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飲食

蔓越莓產品對預防泌尿道感染效果不大
2012.10.26
蔓越莓產品對預防泌尿道感染效果不大
  過去有研究指出,蔓越莓能避免細菌附著於膀胱內的上皮細胞,因此可能可降低症狀性泌尿道感染的發生機會,但也有14項研究認為不會。近日考科蘭實證資料庫(The Cochrane Library)回顧分析蔓越莓產品的多項研究,發現這些產品對預防泌尿道感染的表現並不比安慰劑佳。   研究分析24個研究中4,473位泌尿道感染病患的資料,這些病患飲用或服用蔓越莓相關產品,如:果汁、膠囊、錠劑、萃取物或糖漿,或是給予安慰劑、水、抗生素等等,也有人沒有接受任何治療,最後瞭解他們的泌尿道感染、服藥順從度及副作用發生情形。   分析的結果發現,蔓越莓產品整體而言對預防泌尿道感染無顯著效果(RR 0.86, 95% CI 0.71 to 1.04),在高風險群體身上如:有反覆泌尿道感染問題的女性、年長病患、懷孕女性等,都出現相似狀況。這些研究比較蔓越莓跟其他治療,有的發現蔓越莓比益生菌對泌尿道感染的預防有明顯的效果,而另有其他研究則發現,蔓越莓其他產品的預防效果比抗生素、蔓越莓錠劑或膠囊及馬尿酸烏洛托品(methenamine hippurate)表現差。   研究者認為多數研究的研究樣本數過小,且研究參與者中途退出研究的比率過高(0-55%),預防泌尿道感染的效果又不大,因此不建議使用蔓越莓產品預防該疾病。      資料來源:考科蘭實證資料庫(The Cochrane Library)    
+ read more
全球成年人口活動量下降
2012.10.05
全球成年人口活動量下降
  近日一項在北美肥胖學會發表的美國研究表示,近年來在職場辦公室的工作活動量明顯下降。   研究者Shu Wen Ng博士提到,過去針對活動量的研究只放在休閒時間或是總活動量的計算,卻忽略其他方面如睡眠、工作、交通、旅行或在家庭內的活動,因此,這項研究分析來自已開發與開發中的五個國家成年人活動量資料,資料收集起始於1960年、1991年與21世紀初期,五國包括美國、英國、中國、巴西及印度,共佔世界人口的45%。   結果發現,所有國家的成年人以工作活動量下降最多,其餘如家庭與交通相關活動量則些許下降,且每週休閒時久坐不動的時間也增加,研究認為,這個趨勢可能是因為現代工作模式日趨機械化、電腦的使用增加、以及人們工作型態的改變所致。然,這項研究由於只採五個國家內成年人一般的活動種類,可能簡化了活動的多樣複雜性,研究建議往後應建立符合各國不同脈絡的資料庫,長期進行觀察分析。      資料來源:北美肥胖學會(The Obesity Society)    
+ read more
有機食物未必比較營養
2012.09.14
有機食物未必比較營養
  近日一項美國史丹佛大學研究表示,雖然目前尚無民眾大量吃有機飲食與一般飲食的比較研究,但就現有一些小型試驗的結果證據來看,兩種飲食方式所觀察到的身體過敏反應及食物中毒都沒有太大差異。   為了評估消費者額外在有機食物上的花費,是否真正有讓他們得到更多的健康,因此,研究團隊回顧在1966年1月至2011年5月所進行的17項人類研究、及223個營養及食物汙染程度之研究。結果發現,其中3個人類研究發現,在濕疹、哮喘、及過敏反應,或是系統性曲狀桿菌、沙門氏桿菌的感染狀況,兩種飲食選擇都沒有造成顯著差異,同時,營養研究中也發現在血清、尿液、母乳或精子濃度的呈現上,同樣沒有出現具臨床意義的差異。   只有發現在有機食物中磷的含量較高,但實際上須完全禁食才有可能造成磷的缺乏,因此對人體在該營養成分攝取上其實沒有多大影響。此外,一般食品含農藥汙染的風險比有機食物高出30%,有兩項研究指出採有機飲食的孩童尿液中,農藥濃度較低,但這些發現在臨床意義上仍不清楚。特別的是,研究亦發現,一般製作的豬肉與雞肉產品帶有高出33%含有能抵抗三種抗生素以上的細菌之風險,這將有可能在肉品被人類食用後,也造成人類體內產生抵抗抗生素的病原,這都是持續被討論中的問題。   而這項研究的限制則包括所囊括的研究異質性太高,且可能存在刊登偏差(publication bias)。台灣女人連線理事長黃淑英表示,有機食物雖可能沒有較營養,但是可能比較安全!因為沒有農藥或化學肥料殘留。      資料來源:內科醫學年鑑(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 read more
銀杏無法預防阿茲海默症
2012.09.11
銀杏無法預防阿茲海默症
  許多認知障礙疾病的病患會使用銀杏來預防病情惡化,但也已有多項研究證實銀杏萃取物並無法預防失智症,且目前阿茲罕默症的防治方法仍缺乏,包括荷爾蒙替代療法、非類固醇類止痛消炎藥(NSAIDs)、維他命、及乙醯膽鹼酵素抑制劑(cholinesterase inhibitors)都已被證實對失智改善無太大幫助。   近日一項法國研究再次指出,銀杏補充品無助於阿茲海默症的預防。該研究在2002年3月至2004年11月招募2,854位70歲以上的病患參與研究,研究方法將所有參與者分為兩組,一組每日給予兩次120毫克的銀杏服用,另一組則給予安慰劑,研究追蹤時間中位數為五年,最後有2,487位完整完成試驗。   結果發現,使用銀杏及安慰劑的病患,兩組在追蹤五年後罹患失智症的情形並無太大差異,分別為銀杏使用組有61人、安慰劑組有73人(HR 0.84, 95% CI 0.60 to 1.18, P=0.306)。此外,研究也指出疑似阿茲海默症的發生率、阿茲海默症與失智症的診斷數、以及像是死亡、出血事件、中風與心血管事件的發生率,兩組狀況都相似。   這項研究的限制包括失智症的案件數過小,在統計上缺乏檢測效果的說服力,以及參與者的教育程度普遍高於一般年長人口,可能有取樣偏差的問題。不過,其他相關評論多肯定這項研究的結論,並建議年長民眾不要再為了減緩失智疾病的發生而使用銀杏。     資料來源:刺胳針神經病學期刊(The Lancet Neurology)    
+ read more
日常化學物質恐增加心臟病風險
2012.09.07
日常化學物質恐增加心臟病風險
近日一項美國西維吉尼亞大學的研究指出,許多工業或家庭用品當中所含的一種化學物質全氟辛酸(perfluorooctanoic acid, PFOA),可能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與周邊動脈疾病的風險。   全氟辛酸(PFOA)是一種人造化學物質,常用在界面活性劑、潤滑劑、紙類與紡織塗料、食物包裝及防火耐燃泡棉等產品。雖然人們接觸到該化學物質主要的方式是透過飲用水,但有過去研究已指出,美國超市裡的肉類、魚、植物產品都已發現被PFOA汙染。此外,過去研究也早發現PFOA與多項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子具有相關性,但卻仍未證實PFOA與心血管疾病之間的直接關係。   這項研究檢視參加NHANES研究的1,216位40歲以上成人資料,結果發現,與血清中PFOA濃度最低群體相比,濃度最高群體發生心血管疾病(勝算比為2.01,P=0.01,95% CI 1.12 to 3.60)及周邊動脈疾病(勝算比為1.78,P=0.04,95% CI 1.03 to 3.08)的風險較高。但這個研究也存在幾項限制,包括不確定暴露的來源;缺乏PFOA在人體內的藥物動力學分析;心血管疾病資料屬自我呈報性質,可能出現回憶性偏差等等。   研究評論認為,還需有更多進一步的前瞻性研究才可找出PFOA對心血管疾病影響的確切原因,並且應從立法規範的方式限制或減少工業使用PFOA或其他同性質化學物質於產品中,同時也須淨化改善飲用水中潛在有毒的化學物質。     資料來源:內科醫學文獻期刊(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    
+ read more
中年多運動維持良好體適能 可能可降低慢性病發生風險
2012.08.31
中年多運動維持良好體適能 可能可降低慢性病發生風險
  2008年曾有研究指出中年有氧適能可延緩衰老12年,且老年可維持較獨立的生活型態,最近一項美國研究則表示,如果中年時能規律運動維持良好體適能,那麼到了老年罹患慢性疾病的風險將會降低。   這項研究分析來自美國庫柏中心(Cooper Institute)縱貫性研究資料,共計有14,726位男性及3,944位女性參與,資料涵蓋時間從1970至2008年,所有參與者在研究開始都是健康的、整體年齡中位數為49歲,研究平均追蹤時間長達26年。研究評估65歲後的慢性疾病種類,包括阿茲海默症、結腸癌或肺癌、慢性腎臟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中風、缺血性心臟病、糖尿病及充血性心臟衰竭等。   研究讓參與者在跑步機上測量體適能,結果發現,與體適能最差的相比,體適能為最佳的群體慢性疾病的發生率較低(男性為每年每百人28.2人:1.5人;女性為每年每百人20.1人:11.4人)。即使體適能隨著年齡只有輕微改善,研究也發現罹病風險還是會降低。   這項研究呈現出中年體適能與慢性疾病低發生率的關係,比與整體存活率的改善,更具密切關連性,在研究中,中年體適能較佳者在生命的最後五年,慢性疾病所帶來的負擔較小。      資料來源:內科醫學檔案(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