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06.23
年齡不是問題?學者籲重視年長女性的子宮頸篩檢
近日一份回顧性的研究指出,在英國,子宮頸癌的新確診案例約有20%為65歲以上的婦女,其中約有一半左右因此死亡;相較之下,25歲以下的新確診病例則僅佔2%。美國癌症學會估計今年將會有12,900個患侵襲性子宮頸癌的新案例確診,約4,100人因此死亡。雖然子宮頸癌通常於中年女性身上發現,但仍有15%以上的案例來自65歲以上的女性。
但最近的研究卻顯示,50歲以上的女性較不可能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根據2013年的調查結果,過去5年內有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的女性年齡分布狀況為:50~54歲之間的女性有82%接受篩檢;55~59歲有76%;而60~64歲則剩下73%。
而一項由英國的「Jo’s Cervical Cancer
Trust」子宮頸癌防治基金會所進行的研究發現:50~65歲女性未進行子宮頸抹片檢查的主要原因來自於她們缺乏與疾病、疾病成因的相關知識。約有60%的女性並不清楚子宮頸癌是因人類乳突病毒(HPV)而起,同時對於病毒的潛伏期極長,癌症病變發生的原因很可能來自於自身早期性生活。
另一方面,亦有研究指出定期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與未來確診為子宮頸癌的風險有關。調查發現,在65~85歲的女性中,若於50~64歲期間接受篩檢且結果為陰性,後被診斷出罹患子宮頸癌者佔萬分之8;而於50~64歲間未曾接受篩檢,而後被診斷出罹癌者佔了萬分之49。同時,學者發現女性在50~64歲間若3次的篩檢結果皆為陰性,便較不可能在未來20年間罹癌。
英國的學者Dr.
Sherman認為,疏於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確實是年長女性確診罹癌數量較多的一個重要原因。而定期接受抹片篩檢確實有助於降低HPV感染發展為子宮頸癌的風險。她強調:我們當前對於子宮頸癌的觀念應該有所改變,他其實就跟乳癌、大腸癌一樣,對女性的影響深遠且會持續至老年。
雖然本篇研究著重在針對年老女性的子宮頸癌篩檢政策,不過,台灣女連健康網也在此提醒大家,隨著科技的發展,篩檢的方式越趨多元,除了抹片檢查外,病毒基因檢測也是預防子宮頸癌的一種篩檢方式;而不斷更新的研究數據也讓各國的篩檢指引有所變動。目前台灣的指引建議有性行為者或是年滿30歲的婦女每年接受一次子宮頸抹片檢查,在年齡、施作頻率與方式等方面都仍有改進空間。
資料來源:The BMJ
+ read more

2015.06.11
一針見效?!HPV疫苗施打劑數又有新發現
2014年12月世界衛生組織(WHO)於世界癌症會議中發布指引建議將HPV疫苗的施打劑數減為兩劑;如今又有一項新的研究報告指出,HPV疫苗可能只需要施打一劑就足以提供防護力。
這份研究分析所使用的數據來自兩個各自獨立的大型三階段研究,分別包含7,466位18至25歲以及18,644位15至25歲的女性。兩項研究所使用的都是針對16型、18型HPV進行防護的二價疫苗。其中,未完成三劑接種程序的女性主要是受限於懷孕而必須停止接種疫苗。
分析結果發現,不論接種劑數為何,平均都能達到4年的防護力。完成3劑接種程序的人(約22,000人)獲得的防護力為約77%;接種2劑者(約1,100人)為76%;僅接種1劑者(約500人)則有86%。
來自美國國家癌症研究中心(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NCI)的研究者Aimee
Kreimer博士表示:目前全球有80%的子宮頸癌發生在低度發展的地區;若僅施打一劑確實也能提供防護力,對於全球的子宮頸癌防治工作將帶來重大改變,一方面得以減少成本,另一方面也能提高接種率,有助於偏遠、低度發展地區的婦女接種。
不過,目前的研究結果還不足以影響公共衛生政策或相關指引的改變。計畫領導人之一的Cosette
Wheeler博士特別強調:需要新的隨機研究支持這項研究發現並拓展相關研究領域;同時,施打單劑疫苗的效力持續時間也有待驗證。
資料來源:The Lancet Oncology
+ read more

2015.02.11
副作用層出不窮?日本政府大規模調查HPV疫苗
日本名古屋有數萬女性接種了子宮頸癌疫苗,但近日許多人懷疑出現副作用,市政府決定展開大規模調查,並要求神奈川縣、鐮倉市等10個市町同時啟動類似調查,規模之大相當罕見。
名古屋至少有7萬人接種了子宮頸癌疫苗,當中約有4至5萬名學生是經當局補助而接種。近日當局收到許多通報,指接種疫苗後出現全身疼痛及麻痺等副作用,更有受影響人士向市政府要求協助,因此名古屋市政府決定向這7萬人寄送問卷,調查副作用的情況。
目前日方並未提及是哪一款子宮頸癌疫苗涉及出現副作用。而厚生勞動省表示,一共收到約2500起副作用報告。(於慶中/綜合外電報導)
(以上原文引自【蘋果日報】)
關於HPV疫苗(俗稱子宮頸癌疫苗)副作用的爭議由來已久,不論是在歐洲、加拿大各地都一直有發生嚴重副作用的消息傳出,使得歐洲議員Michele
Rivasi在2014年時呼籲歐盟會員國停止建議民眾接種HPV疫苗;同時,過去服務於生產HPV疫苗藥廠的醫師也指出其安全性堪慮;日本政府更是自積極推廣施打以來就不斷接獲副作用發生的通報,自2013年6月起,對待HPV疫苗的態度驟變,不再積極推廣。2014年底,新的HPV
9價疫苗通過美國FDA核准上市,但在短短一個月內又爆出疑似於印度進行人體試驗,未告知接種孩童並發生嚴重不良反應之醜聞。
台灣女人連線提醒大家,現階段HPV疫苗雖然已通過政府核准上市,在台灣也已有部分縣市實施公費施打,但事實上其有效性與安全性仍不明確,還需要更嚴謹的觀察與驗證,後續的通報系統也應有完善的建置。
+ read more

2015.01.13
美:HPV基因檢測比子宮頸抹片篩檢更有效
2014年4月時,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批准將HPV基因檢測技術運用於25歲以上女性的子宮頸癌初級篩檢,幫助患者了解自己未來罹患子宮頸癌的風險,並有助醫事人員評估後續的追蹤檢測流程。日前,兩篇新的研究結果顯示HPV基因檢測所提供的數據比現行普遍採取的子宮頸抹片篩檢更為有效。
為了評估HPV基因檢測作為子宮頸癌初級篩檢方式是否適切,來自各領域的子宮頸癌篩檢專家學者組成專門小組,一同回顧「進階HPV診斷需求之滿足(ATHENA)」研究的相關數據,期望能藉此了解HPV基因檢測法的安全性與有效性。
HPV基因檢測可辨別出14種病毒型,包含造成美國7成子宮頸癌的16型與18型病毒。專家小組建議,女性若經由HPV基因檢測發現感染16型或18型病毒,應立即接受陰道鏡檢;若是檢測出其他12種病毒型,則應在一年內再次接受HPV基因檢測與抹片檢查。
另一篇研究檢驗了ATHENA的分析結果,共計42,209名25歲以上的女性同時接受抹片檢查與HPV基因檢測,以供研究人員比對檢測結果;同時,研究者也關注HPV基因檢測在不同年齡層施作的差異。結果發現,在25~29歲的女性群組當中,HPV基因檢測篩檢出高風險子宮頸病變的數量是抹片檢查的兩倍。在其餘年齡群組中,HPV基因檢測的結果則與抹片檢查的結果一致。
專門小組中的Huh博士認為這是子宮頸癌篩檢的一大進步,因為HPV基因檢測結果為偽陰性的可能性極小,能針對女性罹癌的風險評估提供更可靠的保證,而且與抹片檢查一樣每三年接受一次檢測即可。其他學者也認為HPV基因檢測的經濟效益較高,更有利於資源不足以接受多項檢查的弱勢群體。
目前已有部分國家,如澳洲、荷蘭,使用HPV基因檢測進行初級篩檢。
資料來源:Gynecologic Oncology
+ read more

2014.12.17
HPV 9價疫苗問世 FDA核准通過
日前,美國食品藥物管制局核准Merck藥廠新研發的Gardasil
9疫苗上市,以預防由9種人類乳突病毒引發的各種疾病。新疫苗的完整施打流程與前一支疫苗Gardasil同為三劑,分別為第0、第2與第6個月施打。相較之前推出的四價疫苗,防護的病毒種類增加了5種,預防病毒病變進而罹癌的防護力近9成。
新疫苗通過核准的使用對象為9~26歲的女性與9~15歲的男性。適用預防HPV
16、18、31、32、45、52與58型病毒病變所引起的子宮頸癌、外陰癌、陰道癌與直腸癌,以及6與11型病毒病變引起的生殖器疣。其中針對31、32、45、52與58型病毒的防護是上一支疫苗所沒有的,因此較前一疫苗增加了近20%的防護力。
Gardasil
9疫苗的測試涵蓋了美國與其他國家共14,000名年齡介於16~26歲,且HPV病毒篩檢結果為陰性的女性。受試者分別接種Gardasil或Gardasil
9疫苗。結果顯示Gardasil
9疫苗預防由31、32、45、52與58型病毒病變引起的癌症防護力達97%,針對6、11、16與18型的防護力也與Gardasil疫苗相當。
另外,根據實驗結果,9~15歲的1,200名男性與2,800名女性接種Gardasil
9後,抗體生成的反應也與16~26歲女性接種後的反應相似。
最後,安全性的測驗結果來自13,000名男性與女性受試者,最常見的不良反應為接種處疼痛、紅腫與頭痛。
FDA的官員表示,為降低因HPV病變引起的數種癌症,施打疫苗是一項至關重要的公衛措施,核准新疫苗Gardasil
9上市能針對與HPV相關的癌症提供更寬廣的防護。
台灣女人連線認為,雖然新疫苗在防護病毒類型上有所增加,或可提升整體防禦效果達藥廠所宣稱的9成防護力,但目前仍存在許多懸而未解的問題,例如:日前WHO新發布HPV疫苗施打指引,表明HPV疫苗實際上僅須施打兩劑便可形成有效的防護,新疫苗卻仍須施打三劑,對此,未見藥廠提出任何說明;另,根據目前最新的研究數據僅足以證實現行施打的HPV疫苗防護力達8年,新疫苗的時效性究竟能維持多久至為關鍵重要卻仍未有解答。
資料來源:美國食品藥物管制局(FDA)
+ read more

2014.12.16
無三不成禮?!HPV疫苗兩針也有效?!
世界衛生組織於本月在世界癌症會議中發表,發佈了新的HPV疫苗指引,表示預防人類乳突病毒感染有更簡單且便宜的方式。
WHO針對9--13歲青少女接種HPV疫苗的建議從三劑減少為兩劑。相關的研究已證實,接種兩劑疫苗所獲得的效果與三劑是相同的。
除了接種劑數的調整外,世界衛生組織也在本次的指引當中對子宮頸抹片檢查提出新的建議,若女性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的結果為陰性反應,在接下來的5年內都不需要再次接受檢查。現行多數國家建議18歲以上的女性兩年進行一次抹片檢查,新的篩檢指引將大幅減輕公衛系統的負擔。
「新的接種指引將對全世界的女性產生巨大影響,」世界衛生組織的子宮頸癌專家Broutet表示「這當中沒有什麼魔法,結合有效的工具預防、治療子宮頸癌能緩和緊縮的健康預算,特別是對低收入的國家而言。」
估計當前世界上有超過一百萬位女性的生活深受子宮頸癌影響,其中有許多人沒有相關的醫療資源、缺乏合適的照護,這說明了過去30年來,發展中國家的子宮頸癌發生率不斷攀升的原因;與此同時,受惠於大型篩檢與預防公衛計畫,先進國家的子宮頸癌罹癌率則下降許多。
最後,世界衛生組織的官員強調性別歧視與社會結構上的不平等,如經濟、階級、教育、種族等都是造成醫療資源分布不均的原因。「除非我們正視性別平等並確保落實婦女健康照護的權利,否則因子宮頸癌死亡的女性人數只會不斷增加。」
以台灣的現況而言,近年來子宮頸癌的死亡率已逐年下降,雖然多個地方政府皆提供公費施打,然現階段關於HPV疫苗仍有許多爭議,台灣女人連線認為目前HPV疫苗最大的問題在於防護力僅6~7成,並非百分之百,且疫苗的時效性尚不明確。
資料來源:世界衛生組織(WHO)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