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氣質/認同

睪固酮不是男性專利!
2020.01.01
睪固酮不是男性專利!
耶魯大學文化人類學家Katrina Karkazis指出,我們視睪固酮為男性荷爾蒙的觀點扭曲了科學,並且被用來解釋、甚至是捍衛社會中的權力不平等。以下是她的看法:   「睪固酮為男性荷爾蒙」的觀念是被建構的 睪固酮被視為男性荷爾蒙已有一世紀之久,不僅許多媒體文章中有這樣的觀念,連美國權威性的資料來源也有使用這種語言,例如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科學家對這種荷爾蒙的理解方式,影響了科學家會提出什麼研究問題、會進行或不進行哪種研究。   因為男性通常擁有更多的睾固酮,因此某種程度上使其與男性劃上等號。科學家將睪固酮形塑為與男人、男性氣概、男性的行為有關的荷爾蒙,幾乎沒有研究在探討女性的睾固酮與攻擊性之間的關係。事實上,我們對睪固酮知之甚少。   睪固酮與攻擊性、性慾的關係其實很小 當人們提到睪固酮,通常第一個想到攻擊性。但是,當檢視既有文獻,根本沒有好的證據支持。事實上,本身的性睪固酮與攻擊性之間的關係非常薄弱,這其實是意識形態在影響人們對睪固酮的觀念。換言之,因為攻擊性被建構為男性特質,而睪固酮又被形塑成男性荷爾蒙,因此人們會認為睪固酮跟攻擊性有關。   關於性慾,人們常認為想要有性慾需要大量的睪固酮。但研究顯示,擁有正常的性功能其實只需要低含量的睪固酮。即使是提供老年男性睪固酮補充療法的大型臨床試驗中,睪固酮與性功能的關係也很弱。服用威而鋼改善性功能的效果可能比服用睪固酮還來得好。   男性入獄的可能性是女性的20倍左右,難道背後沒有生物學的原因? 顯示睪固酮和攻擊性的關係薄弱的研究,通常樣本是囚犯。一項非常重要的早期研究,其測量攻擊性的方法之一是看是否有逃離少年觀護所,這種測量方法與諸如打架次數等測量攻擊性的方法混在一起。我們必須檢視過去文獻是如何定義攻擊性的。不能說生物因素與攻擊性沒有關係,但當然不能說男性攻擊性較高是因為睪固酮。一定還有其他因素影響暴力傾向,很有可能是社會文化因素。   睪固酮會影響運動表現嗎? 睪固酮和運動能力之間的關係非常複雜。人們經常認為睪固酮的含量會影響人的行為表現,在體育方面就代表睪固酮含量越高表現越好。事實上,睪固酮是一種非常動態的荷爾蒙,它會因著人際互動和情境而變化,例如:如果教練給了正面的回饋,可以提高一個人的睪固酮含量。   此外,睪固酮會影響肌肉,但研究顯示,睪固酮對同一個人身上不同肌肉的影響並不一樣,但我們卻經常根據一個人的睪固酮含量來比較不同個體。有時候,睪固酮水平較低的人反而表現得更好,因此說睪固酮越高運動表現表越好太過簡化。   沒有任何單一因子適合用來定義性別 科學很清楚地顯示,沒有單一的生理或生物學標記可以將人類分為男性或女性。這裡強調的是,不能單獨靠染色體、生殖器官或睪固酮含量來區分男女。科學不是判斷男人或女人的唯一途徑。有人認為,性別認同才是決定因子,與生理學無關。但這並不意味著因為性別很複雜所以不能分類,而是可以在分類時包容其中的複雜性。   科學主義扭曲睪固酮? 科學主義是一種觀念,認為科學是產生知識的最佳或主要方式,亦即唯有科學產生的知識才是知識。這種觀念的影響是讓科學價值、科學權威和科學證據都優於其他產生知識的方法,如社會學、經驗學和哲學等。   這並不是要矮化科學的角色,但是我們確實看到,在辯論問題時人們將科學視為唯一的仲裁者,是理解或解決問題的唯一方法。科學是幫助我們理解某些事物的輔助手段,但是它不會回答我們該如何應用知識,我們需要其他理解方式和框架來知道如何應用,如倫理、價值觀、人權等。   Katrina Karkazis表示,點出這些迷思是希望能拓寬文化對睪固酮的敘事方式,也拓寬科學家對睪固酮可能提出的問題。她並不是在攻擊科學,反而非常重視科學,只是不會全然接受科學的發現,這就是為什麼她花很長時間仔細研究科學方法、對方法論進行論證,而不是進行意識形態論證。她鼓勵研究睪固酮的科學家思考睪固酮的動態性及複雜性,並嘗試在研究中重視來自社會的影響。已經有人使用生物社會模型來研究複雜的行為,對睪固酮的研究也應該如此。   本文乃Testosterone: An Unauthorised Biography一書之摘要。   編譯來源:The Guardian(2019.12.07)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陽剛特質」不只傷害男人,它更殺了他們!
2019.06.20
「陽剛特質」不只傷害男人,它更殺了他們!
在美國,男性死於自殺的人數是女性的3.5倍,專家直言,強調「男兒有淚不輕彈」的教育讓男性無法適時發洩情緒所造成的後果。這樣的「陽剛特質」,被標示為「有毒的」。   日前在某討論會上,梅莉史翠普對陽剛特質一詞發表意見,她不認同地說到:「我們把某些事情稱作「有毒的陽剛特質」,這會傷害我們的男孩們。」她認為不論男女都可能成為有毒的人,而且使用這個標籤對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沒有什麼幫助。   因此,英國衛報專欄作家Mahdawi,針對此事件撰文澄清並闡述對「有毒的陽剛特質」說詞的看法。   什麼是「有毒的陽剛特質」? Mahdawi表示,梅莉史翠普顯然不是非常清楚何謂「有毒的陽剛特質」。很明顯地,「有毒的陽剛特質」並不是指男人是有毒的,或是陽剛特質是本質上就是有毒的。其實它所指的是,在傳統上與陽剛特質相關連的極端表現形式是有毒的,例如:具攻擊性、隱忍。但是右派分子喜歡把這個用詞看成是在攻擊男人,因為這是個快速的方法,可以阻止對僵化的性別規範的討論對話,讓他們可以將女性主義視為某種反對男人的陰謀。   「有毒的陽剛特質」傷害男人 Mahdawi提到,我們會傷害男孩,並非因為將某些行為貼上「有毒的陽剛特質」的標籤,而是我們教導他們要成為一個男人必須壓抑情緒,並將女人視為可以被支配掌控的較低劣人種。這個標籤不只傷害男人,它會殺了他們!在美國,男性死於自殺的人數是女性的3.5倍,專家解釋這個現象的部分原因是,男人被教育他們不該表達情緒或承認他們感覺受傷,因此就不願意尋求專業協助。   它也促成對女性的暴力 「有毒的陽剛特質」也會殺死女人這已是不爭的事實,女人比男人更可能死於伴侶之手。以2018年聯合國全球殺人研究為例,它指出對女人及女孩的親密關係暴力,是深植於普遍被接受有關男性權威的性別規範以及男性使用暴力施展對女性的控制。研究顯示,男人或男孩如果愈遵從這樣僵固的性別角色與陽剛特質,愈會對伴侶施暴。   女人也很毒?有毒的是社會強調女性該有陰柔特質! 女人確實也有狠毒的,但Mahdawi認為梅莉史翠普弄錯了重點,問題不在個別的女人,是社會有關陰柔特質的僵固規範!我們都被告訴過一些做女人該怎麼樣才是對的-做一個女人,要漂亮或純潔;做女人的價值就是要結婚生小孩;女孩要哭泣或裝憂傷,以避免承擔責任;把其他女人當作性方面的敵人等-但這些都是有毒的。   雖然有毒的陰柔特質比陽剛特質比較不會致命或造成危險,但它們之間的差別在於─美國總統不是一個會抓著男人的陰莖吹噓,並把這件事隨便看做「更衣室間的談話」的女人;它們之間的差別是─並沒有兩位女性大法官被控訴性行為不當;它們之間的差別是─一群有權力的女人沒有正在通過立法阻止美國男人掌控他們自己身體。   編譯來源:The Guaridan(2019.06.01)      
+ read more
心理學家說:「像個男人」是有害的!
2019.01.18
心理學家說:「像個男人」是有害的!
美國心理學會127年來第一份男性心理健康指南中指出,傳統的陽剛氣質是「有害的」,不僅傷害男性還會傷害他周圍的人。   這份文件指出傳統的男性氣質以隱忍、競爭、支配和侵略為主要特質,總的來說是有害的。傳統的男性氣質意識形態已被證明會限制男性的心理發展,限制他們的行為,導致性別角色緊張和性別角色衝突,並對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產生負面影響。男性雖然受益於父權體制,但也深深受到父權體制的限制。   專家表示,傳統意義上的「像個男人」會限制男性,還可能助長他們對其他不夠「陽剛」的群體做出具侵略性的行為,從而助長厭女症、性別歧視、性侵犯、罷凌和同性戀恐懼症。   男性氣慨難以獲得又容易失去 與「女性氣質」相比,「男性氣概」是一個更狹隘的概念。女性可以穿著長褲和裙子、粉紅色和藍色、隨身攜帶包包。但是按照傳統標準,男性只有一半的選擇。   心理學家Jennifer Bosson曾對約200名男性和女性進行一項研究,她讓受訪者寫下自己違反性別規範的時刻。一些女性談到被稱為男人婆,或提到在男性主導的領域工作感到不舒服的時候。   男性們怎麼說呢?他們這樣說:「我穿著粉紅色襯衫上班的時候」、「我拿著女朋友錢包的時候」、「我點了一杯酒,當它出現時裡頭插著雞尾酒傘的時候」。為什麼男人是從瑣碎的事情中得出這麼重要的概念呢?   Bosson博士表示,相對於女性,男性氣慨是一種不穩定的狀態,難以獲得又容易失去。   「現代」男子也不欣賞「傳統」男子氣概? 然而,這樣的情況似乎也正在改變。   2018年一項針對加拿大630名15至29歲年輕男子進行的調查發現,最強烈認同的男性價值是「無私」,並且應該要幫助他人、回饋社區、有社會參與、注重健康。傳統的男性特徵,例如體力、獨立性和競爭力,被認為不那麼重要。相反地,開放、善解人意、健康和慷慨是最高級別的特徵。   另一項來自2016年調查也證實了這一點,美國年輕男性不再現縮於「男性氣概」的狹隘定義。   接受調查的男性從0到6的等級評定自己。0表示「非常男性」,6表示「非常女性」。65歲以上男性65%表示他們「完全男性」、45歲至64歲之間的男性是45%,18歲至29歲之間的男性中只有30%。英國男性更少,18至24歲的男性中只有2%認為自己「非常男性」。   編譯來源: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Daily Mail(2018.01.09)、YouGov、NPR(2018.10.01)      
+ read more
美國華盛頓州出生證明增加第三性別「X」
2018.01.16
美國華盛頓州出生證明增加第三性別「X」
從1月27日開始,美國華盛頓州將提供不願被兩性框架劃分的性別認同者,更改其出生證明上的性別欄為「X」。然而這僅限於過去所發出的出生證明,意指無法表達意見的新生兒不能由父母逕為決定其為第三性別。   新規定也取消原本要求成年人必須先取得醫師證明文件才得以變更性別的規定,而未成年人則必須取得父母或法定監護人的書面同意書,以及執照醫師開立的證明。   類似政策也將在今年於奧勒岡州與加州生效,反應美國社會對於跨性別、非二元性別族群的接受度越來越高,人民也拒絕被傳統的「男人」與「女人」的二元性別限制。   美國LGBTQ倡議團體「反詆毀同性戀聯盟」GLAAD執行長兼總裁Sarah Kate Ellis指出,該組織最近一份調查顯示有20%的千禧世代認為自己屬於LGBTQ,且年輕人也逐漸不再遵從傳統的性別二元法。她也認為各州政府應該盡快趕上趨勢,承認非二元性別族群的存在。   另外,Sarah重申個人性別認同是無法被抹滅與忽視的同時,也指責川普上任後的政策危害LGBTQ族群,包含禁止跨性別者從軍、廢除跨性別學童廁所等等。   基於2012年美國對變性者的調查,高達40%受訪者表示曾因出示的文件與其性別不符時遭到騷擾,並有3%遭到襲擊,其他LGBTX倡義者認為給予人們更改自己性別的權利,可以減少因為身體外觀與其性別不匹配時遭受的歧視與騷擾。     資料來源:CNN(2018.01.04)    
+ read more
面對心理健康問題,男人較不會尋求協助
2017.02.16
面對心理健康問題,男人較不會尋求協助
你注重自己的心理健康嗎?面對心理健康問題時,你會怎麼做呢?日前一份研究指出,在面對心理健康問題時,男性比女性更不可能尋求醫療協助。   這份由心理健康基金會(Mental Health Foundation)所進行的調查研究同時發現,除了較不可能尋求醫療協助外,男性在遭遇心理健康問題時也較不可能讓家人和朋友知曉。   這份名為YouGov的調查是此類型調查規模最大者,尋訪了超過2,500位遭遇心理健康問題的人。   調查發現有28%的男性坦承他們並未尋求醫療協助,女性則只有19% 。有1/3的女性在心理健康問題發生的一個月內告訴朋友或家人自己的遭遇,同樣這麼做的男性卻只有1/4。向親友隱藏自己所遭遇的心理健康問題長達2年以上甚或決意不說的女性有1/4,男性卻有超過1/3的人選擇這麼做。   心理健康基金會的董事Mark Rowland認為,這份研究結果顯示了文化轉換曲徑在這個議題上的重要性。「求助代表軟弱、脆弱」、「男性應剛強不輕易示弱」的觀念至今依然存在,阻礙著男性的健康。他同時也表示,解決心理健康問題需要放開與誠實,在自殺是(英國)年輕男性首要死因的現在,我們有義務促成這種文化上的改變。   資料來源:Mental Health Foundation、 The Guardian    
+ read more
男性更可能在聚餐時過度進食?
2016.12.15
男性更可能在聚餐時過度進食?
碰到節日大餐或與朋友聚餐時,許多人常常一不小心就吃進比平常還要多的食物。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可能是當下的氣氛驅使,食物美味;但若你是男性,根據美國康乃爾大學的研究,這更有可能是因為你的自尊心(ego)在作祟。   這項新研究找來一群體重與年齡皆相近的大學生在不同情境下進行吃雞翅比賽,一是有群眾觀看與加油歡呼,另一則沒有觀眾。即便獲勝者最終只會得到一面廉價塑膠獎牌,但這些參賽者仍然都吃下了平常的4倍多的食物。而男性在有觀眾的情況下所吃進的食物量更是比沒有觀眾時多出了30%以上;並且多將這個過程描述為具挑戰性、酷且令人振奮的。反觀女性,在有觀眾時反而吃的較少,且多認為這是個讓人有些尷尬的過程。   據此,研究人員認為男性在社交場合特別容易有過度進食的風險,即便當下沒有任何道理這麼做。「就算是男人自身也沒有意識到,吃得比在座的其他人多可以被理解為是一種陽剛氣質與力量的展現。」研究共同作者Kevin Kniffin博士解釋。   康奈爾大學食品和品牌實驗室(Cornell Food and Brand Lab)主任——同時也是本研究主要作者——Brian Wansink博士提醒人們在聚餐時“專注於朋友,而不是食物”。“如果你想展現你的男子氣概,與你的朋友進行一場健康的腕力比賽就好,別想著要吃得比他多!“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這個研究的設計是以「比賽」方式進行,所以研究結果是不是能夠完全推論至日常的社交場合就見仁見智了。不過從研究中我們確實可以看到不同性別在進食行為上的有趣差異。   資料來源:Frontiers in Nutrition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