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年齡只是數字!高齡女性挑戰瘋狂髮色
2020.08.25
年齡只是數字!高齡女性挑戰瘋狂髮色
常有這樣不以為然的話:年紀這麼大了,還穿得這麼暴露,還化妝得這樣花俏。年老可能讓我們健康不如從前,可能讓我們記憶衰退、但不應變成為我們想像自由展現的拘束。   隨著我們變老,頭髮也會老化,而我們經常將老年人與白髮聯想在一起。雖然擁有如睿智的巫師般的銀白髮非常自然且酷,不過有些人選擇對髮色做些瘋狂的事,嘗試過去從未嘗試過的顏色。   Patti Smeed現年74歲的女性,過去30多年來一直留著紅髮。她過去的工作保守,不允許她的髮色「太瘋狂」。但是,她最終決定嘗試一些更多彩的顏色,由她的兒子—一位染髮大師操刀。   她現在有一頭五顏六色的頭髮,看起來超酷。她決定發幾張她的新髮型照片來慶祝結果,結果吸引了超過370多萬個讚。此外,還激起許多高齡者以紛紛分享自己勇敢嘗試的髮型照,促成了「高齡者勇敢的髮型」挑戰。   PATTI SMEED   響應「高齡者勇敢的髮型」挑戰的女性:     編譯來源:Fempositive(2020.08.17)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電玩會成癮嗎?
2020.05.21
電玩會成癮嗎?
最近一項長期研究探討了玩電玩的影響及成癮的軌跡。   對於大多數青少年來說,電玩是一種有趣且具社交功能的娛樂。儘管玩電玩是一種有趣的消遣,但人們越來越擔心,花太多時間在這上面與負面的發展結果有關,並且會成癮。   最近一項為期6年的研究是第一個電玩成癮研究時間最長的研究,發現大約90%的遊戲玩家的遊戲方式並不會有害或帶來長期負面影響。不過,少數人可能會真的變得沉迷於電玩,並導致在精神、社交和行為上遭受痛苦。   研究作者S. Coyne表示:「這個特定的研究的目的是了解與電玩建立特殊關係的長期影響,以及隨著時間它會對人造成什麼影響。為了觀察其影響,我們花了6年觀察病理性遊戲玩法的軌跡,從參與者的早期青春期到初期成年期。」。   這項研究除了發現成癮的遊戲玩家會有的長期不良後果外,還打破了社會對遊戲玩家的刻板印象,並發現病理性遊戲玩法是有多元樣態的病症。   病理性遊戲玩法的特點是花在玩電玩上的時間過多、難以脫離電玩以及健康功能因電玩受到干擾。   只有大約10%的遊戲玩家屬於病理性遊戲玩法類別。相較於非病理性的人,他們在初期成年期表現出較高的抑鬱、攻擊性、羞怯感、焦慮和使用手機時出現問題。研究參與者的這些面向在研究初始時都一樣,這表示電玩可能在產生這些負面結果上扮演重要角色。   研究結果 為了瞭解電玩成癮的預測因素及結果,Coyne研究了 385名青少年,一直研究到他們長大成人。每位參與者在6年內每年一次完成多份問卷。這些問卷測量了抑鬱、焦慮、攻擊性、犯罪、同情心、利社會行為、害羞、感覺反應,財務壓力和手機使用問題。   研究發現電玩成癮有兩個主要預測因素:身為男性和利社會行為程度低。利社會行為(或使他人受益的自願行為)程度高,往往是預防成癮症狀的因素。   除了預測因素外,Coyne還發現了電玩遊戲方式的三種不同軌跡。72%的青少年在6年內相對較少出現成癮症狀,另有18%在研究開始時有中度症狀的青少年6年內沒有出現變化,只有10%的青少年在整個研究期間病理性遊戲玩法的程度越來越高。   研究也打破了社會對遊戲玩家的刻板印象,包括:生活在父母家的地下室、因為他們專注於電玩而無法自給自足或無法找到工作。至少那些病理性遊戲玩家20歲初時,似乎跟沒有成癮的玩家一樣,在財務上穩定且具行動力。   Coyne說:「我確實認為電玩具有一些很棒的東西。重要的是要以健康的方式玩它們,不要陷入病理狀態。」。   編譯來源:Eureklaert(2020.05.13)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男性小心!傳統男性角色容易讓你變孤獨老人!
2020.03.26
男性小心!傳統男性角色容易讓你變孤獨老人!
最近一份研究指出,認同男性性別角色的男人容易感到痛苦並在晚年孤立。   研究發現,有毒陽剛氣質(toxic masculinity)─即傳統反映「真男人」信念的態度,會影響男人的社會關係、健康、福祉和整體幸福感。   密西根州立大學的社會學家S. Shuster表示,當出現諸如健康或財務等問題時,男性向家人或朋友透露的可能性較小。這可能會對他們的晚年心理健康造成破壞性影響,尤其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和退休,他們變得更加孤立。     有毒陽剛氣質是指負面影響他人─尤其是女性的陽剛氣質。研究顯示,這種氣質也對擁有這種信念的男性產生有害影響。   帶有支配性質的陽剛氣質在某些方面來說其前題是孤立,因為它的重點是自主,不能表現出太多的情緒。以這種方式生活很難發展友誼。   陽剛氣質越強的男人越沒有朋友 研究分析了威斯康辛縱向調查中近5,500名年長男女,並依這些男性在陽剛氣質光譜中的位置作分析。   研究發現,相較於女性,男性擁有任何知己或將親朋好友視為知己的可能性顯著較低。     Shuster說:「擁有能夠與我們一起討論個人事務的人是一種社會支持。如果一個人只有一位可以分享訊息的人,或者有時甚至沒有人,那麼他們實際上就沒有機會進行反思和分享。」   研究人員表示,出生於1940年代中期至1960年代中期的人們(稱為「嬰兒潮」)多已退休,他們在尋找和維持健康的友誼面臨挑戰。   喪偶或遷居等晚年生活中常見的變化也會破壞他們現有的友誼,而「有毒的陽剛氣質」的信念會使情況更糟。   Shuster說:「當我們變老時,有些方法可以確保我們維持自己的健康和福祉。抱持『有毒陽剛氣質』信念的老年男人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變得孤立無援。但並不是所有的老年男人都處於危險之中–只有那些偏愛特定信念的人。」   若男性在支配性的或陽剛的男性氣質上得分越高,他們改變觀點或尋求幫助的可能性就越小。   了解如何提供他們不受社會孤立的方法,並幫助他們發展能力,讓他們認識到當個『真男人』時所堅持的所有思考及行為方式將不會對老年生活有幫助。   研究聲稱他們是最早將陽剛氣質視為「光譜」的研究之一,已發表於《性角色》(Sex Roles)期刊。     編譯來源:Daily Mail(2020.03.11)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嬰兒天生就有道德觀念嗎?
2020.02.25
嬰兒天生就有道德觀念嗎?
早期的心理學家主要認為嬰兒出生時沒有任何道德感,道德感是隨著年齡增長習得的。如今儘管我們已知德觀念直到青春期或更晚道才會完全成熟,但事實上嬰兒早有分辨基本道德的跡象了。   耶魯大學在2010年進行了一項研究,該研究對象為三個月大的嬰兒,研究人員請這些嬰兒觀看現場表演:不同形狀的積木在山坡上的互動。不同形狀的積木對應著不同的角色:會幫助或阻礙想要上山的積木的角色。研究人員發現,嬰兒更喜歡看那些幫助其他積木的角色,這顯示人類早期就比較偏愛利他的社會行為。   對五個月大的嬰兒進行的類似研究顯示,這些嬰兒有一種「應得的報應」的意識,也就是,他們喜歡的角色是去阻礙而不是去幫助那些先前妨礙他人者。   公平的意識也在早期就已出現。去年華盛頓大學一項研究中,13個月大的嬰兒看著一位研究人員公平地或不公平地分配餅乾給另外兩位成年人。當嬰兒與研究人員互動時,他們比較喜歡跟公平的研究人員互動,這顯示他們偏愛公平。   最後,一項研究探討嬰兒是否會回應他人的需求,結果顯示,到一歲時,嬰兒就會安慰受傷的人,或者嘗試幫助某人取得拿不到的物品。   這些行為的自發性使科學家相信,對與錯的感覺並不是完全透過學習而來的,人類本身就有往道德善良發展的傾向。   編譯來源:Science Focus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睪固酮不是男性專利!
2020.01.01
睪固酮不是男性專利!
耶魯大學文化人類學家Katrina Karkazis指出,我們視睪固酮為男性荷爾蒙的觀點扭曲了科學,並且被用來解釋、甚至是捍衛社會中的權力不平等。以下是她的看法:   「睪固酮為男性荷爾蒙」的觀念是被建構的 睪固酮被視為男性荷爾蒙已有一世紀之久,不僅許多媒體文章中有這樣的觀念,連美國權威性的資料來源也有使用這種語言,例如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科學家對這種荷爾蒙的理解方式,影響了科學家會提出什麼研究問題、會進行或不進行哪種研究。   因為男性通常擁有更多的睾固酮,因此某種程度上使其與男性劃上等號。科學家將睪固酮形塑為與男人、男性氣概、男性的行為有關的荷爾蒙,幾乎沒有研究在探討女性的睾固酮與攻擊性之間的關係。事實上,我們對睪固酮知之甚少。   睪固酮與攻擊性、性慾的關係其實很小 當人們提到睪固酮,通常第一個想到攻擊性。但是,當檢視既有文獻,根本沒有好的證據支持。事實上,本身的性睪固酮與攻擊性之間的關係非常薄弱,這其實是意識形態在影響人們對睪固酮的觀念。換言之,因為攻擊性被建構為男性特質,而睪固酮又被形塑成男性荷爾蒙,因此人們會認為睪固酮跟攻擊性有關。   關於性慾,人們常認為想要有性慾需要大量的睪固酮。但研究顯示,擁有正常的性功能其實只需要低含量的睪固酮。即使是提供老年男性睪固酮補充療法的大型臨床試驗中,睪固酮與性功能的關係也很弱。服用威而鋼改善性功能的效果可能比服用睪固酮還來得好。   男性入獄的可能性是女性的20倍左右,難道背後沒有生物學的原因? 顯示睪固酮和攻擊性的關係薄弱的研究,通常樣本是囚犯。一項非常重要的早期研究,其測量攻擊性的方法之一是看是否有逃離少年觀護所,這種測量方法與諸如打架次數等測量攻擊性的方法混在一起。我們必須檢視過去文獻是如何定義攻擊性的。不能說生物因素與攻擊性沒有關係,但當然不能說男性攻擊性較高是因為睪固酮。一定還有其他因素影響暴力傾向,很有可能是社會文化因素。   睪固酮會影響運動表現嗎? 睪固酮和運動能力之間的關係非常複雜。人們經常認為睪固酮的含量會影響人的行為表現,在體育方面就代表睪固酮含量越高表現越好。事實上,睪固酮是一種非常動態的荷爾蒙,它會因著人際互動和情境而變化,例如:如果教練給了正面的回饋,可以提高一個人的睪固酮含量。   此外,睪固酮會影響肌肉,但研究顯示,睪固酮對同一個人身上不同肌肉的影響並不一樣,但我們卻經常根據一個人的睪固酮含量來比較不同個體。有時候,睪固酮水平較低的人反而表現得更好,因此說睪固酮越高運動表現表越好太過簡化。   沒有任何單一因子適合用來定義性別 科學很清楚地顯示,沒有單一的生理或生物學標記可以將人類分為男性或女性。這裡強調的是,不能單獨靠染色體、生殖器官或睪固酮含量來區分男女。科學不是判斷男人或女人的唯一途徑。有人認為,性別認同才是決定因子,與生理學無關。但這並不意味著因為性別很複雜所以不能分類,而是可以在分類時包容其中的複雜性。   科學主義扭曲睪固酮? 科學主義是一種觀念,認為科學是產生知識的最佳或主要方式,亦即唯有科學產生的知識才是知識。這種觀念的影響是讓科學價值、科學權威和科學證據都優於其他產生知識的方法,如社會學、經驗學和哲學等。   這並不是要矮化科學的角色,但是我們確實看到,在辯論問題時人們將科學視為唯一的仲裁者,是理解或解決問題的唯一方法。科學是幫助我們理解某些事物的輔助手段,但是它不會回答我們該如何應用知識,我們需要其他理解方式和框架來知道如何應用,如倫理、價值觀、人權等。   Katrina Karkazis表示,點出這些迷思是希望能拓寬文化對睪固酮的敘事方式,也拓寬科學家對睪固酮可能提出的問題。她並不是在攻擊科學,反而非常重視科學,只是不會全然接受科學的發現,這就是為什麼她花很長時間仔細研究科學方法、對方法論進行論證,而不是進行意識形態論證。她鼓勵研究睪固酮的科學家思考睪固酮的動態性及複雜性,並嘗試在研究中重視來自社會的影響。已經有人使用生物社會模型來研究複雜的行為,對睪固酮的研究也應該如此。   本文乃Testosterone: An Unauthorised Biography一書之摘要。   編譯來源:The Guardian(2019.12.07)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悶悶不樂的女人容易中風!
2019.10.07
悶悶不樂的女人容易中風!
在可能影響人際關係或安全感的情況下,女性常會壓制自己生氣和不滿的感受,外表看起來沒事,這就是「自我沉默」。過去研究曾發現,面對負面情緒選擇自我沉默的女性,會有較多的憂鬱和憤怒的症狀,而這兩種症狀均與心血管疾病有關。   最近一項美國研究再次證實這樣的關聯,指出40-60歲有自我沉默傾向的女性,其頸動脈較易沉積斑塊(plaque)而導致中風的風險會增加。   此研究結果顯示,女性在親密關係中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感覺和需求是非常重要的。這對於中年人的心血管健康可能至關重要。我們需要將自我沉默如何影響身體納入考量。   研究如何進行 在這個研究中,研究團隊讓304名女性填寫問卷,並自我呈報他們有關人口統計資料 、病史、憂鬱以及血壓、身高和體重等身體測量的資料。   研究發現,會在親密關係中說出自己的需求或感受的女性,頸動脈沒有出現斑塊;而那些比較無法表達自己,頸動脈出現斑塊的機率增加了14%。這些斑塊可能會導致心臟病、中風和其他心血管疾病。主要領導的研究者Jakubowski表示,雖然不是每個人都會心臟病發作或中風,但是自我沉默會讓她們處於比較高的罹病風險之中。   無法表達真實感受造成與自我分離 美國西北華盛頓大學心理系教授Jack回應,「如果你是自我沉默,那就是在切斷連結。不僅是在切斷你與對方的連結,同時也在切斷與你自己的連結。」 「大多數時候,我們透過與他人交談、發聲來再次確認自己。但是,自我沉默會使女人對自己的真實感受感到非常困惑-『我覺得生氣有什麼不對勁嗎?我應該要更柔和嗎?』 這就是造成可能導致身體問題的壓力。」 未來研究方向 Jakubowski表示,要探究為什麼自我沉默和頸動脈的斑塊之間會有關係,未來研究可以多專注在憂鬱症、人際關係衝突或睡眠障礙問題。憂鬱症和睡眠不足都是頸動脈硬化斑塊的風險因子。   這項研究已在9月24日的北美更年期學會年會上發表。   編譯來源:HealthDay(2019.9.24)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