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研究:那些男性應獲得的前列腺癌資訊 醫生都沒說
2016.01.14
美研究:那些男性應獲得的前列腺癌資訊 醫生都沒說
我們常說,一般民眾雖然不一定具備充足的醫療專業知識,但論及與自身健康息息相關的醫療處置時,人們有「知」的權利。這對於良好醫病關係的營造與維持極為重要,但卻常常受到忽視,不論是在婦女生產過程中、醫學美容手術前或接種疫苗時,這個問題屢見不鮮,現在,又有美國學者指出:男性在要獲得充足的前列腺癌資訊時也遭遇到一樣的困難。 這項由美國曼菲斯大學(University of Memphis)的Soumitra Bhuyan博士領頭,與內布拉斯加大學醫學中心(University of Nebraska Medical Center, UNMC)學者一同進行的研究分析了1,700份來自全美的病人問卷,問卷內容指在調查病人對於前列腺特定抗原篩檢(prostate-specific antigen-baesd screening, PSA篩檢)的認識,以了解醫師在執行PSA篩檢之前是否有充分告知病人與篩檢相關的資訊,以及是否有解釋現行前列腺癌的治療方式。 調查結果發現,僅有17%的病人被告知某些醫學專家並不認為男性應該接受PSA篩檢;僅23%知道有些前列腺癌發展緩慢且不一定需要接受治療;僅25%被告知PSA篩檢並非總是準確;最後,僅31%被告知治療任何類型的前列腺癌都可能導致尿失禁或勃起功能障礙等嚴重副作用。來自UNMC的醫學博士LaGrange指出,上述4項重點皆有醫事人員告知、提醒的患者僅佔此次調查中的9%。 雖然自2012年美國預防服務工作小組(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 USPSTF)表示不建議男性接受PSA篩檢後,有不少醫療機構開始反對例行性的PSA篩檢﹐但亦有部分機構仍持續進行。而身為UNMC治療前列腺癌的泌尿科學者,LaGrange認同美國泌尿科醫學會(American Urological Association, AUA)所發佈的篩檢指引,建議年齡55~69歲的男性以及55歲以下有前列腺癌家族病史或非裔的男性接受PSA篩檢。他表示:沒有人願意去制訂嚴格的篩檢指引,一方面是因為現行的篩檢建議仍有些模糊不清之處,而預防服務工作小組的研究本身也存在一些瑕疵。 LaGrange博士表示,爭論的重點不該是篩檢,避免過度治療前列腺癌患者才是更應該受到關注的事。他強調,現今多數的指引都表示進行篩檢是沒有問題的,且這也是確認是否罹患前列腺癌的唯一方式;重點在於醫療照護提供者必須向患者說明清楚其中的得失,並且與之充分的討論,做到「共同決策」(shared decision making)。如果被診斷出罹癌,患者必須要能獲得來自指引和醫療機構多方且充分的資訊,以利決定是否需要進一步的治療。 資料來源:American Journal of Men’s Health、University of Nabraska
+ read more
男性:被遺忘的乳癌受害者
2015.10.29
男性:被遺忘的乳癌受害者
  十月份是「乳癌覺醒月」,全球與乳癌相關的慈善團體和組織都會舉辦活動倡導乳癌防治,在10月23日全美還發起穿粉紅衣的活動提醒大家注意這個超過23萬女性罹患的疾病,而在這一片「粉紅潮」中,很容易讓人遺忘的是:男性也會得乳癌。   美國今年預估會有231,840位女性被診斷出侵襲性乳癌,4萬名女性會死於乳癌;男性則會有2,360位被新診斷出乳癌,大約430位會死於乳癌。依此數據,乳癌的資訊和資源大多使用在女性身上似乎一點也不為過,但卻可能因此讓大多數人完全忽略了男性也可能罹患乳癌。不可否認的,男性罹患乳癌的機率是千分之一,確實比女性高達八分之一的罹患率低了許多,但2012年一份研究分析了美國癌症資料庫(US National Cancer Data Base)裡超過1萬3千筆男性乳癌的數據後發現,男性若罹患乳癌其死亡率比女性還高。   這份研究發現男性在被診斷出乳癌時的腫塊比女性大出許多,而且癌細胞已經擴散到身體其他部位的可能性也比較高;研究的負責人Jon Greif博士指出這有可能是因為女性對乳癌比較有防治的觀念,定期篩檢和乳房攝影可以提早發現疾病;但男性診斷出乳癌時通常都比較晚期,也導致治療效果不佳、死亡率提高。   Jon Greif博士的推斷不是沒有根據,在2010年時美國科羅拉多大學丹佛分校就曾經進行一份研究,發現80%的男性根本不知道他們也可能會得乳癌,而且大部分的男性除了胸部的腫塊之外,根本不知道乳癌還有什麼其他的症狀。 另一方面,男性診斷出乳癌後的醫療選擇和女性一樣,大部分會進行乳房切除術,也可能需要進行化學治療、放射線治療、荷爾蒙療法、標把治療等;但是有不少醫療專業人員對於在男性身上使用這些療法的成效感到質疑,因為至今深入探討男性乳癌的研究少之又少,也就是說醫護人員使用在男性身上的療法,只被證明過在女性身上有效。   由於男性乳癌實在太不普遍,對於研究人員要籌募研究經費是非常困難的事,因此,男性乳癌的研究非常少;所幸在2007年英國一個研究中心(the Breakthrough Toby Robins Cancer Research Centre)進行了男性乳癌研究計畫,目前已經包含超過1,500位參與者,而且初步發現一個名為RAD51B的基因可能和男性乳癌有關。   同時,從2009年開始有幾個男性乳癌的倡議團體開始呼籲大家重視男性乳癌的議題,雖然這些組織和活動目前多僅限於美國賓洲、佛羅里達、紐澤西和麻州,但起碼「男性不會得乳癌」的迷思已經逐漸被打破,男性乳癌的意識也逐漸在增加中。   資料來源:American Journal of Nursing、The American Society of Breast Surgeons、American Cancer Society、The Huffington Post、MNT        
+ read more
男性不會得乳癌?
2015.10.29
男性不會得乳癌?
  大部分的人認為男性不會得乳癌是因為大部分的人不認為男性有胸部,但其實男性和女性都有乳房組織,只是男性的乳房組織比女性小。乳房組織包括乳房小葉(lobules,乳房中分泌乳汁的腺體)、腺管(ducts,將乳汁從小葉輸送至乳頭的管道)和基質(stroma,乳房中的結締組織),在青春期之前男性和女性擁有相同大小的乳房組織,但是女性到達青春期時,因為女性荷爾蒙的分泌促使乳房小葉、腺管和基質發展成完整的乳房組織,而男性因為只有少量的雌激素,因此,男性的乳房很難完整的發展;但是男性仍然擁有完整的乳房組織,因此,也是存在致癌風險的。   目前還不清楚是否存在男性特有的乳癌風險因子,但是許多女性乳癌的風險因子也同樣適用在男性身上。男性診斷出乳癌的平均年齡約68歲,因此,隨著年齡增長,風險也會相對提高;此外,家族病史也是男性乳癌的風險因子之一。而女性乳癌中最為人所知的風險因子還有BRCA基因突變,這項因子也同樣適用於男性。過去也有研究指出患有柯林菲特氏症(Klinefelter syndrome)的男性罹患乳癌的風險較高,其他如抽煙、肥胖、暴露於輻射中、酒精攝取過度等屬於女性乳癌的風險因子,也都適用於男性乳癌。   由於大部分的乳癌資訊和研究都是針對女性的,因此,若男性罹患乳癌,他們可能會覺得尷尬;有一份研究便指出有43%的男性表示罹患乳癌會影響他們的男性氣概。光是「罹患乳癌」這個可能性就會讓男性卻步、而延誤就醫,更遑論後續的篩檢和治療過程對男性來說更是一大困難;其實男性的乳癌篩檢和女性幾乎一樣,但很多人聽到男性也可以做乳房攝影檢查(mammograms)就感到很驚訝。   而對於像有遺傳到BRCA基因突變的乳癌高風險男性來說,例行性檢查是有幫助的;美國國家癌症網絡(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便建議35歲以上高風險的男性每6-12個月進行一次門診檢查,40歲以上就可考慮進行乳房攝影檢查,但目前對於一般男性則仍未有篩檢建議。美國癌症協會(American Cancer Society)表示,由於乳癌發生在男性身上的比率實在太低,因此,對男性進行全面性的篩檢很難有效益,短期內應該不會有這樣的醫療建議。   女性被鼓勵要時常注意乳房的異常,例如是否有硬塊、乳頭分泌物是否異常、乳房外觀或觸感是否有改變,但男性卻不知道他們也應該這麼做。男性乳癌最普遍的症狀是胸部有硬塊、胸部或林巴結腫脹、皮膚粗糙或起皺折、乳頭內陷、乳頭分泌異物、乳頭或附近的皮膚紅腫。雖然有這些症狀不一定表示罹患乳癌,但是若出現這些症狀,還是應該立即就醫檢查,因為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也一樣適用於男性乳癌。       資料來源:American Journal of Nursing、The American Society of Breast Surgeons、American Cancer Society、The Huffington Post、MNT        
+ read more
六塊肌的代價:誤用乳清蛋白成新型態飲食失調
2015.08.14
六塊肌的代價:誤用乳清蛋白成新型態飲食失調
  為了增加自己達成理想身形(瘦且精實)的可能,許多有健身習慣的男性會使用運動營養補充品(如:乳清蛋白飲)來讓健身成果獲得更好的展現。但近日有研究發現,部分男性誤用此類營養補充品的程度已達飲食失調症的標準,不但無助於健身,還可能危害身體健康。   過去相關的研究多將焦點放置在違法的肌肉增強劑,鮮少人關注合法且被廣泛使用的運動營養補充品。但任職於美國洛杉磯大學的共同研究者Richard Achiro教授認為,這種隨處可取得且年輕男性幾乎人人都有的營養補充品對人體健康可能產生的影響應該受到更多的重視。   此次研究共有195名年齡介於18~65歲、為了達到/維持理想身材而每周運動至少兩次,且在過去30天內曾使用合法運動營養補充品的男性參與;研究人員以線上調查的方式了解其使用營養補充品的狀況及其他與身體形象、陽剛氣質相關的資訊。   研究結果顯示,有40%的男性增加了營養補充品的使用量;22%表示曾以營養補充品取代部分正餐;29%擔心自己的使用頻率不足;8%的男性被其健身教練以可能的健康風險為由,建議減少用量;3%因使用營養補充品所致的肝、腎疾病而住院。研究人員總結其研究發現,認為此種帶有風險的使用方式以符合公認的飲食失調條件與症狀。   造成誤用營養補充品的原因很多,如:對自我身形的不滿意、低自我價值感。Achiro教授表示,這些心理因素驅使在意自我身體形象的男性努力達到社會嚴格期待的陽剛形象。他同時指出,運動營養補充品的廣告行銷內涵實是社會對於男性身體的物化。瞄準男性因社會期望其表現出陽剛氣概而產生的潛在不安全感,將營養補供品塑造為一種可行的解決方案,以填補男性因文化而生的空虛。 目前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對於此類產品並沒有嚴格的控管與規範,不論是效能、純度與安全性在各家品牌之間都在歧異,因此研究者據其研究成果呼籲大眾關心此議題,並建議健康照護提供者未來能在男性開始使用此類產品前提供諮詢。   資料來源: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s Annual Convention        
+ read more
男性避孕方式將不只一「套」?!
2015.08.13
男性避孕方式將不只一「套」?!
  現今常用的男性避孕只有三種方式:保險套、性交中斷法和輸精管結紮術。歷史上第一個保險套出現在古羅馬帝國神話故事中,克里特島的國王Minos的精液被認為藏有蠍子和毒蛇,於是其妻子Pasiphae利用羊的膀胱做成套子來避免接觸到國王的精子。性交中斷法則是源於聖經中俄南惡意不使其兄長的遺孀受孕,而在性交中將精子灑在地上,而使其無法傳宗接代,最後耶和華對於此事非常不悅因而殺了俄南;不過據現今醫學研究之成果,性交中斷法數次被指出是風險極高的避孕方式,因此仍不建議作為避孕的選項之一。輸精管結紮術最早是出現在1899年美國的印第安納州,用來治療男性的過度自慰,這個療法大大成功,而醫師宣稱接受治療的病人變得更正向、聰明且不再自慰。   而人類在男性避孕的發展也從此鮮少進展,當前除了保險套以外仍無可逆的男性避孕方法。輸精管結紮術是三個避孕方法中最可靠的,但根據英國健保局(NHS)的統計數據,輸精管結紮在英國也越來越不盛行,從2006年至2007年的三萬人次,降到2012年至2013年的一萬四千人次。   新的科技正在發展,但目前仍缺乏可接受、可靠且可逆的男性避孕方法,最大的挑戰是—假如真的有合適的男性避孕藥丸、注射藥物或植入的避孕器,男性是否會使用它?研究顯示,男性和女性對於男性避孕藥丸的發明都同樣抱持正面的態度,但是不讓人意外地,女性對於這項發明的態度較為熱衷,有穩定交往對象的男性較能接納這項發明,而有健康生活方式的男性對於這項發明的態度也較正面。   而究竟男性避孕科技近年來發展的狀況如何?以下是我們的綜合整理報導: 藥物注射 男性避孕凝膠Vasalgel是一種聚合物,可以從陰囊注射到輸精管阻隔精子,使射精時的液體中不含精子,所以其雖具備避孕效果,但無法避免性病的傳染;溶解凝膠的注射,可以將避孕凝膠沖洗出來,便可以再次排出精子。Vasalgel和另一個在印度發展的男性避孕發明Risug(可逆精子抑制技術)類似,其透過破壞精蟲達到避孕效果,但這項技術沒有足夠的資金來商品化。Vasalgel目前已在兔子和靈長類動物進行試驗,最早的人體臨床試驗可能在2016年進行,屆時在美國預計有兩萬六千名男性參加。    '乾淨床單'藥丸 這是一個英國發展的藥物,其基礎為phenoxybenzamine和thioridazine,藉由抑制輸精管的肌肉收縮而阻礙精子排出,其餘的精液也不會射出,因此可以保持乾淨的床單。問題是,男性是否可以接受沒有精子的射精?同時,這個避孕方法可以解少人類免疫缺乏病毒(俗稱愛滋病毒)的傳播,因而更值得世人關注;但目前資金缺乏也是一大問題,曾任倫敦大學家庭計畫和生殖健康榮譽教授的John Guillebaud表示「研究團隊需要更多的資金,如果未來的試驗結果是正向的,預估最快能在十年內有所發展。」目前構想是,男性在性行為前2到4小時服用藥物,但對於無法等待這麼久的伴侶,建議在藥物起作用前還是先使用保險套做預防。植入性的裝置則提供長效的避孕效果,但仍需要測試是否有精子在藥效退了之後仍儲存在體內。     草藥 一種由印尼原生植物灌木-- 斑葉尖尾鳳(gendarussa)所研製的避孕藥丸,它藉由破壞精子中能穿透卵子的酵素來避孕,目前參與實驗服用藥丸的300位男性,只有一位避孕失敗,上市前還需要更多關於藥效、劑量和安全性的實驗。    體內植入物 Anti-Eppin是一種藥物,可以與精子的Eppin蛋白結合,阻止精子游向卵子。可以透過皮下放置或口服一個植入物來釋放出anti-Eppin,目前仍需要數年時間完成毒物學、動物試驗和人類試驗。   基因藥物 JQ1是一種可以關閉BRDT基因的藥物,BRDT主要是負責精子的製造,在動物實驗中,JQ1藥物需要6週的時間來達到暫時的不孕,停止藥物後,需要1-3個月來回復生殖能力,服藥會導致睪丸縮小,但荷爾蒙和性行為則不會受影響。人類實驗中,需要進一步觀察是否會影響睪丸大小,以及男性是否在乎睪丸縮水。   賀爾蒙藥丸 賀爾蒙藥丸主要含有雄性素和黃體素,會作用在腦部,關閉體內自然的賀爾蒙,導致睪丸無法製造新的精子,雖然賀爾蒙藥物可以避孕,但對於肝臟會造成傷害,在不同人種的效果差異也很大。    '聰明'藥丸 以色列巴伊蘭大學教授 Haim Breitbart發明的新藥(聰明藥丸則取其姓氏的諧音命名),可以抑制精子的生殖能力,不同的劑量可以造成小鼠不孕1-3個月,也不會使性慾受影響,但是Baeitbart教授表示目前此藥不大可能會繼續發展。   資訊來源:The Guardian      
+ read more
大肚子是爸爸的標準配備!?
2015.07.22
大肚子是爸爸的標準配備!?
  根據美國最新的調查研究發現,成為爸爸會讓男人變胖!過去已有研究指出婚姻是影響男人變胖的一個因素;現在學者發現,成為爸爸也會有一樣的效果,而且這兩種效應是同時存在的。   這份歷時20年的研究總共調查了10,253位男性,研究人員在參與者青春期前期、後期、20餘歲與30歲初投這4個時間點測量其BMI值;並將受試者分為非父親、與子女同住的父親和未與子女同住的父親三組,以了解父親身分與BMI值之間的關係。   結果發現,平均6呎(約183公分)高的男性在初為人父後都出現體重增加的狀況,其中,與孩子同住者平均會增加4.4磅(約2公斤),BMI值上升2.6%;未與孩子同住者平均增加了3.3磅(約1.5公斤),BMI值上升2%。而其他平均身高相似但非為人父的男性在同樣的時間內則平均減少了1.4磅(約0.6公斤)的體重。   研究者Craig Garfield博士認為,新手爸爸的體重增加很可能起因於生活型態與飲食習慣的改變;擁有孩子意味著新的責任,這可能讓人無法維持以前的方式照顧自己的身體。當家裡充滿餅乾、冰淇淋跟其他點心的時候,飲食習慣也將因此受到影響;另一方面,孩子每一餐沒有吃完的食物通常都是由父親負責解決。   最後,Garfield博士也指出,有許多男性認為自己仍然很年輕且足夠健康,並不需要專屬的醫師或可以提供諮詢的專業人員。但是截至目前的研究結果都顯示結婚或為人父等生命階段的重大轉變其實對於男性的健康有重大的影響,應受到重視。   為人父母確實是生命中的重大轉變,對於爸爸、媽媽都會造成影響,不過,只要多加注意,這些影響的力度是可以改變的。台灣女人健康網建議大家可以從減少購買餅乾零食、教育孩子健康的飲食觀念做起,幫助培養孩子適當的飲食量與責任感(自己的餐點自己吃完)等,不但對全家人的健康有益,也幫自己免去許多不必要的負擔。     資料來源:American Journal of Men’s Health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