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04
流感疫苗增加流產風險?美疾管局調查中
日前一份針對美國孕婦的研究顯示,在2010-2012年流產的女性有連續注射過含有豬流感病毒蛋白的流感疫苗。疫苗專家認為導致流產的原因可能是其他流產風險因子,並非疫苗本身。而美國官方認為流感對於孕婦及胎兒的危險性更高,因此沒有理由為此修正所有孕婦都應接種疫苗的建議。不過,婦產科醫師呼籲疾管局深入調查,避免越來越多女性因恐懼而不接種疫苗。
研究團隊依據是否有流產將產婦分為「流產組」及「對照組」,兩組同樣都有485名18-44歲的產婦。研究對這兩組進行比較,以了解曾在2010-2012年間接種過流感疫苗的女性是否有較高比例有流產。
研究發現,接種流感疫苗並且也在前一季接種相同疫苗的孕婦在接種後28天發生流產的風險較高。有一些在第一孕期流產,有些則發生在第二孕期,流產發生的時間的中位數是在懷孕第7周。
此外,研究也發現流產組也有較多流產高風險的孕婦,如年紀較高、有吸菸、有糖尿病等,研究試圖排除這些因素的影響,但是有些學者認為這份研究並未充分地排除混淆因子。其他學者表示他們不相信流感疫苗可能啟動孕婦夠強的免疫系統反應導致流產發生,但也有學者認為他們無法排除流感疫苗是導致流產的因素之一。
這份研究是由美國疾管局所補助,他們在研究發表後即聯繫醫療團體,提醒他們這份研究可能引起民眾恐慌,並協助醫療人員面對孕婦們的擔憂。此外,疾管局也公告,研究結果並沒有證明流感疫苗是導致流產的原因,過去研究也沒有發現流感疫苗與流產之間有相關。目前疾管局正針對這個議題對2012-2015年間接種疫苗的孕婦進行調查,結果預計在2018年底到2019年間公布。
編譯來源: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2017.09.13)、Daily Mail(2017.09.14)
+ read more
2017.09.30
英國皇家婦產科學院:人工流產不應是一種罪!
在英國立法人工流產罪刑化的50週年(10月27日)前夕,英國皇家婦產科學院改變一貫中立的立場,要求政府廢除這項自維多利亞時代以來的刑罰—女性違法接受人工流產將入獄,並認為人工流產應去汙名化,視同一般醫療處置。
目前在英國女性需要滿足一些條件如:在懷孕24周內進行,並且需先經過2位醫師認可,才能合法地接受人工流產。若未依循這樣的規範,女性做人工流產可能被判到無期徒刑,其協助者也一樣。
2017年9月22日,英國皇家婦產科學院的成員對學院的立場進行投票。結果是學院從原本中立的態度轉為支持廢除國家對人工流產的刑罰。他們認為,人工流產應有如同其他醫療行為一樣的規範及專業標準,而不是刑罰的制裁。
英國皇家婦產科學院代表著英國11,500位婦女健康與孕產照護專業人士的態度。除了他們以外,英國醫療協會(BMA)及英國助產師學院(RCOM)分別在2017年6月及2016年2月表態支持修法。
有些醫師批評英國皇家婦產科學院的決定。Kiran
Eyre醫師表示,胚胎有潛在感受能力,應擁有不被外在的威脅危及生命的權利。人工流產一旦去汙名化就會打破醫師不去傷害患者的倫理義務。去汙名化是非常激進的手段,無法與支持胚胎權利(pro-life)的團體達成共識,而目前人工流產的合法途徑已是立場對立團體彼此妥協的結果。一旦讓人工流產除罪,可能破壞我們看待人類生命及如何對待患者的倫理價值。
台灣女人連線表示,如果女性認為懷孕生子對她造成心理或健康的傷害時,醫師不做處置才是打破「不傷害病患」的倫理義務。更何況,女性身體的狀態或感受為何是由醫師來認可?
編譯來源:The Guardian(2017.09.22)
+ read more
2017.08.24
預防流產新曙光?
女性流產的原因很多,大部分流產的原因是胎兒染色體不正常,無法有正常的發展。但在一些案例中,起因於母體的免疫系統把胎兒細胞視為侵入者,產生抗體破壞它們。這稱為FNAIT
(Fetal and Neonatal Alloimmune Thrombocytopenia),
不只會導致流產,也可能讓新生兒腦部出血,導致終身殘疾或死亡。
加拿大, St.
Michael醫院的研究團隊,突破性地發現為什麼母體的免疫系統會發動攻擊,導致流產,意味著不久的將來,可以有預防性的治療。
科學家已知道在人體免疫系統中的一種淋巴球是自然殺手細胞。在懷孕時有保護的作用,防衛胎兒抵抗濾過性病毒,疾病和初階成長的問題。
懷孕時,有自然殺手細胞是正常的,也是人類和其他哺乳類胎盤成長所需,但在懷孕後期,其在胎盤的數量應減少。研究專家發現FNAIT的案例中,
自然殺手細胞沒有減少,反而很廣泛的活躍著。
FNAIT發生在1/1,000的新生兒,但女性真正受到影響的數目,並不知道。因為這些數字並不包括流產的女性。估計2-3%的女性有FNAIT,這其中約有30%的女性流產。
生物學上,老鼠和人相似。研究指出有FNAIT的懷孕老鼠,其免疫反應觸發更多的自然殺手細胞,來對準細胞,包括trophoblast──負責胎盤的發展和成長的胎盤細胞。這種免疫攻擊會使得胎盤變形,切斷給嬰兒的營養輸送,限制子宮內胎兒的成長,增加流產的可能性。
研究作者建議,治療的選項中可以針對自然殺手細胞,來有效的預防FNAIT相關的流產。
首先是使用IVIG (Introvenous Immunoglobulin
G),這是從1000多位身體健康者捐獻的血漿,所製造的成品。
IVIG阻擋了自然殺手細胞的感應器,使其不明方向,防止其對準胎盤細胞,也減少母體反胎兒的抗體。IVIG已被准許治療一些自體免疫性的疾病,但若要有效的治療FNAIT,
必須高劑量,藥費十分昂貴。
在實驗室中,也在測試其他較便宜且比IVIG更有效的治療,如針對細胞的接收器,來阻擋自然殺手細胞的活化。這個方法可能比較有效,且比較便宜。當然,也可以直接從身體去除這種細胞,但是,自然殺手細胞在胎盤初期的發展,扮演很基本的角色,所以專家不會建議。
將來需要更多的研究來決定,這些反自然殺手細胞的治療是否對人類同樣有效。
由FNAIT的案例中,我們了解流產及防礙成長的原因,是在減少這個疾病的不幸結果上,向前邁了一步。
編譯來源:Mail Online (2017-08-10,Nature Communications
+ read more
2017.05.25
為何高齡婦女難生育?關鍵原因大解密
我們都知道女性的生育能力會隨著年齡增加慢慢降低,但是背後的原因尚不清楚。最近來自澳洲的研究團隊發現了高齡婦女容易流產或其胚胎容易染色體異常的關鍵—「分離酶抑制蛋白質(Securin)」。
女性在排卵前,卵子形成的過程會發生兩次細胞分裂,分別為「第一次減數分裂」及「第二次減數分裂」,而分離酶抑制蛋白質在分裂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當該蛋白質的含量不足時,容易讓卵子的染色體異常及受精卵著床失敗。
而研究發現,高齡婦女的卵子內的分離酶抑制蛋白質不足,使「第二次減數分裂」無法正常進行,以致於高齡婦女卵子中的染色體會異常。
雖然研究發現了為何高齡婦女難生育的原因,但是還是不知道為何高齡婦女的「分離酶抑制蛋白質」會衰竭。不過,此研究為高齡婦女之生育力嶄露曙光,未來可能透過調節「分離酶抑制蛋白質」的含量,或者控制另一種名為分離酶(separase)的蛋白質,讓減數分裂順利進行,降低高齡婦女流產或其胎兒染色體異常的風險。
資料來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7.5
+ read more
2017.05.08
抗生素會引發流產?
加拿大蒙特利奧大學於加拿大醫學協會期刊中發表了一項研究,發現常用的一些抗生素,和懷孕初期流產的增加有關連。
根據Eunice Kennedy
Shriver幼兒健康和人類發展機構的報告,知道自己懷孕的婦女中,約有15-20%會流產,而35歳以上的婦女最普遍。一半以上的流產源於胎兒染色體的不正常,其他增加流產風險的原因有糖尿病,多囊性卵巢綜合症,肥胖和感染。
以前的研究也指出過,流產的風險和懷孕時使用抗生素有關。但是這些研究的規模小,回憶易有偏差。而
Dr. Anick
Benard和蒙特利奧大學的同事針對這些限制,設計了一個新的研究,檢視1998-2009年間魁北克有關懷孕的追蹤。
在8702位15-45歲間的婦女中,平均在14個禮拜時流產,其中16.4%在懷孕初期服用抗生素。比較87020位正常懷孕、沒有流產的婦女,其中有12.6%服用抗生素。
進一步分析,不同的抗生素會增加流產的風險比率各有差異。
奎諾酮類(Quinolones): 172% (治療泌尿道感染)
四環黴素(Tetracycline): 159%
(治療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等感染)
開羅理黴素(Clarithromycin): 135%
(治療與幽門螺旋桿菌有關之消化性潰瘍)
磺胺類(Sulphonamide): 101% (治療尿道、呼吸道感染)
咪唑尼達(Metronidazole): 70%
(治療陰道滴蟲病、阿米巴痢)
阿奇黴素(Azithromycin): 65%
(治療許多細菌感染:中耳感染、咽喉炎、淋病等)
紅黴素Erythromycin 治療鏈球菌咽喉炎,和Nitrofurantoin
預防治療尿道炎的抗生素,則無增加流產風險的關連。
在英國,懷孕期時不得使用四環黴素。
這項研究的優點在於規模大、抗生素處方的資料確切、以及定期收集流產的診斷。但最明顯的限制在於:無法排除感染的嚴重性,可能對流產的影響。
專家警告懷孕時,許多抗生素是安全的,有感染不治療會有危險。
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黃閔照表示,感染時身體會有免疫反應,也可能是造成流產的原因。
然而加拿大的研究團隊仍質疑,懷孕初期服用抗生素的安全性,認為這項研究結果,可使政策制定的人做為更新準則的參考。
資料來源:Medical News Today、Canadian Medical Association
Journal
+ read more
2016.12.22
被拒絕人工流產者精神健康風險大!
最近一項研究發現,人工流產不會讓女性有更高的心理疾病風險,反而是不讓女性做人工流產容易使其陷入焦慮、低自尊及低生活滿意度的情緒中。
研究作者為加州大學社會心理學家M. Antonia
Biggs,他與其團隊分析了956名於2008-2010年間做人工流產的女性的資料。這些女性被分為:接近醫療院所規定之手術周數限制而做了人工流產的婦女(47.2%)、因超過規定週數而被拒絕做人工流產之婦女(24.2%)及在第一孕程便接受手術的婦女(28.6%)。這群女性平均年齡為25歲;並且不論是做了人工流產還是被拒絕之婦女,一周後都完成了精神健康的電話訪問,多數也每2年完成了追蹤調查並持續了5年。
結果顯示,被拒絕的女性相較於接近人工流產手術周數限制而做了手術之婦女,有較明顯的焦慮、低自尊及低生活滿意度。在被拒絕的婦女當中,那些在後來仍接受了人工流產或自然流產的婦女,一周後上述三種情緒的反應尤其強烈。不過,一年內三組婦女在三種情緒反應上並未顯示出差異。
研究團隊認為,這樣的結果顯示人工流產並不會使婦女陷入精神健康的風險中,反而是被拒絕會讓女性在短時間內面臨更高的精神健康風險。研究者Biggs進一步說明,接受人工流產後5年也並未顯示女性的精神健康嚴重受影響,他認為研究結果增加了人工流產不會傷害婦女的證據。
生命教育信託權利組織(National Right to Life Educational
Trust Fund)的教育與研究主任Randall
O’Bannon認為,研究顯示被拒絕的女性在短短一周後就呈現出承受較大的精神壓力,這可能與這些女性原本預期人工流產可以為他們帶來解脫,卻因為被拒絕而必須重新安排所有的生涯規劃有關。
美國計畫生育聯合會(Planned Parenthood Federation of
America)的醫療主管Raegan
McDonald-Mosley說明,十幾年下來已有研究顯示,安全、合法的人工流產並不會讓女性陷入精神健康風險中,事實上,高達95%曾人工流產的女性表示這對他們來說是正確的選擇,並且手術解脫的感受遠大於任何可能的負面情緒,即使是多年後依然如此。
資料來源:JAMA Psychiatry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