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飲食

減重從學校教育做起
2006.05.26
減重從學校教育做起
根據一份發表在肥胖研究期刊(JournalofObesityResearch)裡的研究顯示,美國一個專門幫助學童減重的計畫,成功地使過重學童的比例下降兩個百分點.這是一份為期一個學期的健康專案(Wellness,AcademicsandYou,WAY),研究也發現有參與這個專案的學童,不但蔬菜和水果吃的比較多,學童還會每天花十分鐘的上課時間跟著錄影帶裡的示範做運動,所以,連運動量也會增加,以前學童在學校運動的時間約只有12分鐘,在校外約22分鐘;現在則分別增加為20.5和37分鐘.學童也會每天寫日記,記錄他們的運動量和飲食攝取量;此外,在所有主科科目的課程裡,例如,數學、語文、科學等,也會教授有關營養、卡路里、壓力管理等知識.這個計畫也提供資訊給父母,讓他們能夠鼓勵自己的孩子營造健康的生活形態.
+ read more
男女非吸煙者肺癌罹患率相同
2006.05.17
男女非吸煙者肺癌罹患率相同
一直以來,許多研究都認為不抽煙的女性罹患肺癌的機率比不抽煙的男性高,但刊登在5月17日美國國家癌症學會期刊(JournaloftheNationalCancerInstitute)一項報告卻推翻這個說法.這項研究是由美國癌症協會(AmericanCancerSociety)的Dr.MichaelThun所主導,收集了940,000名從未吸煙成年人的資料,並檢視他們肺癌的死亡率.發現,其實男女的肺癌死亡率都差不多,男性是10萬分之17.1,女性是10萬分之14.7.針對醫師較常見到不吸煙女性得肺癌的說法,Thun表示,可能是因為不吸煙女性的人數原本就比男性多,例如在美國,60歲以上不吸煙的女性人口約為1600萬人,男性卻只有650萬人,因此較常見到不吸煙女性罹患肺癌的機會自然較高.其實在美國,在診斷出罹患肺癌的人當中,有5分之1的人從來不曾抽煙,但由於肺癌常與抽煙聯想在一起,而大眾對於罹患癌症者的態度都認為他們是咎由自取,加上通常診斷到肺癌時已經都是末期,存活率低且短,因此並不似乳癌等有支持團體,因此這5分之1非吸煙者的權益在某種程度上是被忽略了.一些專家認為,國家應該在更多相關研究方面要多予以補助,甚至應該要發展一套肺癌篩檢的機制,才能確保國人權益.
+ read more
綠茶的神話
2006.05.10
綠茶的神話
在平日大家口耳相傳綠茶的好處之下,綠茶在最近幾年急速竄紅.我們常聽到關於多喝綠茶的好處大致上以預防癌症及心臟病為主.但美國食品藥物管制局(FDA)已在2005年6月30日曾發表聲明,表示目前並無任何科學證據支持綠茶有防癌的效果.而日前日本最大的綠茶廠商ItoEn在美國販售綠茶時,標榜著每日飲用5盎司的綠茶可以降低心臟病風險,並以此向FDA申請核准.但FDA表示,在檢閱過去曾發表的105篇學術文章後,發現並無任何證據證明綠茶有預防心臟病的功效,因此在週二(2006年5月9日)時已將ItoEn的申請駁回.
+ read more
肥胖容易導致糖尿病
2006.05.04
肥胖容易導致糖尿病
一份發表在美國預防醫學期刊(theAmericanJournalofPreventiveMedicine)的研究,檢視為什麼美國人得糖尿病的比例逐漸在升高,是因為檢驗技術進步了?檢驗標準改變了?兩者皆是?還是實質上的比例真的增加了?研究團隊分析了1997、1998年和2002、2003年病患的健康狀況,結果發現不太可能是因為檢驗技術的進步,因為如果是檢驗技術進步的話,病患的比例應該會有較年輕或較健康的趨勢,但是在這份研究中卻沒有發生這種狀況;此外,研究也發現肥胖是糖尿病很重要的病因.肥胖和久坐不運動的生活形態是糖尿病的主因,因此,以往常常被認為是已開發或富裕國家有的問題,但是世界衛生組織(WHO)表示,未來十年在開發中或未開發國家,例如,中國、印度等,肥胖的比例會大幅提高,而過高的身體體質指數(BMI)正是第二型糖尿病的主因,最惱人的事實則是,其實第二型糖尿病可以經由健康的生活方式預防,例如,健康的飲食習慣和規律的運動,但是在食品加工業者激烈的市場競爭下,很少有人會去促銷健康生活的概念,這樣的忽視將會使社會大眾在健康和經濟上付出相當大的代價;因此,為了要停止不斷上升的糖尿病罹患率,在生活形態上做調整是必需的;最近的臨床實驗也發現,適度的減重和運動,可以預防糖尿病的發病率,或延緩發病期.
+ read more
講手機容易得腦癌?
2006.04.11
講手機容易得腦癌?
美國國際職業與環境健康資料庫(InternationalArchivesofOccupationalandEnvironmentHealth)最近刊登一篇關於講手機和腦瘤的研究報告,使此議題再次收到大眾關注,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也將重新檢視講手機的安全性.此研究由瑞典的學者分別比對了2200名腦癌病患和其他病患,研究結果顯示長期講手機會增加腦癌的風險,尤其是大量使用手機的人,長腫瘤的機率比一般人高了240%,所謂的"大量使用手機"的頻率大約是每天使用一個小時,而且持續十年.但是,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則表示這份研究結果和之前許多的研究結果並不一致,因此,很難做正確的詮釋.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計畫在近期內將召開會議,重新評估目前有關於手機和腦瘤的研究報告、釐清各個研究結果的差異,並且繼續研究無線電頻率可能引起的健康問題.
+ read more
防曬乳液不一定防曬
2006.04.04
防曬乳液不一定防曬
美國洛杉磯報導指出,又有一家防曬乳液製造商因標示不實被起訴,這已經是第九起類似案件了,其他被起訴的品牌包括:水寶寶(Coppertone)、香蕉船(BananaBoat)、夏威夷熱帶(HawaiianTropic)、牛蛙(Bullfrog)和露得清(Neutrogena).報導指出這些品牌被控有誇大功效和誤導消費者的嫌疑,讓消費者誤以為只要有擦防曬乳液,就可以長期曝曬在太陽下.這些控訴的重點在產品的標示上,很多防曬乳液的標示都宣稱此產品可以隔絕有害的UVA和UVB紫外線,更聲稱此乳液可以防水,即使游泳也一樣有效;美國製藥商先靈葆雅(Schering-Plough)公司更聲稱其產品"水寶寶防曬乳液"可以提供比人體多45倍的保護層對抗UVA和UVB紫外線,但是研究顯示這些乳液的成分只能隔離UVB,並不能有效隔絕UVA紫外線;此外,這些產品即使可以隔絕部分UVA短波紫外線,但是,對於會穿透至皮膚深層的UVA長波紫外線卻一點效用也沒有.露得清(Neutrogena)的代言人在訴訟過程中並未多做聲明,僅表示這些乳液都是經過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檢驗合格的產品;先靈葆雅(Schering-Plough)公司的代言人也表示這些標示和廣告都是遵照FDA的規範撰寫的.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