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

陰道回春?沒有科學證據!!
2018.08.09
陰道回春?沒有科學證據!!
在台灣,常見醫美診所廣告可以透過雷射等方式讓陰道回春。但,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署(FDA)於日前提出警告:以雷射或其他電波進行的陰道緊縮手術,並沒有臨床醫學證據的支持,可能對女性造成嚴重傷害。   FDA從未批准雷射設備用於「陰道回春」 「陰道回春」或「陰道緊縮」手術是以雷射或其他電波設備對陰道組織進行破壞或重塑,FDA對此類設備的核准內容,是用以殺死癌前宮頸組織、癌前陰道組織與生殖器疣(俗稱菜花的性感染病)。從未批准用於陰道整型、治療陰道乾澀瘙癢和鬆弛、尿失禁,也未批准用於治療性功能障礙。   FDA表示,越來越多製造商販賣「陰道回春」設備,聲稱可以治療更年期症狀、性功能障礙、尿失禁等。但這些說法並未得到科學證據的支持,這類產品對女性健康有嚴重的威脅,可能導致陰道灼傷、疤痕、性行為疼痛及慢性疼痛。   在某些情況下,這些設備針對經過乳癌治療並正在經歷更年期症狀的女性進行銷售。FDA發言人表示,販賣沒有經過科學證實有效性的危險手術非常惡劣,而且可能會使女性無法接受適當的治療。   FDA向7家設備製造商發出了警告信,包含:Alma Lasers、BTL Aesthetics、BTL Industries、Cynosure、InMode、Sciton和Thermigen,詳細說明了對不當販賣「陰道回春」療程的擔憂,並要求廠商回應,否則可能採取法律行動。   FDA鼓勵女性與醫師討論症狀和治療方法,並停止使用能量裝置,也鼓勵提出報告提出不良事件。   台灣情形 在台灣,同樣有廠商販賣雷射設備進行陰道手術,然而這些設備核准的使用內容,同樣沒有陰道整型、治療陰道不適、尿失禁或性功能障礙。主管機關應提高對此類情形的管控,以免女性健康遭受嚴重威脅。   台灣女人連線提醒,女性應拒絕接受沒有醫學證據的陰道回春療程,別因「女人的放鬆是男人出軌的開始」、「私密處老化、影響夫妻關係」等不當廣告產生恐懼。如果有陰道不適、尿失禁等情形,應與醫師討論治療方法。並且,在進行療程前需評估相關效益與風險,別輕易讓自己的健康處於危險之中。     編譯來源:STAT(2018.07.30)、CNN(2018.07.30)    
+ read more
2030年全球女性肺癌死亡率將增加43%!
2018.08.08
2030年全球女性肺癌死亡率將增加43%!
從2015年到2030年,全球女性年齡標準化的肺癌死亡率預計將增加43%,而乳癌死亡率在同一時間內將下降9%。   這是8月1日發表於「癌症研究」的52國研究所揭示的。   雖然在降低全球乳癌死亡率方面有了很大進展,但全球女性肺癌死亡率卻呈上升趨勢。如果不採取措施減少這一人群的吸菸行為,全世界的肺癌死亡率將繼續增加。研究作者Martínez-Sánchez指出,過去的研究重點是預測單個國家或大洲的女性肺癌和乳癌死亡率,但很少有研究估計這兩種常見癌症的全球死亡率趨勢。   研究如何進行 Martínez-Sánchez等研究人員分析了2008年至2014年世界衛生組織資料庫中乳癌和女性肺癌死亡率。納入研究的國家必須有2008年至2014年之間至少四年的數據,且人口必須超過100萬。共有52個國家符合這些標準:29個來自歐洲、14個來自美洲、7個來自亞洲、2個來自大洋洲。   世界衛生組織計算乳癌及肺癌死亡率的方式是看每年每10萬人中有多少人死於這兩種癌症,並進行年齡標準化以消除各國年齡分布不同而混淆預估值的問題。   研究結果 2015年到2030年女性肺癌的死亡率預計從11.2增加到16.0。預計2030年肺癌死亡率最高的是歐洲和大洋洲,最低的是美國和亞洲。只有大洋洲的肺癌死亡率預計會下降,預從2015年的17.8降至2030年的17.6。   Martínez-Sánchez表示,全球吸菸狀況呈現出不同的時間表,早在美國和亞洲開始普遍習慣吸菸以前,歐洲和大洋洲國家已經接受女性吸菸,這反映了為什麼歐洲和大洋洲的肺癌死亡率較高的原因。   而乳癌死亡率預計2015年到2030年間會從16.1降至14.7。歐洲乳癌死亡率最高,但整體呈下降趨勢,而亞洲預測乳癌死亡率最低,但整體呈上升趨勢。   Martínez-Sánchez解釋,乳癌與許多生活方式因素有關,亞洲乳癌死亡率上升是因為正在適應西方的生活方式,這往往導致肥胖和酒精攝取增加,兩者都可能導致乳癌。另一方面,歐洲乳癌死亡率減少可能與對乳癌的認識提升有關,導致人們積極參與篩檢和改善治療的計畫。   此外,與中等收入國家相比,高收入國家在2030年預測的肺癌和乳癌年齡標準化死亡率最高。不過,高收入國家更有可能降低乳癌死亡率,而肺癌死亡率超過乳癌死亡率的大多是已發展國家。   研究的限制 Martínez-Sánchez表示,這項研究是以未來20年內目前肺癌及乳癌死亡率的趨勢仍會持續為基礎,但是特定習慣,例如從傳統菸改為電子菸,可能改變肺癌死亡率的趨勢,並且未來的篩檢技術及治療方法可能也會降低死亡率,這是這項研究的限制。   此外,由於缺乏非洲的資料及當地人口數小,研究無法對非洲的狀況進行預測。不過,這項研究為衛生專業人員和政策制定者提供了證據,幫助他們決定全球戰略,以減少女性肺癌對社會、經濟和健康的影響。   小知識      編譯來源: * Eurekalert(2018.08.01) * Healthday(2018.08.01) * Juan Carlos Martín-Sánchez et al. _Projections in Breast and Lung Cancer Mortality among Women: A Bayesian Analysis of 52 Countries Worldwide._ Cancer Res; 78(15); 4436–42.  
+ read more
生兒育女讓妳衰老嗎?
2018.08.07
生兒育女讓妳衰老嗎?
人們一直想要知道懷孕/生產對女性身體有無負面的影響,最近一份研究指出,多次妊娠可能會加速女性的細胞衰老。   人類為何會變老是演化生物學家欲探究的神祕問題之一,其中一種解釋是,我們用以維持身體運作所需的能量是有限的。換言之,身體隨時都在協調能量使用,並決定生理活動的優先順序,如睡眠、飲食或生育。一個生理活動使用了能量,則會排擠另一生理活動的維持。這種「得失協調」的觀點最常被用於解釋「生育」及「維持壽命」的能量平衡。   研究團隊認為,女性的身體已經被設定成,養育後代優先於維持自己壽命的生理活動,如修復細胞或器官損傷等。而歷史的研究資料也支持這樣的假設。曾經有研究分析了皇室與貴族的歷史資料,發現隨著生育孩子數越多,女性壽命越短。不過,這份研究僅呈現兩者「相關」,不一定是因果關係。   研究怎麼做的? 要在當代多元的人口中再次證明上述假設並不容易,因為牽涉到更多影響研究結果的因素,如社會經濟狀況、獲得健康照護的機會等。   研究以3,200多名20至22歲的菲律賓女性為研究對象,這群女性的營養及資源較為短缺,因此她們的身體可能更需要被分配能量以維持運作。   研究團隊檢測了可以預測死亡(或生理年齡)的兩個標記物(MARKERS):端粒(TELOMERES)長度及表觀基因年齡(EPIGENETIC AGES),以瞭解這群女性身體老化的情形,。   端粒是DNA鏈的末端,具有保持染色體完整性和控制細胞分裂週期的功能。人類一生都在透過複製的過程製造新的細胞,每一次都需要複製染色體,而端粒就會在這反覆複製的過程中漸漸變短。當端粒變得太短,細胞就無法再進行複製。   研究用血液樣本分析這群女性的端粒長度,從血液中蒐集免疫細胞。隨著女性生育次數越多,免疫細胞裡DNA端粒長度越短,這可能限制免疫細胞對抗感染及癌症的能力。   表觀基因組(epigenome),指的是一系列加在DNA上面的化學修飾,如,甲基化(methylation),他們主導著哪些基因被啟動,哪些沒有不會,進而影響著細胞會變成哪一種器官及會如何運作。這些化學修飾在一生中會被影響、損害與改變,這可能改變基因的表現,這些變化還可能遺傳給後代。   因此,表觀基因年齡其實告訴了科學家細胞與基因的健康情形及甲基化(methylation)的狀況。若這些修飾顯示女性的生理年齡比實際年齡大,這是死亡風險的表現之一。   妊娠會加速細胞衰老 多次懷孕的女性這兩種細胞標記物顯得比較「老」。即使考慮到可能影響細胞衰老的其他因素,懷孕次數的影響仍然排在首位。研究人員表示,每一次妊娠,細胞衰老會加速0.5至2年,這是一個驚人的發現。   另外,他們沒有想到,懷孕中的女性細胞看起來比預期的更年輕,而不是更老。雖然一個女人的生理年齡隨著每次懷孕而增加,如果一個女人在測量時已懷孕,她的表觀遺傳年齡及端粒看起來比預測的年齡小。換言之,懷孕讓人暫時年輕,但懷孕的次數和生物年齡增長之間似乎存在更持久關係。   生理年齡增長對壽命來說很重要,但並不會顯現在外貌上。雖然有充分的證據表明,有更多的孩子,特別是超過四、五個孩子,可能會增加某些疾病的風險並縮短壽命。過去研究不知道為什麼,這份研究提出了可能的解釋:可能跟女性經歷懷孕、生產、哺乳所造成的免疫系統改變有關。   研究作者Ryan強調,研究結果並非在說生育必然會導致生理年齡增加,目前也不知道這樣的變化是否會持續,還是會隨著時間消失。     為了回答這些問題,目前正在對同一群女性進行後續研究,這份研究是自2005年首次測量後隔了13年的追蹤研究。研究團隊希望了解是否能在縱貫性研究中複製這些發現,及細胞是否仍然看起來更老。研究也表示希望能夠了解社會經濟狀況和飲食等因素如何影響女性生育所付出的代價。     編譯來源:Eurekalert(2018.07.25)、Daily Mail(2018.07.25)    
+ read more
為什麼女性阿茲海默症較不易被識出?
2018.08.02
為什麼女性阿茲海默症較不易被識出?
繼2016年的研究後,最近一份研究再次證實,女性比男性更優越的「言語記憶」經常掩蓋早期阿茲海默症的症狀。因此,即使病情明顯已經和男性患者一樣,女性的阿茲海默症還是經常沒有被診斷到。當病情惡化時,往往表現出突然而急劇的記憶力下降,而男性的疾病發展則沒有那麼劇烈。                                                  專家發現,即使掃描顯示阿茲海默症已經開始損害大腦的關鍵部位,女性在標準記憶測試中仍能保持其認知能力。相比之下,男性一旦疾病開始發生,就會在測試中表現不佳。   這意味著直到女性記憶迅速惡化前,經常會沒有被診斷出問題。這可能會讓女性患者感到困惑,而且他們的家人也因此在無助中掙扎。   伊利諾伊大學的研究員Pauline Maki教授表示,這些發現可能有助於解釋為什麼女性在被診斷患有阿茲海默症後,各種認知能力下降很快。雖然女性言語記憶的優勢可能在功能上有益,但它可能掩蓋阿茲海默症的早期階段,導致一旦被診斷出疾病時疾病負擔更重,此後惡化的速度也更快。   研究方法 研究小組對參與者進行了腦部掃描:測量海馬迴(腦部司記憶的部位) 的變化、檢查大腦中斑塊(阿茲海默症的徵兆)的跡象;並檢測他們的脊髓液,以觀察有毒的類澱粉蛋白(amyloid)和tau蛋白(皆為阿茲海默症的徵兆)的累積。   研究人員發現,患有早期阿茲海默症或輕度認知障礙的女性,在言語記憶測試中的表現明顯優於男性。但是,一旦阿茲海默症惡化,這種差異就消失了。   要有更多的性別差異研究 台灣女人連線表示:女性得到阿茲海默症的人較多且受到的影響尤為嚴重。這項研究顯示,性別差異在疾病的診斷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考慮到「女性優越的記憶可能會掩蓋阿茲海默症的早期症狀」有助於辨識女性早期阿茲海默症,讓患者早期獲得治療及重要的護理和支持。   英國阿茲海默症研究中心Rosa Sancho博士表示,目前對阿茲海默症和其他形式的認知失調的檢測並沒有考慮性別差異,但這項新研究表明,這可能限制檢測方法的準確度。   編譯來源:Daily Mail(2018.07.23)        
+ read more
網路交友:女人知道自己要什麼 男人愈老愈挑剔
2018.07.30
網路交友:女人知道自己要什麼 男人愈老愈挑剔
在網路上找尋伴侶,男生女生有什麼不一樣嗎?六月份一項澳洲研究,針對男人女人擇偶時對教育程度偏好的性別差異指出,比起男人,40歲以下的女人在網路上尋找伴侶時,特別在意對象的教育程度。   這項研究是澳洲針對網路約會至今最大規模的行為經濟分析,分析了41,936位網路交友網站RSVP註冊會員在2016年中四個月的活動資料。   研究得出數項結論,在18-80歲所有年齡層中,女人比男人更可能明確表明自己的擇偶偏好;其次,在女性生育高峰階段,她們會比較在意潛在對象的教育程度,比較喜歡與自己相當或更高教育水準的男性,但一旦過了40歲,男人反而開始比女性更在意對象的受教程度。   研究共同作者之一QUT行為經濟學家Stephen Whyte博士表示,研究顯示在18-30歲的生育年齡階段,男女同樣都比較重視潛在對象的教育程度勝過其他。但隨著年紀增長,其重要性降低,不過所有年齡層的女性都清楚設有比較高的最低教育程度標準。   他進一步解釋,演化有利那些高度篩選伴侶的女性,在許多文化裡女人將教育當作品質的指標,因為它常被與社會地位和智力作連結,這兩項特質是高度被追求的。過去也有研究出現類似結果,但這個研究由於年齡層涵蓋廣泛,因此能夠看到男女在網路交友擇偶上隨著生育能力的變化。   據統計,在澳洲,網路約會網站的註冊會員為數龐大。2017年IBIS World澳洲約會服務業者報告指出,消費者愈來愈沒有時間,而戰後嬰兒潮愈來愈懂網路科技,因此網路約會服務將會吸引愈多人。這個產業在未來五年將以每年成長3%幅度達到1億7千8百萬美元的收益,其中尤以免費的智慧型手機應用程式扮演重要角色。即使新約會科技變化快速,行為經濟學與演化心理學還是能在理解人們如何擇偶提供重要的觀察分析。     編譯來源:Eurekalert(2018.06.26)、SAGE Journals      
+ read more
人們的平均壽命已經不再延長?
2018.07.18
人們的平均壽命已經不再延長?
根據最新的數據顯示,英國男性和女性的壽命已經不再延長。英國人的壽命近一世紀以來一直都是穩定增加的。然而自從2010年來,這種趨勢已經幾乎停止,這個廣為流傳的疑慮也獲得國家統計局(ONS,Office for National Statistics)證實。   在台灣,自80年代人口持續上升,到了2010年也是趨緩且呈現停滯(見下圖),這種現象在男女性別是一樣的。 這是不是意味著人們的壽命不再延長?   英國國家統計局分析師說,他們無法找到為什麼英國人的壽命在2010年之後就不再增加的理由。自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人類的預期壽命不斷提高,其中原因包括:醫學的進步使一些致命性的疾病如肺結核和猩紅熱幾乎消失,以及經濟和生活方式的改變。 這意味著,在煤礦等危險重工業中工作的男性人數減少了許多,還有吸菸的習慣也一樣減少了。但英國國家統計局表示,自2010年以來,英國男性預期壽命的增加速率下降了85%,女性則下降了95%。   國家統計局表示,從1990年到2011年之間,每10萬個男性當中,死亡人數每兩年就下降了8.6人。但在2011年至2017年間,每10萬男性人口死亡人數,每兩年期間卻僅降低1.3人。女性也不例外,在1990年至2011年期間,每10萬個女性人口,每兩年死亡人數降低了4.3人。但在2011年至2017年間,女性每10萬人口之死亡人數,每兩年期間卻僅降低0.2人。   英國國家統計局分析師表示,研究人員指出可能是一些致命的流感毒株,比較容易影響年老人群,因此影響到壽命的延長。然而,不同的流感病毒只能解釋死亡率的短期波動,對人口死亡率應該不會有長期的影響。   國家統計局也質疑財政緊縮—政府支出減少—是人民平均壽命不再增加的理由。進一步的原因可能是,老年人口數量的增加有可能帶來這樣的負面影響,也有人認為是跟醫療進展速度減緩有關。同時,儘管男性的工作危險性比從前低,但女性從事高壓力工作的人口卻創歷史新高。       編譯者:CHRISTOPHER CHANG (張軒睿) , ERICA CHANG (張雅雅) 編譯來源:Daily Mail(2018.06.19)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