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02
冬天更容易減重?
研究指出,在寒冷中運動比在溫暖的氣溫下運動能消耗更多卡路里,使減重更容易。科學家發現在攝氏
-9到
-5度的氣溫下運動所消耗的卡路里,比在10-15度中運動的人多出34%。
此研究為一運動強度高的計畫Wyoming
Study,研究團隊測量53名參與者,包含男性和女性,其在春天及冬天爬山時所消耗的卡路里,並進行性別分析。研究結果呈現:男性在春天時爬山平均每天消耗3,822卡,冬天則是4,787卡;女性於春天爬山平均每天消耗了3,081卡,冬天則是3,880卡。
雖然光靠運動要減重不太可能,但這群人的確減少了一、兩公斤.他們在冬天消耗的熱量比攝取的熱量每日平均多出2,000卡,在春天則多出1,000卡,女性比男性多。
這是第一個測量人體在實境中卡路里消耗變化的研究,而不是在實驗室中測量。
研究作者Cara
Ocobock博士表示,在寒冷中身體必須消耗更多能量才能保持體溫恆定的狀態。在低溫中,人不用做任何事也會消耗較多的熱量。例如,睡在冷的屋內,基礎代謝就會自動提高。整體來說,寒冷(但不是冰凍)的溫度會增加熱量消耗達30%。2014年的一篇論文發現,使人發抖的氣溫可以產生更多用以禦寒的「棕化脂肪(brown
fat)」,因此能燃燒產生卡路里。
事實上,很多因素會影響你消耗多少熱量,但總體來說,冬季的戶外活動讓效果加倍。
編譯來源:STAT(2017.12.20)
+ read more
2017.12.28
男性避孕藥已現曙光!
目前男性避孕的選擇是保險套和輸精管結紮,但經過約十多年的努力,美國政府的研究專家準備測試一項不尋常的男性避孕方法:外用凝膠來阻止精子的製造。
別誤會,各位紳士們,凝膠不是塗在生殖器上!
臨床的試驗將於2018年,四月開始,持續四年,是美國嘗試男性荷爾蒙避孕方法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
最近一次大規模的男性荷爾蒙避孕研究發生在歐洲,從2008到2012年,參與者每兩個月注射荷爾蒙,除了壓抑精子的製造,且預防男性的女性配偶懷孕,但卻讓男性有嚴重的情緒波動,可能引發憂鬱症和自殺想法,以及其他嚴重的副作用,研究被迫中止。
新的凝膠含有兩種合成荷爾蒙:合成孕酮(黃體激素)和合成睾酮(睪丸素)。合成孕酮阻止睪丸製造足夠的睾酮來生產正常數量的精子;合成睾酮可以補充因合成孕酮引起的睾酮不足,但不會讓身體製造精子。
近400多對來自英國、義大利、瑞典,智利和肯亞的配偶將參與研究。男性們各拿一瓶凝膠,每天用半茶匙,擦在上臂和肩膀,一分鐘內就會乾了。凝膠可以壓抑精子量達72小時,即使忘了一個劑量,也沒有關係。
男性們使用凝膠至少4個月,同時其配偶也使用某種女性的避孕方法。研究專家會監督男性的精子量,必須降低至一毫升裡精子數目少於一百萬,才能有效的預防懷孕。精子量降得夠低時,其女性配偶可以不必再使用避孕藥。之後一年內,這對配偶只使用避孕凝膠。
凝膠比藥丸好,因為凝膠由皮膚吸收,在血液中停留時間較長,效力持久,而實驗室合成的睪丸素藥丸,很快就從身體排出。
男性會用嗎?
歷史上藥廠對男性避孕並没有很大的興趣,因為臨床實驗花費時間長,費用貴且有風險,況且已經有很多女性避孕方法的選項。
但專家以為男性們,特別是年輕男性,對使用避孕藥會持著開放的態度,因有關「性別平等」、「男士們也想能夠自己調適生育的能力,不必被迫為人父。」再加上有些女性因為醫療上的原因,不能使用荷爾蒙的避孕藥,另有方法對配偶來說十分有幫助。
男性對其在避孕行為的角色,因國家而異。2016年的調查顯示全球至少有25%的男士會考慮使用荷爾蒙避孕。
然而,最大的問題不是抗拒,而是忘記。2011年英國小型調查,42%回應者擔心男性會忘記服用避孕丸,女性更是如此認為。女性囗服避孕藥失敗的主因,是忘記固定時間服用。根據調查,典型的失敗比率是7%,保險套的失敗率是13%。
另外一個正在進行的實驗,想確定配偶被凝膠摩擦到,不會引起任何副作用。
但需要留心的是,避孕凝膠只是避免懷孕,不能防止性病傳染,所以保險套仍然要用。
編譯來源:Technology Review(2017.12.20)
+ read more
2017.12.26
衛生棉條安全嗎?
現年29歲的英國女性Lauren
Wasser在2012年使用特大號衛生棉條後感染了中毒性休克症候群,並因此將右腿截肢。為了避免憾事再次發生,她對法案進行倡議以督促國家健康署測試女性衛生用品的安全性。
中毒性休克症候群是一種高危險性的細菌感染,這種感染是由金黃色葡萄球菌或鏈球菌細菌侵入血液並產生危險的毒素所致。症狀通常以高燒開始並在幾小時內出現類流感症狀,包括肌肉疼痛、喉嚨痛、咳嗽、上吐下瀉、頭暈目眩等。
女性最可能因經期使用棉條、生產後或正在使用子宮帽而感染中毒性休克症候群。而因為它非常罕見又與其他疾病的症狀相似,所以可能會被誤診。
目前專家尚無法確定為何棉條會導致中毒性休克症候群,有一說認為與棉條長時間置於陰道內造成細菌滋生有關,另一說認為可能是棉條置入陰道時產生了傷口使細菌進入血液中造成感染。而Wasser表示,她有經常更換棉條。現在,右腳截肢後的Wasser,左腳沒有腳趾、腳跟,只有開放性傷口,因此,在不久的未來,她勢必要將左腿也截肢。
為了讓這種事不發生在其它女性身上,她決心推動立法來要求國家健康署對女性衛生用品進行研究以確保他們的安全性。該法案名為「羅賓丹尼爾森法案(Robin
Danielson
Act)」,以一名1998年死於中毒性休克症候群的女性命名。
台灣女人連線表示,該法案自1997年已經被提出了十次,但因未獲廣大迴響,故從未在全體眾議員面前投票。現在Wasse公開自己的親身經歷,希望能在媒體上發揮影響力,呼籲民眾一起推動法案。
編譯來源:Daily Mail(2017.12.19)、Healthline
+ read more
2017.12.25
男人比較容易得流感?
隨著氣溫逐漸下降,各種感冒症狀也隨之爆發。醫生跟女性可能發現,男人更常在抱怨流感的症狀,甚至還出現「男性流感(man
flu)」這樣的詞彙。台灣在H1N1流行時,也是男性罹病的居多,為什麼?
男人是無病呻吟?還是真的比較體弱?
一項來自加拿大的最新研究指出,相較於女性,呼吸系統疾病對男性的攻擊的確更為猛烈!
為了比較女性和男性的流感症狀,家庭醫學臨床助理教授Kyle
Sue博士,回顧了一系列人及動物的研究和流行病學資料。
研究證據顯示,男性的免疫系統比女性較弱,特別是當涉及到常見的呼吸道病毒性感染時。男性更容易受到感染、症狀更嚴重、持續時間更長,男性更容易因流感而住院治療。
研究作者Sue博士表示,男女之間有許多生理差異,所以對感冒和流感病毒的反應不同是很合理的。
研究的系統回顧內容
香港的一項調查顯示,當流感襲擊時,成年男子比女性同伴面臨更大的住院風險;另一項美國研究也發現,在所有情況相同的情況下,男性可能比女性面臨更高的死於流感的風險。
還有一項調查顯示,面對流感和其他呼吸系統疾病,男性比女性面臨更高的併發症風險。
此外,幾項老鼠研究指出,荷爾蒙可能為女性提供了更多的保護,免受流感症狀的全面衝擊。
另有以患者為基礎的研究同樣顯示,流感的發作可能會引發女性比男性更強的免疫反應,從而減弱症狀的全面影響。
另一項研究發現,女性對流感疫苗的反應比男性更強烈,而睪固酮水平較高的男性對流感疫苗的免疫反應較低,這意味著睪固酮可能會抑制整體免疫反應。
Sue博士承認這個研究沒有考慮到男女之間的其他差異,例如吸煙的習慣,或男性在自我照護和求醫方面比女性消極等。因此,還需要更多研究來佐證。但他表示,迄今為止的研究結果顯示,「男性流感」在現實中有一定的基礎。並且,如果這個的論點是真實的,可能意味著流感治療需要針對性別差異提出因應。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傳染病科主任Ebbing
Lautenbach博表示,這項最新的分析,將相關研究與資料的回顧做得很好。但儘管如此,研究並未證明男人對呼吸道感染的反應比女人糟,如果真的是如此,又是糟到什麼程度。要證明流感的性別差異還有許多工作要做。
編譯來源:英國醫學期(2017.12.11)、UPI、Medical News Today
(2017.12.12)
+ read more
2017.12.21
勃起障礙是心血管疾病的早期徵兆?
最新研究指出,勃起功能障礙可能是心血管疾病的早期指標,有此症狀的男性應接受更嚴謹的心血管評估。
勃起功能障礙被定義為無法或無法維持勃起。在美國大約有三千萬男性受到勃起障礙的影響,患病的風險隨著年齡而增加。
勃起功能障礙可能會對一個人的心理產生一系列負面影響,可能會導致自卑、焦慮和抑鬱,也可能對生理健康構成風險。
過去的研究已指出,患有勃起障礙的男性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更高。但是勃起障礙與亞臨床型心血管疾病(即症狀不明顯的心血管疾病)之間的關係尚不清楚。
勃起功能障礙與血管內皮細胞有關
這項新的研究,係由Osondu博士等人對28項研究進行系統回顧和統合分析,研究了勃起功能障礙與心血管疾病的早期症狀之間的關聯。
研究小組發現勃起功能障礙與血管內皮功能不良有很強的相關性。血管不能完全擴張讓血液流過。內皮功能障礙是動脈粥狀硬化的早期徵兆,是斑塊堆積在動脈中的一種狀況,增加了心臟病發作和中風的風險。
更重要的是,研究人員發現,勃起功能障礙與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增加有關,這也是動脈粥狀硬化的早期標誌。
這個研究結果強調了,勃起功能障礙與心血管風險關聯的重要性。這些發現對於年輕男人更為重要。因為他們可能因為年紀而被歸類為低風險,相較於老年男性,比較不可能被評估為亞臨床型心血管疾病。但是,他們第一次就診可能是因為勃起功能障礙的相關症狀,可因此得到積極的心血管疾病風險評估和管理。
編譯來源:Vascular Medicine(2017.12)、Medical News
Today(2017.12.18)
+ read more
2017.12.20
孕吐是懷有健康寶寶的跡象?
超過五分之四的女性在懷孕前12週都與噁心奮戰過,而約一半的女性曾經歷過嘔吐。長期以來,孕吐是件好事的說法,一直被視為無稽之談。但專家說這可能是真的!
一項來自英國雷丁大學(University of
Reading)的研究,參考了2017年針對800名孕婦的研究。科學家提出,孕吐可能是一件好事,因為它是由對健康懷孕至關重要的荷爾蒙所引起的。
Endokinin會提高胎盤的血液流動,確保胎盤有良好的血液供應,寶寶不會缺乏營養素。然而,它進入血液時會刺激大腦中的受體,因此導致噁心和嘔吐的感覺。研究結果也發現,對於那些有流產經歷的人來說,懷孕時出現的噁心與孕吐現象表示寶寶成功出生的機率較高。
雷丁大學生物科學學院Philip
Lowry教授表示,他希望這個消息能給孕婦帶來「心理慰藉」。他說:「使用阻斷Endokinin的藥物來治療懷孕期間的孕吐也許是誘人的,但這些研究結果建議,這些藥物可能影響懷孕期間的健康,仍須避免。」雖然孕吐會導致孕婦非常不舒服,但卻不會危及嬰兒,而且通常會在懷孕的16到20週內消失。
醫生建議會孕吐的孕婦應多休息、喝大量的液體、多吃碳水化合物,並少量多餐。
編譯來源:Journal of Molecular Endocrinology、Daily
Mail(2017.12.07)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