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生活飲食

晚餐與就寢的間隔長短無關乎健康
2019.01.25
晚餐與就寢的間隔長短無關乎健康
營養師建議至少在睡​​前兩小時吃晚餐,讓血糖在就寢時穩定下來。不過,日本的研究發現,事實上,這兩小時的差距對長期血糖水平沒有影響。   研究對1,573名健康成年人進行了為期三年的追蹤,監測他們的進餐時間和睡眠模式,並定期進行血液檢查。大多數參與者在晚餐和就寢之間至少隔了兩個小時。   當研究人員分析血液結果時,他們發現人們進食的時間對他們的長期血糖水平(HbA1c)沒有影響。相較於進食與睡眠之間的時間間隔,體重、血壓、運動、吸菸和飲酒對血糖的影響更大。   研究表示,與普遍看法相反,確保一日的最後一餐與就寢時間的間隔並未顯著影響血糖HbA1c水平。人們與其關注這一部分,不如更多地關注健康飲食、獲得充足的睡眠、避免吸菸與飲酒及避免超重,因為這些因素對代謝有更深遠的影響。   美國心臟學會曾發表科學聲明表示,進食時間對心血管健康的影響,還需要更多研究來探討。過去的流行病學研究指出,較晚吃晚餐對心血管代謝健康有潛在地傷害,但是因為研究規模受限而樣態又相當多樣,以致於難以有具體結論並提供相關建議。   編譯來源: * Daily Mail(2019.01.21) * Meal Timing and Frequency: Implications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Prevention: A Scientific Statemen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Originally published30 Jan 2017        
+ read more
電子菸的確會傷害你的肺!
2018.08.21
電子菸的確會傷害你的肺!
英國公共衛生部為電子菸背書,將電子菸作為對抗吸菸的武器。但是,科學家警告,電子菸可能沒有使用者所相信的那樣安全。研究指出電子菸液體的蒸氣會在呼吸道引起有害的發炎化學反應。   研究的結果不僅會讓民眾對電子菸感到困惑,就連政府內部也早已出現分歧。英國公共衛生部自從2015年公布了指標性的報告後就一直為電子菸背書,該報告指出電子菸的危害比傳統菸少了95%。更於2017年10月的年度戒菸行動「Stoptober」中推廣電子菸。英國公共衛生部長Martin Dockrell堅定地表示,電子菸不是百分之百安全,但確實比吸菸草的危害來得低。   不過,另一個官方機構—臨床指引的守門員NICE,告訴家庭醫師不要建議病患使用電子菸,因為缺乏證據證明其安全性。他們建議醫師們提供患者尼古丁貼片及諮商。而英國健康部門(The Health Department)則持中間立場,表示將嚴格檢視關於電子菸的證據。   在台灣… 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台灣以吸食紙菸為大宗,電子煙比例約佔0.5 %(約為18萬人)。不過,由於廠商多以年輕人為行銷對象,青少年使用人數逐漸攀升。2017年衛生福利部提案將電子菸納入《菸害防制法》管理,目前已通過立院一讀。一旦修法通過,將禁止製造、輸入、販賣和廣告電子煙。   研究怎麼做的? 研究團隊認為,吸電子菸的蒸氣可能會增加電子菸液體的細胞毒性(cytotoxic effects),為了探究是否真的是這樣,他們比較了未蒸汽化的電子菸液體及電子菸液體蒸汽化後的冷凝物對「肺泡巨噬細胞(cytotoxic effects)」的影響。   有三分之一的檢體暴露在單純的電子菸液體;三分之一暴露在不同劑量的電子菸液體的蒸汽冷凝物中,冷凝物分成含與不含尼古丁;三分之一則沒有暴露於任何物質中長達24小時。   研究結果 研究發現,電子菸液體的蒸汽冷凝物對細胞的影響,比單純的電子菸液體來得有害,並且冷凝物的有害影響隨著劑量增加越嚴重。暴露於電子菸液體的蒸汽冷凝物的細胞,吞噬細菌的能力顯著的受損。   這份研究指出,長時間使用電子菸可能導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這種疾病常見於吸菸草的人。   研究主要作者David Thickett教授指出,將電子菸描述成是安全的,背後一定有其判定標準。他強調吸菸草仍然比吸電子菸來得危險,但是他補充,人們應該對使他們相信電子菸是安全的論述抱持謹慎的懷疑態度。     編譯來源: * Medical News Today(2018.08.14) * Scott A, Lugg ST, Aldridge K, et al Pro-inflammatory effects of e-cigarette vapour condensate on human alveolar macrophages Thorax Published Online First: 13 August 2018. doi: 10.1136/thoraxjnl-2018-211663        
+ read more
日常清潔用品引發全球抗生素抗藥性危機?
2018.06.29
日常清潔用品引發全球抗生素抗藥性危機?
新研究指出,肥皂和牙膏可能引發抗生素抗藥性的危機。世界衛生組織表示,缺乏新藥和過度開藥是引發抗生素耐藥性的原因,這有可能影響任何國家、年齡及任何人。而澳大利亞的一項研究發現,日常用品中常見的化學物質:三氯沙(Triclosan),會阻止感染對藥物的反應。而這種被認為與心臟健康和甲狀腺功能減退有關的化學物質,通過人們家中的水槽流入環境中, 加速抗生素抗藥性的傳播。   三氯沙正在加速抗生素抗藥性的傳播 來自昆士蘭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實驗室中將大腸桿菌暴露於三氯沙30天。結果發現三氯沙引起大腸桿菌基因突變,導致細菌表現出更大的抗生素抗性。主要作者郭建華博士表示,這些化學物質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量更大,因此在更環境中殘留水平更高,可能導致細菌的多重抗藥。這一發現提供了有力證據,顯示我們每天使用的個人護理產品中的三氯沙正在加速抗生素抗藥性的傳播。   什麼是三氯沙? 三氯沙是一種添加到許多個人護理產品中的化學物質,可防止細菌感染。它被添加到抗菌肥皂、沐浴露、牙膏、化妝品以及一些服裝、家具和玩具。研究表明三氯沙降低某些甲狀腺激素的產生,並 與肌肉功能降低有關。三氯沙在兩年前在美國被禁止使用於肥皂,而英國沒有這樣的禁令。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宣布,含有三氯沙的抗菌肥皂的不會比熱水和常見的清潔劑更有效地殺死蟲子。   抗生素抗藥性危機有多嚴重?  紐約洛克菲勒大學的Sean Brady教授表示,儘管抗生素應用廣泛,傳染病仍然是全球死亡的主要原因。在沒有新療法的情況下,到2050年,由於無法治療的感染導致的死亡率預計將上升10倍以上。世界衛生組織還將抗生素抗藥性列為對全球每個地區的「嚴重威脅」。 1928年,蘇格蘭微生物學家亞歷山大弗萊明發現了第一種也是最著名的抗生素「青黴素(Penicillin)」。弗萊明的發現使醫生能夠治療和治愈感染患者,挽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然而,在弗萊明的發現不到一個世紀之後,只剩下很少的抗生素,而許多超級細菌已經能夠抵抗了所有這些抗生素。 數據顯示,歐洲和美國僅僅因抗生素抗藥性感染,每年就有50,000人死亡。 從全球來看,由於瘧疾、愛滋病和肺結核等疾病導致的抗生素抗藥性併發症,每年至少有70萬人去世。    編譯來源:Daily Mail(2018.06.20)        
+ read more
女性等候如廁的時間還是長!
2018.03.29
女性等候如廁的時間還是長!
女性幾乎都有在公廁前等候多時的經驗,這種現象肇因於建築設計領域長年的性別成見,再加上許多偏見和禁忌使然。   研究指出,因為女性如廁時多使用有隔間的「坐/蹲式馬桶」,而男生使用的是開放式的「站式便斗」,因此所花的時間的男性的兩倍:女性90秒、男性40秒,這導致女性等候如廁的時間較男性長。最近一項調查就發現,59%女性表示經常要等候如廁,男性則有11%表示經常需要等候。   若考慮到女性的經驗,就能明白女性需等候多時不是因為女性上廁所比男性「沒效率」。其實,除了女性使用「坐/蹲式馬桶」的原因之外,女性有較多衣飾、常要幫忙小孩如廁、更換衛生用品,這些因素讓女性使用廁所的時間比男性長。   在台灣,1996年5月展開了女廁運動,包含了搶攻男廁、尿尿比賽、拒絕付費、彈性調撥等一系列行動。此次運動得到許多民意代表與政府官員的關注,5月底,立法委員召開一場女廁檢討公聽會。營建署也在三次的修法討論之後,於當年10月21日公佈修正後的《建築技術規則》,以「男一女二」的原則規範男女廁隔間數量。   2009年美國也發起Potty Parity運動,教育建築設計師在設計公廁要考量性別使用上的差異。當時此運動之所以成功,可能是因為參議院中的女性並未被提供離投票廳很近的廁所之故。在2011年離投票廳近的女廁完建之前,女性必須走一段很長的路才能抵達廁所。   然而,時至今日,女性還是需要等待多時才能上廁所。英國YouGov做了項網路調查,想了解下列哪一種情形被認為是公平的:(1)男女廁大小、人數容量是一樣的;(2)女廁大一些,能容納的人數比男廁多;(3)男廁大一些,能容納的人數比女廁多。   結果顯示,男性認為第一種情形較公平的是54%,第二種較公平的是25%;女性認為第二種較公平的是48%,第一種情形較公平40%。   有些人認為,若要減少女性等候的時間,女廁需要設計得比男廁再大三分之一。此外,「性別友善廁所(Unisex toilets)」也被認為是個解決方案。     編譯來源:THE GUARDIAN、YouGov    
+ read more
上班坐太久易生病,那站著工作呢?
2018.03.07
上班坐太久易生病,那站著工作呢?
過去有研究顯示,坐著的時間與內臟、器官周圍的脂肪形成有關,而這類脂肪易促成罹患心血管疾病與糖尿病;此外,2016年也另有研究指出,每天坐著達三個小時是造成54個國家43,000多人死亡的原因。綜觀以上,許多上班族一天平均坐著高達12個小時是令人非常擔心的。因此,為了抵抗「長坐疾病」,推廣「站立式辦公桌」』看起來是非常合理的,也確實風靡一時,部分研究甚至發現還可以增加工作效率。   然而,近日一項研究卻質疑這些結論,直指辦公時站著可能沒有那麼適合。此項由澳洲Curtin University發佈的最新研究顯示,長期站著其實對人體也是不利的。Curtin University的研究者觀察20位成人在辦公時站立2小時期間,身體舒適度與認知功能的數據,發現雖然在這段時間內,受試者的創造性問題解決能力顯著提升,其精神反應時間卻縮短了;此外,該實驗的其他後續測試也顯示,受試者回報身體各部位的不適感增加了47%,普遍集中在下肢與下背,甚至有人下肢出現腫脹。   因此科學家們認為應該更審慎評估「長時間站立」的合適性。然而,長時間坐著對身體的危害確實是經過更多驗證的。畢竟該實驗只使用了20位受試者,缺乏更廣泛的證明。但先前發表在Americ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的研究,對7,000多名辦公室工作人員進行的為期12年的研究,結果竟顯示,站立工作的人患心臟病的及率是坐著的人的兩倍。   面對各種互相悖離的實驗結果,Nottingham University 的物理治療專家Alan Taylor認為,「站立式辦公桌」的風行主要是肇因於商業推廣,而不是科學證據,所幸現在相關研究都已經在進行中,能夠幫助大眾釐清該如何取捨與平衡。Taylor 也建議上班族不應過度仰賴「站立式辦公桌」,而應該在工作空檔多走幾步路!   資料來源:Chicago Tribune(2018.02.27)、Medical News Today(2018.02.28)、Journal Ergonomics    
+ read more
手腳容易冰冷怎麼辦?
2018.01.18
手腳容易冰冷怎麼辦?
溫度下降會導致我們的血管收縮,飽受手腳冰冷之苦的你在冬天就更難避免了。醫師建議,要在寒冬促進血液循環可以戴連指手套、吃辣的食物或幫自己按摩一下,還有戒菸以及將咖啡換成開水也能讓你會比較容易讓身體溫暖。但是,如果你很難讓自己的身體溫暖或是皮膚無法回復血色,就要就醫了解原因。   以下是解緩冰冷的撇步: 穿著比較寬鬆的衣服 最重要的是冬天來臨時,手腳都要保暖。穿著寬鬆的衣物會暖和的比較快,例如:戴連指手套會比戴手套好。因為寬鬆的衣物會讓你的身體有多餘的空間可以升溫,就像是隔熱的原理一樣。可以在寬鬆羊毛襪底下加穿緊身襪,或是在大號毛線衣底下加穿緊身襯衫。   多吃辛辣食物 辛辣食物可以擴張血管促進血液循環,當你吃辛辣食物時,體溫會上升,讓你的心臟收縮,並且會讓血流量增加。   好的血液循環依賴強壯的心臟以及動脈,辛辣的食物,像是辣椒、胡椒富含豐富的維他命A與C,能強健動脈以及血管,並促進血液循環,防止因為不良的血液循環導致的麻痺現象。   遠離菸、咖啡與酒精 尼古丁、咖啡因以及酒精是冬天三樣要避免的東西。尼古丁及咖啡因會讓血管收縮,血液循環會比較難到你的手腳。而酒精除了會讓你脫水外,還會製造假象,讓你以為你不冷,但事實上只是比較無法感知到寒冷的感覺。   多吃魚及富含鐵的綠葉蔬菜 攝取魚油、菸鹼酸以及鐵質都能擴張動脈,讓血液更快地流到全身。魚富含Omaga 3、Omaga 6,能促進血液循環;綠色蔬菜以及紅肉富含鐵也是已知可以增進血液循環的食物;服用菸鹼酸補充劑雖可以減緩動脈的窄化,但會造成潮紅。   多喝水,就算你不覺得渴 循環系統是滋養你全身細胞的主要器官,因此保持體內水分是重要的。   保持體內的水分能幫助身體維持常態的溫度並維持循環系統運作。相較於夏天,冬天時我們比較難意識到已經脫水的事實,就算已經感覺口渴了,也很難注意到身體已經脫水。   人們會受體溫過低之苦的主要理由是長期待在戶外,使身體缺水所造成的。記得當你從戶外進來後,可以喝一杯熱飲以保持身體的水分並會讓你快速溫暖起來。   多活動 多做一些運動會增加你的血液流動量,所以回家後,不要坐著並繞著房子走一走。   血流量在我們身體狀況比較好的時候會比較多,但因每一個人的身體狀況不同,對於冷的感受也會不一樣。因此,要多增加體內脂肪,讓我們的身體比較不容易感覺冷,這樣可以促進血液循環。   摩擦你的手與腳能夠讓血液流到手指與腳趾頭。如果手腳覺得很冷或是有凍傷,建議可以泡在溫/熱水半小時,直到回復到正常膚色。要注意潰瘍的地方或是血色是否在覺得暖和之後有所改善,如果沒有就要注意。   如果你還是感覺到冷? 如果一直覺得冷,可能是循環系統阻塞、貧血或是雷諾氏症候群。雷諾氏症候群是指身體在遇到冷時,某些部位會失去感覺或失去血色。   如果上述的方法都無法讓你的身體變暖和,建議要去找醫師諮詢。     編譯來源:Daily Mail(2018.01.05)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