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斤斤計較BMI?體脂肪才是主要的死亡風險因子
2016.03.15
還在斤斤計較BMI?體脂肪才是主要的死亡風險因子
不論是基於身體健康、預防慢性疾病或是為了維持身材,許多人都把身體質量指數(Bady Mass Index, BMI)-以身高判別理想體重的數值-視為評判身體狀態的重要依據。不過,根據近日新發表的研究指出,在老化的過程中,維持低身體脂肪含量比斤斤計較體重計上的數字來得更重要。   日前有研究指出輕度肥胖(以BMI值為認定標準)與較低的死亡風險之間存在關聯,這項被稱為「肥胖悖論」的發現引發了一連串的爭論。因為在過去,醫界與學者多將肥胖視為對身體的危害,貼上「不健康」的負面標籤;醫生也多建議肥胖患者減肥,以減少他們的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和心臟疾病)風險。   而在「肥胖悖論」引發的一連串爭論中,有學者開始注重BMI值與體脂肪之間的關係以及根本差異。由於BMI值並不是一個測量體脂肪的理想方式,因此進行本次研究的學者推測,較大的體脂肪率應與死亡率增加有關,且這樣的關聯不會受到BMI值高低所影響。   這份研究總共有50,000明年過40歲的男性與女性參與,研究人員採用雙能X線吸收測量法(DXA)測量參與者的體脂肪並測量其身高體重以獲得其BMI值,以檢視BMI值與體脂肪之間的關聯。分析結果一如研究所假設那般,死亡率的增加與高體脂肪率相關,而非BMI值。   這些發現說明了,不僅僅是體重,身體的組成成分也是在評估病人的健康和死亡風險時必須被考慮的指標。研究人員舉例,對於那些有規律運動習慣的人而言,他們較高的BMI值實際上是因為擁有較多肌肉而非脂肪組織。   資料來源: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 read more
星巴克比可樂還不健康!?
2016.02.23
星巴克比可樂還不健康!?
有越來越多的研究報告指出含糖飲料會對於人體健康造成莫大傷害;不過,談論含糖飲料時,人們第一時間會想到的多是汽水、奶茶,大概很少人會把咖啡歸類其中。現在,一份針對咖啡等熱飲的調查報告揭露了這些飲品當中所含的驚人糖份,其中有些品項的含糖量甚至遠遠高出惡名昭彰的可樂!   日前,英國組織「糖分行動」(Action on Sugar)檢驗了市面上131種熱飲,發現有98%的含糖量都嚴重的超標。其中有55%的含糖量相當於或超過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成人糖分攝取建議:一日不超過6茶匙(30c.c.);有35%的含糖量與可樂相當-一份約含有9~10茶匙(約50c.c.)的糖,約等於7塊巧克力。   在這次的調查中,最糟糕的品項是英國星巴克所販售的特大杯熱果茶Mulled Fruit,一杯下肚就喝進了25茶匙的糖(相當於5個馬芬的含糖量)。許多店家販售的拿鐵與茶拿鐵也都含有11~20茶匙不等的糖。另外,過去也曾有報告指出咖啡連鎖業者所推出的季節性-如耶誕節期間限定-特調飲品多含有超量的脂肪與糖。   這分報告同時也呈現了飲品的容量與含糖量之間的關係。以星巴克的熱果茶為例,特大杯的含糖量是25茶匙,中杯的含糖量則為13茶匙;雖然仍超出WHO的建議量,但明顯減少許多。因此,「糖分行動」除了要求連鎖咖啡業者降低飲品中的糖分含量、改善其成分標示之外,也呼籲停止供應特大杯尺寸的飲品。   該組織提醒民眾,像榛果拿鐵、焦糖瑪奇朵這一類的花式咖啡,或像茶拿鐵、熱果茶這一類經調製過的飲品,可以偶一為之,但不應每日飲用。因為這些飲品當中的糖與熱量都多得令人不可置信,且人們往往會以高糖份、高脂肪的點心作為搭配。   最後,也再次提醒大家,已有越來越多的研究指出含糖飲料以及糖份過量攝取對人體健康造成的危害;除了讓人容易肥胖、影響口腔健康之外,還會增加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患病與死亡風險;女性則可能因此面臨初經提前、子宮內膜癌風險增加等問題。所以,若真的犯了咖啡癮或與好友們相約喝咖啡聊是非時,記得請店員調整甜度,並且酌量飲用噢!   資料來源:Action on Sugar、Medical News Today、CNN    延伸閱讀: 可樂下肚一小時 身體發生什麼事? 常喝含糖汽水恐增加慢性病風險 甜蜜的負荷:糖比鹽更易引起高血壓 新型殺手:全球每年超過18萬人死於含糖飲料 女孩!放下你手上那杯含糖飲料! 愛喝甜的,小心子宮內膜癌找上門!    
+ read more
越不健康的食物越引人垂涎?!
2016.02.04
越不健康的食物越引人垂涎?!
一直以來,不斷有研究指出肥胖與許多疾病或身體健康狀況之間存在關係,例如增加糖尿病與心血管疾病發生的風險、影響青春期發生的時間等;另一方面,全世界的肥胖人口近年來也不斷增加,因此,許多國家與相關組織都在努力解決與防止人們變胖。其中一個常見的方式就是提醒大家少食用不健康的食物。這樣的策略究竟是否有效?近日一份美國的研究報告指出這種方式非但無效還會造成反效果!   來自亞利桑那州立大學(Arizona State University)的學者提出3份實驗結果證實那些關於不健康食物的負面訊息反而會提升人們食用它的機會!在第一個實驗中,研究人員給予380名參與者關於點心的負面、正面或中立的資訊;結果發現那些看到負面訊息者對於不健康的食物反而展現了較多正面的看法,但對於健康食物的看法則沒有改變。   在另一個有390人參與的實驗中,研究人員在給予關於甜點正面或負面訊息的短片後,提供了巧克力餅乾給參與者食用。結果,接收到負面訊息的參與者所吃的餅乾數量比那些接收正面訊息的參與者多出39%。   而最後一個實驗,研究人員想要了解若是同時讓人們明白所有的利弊得失,是否有可能減少他們選擇不健康食物的機會;因此,研究人員給予324名參與者關於食物的正面、負面或兩者兼具的相關訊息,接著要求他們選擇一項點心。結果,接收到負面訊息者選擇不健康食物的狀況比接收到正面訊息者高出30%,不過,同時接收到正、負兩邊訊息的人選擇不健康食物的狀況比僅接收到負面訊息者低了47%之多。   根據這些實驗結果,研究人員指出:單方面的負面訊息無助於減少人們食用不健康的食物,反而可能會造成反效果;同時給予正負兩邊訊息,反而會是一個較有效的方法。   可惜現階段的研究只有辦法呈現出這種奇特的現象,但無法解釋造成此現象的原因。我們期待未來還有更多進一步的研究可以解答,不過至少現在我們知道該怎麼讓人放下手上的那塊蛋糕了!     資料來源: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 Consumer Research    
+ read more
胖就一定性早熟?對男孩而言並非如此
2016.02.02
胖就一定性早熟?對男孩而言並非如此
過多的體重往往會讓女孩的青春期提早開始,不過,發生在男孩身上的狀況可能就不是那麼簡單了;根據美國密西根大學C.S.莫特兒童醫院的最新研究發現,雖然過重的男孩跟女孩一樣都較早步入青春期,但是,肥胖的男孩卻有青春期延後發生的現象。   這份研究總共分析了超過3600名年齡介於6~16歲男孩的資料,其中49.9%為白人、25.8%非裔以及24.3%西班牙裔;這些資料皆來自於美國小兒科醫學會臨床醫師的評估報告。資料內容包含身高、體重與青春期發展狀況的測量值,如睪丸的大小,以及於英國兒童發展學者James Mourilyan Tanner所提出之「青春期性徵分期(Tanner stage)」中所屬的階段。   研究人員將身高體重換算為BMI值,並依其將資料分為正常、過重以及肥胖3個組別,並以Tanner的發展階段比較分析不同組別男孩的發育狀況。   分析結果可以看到,與正常體重的男孩相比,過重的男孩較早步入青春期,而肥胖男孩的青春期卻開始的較晚。   不過,研究者補充,這樣的狀況雖然在白人與非裔男孩身上可見,但是在西班牙裔男孩身上卻不顯著。同時,研究者也強調此次研究唯一探索性研究,僅能呈現有這樣的差異,但尚未能探究原因。呼籲未來應進行涵蓋更多種族、性別、BMI值與青春期各發展階段的相關研究。   雖然這次的研究未涵蓋亞洲全體,也未能確定台灣的孩童是否會發生一樣的狀況,但過去確實已有研究證實:過多的身體脂肪會導致男孩的身體過量分泌女性荷爾蒙激素,研究者也推測這是導致青春期延遲的可能原因。而除了對於發育的影響之外,肥胖也確實會造成身體負擔,提高內分泌失調、心血管疾病發生的風險,因此,仍要在此提醒大家多加注意家中孩童的身體狀況。     資料來源:Pediatrics    
+ read more
盤子的大小決定你的體重!
2016.01.27
盤子的大小決定你的體重!
又快過年了,看著滿桌豐盛的食物總是讓人食指大動,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讓自己吃下過量的美食。控制體重以維持身體健康的方法很多,控制進食量是其中之一;國際上有許多研究在調查如何幫助我們減少以及控制我們進食的份量,其中一項簡單而且令人感到驚訝的解決方法就是使用更小的盤子。 當前已有超過50篇研究在調查盤子的大小是否真的能夠影響人們的食物攝取量。此次,研究人員綜合分析了過去相關的56篇研究,以更清楚了解較小的盤子對人們食物攝取量的影響;以及,在各種情況下是否有助減少食量,像是食物的種類(零食、爆米花、冰淇淋、早餐麥片、蔬菜水果等)、容器的種類(碗和盤子)、份量(固定的食物份量、符合盤子大小的份量或是自助餐)還有用餐的情境(消費者被邀請到實驗室或是未告知被觀察下的用餐環境)。 總和研究的結果發現,在特定情況下,較小的盤子確實能夠幫助我們減少食物的攝取量。盤子的尺寸縮小-更精準地說,將盤子的直徑縮小30%,將使人平均減少30%的食物攝取量。 研究者也補充說明本次分析所發現的另外兩個重點,首先,在使用自助餐或可以自行拿取食物的情況下,較小的盤子會使人自發性的減少食物攝取量。其次,這種換小盤子的方式要能發揮較好的結果,最好是在人們不知情自己被監控的情況下,簡單來說,如果人們知情自己是在實驗中的受試者,盤子的大小似乎對減少食物攝取量沒有實際的影響,這也解釋了許多研究成果顯示盤子大小不影響攝取量的原因。 不論如何,這項研究最終還是顯示出了:不管是在家裡或是自助餐廳裡夾取食物的時候,換成較小的盤子確實可以幫助人們減少食物的攝取量。   資料來源: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 Consumer Research    
+ read more
窮小孩比富小孩胖?!為什麼?
2015.12.25
窮小孩比富小孩胖?!為什麼?
我們知道肥胖是導致慢性疾病的風險因素,因此為了避免罹患慢性疾病,醫學領域不斷在研究導致肥胖的原因。其中,孩童的肥胖問題是一重要的議題。近日有研究證實孩童的肥胖受到社會因素如貧窮所影響。   研究團隊認為,目前仍未有充分的證據說明過重或肥胖的小孩與經濟弱勢的關聯性。為了找出答案,研究團隊運用英國千禧世代研究(Millennium Cohort Study)追蹤的近兩萬戶家庭的資料,當中的孩童分別在他們5歲及11歲時接受過調查。同時,研究者也深入了解孩童的成長環境及健康行為,如:運動習慣、看電視的時間長短、飲食習慣以及母親是否在懷孕時抽菸、哺育時間長短等;並且也調查了母親是否有過重或肥胖。   研究發現,貧窮與孩童的肥胖、過重問題確實存在強烈的相關性。成長於貧窮環境的5歲小孩,變成肥胖的機率是成長於較富裕環境的5歲小孩的2倍。到了11歲,風險差距更是擴大到3倍。此外,研究者更進一步指出,當運動與飲食對肥胖、過重風險的影響力被納入分析時,貧窮與富裕孩童之間的風險差距降低且不再顯著,顯示運動不足與飲食習慣不良可能是讓貧窮孩童面臨較高肥胖、過重風險的原因。同時研究也發現,在考量母親懷孕時的健康行為後,風險差距降低了20%,表示母親懷孕時的健康行為也會影響小孩過重或肥胖的風險。   英國倫敦大學的教授同時也是研究作者Yvonne Kelly說明,當我們試圖透過改善生活方式來解決遺傳的肥胖或過重時,我們不應忽略社會經濟層面的結構性因素,例如社經地位低的家庭可能缺乏資源與資訊促進家庭成員的健康等。若在小孩出生前即向父母宣導相關衛教知識,很有機會能降低貧窮與肥胖、過重的相關性。過去亦有研究發現,貧窮與富裕孩童之間的風險差距可能與家長獲得衛教的機會與途徑有關。最後,研究提到雖然發現了家庭經濟因素與孩童肥胖問題之千的關聯性,但尚無法充分解釋貧窮與富裕孩童之間肥胖與過重的風險差距,亦無法證明其間存在因果關係,因此未來仍需要積極研究其他可能的風險因素。     資料來源:_The Europe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_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