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01.28
神奇小紅莓
一直以來,小紅莓在預防女性尿道感染方面的功效都只停留在一般坊間說法的層次,缺乏較具體的科學根據。不過最近根據一份由以色列臺拉維夫大學(Tel
Aviv University)的Itzhak
Ofek教授所做的研究結果顯示,小紅莓不只是在預防女性尿道感染上有明顯的功效,它在預防感冒、齲齒與胃潰瘍上也有相當程度的幫助。
小紅莓對於這些疾病的療效主要是來自於一種稱為「非可透析物質」(non-dialyzable
material,
NDM)的分子。這些分子會包覆在一些細胞或組織的表面,形成如同特夫龍(Teflon)一般的保護膜,以防止感染源或細菌的入侵。不過比較令人驚奇的是上述的功能似乎不會影響體內一些好菌的活動。而由於這樣的特性,小紅莓在防止或抑制細菌之依附與成長上能發揮相當可觀的功效。
藉由其成分中的NDM所形成的保護膜,小紅莓汁可有效的預防齲齒的形成。相同的功效也展現在抑制引起胃潰瘍的幽門桿菌的生成上。數據顯示,當與抗生素一起服用時,小紅莓汁可有效的降低胃潰瘍的復發率。此外,小紅莓汁可有效的防止引起感冒的病毒入侵宿主細胞,進而減低感染感冒的機率。
比較重要的是,小紅莓對於上述這些疾病的預防功效似乎只有在女性身上比較顯著。目前還不清楚為何會有這樣的性別差異,不過在解開這個疑問之前,還是建議每個人一天至少飲用兩杯小紅莓汁,以預防一些感染的發生或形成。
資料來源:分子營養與食物研究期刊(Molecular Nutrition
& Food Research)
+ read more

2008.01.18
葉酸的重要性
雖然已經有不少婦女知道葉酸對胎兒發育的重要性,美國疾病管制局最近還是再次提醒有計畫懷孕及已經懷孕的婦女,每天應該攝取至少400毫克的葉酸,以確保胎兒發育的健全。
葉酸在新細胞的形成上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胚胎的發育會先形成所謂的神經管(neural
tube),之後再逐漸分化出各種不同的神經細胞、大腦、脊髓組織。而在這些歷程啟動之前,若能保有足夠的葉酸則可有效的幫助細胞分化和組織特化的進行,進而避免胎兒在發展的過程中產生一些嚴重的缺失。
已經有很多研究顯示若孕婦未攝取足夠的葉酸,胎兒很容易產生所謂的神經管缺失(Neural
Tube
Defect)。這樣的缺失可能會進一步造成如脊柱裂(spinal
bifida)、先天性無腦無脊髓畸形(anencephaly)和唇顎裂等。而這些缺陷形成的關鍵期都是在懷孕的初期,有時甚至早在當事人察覺到自己懷孕之前。
美國國家葉酸委員會(National Council on Folic
Acid)表示,婦女可透過日常生活的飲食攝取葉酸,例如,西洋的早餐麥片(cereal),只要確定所食用的麥片含有足夠的葉酸含量即可。此外,也可補充市售的綜合維他命或葉酸錠,除非醫師特別建議,否則一般坊間的綜合維他命都可提供足夠含量的葉酸。
資料來源:美國疾病管制局(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 read more

2008.01.08
如何預防骨質疏鬆?
哈佛守護女性健康(Harvard Women’s Health
Watch)於2008年1月份的刊物中,提出八點注意事項,協助女性增強與維持骨質健康。
一、攝取充足的營養素:健康的飲食是很重要的,包括,鉀、鎂、磷、鈣與維他命D都是對骨質健康來說很重要的營養素。
二、從事適當的運動:盡量做到每天運動30分鐘。能強化骨質運動包括,跑步、快走、負重運動、抗阻運動。
三、拒煙:吸煙者骨質流失較快,且骨折率較高。
四、瞭解自己的風險:65歲開始可以定期進行骨質礦物質密度檢測(BMD
testing)或是骨質疏鬆篩檢,若有特殊的健康狀況或是有在服用特定藥物,有可能會增加骨質疏鬆風險的話,可以提早進行檢測。
五、維持健康的體重:體重過輕是造成骨質疏鬆的一項危險因子。婦女如果在更年期體重下降的話,骨質流失的速度有可能會加速。
六、避免跌倒:地板不要亂放雜物、樓梯間或門口保持明亮、浴室可以加裝握把。
七、注意情緒低潮:有研究發現女性若有憂鬱症,骨質的密度較低。因此,如果妳目前或曾經接受過憂鬱症治療的話,可以和妳的醫師討論是否有需要進行骨質檢測。
八、使用強化骨質的藥物:更年期婦女若是骨折或是骨質礦物質密度低於
-2.5的話,應該考慮服用骨質疏鬆的藥物。
+ read more

2007.12.10
高碳水化合物提高糖尿病風險
高碳水化合物提高糖尿病風險2007/12/10
最近有一份研究發現,女性若攝取高升糖指數(Glycemic
Index)的食物,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便會增加。
這項研究由范德堡大學(Vanderbilt
University)的醫學中心所進行,研究團隊追蹤了64,000位華裔女性,平均追蹤了五年。研究期間,總共有1,608位女性罹患糖尿病。分析結果發現,女性攝取高量碳水化合物,會增加罹患糖尿病的風險;此研究中攝取最多碳水化合物的女性(約一天338公克),罹患糖尿病的風險比攝取最少碳水化合物的女性(約一天264公克)高出28%。
而攝取多量的高升糖指數食物,例如,麵包、米飯或麵等,亦會提高糖尿病風險;以白飯為例,每天吃300克米飯的女性,比每天吃200克米飯的女性,多了78%的風險罹患糖尿病。
+ read more

2007.11.23
女性吸煙者的警訊
根據美國的統計,無吸煙習慣的女性首次出現心肌梗塞的平均年齡約為71歲,而男性則約為61歲。換句話說,女性在發生心肌梗塞上似乎有著十年的性別優勢。但是一份由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的威廉赫左格(William
Herzog)醫師所做的研究發現,有吸煙習慣的女性可能將失去這十年的性別優勢。
這份對七千位男性和女性所做的研究中,針對「心肌梗塞的發生年齡」與糖尿病、高膽固醇、高血壓、家族病史與吸煙習慣等傳統認定與心肌梗塞相關的危險因子做統計上的相關度分析。結果發現,在糖尿病與高膽固醇方面並無顯著的相關;家族病史有早期冠狀動脈疾病者出現心肌梗塞的年齡約提前七年。這些結果在男性和女性方面並無顯著的差別,唯獨在吸煙習慣的部分例外,男性吸煙者出現心肌梗塞的年齡大約只比平均年齡提前3.8年,但是女性吸煙者卻提前約9年。也就是說,女性在心肌梗塞的出現上所有的十年性別優勢將會被吸煙習慣所消除。
而另外一份研究指出,女性吸煙者比同年齡的男性吸煙者更容易產生慢性阻塞性肺病。該研究指出,除了吸煙的行為本身,事實上吸煙量的多寡也會顯著的影響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生成,尤其是對女性而言。
資料來源:
Circulation Supplement II, 2007/10/16, Vol. 116, No. 16
呼吸學期刊(Respirology)
+ read more

2007.10.31
曬太陽防止乳癌惡化
美國南加州大學和Wake
Forest大學的研究學者發現,曬太陽可以降低晚期乳癌惡化的機率。
這份研究的參與者包括1,788位乳癌病患和2,129位沒有罹患乳癌的婦女。由於膚色是這份研究重要的變因,因此,研究人員使用攜帶式的反射器來測量參與者的膚色,測量的是腋下的皮膚,因為腋下較不容易受太陽曝曬。據此將女性分為皮膚較白、一般與較黑,再比較罹患乳癌和沒有罹患乳癌的女性曬太陽的時間。研究人員發現,和很少曬太陽的女性比起來,常曬太陽幾乎可以讓乳癌惡化的風險降低一半,但是這樣的效果僅限於晚期乳癌,也就是指癌細胞已經轉移至身體其它部位的時期。而且,這個保護作用似乎不適用於膚色較黑或是乳癌初期的女性。
研究人員表示,曬太陽可以降低乳癌惡化的風險是因為曬太陽可以刺激人體生產維他命D,而維他命D可以降低晚期乳癌惡化的機率。這個保護作用只有在皮膚較白的女性身上觀察到,有可能是因為膚色較黑的女性曬太陽的話,身體所產生的維他命D較少,其差異甚至有可能到十倍之多。但是,同時也應該要注意到過量的曝曬在太陽下,會提高皮膚癌的風險。
資料來源:美國流行病學期刊(_Americ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_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