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07.04
垃圾食物讓年輕人「精」力不足!
吃披薩、洋芋片和漢堡的年輕人可能面臨嚴重精子數量不足。
過去幾十年男性飲食習慣惡化,同時平均精子數量也下降了近60%。當夫妻難以生育時,有三分之一的情況是由於精子的問題,而男性可以通過改善他們的生活方式來扭轉。
哈佛大學陳氏公共衛生學院針對2,935名年齡在18至20歲的健康男性進行研究,他們比較了四種飲食內容男性的精子數量:「西方飲食者」、「素食者」、「飲食中富含魚、雞肉和蔬菜的人」及「吃富含全麥、全脂的傳統北歐飲食的人」。西方飲食指的是加工肉類、披薩、含糖飲料和零食等
研究發現,高度西方飲食的男性的精子數量最少。
吃富含魚類、雞肉、蔬果的人精子數量最高,他們的精子數量比最不吃這種食物的人多了4280萬個。其次為素食者,再次為吃北歐飲食的人。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正常的精子數量是3900萬以上。
研究作者表示,我們知道精子數量在減少,並且有些男性的狀況低於世界衛生組織標準的下限。這項研究是目前看到這個現象發生在「年輕男性」最大的研究。
研究評論者表示,研究指出飲食對睾丸功能的影響。幾乎可以肯定的是,飲食習慣更好的人攝取較多抗氧化物。而我們知道披薩、洋芋片和紅肉會使抗氧化壓力上升,這對精子來說並不好。
過去大多數關於飲食和生育能力的研究都集中在試圖懷孕的年長夫婦身上,而非針對健康年輕男性的精子數量。而這項研究讓我們擔憂,年輕時不良的飲食習慣可能會導致往後長年的問題。
編譯來源:Daily Mail(2019.06.24)
+ read more

2019.07.03
爸爸超過51歲─試管嬰兒的成功率降低
男人們要注意自己的生物鐘,不要拖延做父親的計劃。
女性進入停經期(平均年齡為51歲)後,生育能力就不可逆轉,但男性並未受到類似生物衰老的限制。過去研究顯示,隨著時間的流動,精子數量可能下降、精子細胞中的DNA損傷可能會增加,但名演員和搖滾明星老年得子,讓人們產生了男性生育能力不朽的迷思。
然而,過去的證據顯示,男性確實受到生物鐘的調節。研究指出,隨著男性年齡的增長,男性生育能力下降,流產率增加。到目前為止,尚不清楚父親年齡是否影響IVF和ICSI的結果
– 亦即是否存在(或應該有)治療的年齡限制?
日前,倫敦某中心進行的近5000個IVF /
ICSI週期的分析顯示,在父親51歲後,試管嬰兒的成功率確實顯著下降。但流產率不受男性伴侶年齡的影響。儘管如此,調查人員證實,父親年齡51歲以上確實會對人工協助生殖成功的機會產生重大影響,因此要提供此公共健康信息,呼籲男性不要延遲做父親。
研究如何進行
該研究是來自英國CRGH和倫敦大學女子健康研究所的一項觀察性回顧研究。研究小組分析了2009年至2018年期間4271名IVF和ICSI治療週期的男性的記錄。他們按年齡分35歲及以下、36-40歲、41-44歲、45-50歲、以及超過51歲的組別。使用35歲以下的男性和女性作為參考對照組進行比較。
該分析首次顯示,就WHO精液標準參考值來看,51歲以上達標的的男性少於51歲以下男性(42.1%vs
61.1%)。同樣地–正如預期的那樣–臨床懷孕率隨著母親的年齡超過35歲以上而下降:從35歲以下的51.1%下降到40歲以上的21.7%。
該研究還顯示,臨床懷孕率隨著父親年齡的增加而下降
-
從35歲以下的49.9%下降到36-40歲時的42.5%、41-45歲時的35.2%、
46-50歲時的32.8%,及51歲以上的30.5%。如果加入母親的年齡重新分析,父親年齡超過51歲在所有母親年齡各組,懷孕的機率都顯著地下降。
在評論這些結果時,研究主持人莫里斯博士表示:「公眾可能認為男性生育能力與年齡無關。美化60多歲當爸爸可能會誤導延遲當父親的潛在風險。」
該研究是觀察性的,對於其研究的結果並無法提出任何生物學解釋。然而,這些資料顯示,精液質量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降低,這種下降反映在IVF成功率的下降。正是出於這個原因,一些中心限制了精子捐獻者的年齡(通常為40歲左右)。雖然一些診所和衛生當局對女性IVF患者設定了年齡上限,但對於男性來說,並不存在這樣的限制。
編譯來源:Eurekalert(2019.06.26)
+ read more

2019.07.03
跨性別者健康照護─新指引出爐!
跨性別者在尋求適合的照護時經常碰到一些阻礙,這可能導致嚴重的健康落差,如:特定癌症罹病率增加、物質濫用、精神健康問題、感染、慢性疾病及文化上的歧視等。最近,美國醫師學會公布了其第一份照護跨性別者的指引,幫助醫師了解這個族群特殊的醫療議題。專家及跨性別者權益促進者皆對此表示肯定。
其實,早在10年前內分泌學家就已經有關於跨性別者照護的指引,因為跨性別者經常被轉介到這個科別。新指引不同於過去指引之處在於:
1.目標讀者為一般內科醫師
跨性別患者在求醫時經常面臨醫療處置不當的問題。在過去,跨性別者大多被侷限在特定專科,但若要改善跨性別者的健康照護,就需要初級照護提供者及醫師的參與。但是,許多醫療提供者可能缺乏所需的知識來提供具敏感度且適當的照護。
因此,新指引的目標讀者為一般內科醫師,即初級照護內科醫生及家庭醫師。這些醫師參與跨性別者醫療過程的價值在於他們與患者的長期關係,他們可能是第一個與患者討論其性別認同的醫療提供者,並可以開始討論患者的照護目標。
2.內容涵蓋社會文化層面
新指引的內容包括:用字遣詞、評估方法、醫療管理、跨性別者獨有的手術、法醫學和社會議題、改進實務的建議、給患者的資訊及其他資源等。
3.重視對跨性別者友善的醫療環境
指南建議改善臨床環境,例如:提供性別友善廁所及培訓工作人員。一位研究多元性別健康的醫師表示,你可以有訓練有素的醫生,但是如果接待患者的櫃台人員、計費人員、護士和醫療助理無法認同患者的性別身分或氣質,那麼患者可能無法順利求醫。
著名醫療機構「梅奧診所(Mayo
Clinic)」已設立「跨性別和雙性別特殊門診」,以營造「性別肯認」的氛圍。所有醫療提供者都在同一樓層為跨性別患者服務,並且櫃檯人員和其他醫療提供者也被培訓過要使用正確的代名詞及適合的稱謂。而參與跨科別團隊照護的專科醫師會來到門診,患者就不必去專科門診就診,例如:婦科醫生來門診為變性男性提供骨盆健康服務,患者就不必坐在一般的婦科候診室裡。
4.改善電子病歷的性別分類
指引建議解決跨性別患者電子病歷的缺點,例如:電子病歷系統的性別欄選項仍然是男、女及其他等問題,以正確、安全且能尊重跨性別者的方式記錄與醫療和社會文化有關的細節。
跨性別者權益促進團體的發言人Gillian
Branstetter表示,超過一半的跨性別者不得不教他們的醫療提供者關於他們的健康照護,因此Branstetter認同教育初級醫療提供者的重要性,並對新指引表示讚賞。
其他專家同意應有更多專業種類的醫生參與跨性別者的照護過程,因為大約四分之一的跨性別者因擔心醫療服務提供者的歧視所以根本不求醫。
編譯來源:STAT(2019.07.01)、Eurekalert(2019.07.01)、Eurekalert(2019.07.01);Care
of the Transgender Patient. Ann Intern Med. 2019;171(1):ITC1-ITC16.
+ read more

2019.06.29
爸爸吸菸影響兒子生育力!
目前已知孕婦吸菸可能導致早產、新生兒出生體重低、男嬰成長後精液質量較差等。然而,關於父親吸菸對胎兒的影響卻知之甚少。
現在,丹麥的初步研究指出,孕期中父親吸菸與其後代低精子濃度和總數有關。這個發現考慮了受孕時父母的年齡、母親吸菸與否、後代年齡、身體質量指數、飲酒量、咖啡攝取量等依然成立。
研究作者表示,過去有研究探討父親吸菸與後代精液質量的關係,但這些研究都是小型的且沒考慮可能干擾研究結果的因子。新的研究規模更大,並且確實支持過去的研究結果。
研究怎麼做的
研究人員分析了778名出生於1996年至2002年的19歲丹麥青少年。關於他們父母親的吸菸訊息是根據妊娠第16週的孕產婦報告。研究分析了他們的精液質量,包括精子濃度、總數、形態和活動力。
結果顯示,相較於父親沒有吸菸的後代,父親吸菸而母親不吸菸的後代,其精子濃度低了8%,總精子數低了9%。若是母親吸菸而父親不吸菸,後代精子濃度降了26%,精子總數降了46%。
研究作者表示:「父親吸菸會影響後代精子質量,但母親吸菸的影響卻更大。不過儘管如此,父親吸菸而母親不吸菸的情況更為普遍,因此這對公共衛生仍然非常重要。精子數量下降8-9%會嚴重影響精子質量已經不佳的男性的生育能力。」
父親在伴侶孕前或產前吸菸對後代精子質量的影響,可能的解釋是表觀遺傳(epigenetic),即父親吸菸可能誘導精子基因組的改變,而精子基因組又可以傳遞給後代的細胞。
編譯來源:Eurekalert(2019.06.25)
+ read more

2019.06.28
女性也可以選擇的職業道路─工程
Naomi
Climer現為未來工作研究所共同主席之一,她接受英國衛報訪談關於女性在工程界的現況與展望,提及希望教育能結合科技與人文,這麼一來工程與科技設計創新時才能考量到對社會的影響,同時她也鼓勵女性投入工程領域為社會創造改變,讓世界更好。以下為她受訪的摘錄內容。
「如果說有一個很重要的機會來提升工程或是科技產業的性別不平等,現在是最好的時機!我希望在這個國家有更廣泛、時間更長的教育,例如人文與科技的結合。一直困擾我的是:當你16歲的時候,你早已經被限定你所學的東西,到了60歲甚至更狹隘。我很確定的是,我們並沒有教導孩子在未來應該具備的技能。
工程師跟技術專家需要有人文以及藝術的背景,這樣當他們在設計或是創新的時候,能夠考慮到對社會的影響以及創造出意想不到的結果。當我們對科學、科技、工程以及數學有更好的了解,我們便能夠使各種科技更負責任,並協助引導它們要帶領我們的生活朝什麼方向去。
例如,我們最近看到有許多官員試圖要臉書對假新聞的議題負責─今年二月的時候爆發了一位下議院委員對假新聞進行了一年多的調查─但是從他們問的問題就知道他們對於這些工程的了解甚少。
當我開始踏入工程界的時候我一無所知。我的父親是個工程師,但我不覺得那代表什麼。但工程界是很廣的,當你想要成為一個太空人、做服裝設計、或是像我做的跟電視工程有關,任何你能說出的產業其實都跟工程有關。我當時就是被聽起來具有創意的BBC所吸引。
當我成為國際工程學會首席女性會長後,我希望幫助解决工程界無法吸引女性的問題。做為一個榜樣,能夠向年輕的女性傳達訊息是很棒的!
研究顯示女性對於要解決世界的問題更感興趣。根據PwC的研究,一半以上的女性認為決定職業最重要的因素是「這份工作能讓我感到自己能夠把世界變得更好」;雖然也是有許多的男人也是這樣想。其實工程工作是令人振奮的,有很多的工程跟氣候變遷有關。如果我們能夠讓女性了解到她們能創造改變,她們就能夠看見自己在工程界裡將會有所發展。我們需要更多的榜樣,更多成功年輕的女性,且我們必須更好地解釋工程界裡有眾多機會的工作。
我們所有的工作都會改變,千禧世代會改變許多職業、打破許多傳統。而這會幫助那些曾因為抽出時間生孩子而處於劣勢地位的女性。
對於人們問我身為工程界的女性是什麼樣子?這樣的問題讓我感到掙扎。我有其他的特質,而這只是我其中的一面。我期待那天的到來,我們能夠以一個一個的獨立個體對待其他人,而非把他們放入刻板印象中。」
編譯來源: The Guardian(2019.06.24)
+ read more

2019.06.28
我是男生,怎麼會有熱潮紅?
男性會發生像女性更年期那樣的熱潮紅?答案是:會的!!
一位健康的76歲男性,過去一年一直在經歷熱潮紅。這個症狀不規則地發生,有時相隔幾週,有時連續幾天每天發生六次以上,並且找不到特定的模式或誘發因子。醫生對此無法解釋,血液檢查結果也正常。
熱潮紅確實會發生在男性身上,雖然案例遠少於女性。以下為可能引發男性熱潮紅的因子:
* 藥物治療
女性的熱潮紅常發生在更年期,這與荷爾蒙水平降低有關。而男性也可能發生與荷爾蒙有關的熱潮紅,但通常與藥物有關,例如:部分前列腺癌的化療。
* 生活飲食與活動
如果熱潮紅成團出現,則可能是因為對某些事物起反應。不過,要找到誘發因子並不容易,因為我們需要回顧症狀及我們的飲食與活動。但留下紀錄可能有所幫助:當你發生熱潮紅時,記下你正在做的事情、吃過的食物及其他任何相關的東西。這樣一來,可能可以看出模式。
可能的誘發因子包括:俗稱「味精」的食品添加劑「谷氨酸鈉(monosodium
glutamate)」、辛辣食物、咖啡因等。
* 快速或不規則的心律
快速或不規則的心律 - 在老年人中並不罕見 -
可能會引起熱潮紅的感覺。如果心律問題是間歇性的,通過檢查很難檢測到,但可穿戴的心律監測器可能可以檢測到問題。
而即使一個人沒有其他心理症狀,恐慌和焦慮也可能引發類似的快速心律和熱潮紅。另外,面部潮紅和紅腫是酒糟性皮膚炎(rosacea)的典型特徵,患者皮膚可能經歷一陣陣的熱感。
由於症狀不規則,很難確定原因,向醫師進行第二次諮詢可能是值得的。
編譯來源:Daily Mail(2019.06.22)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