小孩是成功的」論述意味這個汙名還是會讓一些單身女性不快樂。
編譯來源:The Guardian(2019.05.25)
+ read more
2019.05.28
跨性別的女性罹患乳癌的風險漸增
近日發表的一項大型荷蘭研究顯示,與順性別男性(生理與性別認同均為男性)相比,使用荷爾蒙治療的跨性別女性(生理是男性,性別認同是女性)罹患乳癌的風險漸增。
相反地,研究結果顯示與順性別女性(生理與性別認同均為女性)相比,跨性別男性(生理是女性,性別認同是男性)罹患乳癌的風險較低。
儘管跨性別女性罹癌的風險在接受相對短期的荷爾蒙治療後有增加的趨勢,但罹癌風險仍低於順性別女性。
研究人員表示,跨性別族群罹癌的絕對風險仍低於一般順性別女性群體。因此,目前乳癌篩檢指南對於接受荷爾蒙治療的跨性別族群仍適用。
跨性別族群歷經自身性別認同與出生時生理性別之間的不一致。因此,會以接受賀爾蒙治療的手段來調整他們期望的身體和生理特徵變化。
之前的研究表示,荷爾蒙替代療法會增加更年期女性罹患乳癌的風險。這可推論接受荷爾蒙治療的跨性別女性罹癌的風險很可能會增加。
但我們對於跨性別女性罹癌風險的了解,目前還非常有限。
研究怎麼做的
研究小組調查接受荷爾蒙治療的跨性別族群和罹患乳癌風險之間的關係。他們主要關注跨性別族群中乳癌的發病率和特徵,並與荷蘭的整體人口做比較。
該研究分析了1972年至2016年間在阿姆斯特丹的一家專科接受「性別肯認」(gender
affirming)荷爾蒙治療的2,260名跨性別女性和1,229名跨性別男性。研究小組使用國家醫療紀錄的病例來辨識這群人當中有罹患乳癌的群體。
研究發現
跨性別女性當中開始接受荷爾蒙治療的平均年齡為31歲,跨性別男性開始接受治療的平均年齡則是23歲。
跨性別女性的平均治療時間為13年,跨性別男性平均治療期間為8年。
在2,260名跨性別女性中,15例侵入性乳癌的個案是在平均50歲時診斷確立,並且這些個案已接受大約18年的荷爾蒙治療。他們罹癌的風險高於一般順性別男性—即性別認同與出生的生理性別相符合的男性人口。但這風險低於一般順性別女性—即性別認同與出生的生理性別相符合的女性人口。
在1229名跨性別男性中,有4例侵入性乳癌個案確診。這些個案平均年齡為47歲,確診時間大約在接受荷爾蒙治療15年後。
他們罹癌風險較順性別女性低。
儘管樣本量很大,這項研究僅是觀察性的研究,並無法推測必然的因果關係。研究人員同時強調此研究的局限性,比如我們並不清楚研究對象接受荷爾蒙治療的種類、家族病史、基因遺傳資訊、香菸和酒精的使用狀況和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
奠基於這項研究,研究者得出結論:「跨性別族群中乳癌的絕對風險仍然很低,因此對於使用荷爾蒙治療的跨性族群而言,就如同順性別的族群,可參考並遵循一般的乳癌篩檢指南。」
由於在相對較短的荷爾蒙治療期間,跨性別的女性罹患乳癌的風險增加,研究者因此建議:「未來的研究需要更全面且詳細地檢視接受賀爾蒙治療的跨性族群罹患乳癌的原因。」
編譯來源:Eurekalert(2019.05.14)
+ read more
2019.05.27
為什麼糖尿病患者女性比男性容易有心臟病?
糖尿病是心臟病的危險因子,而對於女性來說罹患糖尿病可能導致比男性患者更糟糕的結果。統計顯示,與男性糖尿病患者相比,女性患者罹患心臟病的風險增加了一倍,並且她們更容易死於心臟病。
治療差距是原因之一
男女糖尿病患者獲得的治療有差距可能是原因之一。女性糖尿病患者獲得的治療不如男性患者的積極,她們也較少被推薦接受心臟相關手術。
研究顯示,在糖尿病診斷後一年中,與男性相比,女性使用降膽固醇藥物可能性低了10%,並且女性使用其他心臟保護藥物的可能性也降低了7%。
荷爾蒙和心血管疾病風險也是原因
美國心臟學會的科學聲明指出,荷爾蒙和心血管危險因子也可能是女性糖尿病患者風險較高的原因。
例如,許多女性在被診斷患有第2型糖尿病時已經有許多心血管疾病風險,包括:高膽固醇、高血壓、腹部肥胖和血管功能異常。研究指出,高膽固醇在女性中比男性更常見。並且患有糖尿病的女性也有更多的發炎的指標。
此外,研究發現,與心血管疾病相關的風險因素如:血糖、血壓、膽固醇和吸菸狀況,女性的控制率總體上低於男性。
需有更多性別差異研究
一位心臟科醫師表示:「我們並不擅長治療女性。背後的原因無論是出在醫生、患者還是提供醫療保健的管道,都不清楚,但這個現象一直存在。需要更多關於女性和性別差異的研究。我們還有很多東西需要學習,這個現象既是危機也是轉機。」
女性糖尿病患者可以怎麼降低風險?
女性患者必須做到自我健康管理,定期看醫生並保持活躍。研究指出,女性患者需要比男性患者更頻繁、更有力地運動,以減少心血管事故。
建議遵循美國心臟學會的建議,每周至少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或75分鐘的劇烈有氧運動,以及每週兩天的中等至高強度肌肉強化活動。
如果持續做有氧運動,快走就已經足夠。隨著鍛煉時間的增加,女性和男性都會受益更多。
美國心臟學會發布的膽固醇指引也建議,醫生與糖尿病患者要討論心血管疾病風險因子、生活方式及可能需要服用降膽固醇藥物的問題。
編譯來源:Health Day(2019.05.14)
+ read more
2019.05.21
壯陽產品多未證實有效!
隨著男性年齡增長,有勃起功能障礙的人越多。最近一項研究指出,在網路上銷售的「壯陽補充品」幾乎沒有科學證明它們起作用。並且絕大多數對商品的正面評價可能不是來自真正的客戶。
科學家表示,人們應該對網路正面評價或市場營銷策略有所警覺,食藥管理局核准的藥物,如:威而鋼(Viagra)、犀利士(Cialis)、樂威壯(Levitra)及Spedra(台灣尚未許可)等醫療方法可能會是比較好的選擇。
研究在2018年9月檢視了「亞馬遜」零售網站上6種最受歡迎的「壯陽補充品」,包括:NutraChamps的韓國人參、Natural
Subsistence的含蜂王漿Leyzene、Zhou
Nutrition的角質山羊雜草補充劑和Boost Elite、Havasu
Nutrition的L精氨酸及eSupplements 的IncrediBULL。
這些產品中有21種成分,其中只有4種被證明可以提高勃起的強度和頻率,包括:「人參」、「L精氨酸」、草藥「蒺藜(Tribulus
Terrestris)」和「瑪卡根(Maca)」。其他17種活性成分從未被證明可以改善勃起障礙。
此外,「壯陽補充劑」網頁上的消費者評論主要是稱讚產品功效,但這些評論近一半是不值得信賴的。當過濾掉不值得信賴的評論時,聲稱產品有效的數量就大大減少。
研究怎麼做的
研究人員從科學研究資料庫搜索了21種成分對勃起功能障礙的影響,共收集了413項研究,其中有69項是人體試驗。
編譯來源:Daily Mail(2019.05.14)
+ read more
2019.05.19
男性注意!手術增大不成反變小!
醫生警告,陰莖增大手術很少起作用,可以說這項手術不應該被執行。研究指出,多達80%的男性患者對結果不滿意,而且許多人的陰莖被整壞或變小。
最流行的陰莖增大手術是增厚的「填充物注射」及增長的「頂部韌帶剪斷手術」。但研究人員警告,兩者都有很高的併發症風險,不值得為此付出可高達40,000英鎊的成本(約台幣160萬元)。
手術滿意度調查
研究人員對全球1,192例陰莖增大手術的研究結果進行分析,並發現整體治療結果很差,不僅滿意率低,嚴重併發症的風險也很高。主要併發症包括:陰莖畸形、縮短和勃起功能障礙,其他還有陰莖永久麻木、留疤、心理問題或感到後悔。
研究作者表示,除非陰莖在創傷性事故中受損,否則政府是不會支付費用的,因此陰莖整形手術多為自費。而男性患者最終可能花費30,000英鎊甚至40,000英鎊,通常這位男性最後得到的是被整壞的陰莖。
「大才『性』福」的迷思
絕大多數自費接受手術的男性已經擁有正常大小的陰莖,並且85%的女性對伴侶的陰莖尺寸感到滿意,但大約一半的男性希望他們的陰莖更大。私人診所正在利用男性對自己身體的不安,即認為擁有更大的陰莖才能更陽剛及在做愛時表現更好。
不過,陰莖增大手術背後幾乎沒有實證基礎。對陰莖尺寸正常的男性推薦手術,不僅不科學也不道德。在決定接受治療之前,應為男性提供全面的諮詢和心理評估。
研究人員說,如今,色情作品通常被用作標準,並強化了性滿足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陰莖尺寸的觀念。即使是陰莖尺寸正常的男性,這種觀念也會導致嚴重的痛苦。
編譯來源:Daily Mail(2019.05.10)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