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12.03
營養補充劑可以增進精子品質
不孕症影響15%的世界人口,被世界衛生組織認為是一個全球性的健康問題。最近幾年,針對開發中國家不同人口的研究,顯示精子品質減低可能對人類的生存有影響。精子品質的降低和不健康的生活型態相關,壓力、毒品、煙草、酒和不健康的飲食,似乎是主要可調整的因素。
目前雖然缺少科學證明飲食和營養補品對精子品質的作用,很多生育診所在提供病人體外人工受精或直接注射精子入卵子前,還是會推薦營養補充劑。
最近西班牙URV大學和墨西哥大學共同執行最廣泛隨機臨床研究,結果顯示:不同的營養補充劑對精子品質和男性生殖力的顯著的影響。
包括2,900位參與者的28個營養研究結果,在質量分析之後,專家結論─在飲食中加入:
* Omega-3 及輔酶Q10
(液狀或粒狀)對增加游動精子的數量有利
* 硒(selenium)、鋅、脂肪酸、Omega-3、
輔酶Q10,和提高游動精子的濃度相關
* 硒、鋅、Omega-3、輔酶Q10
和肉鹼(carnitines)和改善精子遊動力相關
* 硒、脂肪酸、Omega
3、輔酶Q10和肉鹼對游動精子的組織和型態有正面的作用
專家以為他們的研究雖然指出營養補充劑對精子的品質有調整改進的作用,但仍須証明是否會增加自然或經由人工生殖技術受孕的機率,未來仍需要有更多的取樣以便有更正確的結論。
這項研究發表在11月的科學期刊《營養的新發展》。
編譯來源:Eurekalert(2018.11.26)
+ read more

2018.11.27
忽視性別差異,扼殺女性健康
性別平等不只是在社會文化領域要努力,在健康上也是!
醫師和研究人員如果不能將性別的差異納入考量,可能對女性的健康產生負面影響,更可能錯過可挽救生命的檢測和治療,特別是某些行為或生理結構使得女性不太容易被診斷出有特定疾病或接受治療。
舉例來說,台灣女人健康網曾經報導,女性比男性更優越的「言語記憶」會掩蓋早期阿茲海默症的症狀。既使大腦的關鍵部位已經開始損傷,女性仍設法維持記憶力測試中的表現。因此就算病情明顯已經和男性患者一樣,女性的阿茲海默症還是經常沒有被診斷到。當病情惡化時,就會表現出突然而急劇的記憶力下降。
心臟病並非「男性疾病」!
心臟病發作時的症狀,例如:胸痛、心跳加快和呼吸短促等,被視為「典型」的症狀,是在男性中常見的。女性則較容易出現疲勞、焦慮、頭暈和睡眠障礙等情形,而不是突然的疼痛,但這些症狀很容易被誤認為是其他不太嚴重的情況,因此沒有適當的診治.
不僅對健康有害,更可能導致不必要的死亡。
即使懷疑心臟病發作,對女性進行診斷也很棘手,因為乳房組織會在檢測中產生令人困惑的陰影。
Kararigas教授說,男性和女性的心臟具有相同的生理和功能,但因為女性荷爾蒙的作用,對疾病的反應差異很大。大多數女性在青春期後有規律的荷爾蒙週期。女性賀爾蒙對心臟有保護作用,但目前尚不清楚原因。然而,一旦停經後女性荷爾蒙下降,這種保護就會喪失,心臟病發作的風險也會急劇上升。
此外,男性和女性的心臟病「看」起來也不同。男性大多是一大塊的脂肪堵塞在動脈。這可使用支架進行治療,撐開動脈並恢復血流。相比之下,女性往往是範圍廣大的一層脂肪物質覆蓋在動脈內,因此,支架手術的作用不大。其治療通常側重生活方式的改變和藥物,以減少心臟的壓力。
醫師的性別也影響對疾病治療的看法。今年八月發表的一份研究指出,有心臟疾病的女性接受男性醫師的治療死亡的可能性比女性醫師高。這可能來自男醫師對「典型」心臟病比較持有刻板觀點,忽略了疾病的性別差異。
★更多關於心血管健康的性別差異★
女性疼痛沒被當一回事
幾乎所有醫學領域都可以找到男性和女性接受治療方式的差異,這表明不僅僅是生理學上的差異,而是有更複雜的社會因素。
例如,相較於男性的疼痛,女性的疼痛經常不被認真對。當女性因疼痛就醫時,經常接受藥物的是鎮靜劑而不是有效的止痛藥。而侵襲性卵巢癌的症狀也經常被歸結為「腹脹」,因此延誤了治療。
一些慢性、疼痛的狀況,例如子宮內膜異位症,就經時常被當作是「經期問題」,而沒有好好診治。英國國家健康與照顧卓越研究院還發佈了指導方針,告知醫師需更仔細地傾聽女性患者的訴說。
科學實驗遺漏了女性
長期以來,以男性為研究主體的發展,是對女性知識缺乏的原因之一。
英國愛丁堡大學Spiers-Jones教授表示,在研究中必須使用動物模型來觀察正在發生的事情,例如大腦中的運作。但大多數研究的動物實驗只有雄性動物,因為男性的行為變異較小,沒有荷爾蒙週期,所以更容易研究。
台灣女人健康網曾經報導,實驗用的小老鼠的性別影響一半以上研究的結果。英國MRC哈威爾研究所Steve
Brown教授指出,因為沒能徹底地調查生物醫學研究中男性和女性的差異,很可能錯失了重要的科學資訊。這個研究結果建議實驗設計應將兩性納入疾病研究,而不是將單一性別的研究結果推論斷到另一性別。
女性藥物在男性身上進行測試
除了錯過實驗室的實驗,女性在新藥/療法的臨床試驗中也一直被忽視。
1977年,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禁止有生育力的女性參與臨床試驗,即便她們沒有懷孕或計畫懷孕。直至1994年才解禁,但時至今日女性參與臨床試驗的人數依然不成比例。
例如,雖然憂鬱症的性別比例女大於男,但是,抗焦慮藥物Valium,最初從未在女性身上進行過測試。2016年巴西研究人員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月經週期可能會對Valium的有效性產生重大影響,甚至使其失效。
沒有研究藥物對女性療效及副作用會造成嚴重的不後果。在1997年至2001年
間,被美國FDA以「不可接受的健康風險」因素下架的10種處方藥物中,有8種被發現對女性比對男性更有害,而其中一半更常使用在女性身上。
有時,藥物臨床試驗在男性療效不佳,但是在女性是可行的,例如:抗肺癌藥物艾瑞莎。
如何讓醫療對性別更友善
有研究人員提出希望立法強制規範從研究最初的實驗室階段就必須納入男性(雄)和女性(雌)的數據,作為新治療核准上市的條件。
Kararigas教授表示贊同:「我們需要確保幫助了100%的人口,而不是其中一半。」他認為需要了解疾病潛在機制的差異,並確定新的藥物目標,以便為男性和女性提供更合適的治療。如果不研究男性和女性,如何能找到對每個人都有好處的療法呢?
編譯來源:Daily Mail (2018.11.05)、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18)、Journal of Depression and Anxiety(2016)
+ read more

2018.11.08
男性生育年齡也會影響嬰兒健康!
在評估出生風險時,我們傾向於考慮母體因素。女性一直被告知,如果她們優先考慮事業,直到年紀較大時再生育,就會讓自己的孩子處於危險之中。其實,男性也有同樣的問題。
一項追踪4000萬嬰兒的研究指出,男性應該在35歲之前生育,以避免增加未出生嬰兒的風險。當父親處於30多歲時,出生併發症的風險開始增加,並且從45歲開始顯著上升,因為隨著男性年齡增長,他積累了兩個新的精子DNA突變。
與年齡在25歲至34歲之間的父親相比,35至44歲的父親所生的嬰兒早產或出生體重低的風險大約高出5%。對於45歲或以上的父親,他們的新生兒送入急診的風險增加14%,早產的風險增加14%,疾病發作的風險增加18%,出生體重低的風險增加14%。如果父親年滿50歲或以上,他們的嬰兒出生時需要呼吸器(ventilation)的風險增加10%,他們需要送入急診的風險增加了28%。
真正令人驚訝的是,父親年齡增長與母親懷孕期間患糖尿病的風險之間似乎存在關聯。與25至34歲的父親相比,45歲及以上的父親的伴侶患妊娠糖尿病的可能性高28%。這一點可能的生物學機制尚不清楚,但母親的胎盤可能有一定的作用。
根據英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在英格蘭和威爾士出生的兒童中,約有18%的父親年齡在40歲以上。2016年父親的平均年齡為33.3歲,比1974年的29.4歲年齡大了近4歲;2016年母親的平均年齡為30.4歲,1974年為26.4歲,也增加了4年。
在台灣,2017年生父平均年齡為34.50歲,比1981年生父年齡為29.22歲大了5歲。2017生母平均年齡為31.97歲,比1981年為25.49歲大了6歲。[1]
雖然絕對的風險相對地低,但是如果父親在45歲之前選擇生孩子,估計會防止相當多負面出生結果。計劃生育和生殖諮詢,應納入與父親年齡相關的風險的討論。
編譯來源:Daily Mail(2018.10.31)
[1] 中華民國106年內政性別統計分析專輯
+ read more

2018.11.06
為什麼有些癌症只影響年輕女性
胰臟癌有許多形式,其中「黏液性囊腺瘤(mucinous
cyst)」特別影響女性,而且通常是年輕女性。這怎麼可能?胰臟又不是受到女性荷爾蒙影響的器官,怎麼會有這樣的性別差異?最近一份研究對這樣的現象提出了可能的解釋。
「黏液性囊腺瘤」這種胰臟癌類型與另一種卵巢的黏液型癌症有奇怪的相似處。瑞士與美國的研究人員合作進行大規模的基因體分析,發現這兩種癌症都源自於「胚胎生殖細胞(embryonic
germ
cells)」。在胚胎階段這些生殖細胞還未分化,他們會遷移至卵巢,而在過程中有些生殖細胞誤停在其他器官上,如:胰臟,讓個體有在未來30年後,在不同的器官罹患和卵巢相同癌症的風險。
卵巢和胰臟的粘液性腫瘤影響年齡在30至40歲之間的年輕女性。這種形式的腫瘤形狀類似大囊腫,裏頭充滿液體,約佔卵巢和胰臟癌的3%,通常通過手術治療。若及時治療,囊腫可被完全去除。不過,有15%的病例囊腫在手術前破裂使癌細胞擴散到腹膜引起轉移,癌細胞轉移後對化療具有高度耐藥性。在這種情況下,患者的預後不超過一年。
研究負責人Intidhar
Labidi-Galy博士表示,這項研究是從臨床觀察開始的。身為卵巢癌的專家,Labidi-Galy偶然發現了一篇論文,詳細介紹了胰臟粘液性腫瘤的基因特徵。令他驚訝的是,儘管這兩種器官沒有直接的關係,胰臟粘液性腫瘤與卵巢的粘液性腫瘤具有相同的基因變化。該篇論文的第一作者Kevin
Elias博士確定了兩種腫瘤之間的密切聯繫:相同的基因突變、相同患者類型–年輕女性、通常是吸煙者。更令人驚訝的是,在胰臟粘液性腫瘤發現卵巢組織。
共同的起源
卵巢和胰臟只有在胚胎發育期間才非常接近。在懷孕初期,胚胎擁有原始生殖細胞,原始生殖細胞在某種程度上是配子,即卵母細胞或精子的前體,他們在妊娠4到6週之間在人體中遷移。生殖細胞經過未來的胰臟,並在妊娠第7週左右抵達性腺的外圍。Labidi-Galy博士表示,很有可能,其中一些生殖細胞在遷移路上就停下來了。
透過公開的資料,研究人員辨識出懷孕第6、7、11及17周時原始生殖細胞在器官裡的基因表現,發展出「轉錄組學特徵(transcriptomic
profile)」。研究團隊用這些特徵與胰臟及卵巢的基因表現進行比較,以瞭解這兩種器官健康、黏液型囊腫及其他腫瘤的特徵。
結果顯示,卵巢及胰臟黏液型腫瘤的「轉錄組學特徵」與卵巢及胰臟本身大為不同,而是與原始生殖細胞非常相似。
遷移期間意外的停止
研究結果顯示,女性在胚胎階段,細胞在遷移過程中意外發生的停止,可能在幾十年後以癌症的方式表現出來,而是否表現出來取決於其他風險因素如吸菸及這些原始生殖細胞在體內的位置。事實上,雖然科學家只檢查了胰臟和卵巢,但過去已經有類似的病例顯示,這種生殖細胞遷移過程中誤停的現象也發生在其他器官上,特別是在肝臟或腹膜中。
Labidi博士總結,我們的結果不會改變對患者的手術治療,但會讓我們反思化療方案。這些罕見的腫瘤有點像癌症的孤兒疾病,沒有標準的治療方法。我們希望將它們與其他癌症聯繫起來以找到有效的治療方法。我們處於個人化腫瘤學的核心:了解每個細節中的敵人會使患者更容易與疾病戰鬥。
編譯來源:Eurekalert(2018.10.19)
+ read more

2018.10.26
為什麼尿道感染女多於男?
女性和男性之間的生物性差異超越解剖學上的身體結構!必須考量到細胞層次的性別差異,才能發現關於女性和男性不同的發展、功能和生物學的重要信息。
長期以來一直認為性男女在解剖學上的差異是女性比男性經歷更多尿道感染的原因,但最近的證據支持有其他非解剖學因素導致女性的風險增加,增進對細胞生物學上性別差異的了解將有助於男性和女性的尿道功能失調的診斷及處置取得突破。
女性外尿道的位置和尿道較短,通常被認為是女性患尿道感染的頻率比男性高30倍的原因。超過一半的女性在其一生中至少經歷過一次尿道感染。不過,最近對「網狀內皮系統(reticuloendothelial
system)」(提供對抗微生物的免疫力)的研究指出,膀胱中免疫細胞在表現上的差異可能放大女性尿道感染比率。
研究作者Margot S.
Damaser博士表示,除了我們的基本解剖學,女性和男性在細胞層次上表現出性別差異,這影響到下泌尿道的形式和功能。在治療泌尿功能障礙時需要考慮這些差異,以便為女性和男性提供最佳治療。這份報告應被視為現有關於下泌尿道性別差異的知識概述及引發更多研究的催化劑。
我們需要進一步研究下泌尿道細胞類型的性別差異,才能更好地去理解功能正常與異常。報告中具體指出需要進一步研究方向:
*
尿道微生物組成的性別差異如何影響尿道感染的風險
*
網狀內皮系統的細胞群的性別差異是否影響尿道感染風險
*
性荷爾蒙對下泌尿道的發育、生理學和罹患惡性腫瘤風險的影響
編譯來源:Eurekalert(2018.10.22)
+ read more

2018.10.25
偏頭痛,為什麼女性比男性多?
男人、女人和孩子都可能會偏頭痛,但這種症狀並不平等地出現在每個人身上。慢性嚴重偏頭痛的人當中,絕大多數是女性。根據偏頭痛研究基金會,女性佔了高達85%。
目前沒有確切的答案解釋為什麼女性比男性更常發生偏頭痛,不過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受到各種疼痛的影響。偏頭痛多影響年輕女性,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改善,因此忙於家庭和工作年齡層的女性,偏頭痛是最普遍的。由於日常活動時疼痛往往更加嚴重,人們往往保持靜止狀態,這對生產力有明顯的不利影響。有偏頭痛的人們也對聲光敏感,這讓他們很難工作,甚至無法工作。
雌激素波動誘發偏頭痛
大多數專家認為,女性的荷爾蒙波動是一個主要影響因素。原因是:在青春期之前,男孩比女孩經歷更多的偏頭痛,青春期之後變成相反;較多女孩和女性在停經之前受到偏頭痛的影響,停經後這種疾病對大多數女性會變得緩和;大多數偏頭痛發作在月經前後幾天。
雌激素下降可能是誘發偏頭痛的生理機制,所以,在經期、排卵期以及剛生產後,雌激素水平急劇下降,這可能是一個問題。停經後,雌激素保持低水平-它們不會下降,大多數女性的偏頭痛都會改善。雌激素下降增加了大腦皮質的興奮性,偏頭痛是一種大腦皮質更易「興奮」的病症。
其他誘發因子
還有其他誘因可能引發偏頭痛,包括壓力、睡眠模式的變化、大聲的噪音、明亮的燈光、強烈的氣味及各種食物和飲料如葡萄酒和巧克力。不過,某個因子可能不會引發一個人偏頭痛,但卻是另一個人重要的誘發因子。女性在工作場所和個人生活中面臨著與男性不同的挑戰,我們知道壓力會對這種疾病的過程產生負面影響。此外,雙胞胎的研究指出,偏頭痛也受到基因影響
偏頭痛是神經問題
偏頭痛不是一種荷爾蒙失常,這種觀念是個錯誤。大多數專家認為,偏頭痛可能是大腦對荷爾蒙、遺傳和環境因素之間複雜相互作用的反應所致。其實它是一種非常多樣化的疾病,醫師必須按照每位患者的標準進行診斷。雖然專家認為雌激素經常發揮關鍵作用,但大腦中可能有很多不同的途徑不能正常發揮作用而引發偏頭痛。
許多荷爾蒙循環規律的人不會患偏頭痛,所以它可能受到體內及環境中許多因素的調節。荷爾蒙波動可能會影響大腦中的某些神經元是否會被激活。這是一個神經問題。
男女對疼痛的感受不同
一個研究已經發現,女性對實驗誘導的疼痛比男性感到更大的痛苦和表現出更高的敏感性,這可能是女性較容易受到偏頭痛影響的原因。目前無法確切知道偏頭痛者的大腦與沒有偏頭痛者的大腦有何不同,但性別差異可能使女性大腦比男性的大腦更容易出現疼痛,並以不同的方式經驗偏頭痛。此外,疼痛中的女性總是不被認真地對待。人們老是認為女性反應過度,一位女性偏頭痛患者表示許多醫生把她當作「過度緊張」,醫生對她的建議是回家、放鬆、喝一杯葡萄酒。
對於大多數女性來說,偏頭痛緩解通常伴隨著衰老。不幸的是,最糟糕的偏頭痛發生在女性試圖兼顧家庭和工作的時候。隨著時間的推移,對於大多數女性來說,偏頭痛會有所改善,但是你永遠找不回那些失去工作或上學的時光,或者與家人相處的時間。
編譯來源:Washington Post(2018.10.13)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