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01
睪固酮不是男性專利!
耶魯大學文化人類學家Katrina
Karkazis指出,我們視睪固酮為男性荷爾蒙的觀點扭曲了科學,並且被用來解釋、甚至是捍衛社會中的權力不平等。以下是她的看法:
「睪固酮為男性荷爾蒙」的觀念是被建構的
睪固酮被視為男性荷爾蒙已有一世紀之久,不僅許多媒體文章中有這樣的觀念,連美國權威性的資料來源也有使用這種語言,例如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科學家對這種荷爾蒙的理解方式,影響了科學家會提出什麼研究問題、會進行或不進行哪種研究。
因為男性通常擁有更多的睾固酮,因此某種程度上使其與男性劃上等號。科學家將睪固酮形塑為與男人、男性氣概、男性的行為有關的荷爾蒙,幾乎沒有研究在探討女性的睾固酮與攻擊性之間的關係。事實上,我們對睪固酮知之甚少。
睪固酮與攻擊性、性慾的關係其實很小
當人們提到睪固酮,通常第一個想到攻擊性。但是,當檢視既有文獻,根本沒有好的證據支持。事實上,本身的性睪固酮與攻擊性之間的關係非常薄弱,這其實是意識形態在影響人們對睪固酮的觀念。換言之,因為攻擊性被建構為男性特質,而睪固酮又被形塑成男性荷爾蒙,因此人們會認為睪固酮跟攻擊性有關。
關於性慾,人們常認為想要有性慾需要大量的睪固酮。但研究顯示,擁有正常的性功能其實只需要低含量的睪固酮。即使是提供老年男性睪固酮補充療法的大型臨床試驗中,睪固酮與性功能的關係也很弱。服用威而鋼改善性功能的效果可能比服用睪固酮還來得好。
男性入獄的可能性是女性的20倍左右,難道背後沒有生物學的原因?
顯示睪固酮和攻擊性的關係薄弱的研究,通常樣本是囚犯。一項非常重要的早期研究,其測量攻擊性的方法之一是看是否有逃離少年觀護所,這種測量方法與諸如打架次數等測量攻擊性的方法混在一起。我們必須檢視過去文獻是如何定義攻擊性的。不能說生物因素與攻擊性沒有關係,但當然不能說男性攻擊性較高是因為睪固酮。一定還有其他因素影響暴力傾向,很有可能是社會文化因素。
睪固酮會影響運動表現嗎?
睪固酮和運動能力之間的關係非常複雜。人們經常認為睪固酮的含量會影響人的行為表現,在體育方面就代表睪固酮含量越高表現越好。事實上,睪固酮是一種非常動態的荷爾蒙,它會因著人際互動和情境而變化,例如:如果教練給了正面的回饋,可以提高一個人的睪固酮含量。
此外,睪固酮會影響肌肉,但研究顯示,睪固酮對同一個人身上不同肌肉的影響並不一樣,但我們卻經常根據一個人的睪固酮含量來比較不同個體。有時候,睪固酮水平較低的人反而表現得更好,因此說睪固酮越高運動表現表越好太過簡化。
沒有任何單一因子適合用來定義性別
科學很清楚地顯示,沒有單一的生理或生物學標記可以將人類分為男性或女性。這裡強調的是,不能單獨靠染色體、生殖器官或睪固酮含量來區分男女。科學不是判斷男人或女人的唯一途徑。有人認為,性別認同才是決定因子,與生理學無關。但這並不意味著因為性別很複雜所以不能分類,而是可以在分類時包容其中的複雜性。
科學主義扭曲睪固酮?
科學主義是一種觀念,認為科學是產生知識的最佳或主要方式,亦即唯有科學產生的知識才是知識。這種觀念的影響是讓科學價值、科學權威和科學證據都優於其他產生知識的方法,如社會學、經驗學和哲學等。
這並不是要矮化科學的角色,但是我們確實看到,在辯論問題時人們將科學視為唯一的仲裁者,是理解或解決問題的唯一方法。科學是幫助我們理解某些事物的輔助手段,但是它不會回答我們該如何應用知識,我們需要其他理解方式和框架來知道如何應用,如倫理、價值觀、人權等。
Katrina
Karkazis表示,點出這些迷思是希望能拓寬文化對睪固酮的敘事方式,也拓寬科學家對睪固酮可能提出的問題。她並不是在攻擊科學,反而非常重視科學,只是不會全然接受科學的發現,這就是為什麼她花很長時間仔細研究科學方法、對方法論進行論證,而不是進行意識形態論證。她鼓勵研究睪固酮的科學家思考睪固酮的動態性及複雜性,並嘗試在研究中重視來自社會的影響。已經有人使用生物社會模型來研究複雜的行為,對睪固酮的研究也應該如此。
本文乃Testosterone: An Unauthorised Biography一書之摘要。
編譯來源:The Guardian(2019.12.07)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19.12.18
長效的男性避孕藥是否可逆,尚待研究
11月底,印度完成了注射型男性避孕藥的臨床試驗,並且印度政府最快將於6個月後使其上市。但是,科學家認為,這個男性避孕方法的可逆性仍不確定,目前它更像是結紮手術的進階版。
該藥名為Risug,是一種可分解的凝膠,給藥方式為在局部麻醉下注射到輸精管中,阻礙精子在輸精管內的前進,達到避孕的效果。研究人員聲稱,這種非荷爾蒙的避孕藥效期長達13年,並且是可回復的。
目前該藥第一階段有效性已完成三期人體試驗。但第二階段—透過注射來分解凝膠以恢復生殖能力,尚未進行人體試驗,僅做過動物實驗。
一些科學家表示,雖然Risug確實可以取代結紮手術,但藥物的可逆性仍需要研究來確認。
藥物的發明者Sujoy
Guha也同意這點,他表示他還不會宣稱其可逆性,雖然他有信心在經過人體試驗後能證實可逆性,但目前他將此藥定位在結紮手術的改進,亦及可以降低進行結紮手術時造成的傷害,也不需要任何手術切口。
RISUG的人體試驗結果怎麼說?
臨床試驗對139名41歲以下、育有至少兩子的已婚男子進行單次注射,並追蹤六個月。
結果顯示,133位妻子在沒有避孕措施的性行為後沒有懷孕,6位有懷孕。科學家將懷孕歸因於藥物從注射器滲出或輸精管被穿刺。
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教授對試驗提出質疑,她表示即使是看似微不足道的失效案例也很重要。由於副作用和失敗率,可能讓這款藥與結紮手術沒什麼區別,還需要有更多研究來確認其效果及安全性。此外,雖然非常重要的第三期臨床試驗的結果是正面的,但受試者只有139人且追蹤時間只有6個月,因此,至少對許多市場而言,該藥是一種進步,但不會改變遊戲規則。
印度研究人員表示,Risug已完成三期人體試驗,自1990年代初以來已有500多名受試者參加,並且是以國內最好的標準來實驗及測試毒性。30年下來更有12項研究引用這些文獻來說明其避孕的效果。
他們還表示,這種藥將是負擔得起的持久避孕方法,並且受試者沒有報告喪失性慾或重大副作用。印度的藥品監管機構預計將很快地批准該藥品的生產和上市。Guha博士也已授權給非營利組織Parsemus
Foundation在美國推出此藥。
此外,在比爾和梅麗娜·蓋茨基金會的資助下,Guha博士在研究注射到輸卵管以避孕的藥物。
男人會因此開始分擔避孕責任嗎?
在印度這樣的重男輕女社會中,男性使用避孕藥的比率仍然很低。根據官方數據,超過90%的已婚夫婦不使用保險套。男性結紮率很低,女性絕育仍然是一種流行的避孕方法。
研究人員認為,對於避孕的態度在全球可能會發生變化。目前男人未積極避孕的原因之一是他們的避孕選項太少。他們的目標是為男人開發一套避孕藥,只有在有這種情況,男人才能真正可以與伴侶分擔避孕責任。時間將證明Risug是否將成為突破性的男性避孕措施。
編譯來源:BBC(2019.12.06)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19.12.14
陰蒂的作用不只是為了樂趣?
長久以來一直以為陰蒂是人類器官中唯一為享樂而設計的。然而根據權威科學家,它事實上在生殖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
已有宣稱,刺激這個性器官啓動改變,讓身體內在的環境有助於受孕。包括增加陰道血液的流暢和潤滑讓性交更愉快,協助精子游向卵子;也使得女性的生殖系統內增加氧氣和溫度,維持精子一路上的健康。
刺激陰蒂如何有助受孕?
性學專家專家Dr. Roy
Levin指出,刺激陰蒂會促成子宮頸位置的變化,也就是子宮開口處,精子存積的地方。
子宮頸是一個位在陰道上端的小通道。性交時,陰道會拉長,也把子宮頸往上拉,預防精子太快進入子宮,使精子有時間變得更機動活躍來和卵子受孕。
精子存積在陰道後,其尾巴的活動被壓制著,直到非常接近卵子。這樣給予精子在能量未用盡前,可以有更多達到卵子的機率。
Dr.
Levin的研究報告是檢視1966到2017年間15個研究,所得到的結論,直接打臉一堆研究認為陰蒂的功能只是享樂。
Dr.
Levin藉這個研究來痛斥去除女性陰蒂的手術,野蠻的挫傷性交。使得婦女不易受孕,並受到極大的痛苦和影響長期的精神健康。一般這個手術以刀片或剃刀來進行,有時候完全沒有麻醉。
哲學家Elizabeth
Lloyd談女性高潮時指出,若要有意義的探索女性的性慾,必須是樂趣可以單純的享有,不必以男性為中心來思考。如果將女性性交時的樂趣,視為有助於生殖,就會變成一種適應機制,把所有的樂趣都視為物種服務的副產品。
編譯來源:Daily Mail(2019.11.06)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19.12.05
避孕藥可能會增加糖尿病的風險?
過去研究證據曾指出,口服避孕藥可能會輕微影響身體在飯後代謝糖份的能力,日前一項研究的初步結果也支持了這個說法,指出女性吃避孕藥可能提高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
研究對象與結果
研究團隊花了長達22年的時間對8萬名女性的資料進行分析,發現女性有服用口服避孕藥比未曾服用過者,第二型糖尿病的罹患風險提高了33%。研究的科學家將矛頭指向荷爾蒙因素,造成身體新陳代謝的能力變差。
再者,月經週期愈長,也就是一生中的月經次數愈少,也會增加約25%的糖尿病罹患風險。但是,初經來潮與停經的年紀較晚,以及一生中具生育力的時間較長者,該風險則會比較低。
避孕藥與糖尿病關係還須再釐清
格拉斯哥大學Sattar教授表示,這項研究雖未找到直接因果關係,但中間的生理作用似乎是可以成立的-避孕藥會使妳的新陳代謝功能出現壓力,導致胰島素抵抗未能發揮作用。不過女性並不需要停止吃避孕藥,如果妳是因為過重而有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該做的是先減重才比較重要。
倫敦帝國學院生殖內分泌專家Jayasena博士則回應,合併型口服避孕藥含有高濃度雌激素,所以有可能會影響身體的新陳代謝,不過比起避孕藥,糖尿病的其他風險因子如體重、運動及家族病史會更重要。
英國糖尿病協會 (Diabetes
UK)Riley博士也補充說到,雖然這項研究有助我們開始瞭解荷爾蒙濃度變化如何影響女性的第二型糖尿病風險,但它並未指出兩者中間出現連結的真正原因,尚無法證明避孕藥會直接引起糖尿病。
研究在今年巴薩隆那糖尿病歐洲協會(EASD)上發表。
編譯來源:DailyMail(2019.9.16)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19.11.26
全球第一個男性避孕藥 最快6個月後問世!
近日,印度科學家透露,一項注射型的男性避孕藥已完成臨床試驗,目前正等待印度政府主管機關審核通過,最快將在6個月後問世,這無疑是避孕技術發展的一大突破!
避孕藥物研究的性別偏見
一直以來在避孕這件事上,許多生育年齡的女性常是責任主要承擔者,她們大部分會使用非永久性的避孕措施,身體也因而須承受藥物所帶來的副作用,如:體重增加、情緒起伏、頭暈噁心、胸部脹痛、經期之間的出血等狀況。
避孕藥研發長久被詬病有男女雙重標準的現象,過去在美國雖數次出現男性避孕藥的開發研究,但所有臨床試驗最後卻都以副作用對男性來說無法承受為由,中途宣告失敗放棄。所以這次的新消息令所有人對男性避孕藥又重新燃起一線希望。
印度25年的研究:藥效將長達13年
這項藥物的研發團隊是來自印度醫學研究委員會(Indian
Council of Medical Research,
ICMR)的科學家。他們讓男性在被麻醉之後,從腹股溝的位置將新研發的聚合物注射進睪丸,藉此阻擋輸送精子到陰莖的管道,達到避孕效果。研究顯示,藥物的避孕成功率達97.3%,藥效將長達13年之久。
研究團隊表示,他們已完成三回合的臨床試驗,303名參與者都表示沒有出現副作用。其他出現副作用者,症狀則幾乎與女性使用避孕藥的情形相似。
協助研究計畫的資深科學家Sharma博士表示,若藥物未來可成功上市,這將可以說是全球第一個安全的男性避孕藥。
編譯來源:Dailymail(2019.11.19)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19.11.05
新書:避孕藥怎樣改變了妳?
安全、合法的避孕方式與人工流產是女性權利的兩大關鍵。在女性生育自由受到威脅的時候,任何有關避孕藥的問題的討論都讓人感到爆炸。但是,剛推出新書:HOW
THE PILL CHANGES
EVERYTHING的美國社會心理學教授Hill認為,我們對避孕藥如何使女人的性荷爾蒙產生變化,左右大腦運作,存在許多盲點,需要有更多的討論。
避孕藥影響女人的大腦
Hill教授表示,避孕藥的主要成分是人工黃體素,它會關閉大腦指揮卵巢產生卵子的指令,所以也不會有雌激素產生。雌激素主要功能是讓大腦和身體覺得自己更性感、更有活力。雖然大多數避孕藥為了降低黃體素不舒服的副作用感覺會添加一些合成雌激素,但服藥的女性還是會覺得缺少生氣。
一個鮮為人知的機制是,避孕藥裡的人工黃體素與我們體內的黃體素接受體不完全相合。它會刺激其他接受體發生反應,例如:刺激睪固酮,導致陽剛化效果;刺激皮質醇,經過一段時間會使壓力反應失調。研究曾指出,女性服用避孕藥後壓力荷爾蒙的狀況與經歷慢性壓力者類似,另外也會對免疫系統、學習能力與記憶力產生影響。
避孕藥左右我們的伴侶選擇
雌激素會激發女性對浪漫伴侶的選擇,會喜愛較有陽剛外表的男人,如:寬厚肩膀與突起的眉脊等。而服用避孕藥的女性,根據研究顯示,因為人工黃體素以及缺乏雌激素的關係,讓她們偏好選擇不那麼陽剛的男性。研究暗示,如果女人在吃避孕藥期間挑選伴侶,停用之後將會發現自己不再覺得對方有吸引力,可能導致關係變壞。正在服藥的女人要留意這個可能性!
避孕藥給女性情緒帶來變化
儘管有些婦女表示服用避孕藥可以穩定情緒,但已有研究指出,服用避孕藥與增加被診斷出焦慮和抑鬱的風險是具有關連性的。尤其在15-19歲的年輕女孩身上最為顯著,這些人自殺的風險是沒有服用避孕者的兩倍以上。
壓力反應失調可能是其中的因素之一,但另一個驅動因子可能是黃體素作為鎮定劑的角色,使得神經類固醇「別孕烯醇酮」的濃度變低。研究指出,比起自然週期的女性,服用避孕藥的女性,體內該濃度會出現顯著下降。
避孕藥的種類很多
目前的避孕藥配方及含荷爾蒙類避孕選項有上百種。人工黃體素分為四代,分別帶有不同分子結構,每一代的人工黃體素與雌激素比例也不一樣。但現今卻很少針對服用不同種類或成分比例的女性分開進行研究,她期待未來有更多更好的研究可以繼續深入探究避孕藥的安全性問題。
要提醒開始服用避孕藥的女性應記錄情緒日記,或告訴朋友要多注意她們的狀況,尤其是如果她們本身又有與情緒相關症狀的個人或家族病史。年輕女性如果要將避孕藥用於避孕以外的其他目的,例如治療青春痘或調節月經週期,那可能隨之而來的情緒低落問題將不值得妳這麼做。
Hill教授表示,女性已有很長一段時間因為避孕藥而經歷心理方面的副作用,卻沒有人告訴她們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批判性地談論避孕藥,不代表它的益處就會副作用所掩蓋,這與女性權利並非互相對立。她的新書內容目的不在於要女性不去使用避孕藥、或試圖讓女性對避孕藥驚恐,而是希望讓她們可以獲得過去從未得到的資訊,再做出知情後的用藥決定。
編譯來源:The Guardian(2019.10.19)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