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

乳房攝影篩檢不是全能!
2017.01.18
乳房攝影篩檢不是全能!
乳癌是台灣女性癌症死因統計中的第四名.有研究指出,早期治療腫瘤會更容易,並減少侵入性的手術,因此多建議女性接受乳房攝影篩檢,但乳房攝影篩檢卻存在著過度診斷的爭議.2017年1月,任職於北歐考科蘭中心[1](NordicCochraneCentre)的KarstenJuhlJørgensen博士與他的同事發表了一項研究,指出乳房攝影篩檢與晚期癌症發病率的降低無關,透過乳房攝影篩檢發現的浸潤性腫瘤(invasivetumor)或DCIS中,約有三分之一是過度診斷.DCIS,或稱原位導管癌,或稱乳癌0期,是眾所周知乳癌的危險因子,但有許多癌症專家認為這是不應被稱為癌症的症狀.研究團隊查看了1980年至2010年間被診斷為乳癌的95,000名女性記錄,其中僅有50至69歲間20%的人被邀請參與乳房攝影篩檢項目達17年,並沒有顯著降低晚期腫瘤的發病率,但早期腫瘤與DCIS的發生率卻明顯增加.過去已有研究提出質疑,懷疑乳房攝影是否真的降低了乳癌死亡的風險.2012年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透過常規乳房攝影篩檢檢測到的癌症多達三分之一可能不會危及生命.美國癌症協會(AmericanCancerSociety)的OtisBrawley博士表示,人們期待乳房攝影篩檢能在最危險的腫瘤擴散前發現腫瘤的存在,但是醫生與相關政策的制定者必須承認乳房攝影篩檢無法達拯救生命的功能.OtisBrawley博士表示,我們正在治療不需要治療的人,但這並不意味著人們不需要篩檢,我們的確拯救了一些生命.但只有瞭解乳房攝影篩檢的侷限性,我們才能學會如何應用和拯救生命,這不是反對乳房攝影篩檢的理由,而是需要更好的基因檢測,以分辨危險的或不會傷害病人的腫瘤生長.來源:NBCNEWS、AnnalsofInternalMedicine內科醫學年鑑[1]考科藍(Cochrane)也稱為考科藍合作組織或考科藍協作組織,是獨立、非營利的非政府組織,由超過三萬七千名的志願者所組成,分布國家超過170個.考科藍成立的目的是希望以系統化的方式組織醫學研究的資訊,依照實證醫學的原則來提供醫護專業人員、病人、醫療政策致訂者等人需要的資訊,以便於在醫療上的選擇.參考資料: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0%83%E7%A7%91%E8%97%8D
+ read more
醫學職場性別差異至今依然存在
2017.01.16
醫學職場性別差異至今依然存在
人們邁入21世紀已超過十個年頭,但醫學間的性別平等卻仍未達成.在醫學院的畢業生中,女性擁有很好的表現,然而,她們的事業進展、薪水、研究發表和工作及生活的平衡與他們的男性同事們並不相等,而過去一年所發表的諸多研究則剛好聚焦在這類不平等上.現在就讓我們來回顧它們,看看當今醫學領域的性別樣貌.女性心臟醫師的事業發展缺陷第一份研究由波特蘭心血管疾病博士SandraLewis與同事進行,並與1996年及2006年所完成的研究對照,分析心臟醫師在事業選擇、家庭生活及工作滿意度上的性別差異,含794位女性及1227位男性.研究顯示,在現今的心臟醫師中,女性單身者較男性多;有小孩的女性人數比1996及2006年時多.在兒童照養方面,超過一半的男性有伴侶幫忙,但是同樣獲得伴侶協助的女性卻只有13%;也因此近半女性需隨時待命並於夜間照護兒童,男性則只有24%面臨同樣的狀況.然而,抱怨工作場所缺乏官方家庭假政策的人數與1996和2006相比都有顯著下降,且結果顯示心臟科是份令人滿意的事業,接近四分之三女醫生推薦其為職業,但反映自身事業發展比同輩低的女性比例比男性高.此外,經歷不同程度歧視的女性人數也比2009年及1996年降低,辦仍比男性高.對於心臟學領域這樣的職場性別差異,Lewis博士表達擔憂:"20年前我們發現需要有更多女性進入心臟領域,10年內人數雖然確實有增加,但現在卻進入撞牆期了,因此我們必須更努力去了解並克服女性於心臟領域就業所面臨的難題及障礙."女醫生的薪水更低日前,哈佛醫學院及麻省總醫院發布一項研究指出美國醫生的薪資在不同性別間存在巨大差異;資料來自10,241位任職於24所遵從資訊自由法之醫學院的醫師,據其年齡、經驗、專業、系所排名、論文產量及臨床收益進行比較分析.其中男女平均薪水差異高達20,000美元;細分項目中則為心臟科34,000、腫瘤科36,000及骨科41,000美元,女性唯一比男性高的為放射科,大約2,000美元.而不同性別間的薪資差異也持續反應在職稱排行上,比如女助理教授(associateprofessor)薪水與男性講師(assistantprofessor)非常接近,但後者職位卻低階許多.更早些時候,另一篇發表於著名期刊TheBMJ的研究也指出英國薪資的性別不平等問題,整個醫學界男性薪水高出40%.更少第一作者是女性GiovanniFilardo與同事的研究則顯示:女性第一作者在頂尖醫學期刊的出現次數較低.研究者蒐集回顧了4000份於1994~2014年間發布的醫學期刊.結果發現女性第一作者的人數在1994年至2014年從28%上升到38%,但從2009開始,女性第一作者的人數在部分期刊上趨於穩定或甚至開始下滑.研究團隊同時指出在期刊彼此之間,女性作者的表現有顯著的差異性;比如研究中的六篇高影響力期刊之中,女性作者人數佔比最低的是_the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_(20%),而即便在佔比最高的_AnnalsofInternalMedicine_也僅有45%而已.Filardo表達他的憂慮:"這些結果顯示女性在具有領導性的期刊發布表現上是值得令人擔憂的."超過一半的醫學院畢業生是女性,為何仍有如此大的差異?FutureScienceGroup做了一系列的調查研究以調查造成STEM領域(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Mathematics;科學、科技、工程與數學)性別差異的可能原因.總體而言,結果顯示文化因素才是造成性別差異最大的元兇,以及並沒有一個在科學領域的女性指標性角色.超過一半的參與者都認為,不管男女雙方都必須要為現行的女性性別刻板印象負責.無論原因是否屬實,或者是因為女性缺乏自信去要求同工同酬,造成性別差別待遇的原因都十分複雜且多面向,而性別平等也應該被落實在各個層面:個人、文化、組織以及政治上.然而明確的是,這議題將會繼續受到公眾檢視,同時受眾多倡議組織積極地運作並讓性別平等真正落實.資料來源:AmericanCollegeofCardiology、JAMAInternalMedicine、TheBMJ
+ read more
女性更容易因耐痛而不知道自己心臟病發
2017.01.12
女性更容易因耐痛而不知道自己心臟病發
由挪威Tromsø大學研究團隊提出的一項研究報告指出,相較於男性,女性更能承受心臟病發作時的疼痛;這可能會使她們沒有感知到心臟病發作,或出現缺乏症狀或無明顯症狀的心臟病.許多人認為心臟病是突然發生的,患者會抓住他們的胸口然後失去知覺,但心臟病不一定都有胸痛、呼吸急促或冒冷汗等明顯的症狀.很多時候心臟病是逐漸發生的,患者會有噁心、胸痛、顎或手臂疼痛的情況.若是發生沒有症狀、微小症狀或患者沒察覺症狀的心臟病,則稱為SilentHeartAttack(下以其縮寫SHA表示),多譯為沉默型或無聲型心臟病.Tromsø大學的AndreaOhrn博士表示:"目前無法確知為什麼有些人會出現SHA,一個可能的解釋是因為疼痛耐受度很高,以致忽略了胸痛的徵兆."研究團隊測試了4,849名成年人的疼痛耐受度-將他們的手浸泡在3℃的冷水中達兩分鐘;另一方面,也透過心電圖了解受測者過去是否有發生過心臟病.研究人員發現,可以忍受最長時間疼痛的人,最有可能在過去經歷SHA,並且從未被診斷出來,且這樣的關聯性在女性身上更為明顯.SHA發生在女性身上的比例是75%,比男性的58%要高;這可能是因為婦女更能承受付心臟病發作時的具體疼痛.學者們更認為,心臟病發作的症狀在女性和男性間是不同的.英國每年心臟病發作的男性人數較女性多,但女性死於心臟病的機率卻更高.Ohrn博士認為,即使沒有胸痛的症狀,醫生也不應降低對心臟病的警覺性.對心臟病最初的誤診可能是致命的,在一個月內導致死亡的機會增加70%.在英國,女性心臟病發作最初被誤診的可能性比男性高50%.英國心臟基金會(BritishHeartFoundation)的MikeKnapton博士表示,沒有症狀的心臟病是需要注意的,患者通常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有心臟病,使得他們忽略症狀並延遲就醫.來源:UniversityofTromsø、BritishHeartFoundation
+ read more
男女不同調——女人為什麼更常眨眼?
2017.01.11
男女不同調——女人為什麼更常眨眼?
你知道男生女生的身體構造有何不同嗎?相信你會直覺地想到生殖器官的差異,但除此之外呢?若你想了很久卻想不到其他答案,那麼,你或許還沒有意識到:男性和女性的身體其實是按照非常不同的步調在運作著.除了之前所報導的生理節律、心率與消化系統在性別上的差異之外,我們眼部的小動作中其實也藏有玄機噢!眨眼睛,這是一個我們每分鐘都在做但卻很少意識到的動作.你知道自己一分鐘會眨幾下眼睛嗎?男生跟女生眨眼的次數會有不同嗎?科學家指出,女人眨眼的次數往往更頻繁,速度也比男性來得更快;女性平均一分鐘約眨眼14.9下,男性則為14.5下.這樣的現象被認為是因為女性的雌激素水平較高的緣故;雌激素刺激了人體內——包括眼部——潤滑液的分泌.過去也曾有研究發現,使用雌激素避孕藥的女性會更頻繁地眨眼,其眨眼頻率上升到平均每分鐘19.6次.Nottingham大學的眼科教授HarminderDua解釋:"這有可能是避孕藥影響豆狀核——我們的大腦管理身體非自願閃爍動作的控制中心."看到這裡你很可能會認為"那麼,女性的眼睛一定會比較濕潤、水亮囉!",事實上,男女之間存在的眨眼率的差異並未對兩者的整體眼睛健康造成太大的差別,因為女性仍然更容易被眼睛乾澀的狀況所影響,再一次地,因為荷爾蒙的關係;只不過這次是另一種性賀爾蒙在作用.倫敦視覺診所的GlennCarp醫生解釋:眼淚是由粘液、水和油這三種物質所共同組成.而男性有更多的睾丸激素能夠使之更好地結合在一起,並維持他們的眼睛充分濕潤.資料來源:DailyMail
+ read more
男女不同調——誰消化食物比較快?
2017.01.10
男女不同調——誰消化食物比較快?
你知道男生女生的身體構造有何不同嗎?相信你會直覺地想到生殖器官的差異,但除此之外呢?若你想了很久卻想不到其他答案,那麼,你或許還沒有意識到:男性和女性的身體其實是按照非常不同的步調在運作著.除了之前所報導的生理節律與心率有性別上的差異之外,在大啖美食之後,我們的身體處理這些食物所需的時間也因性別而有些不同.不論男女,我們都需要靠進食來獲取身體運作所需的能量與養份,在食物下肚後,消化系統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透過它,食物得以被轉化為身體能夠吸收、使用的形式,身體用不著的部分也得以被代謝.不過根據腸胃學家,女性消化食物所需的時間卻比男性還要多出五之一.究其原因是,女性的胃較小,因而分解食物的酸產生較少.另一方面,女性的消化速度較慢也與其雌激素分泌有關——有研究指出,雌激素這似乎會對結腸和腸道產生影響,使其放鬆.同時,雌激素似乎也改變消化膽汁的組成,所以其中能夠溶解食物的鹽含量較少."從食物移動通過腸道的速度來看,女性比男性慢了約20%.食物從入口到排出體外的時間,男性平均花費24小時,女性則需要28小時."倫敦大學學院醫院的腸胃學家AntonEmmanuel博士說明,"也因此,女性的排便次數往往比男性來得少."資料來源:AmericanClinicalandClimatologicalAssociation、DailyMail
+ read more
女性承受更多工作壓力!
2017.01.04
女性承受更多工作壓力!
英國衛生安全署(HSE,HealthandSafetyExecutive)公佈了2016年與工作有關的壓力、焦慮及抑鬱的統計報告,數據顯示25至54歲的女性比起她們的男性同事,承受更多的壓力.壓力的高峰值落在35-44歲,許多這個年齡層的女性不僅背負工作壓力,還有著家庭責任,例如照顧孩子與年邁的父母.HSE的統計數字來自每季對38,000戶家庭進行訪談的"勞動力調查"(LabourForceSurvey),這個調查是政府主要的就業數據資料.統計學家表示,壓力值的數字,在近幾年呈現廣泛、穩定的狀態.根據HSE公佈的數字,從25歲開始,女性就比男性感到更多的壓力,這將在整個職業生涯中持續下去.根據2014-2016年間的數據,16-24歲、25-34歲和35-44歲的男性,工作相關壓力值明顯低於平均值.相較之下,25-34歲、35-44歲和45-54歲的女性,工作相關壓力值都高於平均值.統計學家認為,這是因為女性擔任許多第一線工作的主要人員,例如教學和護理.在過去三年中,約有20萬例男性反應工作相關壓力,女性則是272,000例.這代表女性的工作壓力、焦慮和抑鬱的將近是男性的1.4倍.HSE表示,最高工作壓力值的職業和行業,在衛生部門和經濟部門的調查都是一致的,造成工作壓力的原因一樣是工作量太高、缺乏管理階層支持、和組織的變革.報告還顯示,工作相關的壓力、抑鬱和焦慮佔工作相關健康不良的37%.來自倫敦的精神醫師JudithMohring曾治療許多專業女性,她表示,比起男性,女性面對相當高程度與工作有關的壓力、焦慮和抑鬱.可能的原因來自:必須證明她們跟男人一樣優秀、缺乏升遷機會、不平等的薪資等,工作場所裡的男性至上主義以及家庭照顧責任都帶給女性更多的職業壓力,若是家庭依賴她們的收入程度高,她們的壓力更大.Mohring醫生說:"女性不滿意低於男性的工資、工作環境的不安全與職業缺乏發展的潛力,她們常常覺得沒有和較高層級的主管(通常是男性)互動的機會,讓她們在面對組織調整時,處於較差的處境."Mohring醫生呼籲公司要為女性提供更彈性的工作條件、更好的職業安全和升遷機會,例如在家工作就是很重要的進展.資料來源:TheGuardian、HealthandSafetyExecutive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