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0
是100歲 不是80歲!百歲人口好驚人!
長壽是許多人的共同願望,很多人可能會實現這個期望。已開發國家和開發中國家的預期壽命都在不斷提高,
100歲以上的人口數也大大增長。
聯合國預計2021年全世界百歲的人口將增加到約57萬3千人。根據世界地圖冊(World
Atlas)的數據,美國的百歲老人人數最多,有9萬7千人;日本排名第二,有7萬9千人。
日本也是世界上最老的人居住的地方。來自福岡縣的田中健(Kane
Tanaka)今年117歲,這使她成為所謂的「超級百歲老人」─即老人的年齡在110歲或以上。
而世界上最老的男人是來自西班牙的Saturnino de la
Fuente,他剛滿112歲。西班牙是百歲老人人數高於平均的國家。在法國、西班牙和義大利,年齡超過100歲的人口比率約為0.03%,是歐洲最高的。
日本是百歲老人比率最高的國家,每1萬人中有6人,約佔0.06%。烏拉圭、香港和波多黎各的百歲老人數也居高位,其人口比例在0.06%至0.045%之間。
編譯來源:statista(2021.02.05)
+ read more

2021.04.13
治療睡眠呼吸中止 可降低癡呆症的風險
一項新研究發現,有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OSA,
obstructive sleep
apnea)的老年人接受「氣道正壓」通氣治療後,罹患阿茲海默症和其他類型癡呆症的可能性較小。
密西根醫學大學睡眠障礙中心研究人員分析了超過5萬名65歲並患有OSA患者的資料,想瞭解與未使用氣道正壓的人相比,那些使用氣道正壓治療的人在未來3年內是否比較不會發生新的癡呆或輕度認知障礙。
主要作者G.Dunietz博士說:「我們發現使用氣道正壓與三年內患阿茲海默症和其他類型癡呆的風險降低之間存在顯著相關性,這顯示氣道正壓可能有助於預防OSA患者的癡呆風險。」
這些發現強調了睡眠對認知功能的影響。研究主要研究人T.
Braley教授說:「如我們的發現所示,如果OSA治療與癡呆風險之間存在因果關係,那麼OSA的診斷和有效治療可能對老年人的認知健康起著關鍵作用。」
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是指上呼吸道一整夜反復塌陷,阻止了睡眠期間正常呼吸的狀態。OSA與多種其他神經系統疾病和心血管疾病有關,許多老年人患OSA的風險很高。
編譯來源:Eureka Alert(2021.04.09)
+ read more

2021.03.30
她65歲開始舉重 78歲成為19項世界紀錄保持者
人生永遠不會有太晚了的事!
站起來走一公里,#然後就可以走五公里了
諾拉·蘭登(Nora
Langdon),一位78歲的女性,最近成為了舉重冠軍。這位住於美國底特律的祖母是目前許多州、國家甚至世界紀錄的保持者,而且她是在2007年才開始舉重!沒錯,她在65歲、體重超過95公斤時開始了舉重之旅。契機是,有一次她發現自己以更快的速度走路或爬樓梯時都難以呼吸,因此她決定做出改變。
永遠不會太晚
即使她在65歲之前從未舉重,甚至沒有去健身房,她還是參加了當地的健身房!不意外地,第一天晚上她回到家時,她告訴自己,她再也不會回去健身房了,因為這已經超出她的負荷。但是,她的腦海裡有個聲音說:「回去!」,而她做到了!
如今她真的改變了!激發她開始舉重的她的私人教練Art
Little的一句話:「您知道有其他像你這樣的老人家在做這項運動?」,從此蘭登決心要成功,現在她是舉世聞名的舉重運動員。
保持世界紀錄
目前,蘭登擁有19項屬於她的年齡段的世界紀錄保持者,並且參加了幾次比賽。她槓鈴深蹲最重為413磅(187公斤),硬舉重量約400磅(181公斤)。目前她臥推重量為185磅(84公斤),槓鈴深蹲重量為380磅(172公斤)!
蘭登表示,她努力擊敗所有60歲以上的人,而她目前沒有競爭對手。
她希望鼓勵和啟發其他人開始鍛煉,並嘗試舉重運動,無論他們幾歲。她說:「從沙發上站起來,走出去,走一公里,然後就可以走五公里了。您只需要持續運動,不要讓您的想法或別人告訴您您做不到。」
編譯來源:Fempositive(2021.03.22)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1.03.01
人們到了54歲就對生命失去熱忱了嗎?
人生中很多原因讓我們懶散,年記大讓我們變得不積極了嗎??
你需要熱情與毅力的結合,才能保持一個積極的心態。但是挪威的一項研究發現,我們到50歲時,似乎沒了熱情,也沒了毅力。
一項挪威研究調查了人一生中,熱情、毅力和正面心態之間的關聯。研究顯示,在17至53歲之間,毅力和熱情之間的相互關聯性很強,但在54至69歲之間,關聯性卻是「微不足道」。
「毅力」和「熱情」之間相互交織的特性是達成高成就的必要條件,然而53歲以後的人,似乎無法同時兼有兩者。也就是說,一個人可能有很高的毅力,但熱情卻很低落,或是相反情況。
Norweg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心理學系的Hermundur
Sigmundsson教授,也是該研究的主要作者表示:「對於50歲以後的人來說,即使有熱情,要動員毅力和意志力也會變得更加困難。或是我們可能很有毅力和意志力,但是對事物的熱忱卻沒那麼高了。」
然而,一切都不嫌晚。人們可以藉由培養新興趣或維持就嗜好來重拾過去的熱情和火花。
Sigmundsson教授也說:「大家不都這樣說嗎?要嘛就用它(毅力和熱情),不然就失去它。這和神經心理學的觀念也是相符合的。」
此研究發佈在_New Ideas in Psychology_
編譯來源:The Guardian (2020.10.28)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unit_4.jpg)
2021.02.09
臉部失去脂肪加速老化
有很多人,一上年紀臉部的皮膚開始下垂,眼睛周遭、臉頰和下巴的組織也減少了。這是長年來不抵地心引力?還是脂肪流失了?
傳統上,我們認為下垂是因為臉部的柔軟組織終於屈服於地心引力。
脂肪部位及量的流失影響臉的老化
雖然這種臉部中間韌帶的減弱可能導致柔軟組織往下垂的説法沒錯,但最近的研究指出不同的看法,也許臉部老化的真正罪魁禍首是脂肪的流失,不論是靠近皮膚表面或更深層次的脂肪。
威斯康辛醫學院醫師Aaron
Morgan和其同僚研究19個病人。他們都接受頭部的電腦掃描兩次,相隔至少10年。病人第一次掃描的平均年齡是46歲,第二次是57歲。電腦掃描是在測量臉部中間(眼睛和嘴巴之間)脂肪經年累月的改變。
研究發現雖然每個病人的掃描結果並不相同,但是,臉部中間地帶脂肪的流失是很淸楚地測量出來。從第一次掃描的臉部脂肪大約有46.5
cc到第二次的40.8 cc,大概少了12.2%。
然而每個減少的量因為臉部深度的不同而異。皮膚下表層的脂肪減少平均11.3%,臉部深層的脂肪減少平均18.4
%。
這些發現提供了直接的證據支持臉部老化「組織流失」的理論,也有助於了解病人尋求臉部回春的特殊問題。Dr.
Morgan指出:「特別是,我們認為深層臉部脂肪因為流失而失去了支撐皮下脂肪的功能,加深了鼻唇溝之間的皺紋。而皮下脂肪流失使臉頰看起來消瘦了。」
脂肪量流失的差異也可解釋和年齡相關的眼睛凹陷和下巴多肉。Dr.
Morgan指出「臉部上方比較少脂肪,流失時更明顯,所以眼睛凹陷。相反地,當臉部中間其它地帶變化時,臉頰脂肪較少流失,所以顯得比較飽滿。」
研究證明隨著年齡,不只是組織鬆弛了,也有脂肪量的減少。
Dr. Morgan
希望這個研究可協助外科整型醫師,以更「自然」的方法做臉部的回春,將替換或重置臉部中間的脂肪,再造年輕的臉部。
這個研究發表在美國整型外科手術醫師學會的二月份期刊《整型重建手術》。
編譯來源:EurekAlert! (2021.01.27)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1.01.27
女性高血壓症狀常被誤認為是更年期
懷孕併發症和早發更年期增加了婦女將來患心臟病的風險。心臟科、婦產科和內分泌學專家發表共識,指出:醫師應加強對中年女性高血壓的監測。
懷孕時有子癲前症,未來發生心臟衰竭或高血壓的風險多4倍、而中風的風險多1倍。在40歲前自然停經(即非手術性)的婦女也更容易患心血管疾病,且每早一年停經,患病的風險就增加3%。自體免疫發炎性疾病(如類風濕性關節炎和紅班性狼瘡)在女性較為常見,其更年期前後的心血管風險也較高。
多達50%的女性在60歲之前出現高血壓,但它的症狀,如:熱潮紅和心悸,常被歸因於更年期。
Radboud University Medical Centre婦女心臟健康計劃負責人A.
Maas教授說:「血壓高在男性中被稱為高血壓,但在女性中通常被錯誤地標記為『壓力』或『更年期症狀』,...在血壓的治療上,與男性相比,女性比較沒有被積極的看待,這使她們面臨心房顫動、心臟衰竭和中風的風險。這其實是可以避免的。」
照護女性的心血管健康始於年輕
Maas教授說:「女人的生命經驗告訴我們必須提早開始預防的工作。...我們必須對女性患者進行與男性不同的評估,而不僅僅是問高膽固醇。這樣我們才將中年女性歸為心血管疾病的高風險或低風險人群。」
Maas教授指出,我們可以在女人生命中的幾個階段,辨認出女性心血管疾病高風險的亞群。...懷孕期間的高血壓是一個警告信號,指出婦女進入更年期後可能會發展為高血壓,而且數十年後還會與癡呆症相關。如果40、50歲的女性血壓問題沒有得到解決,那麼到了70歲,問題就會出現,那時就更難治療了。
女性心血管健康需要跨科別的照護
該共識提供了有關在更年期、妊娠併發症後以及乳腺癌和多囊性卵巢症候群(PCOS)等其他疾病中如何管理心臟健康的指南。大家一致認為健康的生活習性和飲食是最佳的管理方式。
雖然荷爾蒙療法可減輕45歲以上女性的盜汗和潮熱等症狀,但作者建議在開始治療前應先評估心血管危險因素。不建議對心血管風險高或有過中風、心臟病發作或血栓的婦女進行治療。
Maas教授指出,為女性患者提供最佳照護,我們需要心臟病專家,婦科醫生和內分泌專家之間的合作。而婦女可以透過提及自己懷孕併發症、早發更年期以及監測自己的血壓等方式,幫助醫生預防心臟病及早期診斷。」
編譯來源:Eurek Alert(2020.01.26)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