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04.14
果汁與果昔的「甜蜜陷阱」
你認為果汁比汽水或是奶茶還要健康嗎?那可不一定!當你在給小孩喝一杯你認為健康的果汁而不是汽水時,可別忽略了每100毫升的果汁當中就可能有高達13克的糖,這相當於一個小孩每天糖分建議攝取量的三分之二。
一項新研究指出,果汁飲料、天然果汁或是果昔(Smoothies,或稱水果冰沙)的含糖量都高得令人難以接受。研究調查了市售的果汁、果昔與一般標榜含糖量較低的飲品。結果發現在這些受到檢驗的飲料當中,平均每100毫升就含有7克的糖。在21種純果汁中,每100毫升的含糖量就高達10.7克;而在24種果昔中,每100毫升的含糖量則高達13克。而40%的受檢產品含有19克(或約20毫升)的糖,遠大於兒童的每日糖分建議攝取量。
近來歐美各國都開始重視糖的攝取量,許多民眾也因為普遍意識到含糖飲料對於體重增加和蛀牙的影響,因此轉而以果汁或冰沙來代替汽水、冰茶或是其他飲料。但即使是百分之百的純果汁都無法完全不含糖。
而根據調查結果,研究小組建議一般民眾可以透過下列幾點方式來避免不小心吃下過多的糖分:
* 不要只喝果汁,而是要吃水果。
*
果汁稀釋後再喝,或是選擇不含糖的;並且在用餐時才喝。
* 1天限制攝取150毫升。
另外,研究主持人Simon
Capewell博士表示,整個水果比果汁含有更多的纖維含量,需要更長的時間來消耗,而且有證據指出,身體代謝整個水果是以不同的方式,比起喝果汁,身體更能適當的調整攝取量。他說:水果對健康非常的好,蔬菜也是,事實上我們建議無限制的攝取水果和蔬菜。
資料來源:BMJ Open
【延伸閱讀】
小心!果汁跟含糖飲料一樣不健康?!
星巴克比可樂還不健康!?
+ read more

2016.03.28
為什麼女人的膝蓋比男人脆弱?
位於膝蓋處的前十字韌帶(或稱ACL,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是連接股骨(大腿)和脛骨(小腿)的重要韌帶,若此韌帶受傷,將是項嚴重的運動損傷。以足球員為例,前十字韌帶受傷者能重返球場的機率不到一半;此外,亦會造成一些永久性的傷害,如膝關節不穩、改變步態和早發性關節炎,對日常生活影響甚鉅。據統計,女性運動員的前十字韌帶受傷的機率是男性運動員的1.5~2倍。造成此種差異的原因為何?近日一份美國的研究報告或許提供了解釋。
來自德州大學醫學分部(The University of Texas Medical
Branch at
Galveston)的研究人員分析了來自國家保險理賠與處方開立資料庫中23,428名年齡15~19歲且ACL損傷女性的數據,分析結果指出,平日有服用生育控制藥物者較不需要接受矯正手術。
研究人員說明,女性雌激素會使ACL較為脆弱,造成女性更容易遭遇ACL損傷。過去曾有研究指出,許多女性的ACL損傷發生在月經週期中雌激素分泌旺盛的時間點。而由於生育控制藥物能夠減少並穩定女性體內的雌激素濃度,這可能可以阻止ACL週期性弱點的發生。
研究人員說明,在所有的年齡組中,15~19歲女性的ACL損傷發生率是最高的。青春期時女性身體經歷的變化-體內雌激素分泌急遽上升以及腿部骨骼發育-或許可以解釋這個年齡層的年輕女性大量發生ACL損傷的原因。但同時,與其他年齡組相較,這個階段的女性使用生育控制藥物的可能性也較小,低了22%。
計畫主持人Aaron
Gray表示,考慮到生育控制藥物能夠對於雌激素分泌產生的影響,接下來他們將會檢驗投以口服避孕藥是否是減輕女性ACL損傷程度的可行療法。
資料來源:Medicine & Science in Sports &Exercise(The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 read more

2016.03.24
尿尿會痛怎麼辦?喝蔓越莓汁有用嗎?
當小便疼痛、察覺自己有泌尿道感染時你會怎麼做?不少人會衝向最近的便利商店搜刮蔓越莓汁。不過,日前有研究指出雖然蔓越莓中所含有的成分確實能有助減緩泌尿道感染,但是飲用蔓越莓汁事實上是沒有效益的。
泌尿道感染的影響範圍並不只侷限於尿道,他也可能發生在腎臟,膀胱或泌尿系統中的任何部分;症狀包括尿頻、尿痛、盆腔疼痛與血尿。在美國,每年約有超過300萬人發生泌尿道感染,其中絕大部分是女性。
由於泌尿道感染通常不會持續很長時間,而大多數人都是自我診斷發現遭受感染,因此很多人在第一時間想到的解決辦法是飲用蔓越莓汁而非求助醫生。德州A&M大學健康科學中心學院的副院長Timothy
Boone博士和同事們想知道蔓越莓對於泌尿道感染者是否真有幫助。
研究團隊找來了160位年齡23~88歲且於2011~2013年間接受選擇性婦科手術的患者。通常,有10-64%接受此手術的婦女會隨著導尿管的移除而發生泌尿道感染。研究人員在手術後給予其中一半的患者服用2粒蔓越莓膠囊,每日服用兩次(即一日4粒,1粒的濃度相當於2瓶240c.c.的蔓越莓汁);給予另一半的受試者服用安慰劑。
結果發現服用蔓越莓膠囊的組別其泌尿道感染風險下降了50%,僅有19%的患者發展出泌尿道感染;安慰劑組中則有38%的患者出現感染。
研究人員說明,要感染泌尿道,細菌必須侵入膀胱。而蔓越莓富含的A型原花青素有能力干擾細菌附著於膀胱壁,減少感染發生的可能性。
但是,Timothy
Boone博士指出,要達到能防止感染的效果所需要蔓越莓非常大量。他強調:蔓越莓汁-特別是我們在商店常看到的濃縮換原汁-不會治療泌尿道感染或膀胱感染。它可以提供充足的水分並且可能幫助你的身體更有效的將細菌沖掉,但蔓越莓當中的活性成分早在到達你的膀胱之前就已經消失了。
Timothy
Boone博士表示,泌尿道感染的治療可能是複雜的。約有2~3成的女性經常性的發病,但由於擔心服用抗生素可能產生抗藥性,許多醫生與患者都不願意使用此治療方式。目前有學者嘗試以益生菌作為抗生素的安全替代品治療泌尿感染,但還需要有更多相關的研究證實這是一個可行的方案。
最後,Timothy
Boone博士提醒,泌尿感染和膀胱過動症可能會出現類似的症狀,若身體不適,還是應該盡早就醫,以防止泌尿感染發展成為腎臟感染。
資料來源:American Journal of Obstertrics and
Gynecology、 Texas A&M Health Science Center College of Medicine
+ read more

2016.03.23
活受罪?女性較長壽卻面臨較多的失能影響
女性的平均壽命較男性長,但對女性而言,這些額外的生日真的值得慶祝嗎?據美國近日公布的調查數據發現,雖然女性活得較久,但也花費更多她們的黃金歲月在面對失能、無法自理的生活。
研究人員分析了針對年齡高於65歲且有加入美國聯邦醫療保險者的數個研究。這些研究調查了年老衰退所造成的失能對於長者日常活動的影響(如無法自行穿衣、洗澡、煮飯、購物或駕駛),並且進行長時間的追蹤調查。研究人員分析了來自1982、2004和2011年的數據。
結果發現,65歲以後,女性的剩餘歲月中約有30%的時間面臨退化、失能的問題;但男人,在另一方面,65歲後面臨失能的時間僅占了餘年的22%,甚至在後期的數據中下降至19%。而重度失能者(日常生活中至少有3項活動無法自理)在此次研究當中,不分性別都有出現減緩的趨勢:在1982年,受重度失能所苦的女性有13.2%、男性有10.7%;而2011年時,女性下降至10%、男性僅剩下7%。不過女多於男的狀況仍未改變。
此次研究的主要作者-來自密西根大學安娜堡分校社會研究所的Vicki
Freedman表示,目前很難明確的指出造成女性可能經歷較長時間失能狀況的原因;但其中可能跟不平等的醫療處置或受性別影響而產生的不同生活習慣(如運動)有關。另一方面,年長女性所享有的平均經濟資源也比男性來得少,所以當失能狀況發生時,女性更可能因此無法獲得適當的照護。
來源: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 read more

2016.03.17
更聰明更苗條更健康?吃巧克力就能達成?
巧克力在日常生活中隨手可得,甜甜的口感總是會讓人忍不住想要多嚐一口。事實上,除了充飢或是當作小點心之外,巧克力本身的益處似乎也不少。近來有研究發現吃巧克力可以增進我們的認知能力;另有研究指出巧克力可以預防心臟病並且幫助減重。不過,在吃巧克力的時候我們其實同時吃進了不少的糖與脂肪,在這樣的情況下,這些關於巧克力的神奇功效究竟值不值得參考呢?
雖然最近這份宣稱巧克力有助增進認知能力的研究在紐約有將近1,000人參與,不過結果跟過去那些關於巧克力和大腦作用相關的研究一樣,都未能明確的說明其中的因果關係;人們無法得知究竟是聰明的人喜歡巧克力,還是巧克力會讓我們變聰明。
另外,在去年(2015年)廣為人知的「巧克力能幫助減重」的報導最後被視為一場騙局;一位科學期刊的編輯John
Bohannon驗證了媒體釋出的這則偽科學,經確實檢驗後,他稱這只是一些僥倖出現的影響:「我們又怎麼知道剛好吃巧克力的人開始減重,而不吃巧克力的人沒有?」
而關於巧克力能夠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研究報告堆積如山,像是2012年瑞典有一份看似可信賴、涵蓋37,103位受試者的統計數據資料指出:在中老年人中,吃較多巧克力者的中風機率低於17%。不過有學者認為這項數據不夠顯著,並且強調吃太多的巧克力會讓人變得肥胖、不健康。
美國加州聖地亞哥大學暗示巧克力會造成一種類似興奮劑的效果;2011年有一項研究主要是針對巧克力當中一種叫做表兒茶素的合成物進行,研究人員發現表兒茶素增加了老鼠的耐力,使老鼠在跑步機上更持久。不過,研究人員尚未肯定人體也會出現相同的反應;就算結果相同,也要吃掉一個廣場那麼多的巧克力才能夠攝取到足夠的表兒茶素,同時,也必須要是黑巧克力才行,因為牛奶巧克力的製作過程會破壞表兒茶素。
綜上所述,目前許多關於巧克力的「神奇功效」都有可能不是我們所想像的那樣,畢竟在實驗過程中,有許多因素是受到研究人員控制的,且多少都會遭遇研究限制。在更完整的研究結果問世之前,奉勸大家還是把巧克力當作是偶一為之的小確幸吧!
資料來源:Guardian
+ read more

2016.03.09
別小看每日步行10分鐘的力量!
你是否常常因為工作忙碌而沒有時間或忘記運動?或是一個不喜歡在健身房流汗的人?其實只要每天花一些時間,就算不是從事強度很高的活動,也能夠提升自己的健康,遠離許多疾病。
一項新的研究在超過3,000位年齡介於50到79歲的人之間發現,運動最少的人死亡機率是最常運動的人的5倍、運動程度中等的人的3倍。
研究過程中,研究人員首先要求參與者連續七天佩戴著紀錄器以紀錄活動量,並且在接下來的八年持續追蹤他們的死亡率,而結果顯示出那些比較少坐著、而且動比較多的人,活的比較長久。
來自美國賓州大學的研究主持人Ezra
Fishman表示:「運動不需要強而有力才會有效果,這是研究所顯示出來的結果。」「那些常常走來走去,清洗碗盤、拖地等的人,比起只是坐在桌子前的人都要活得更久。」
雖然這份研究並沒有更進一步的指出其他活動與死亡率的關聯或因果關係,但可以確定的一點是,只要每天增加十分鐘輕度的活動,就能夠有所不同。而用三十分鐘坐著的時間來替換成輕度到中度,而且強而有力的身體律動,就能夠有更好的結果,Fishman博士最後表示:「更進一步的,當人們將那些日常生活中的勞動變成生理上的運動時,絕對是有勝於無,而且越多越好。」
資料來源:journal Medicine & Science in Sports & Exercise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