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重減輕後,月經停了?!體重和月經有什麼關係?
2025.03.03
體重減輕後,月經停了?!體重和月經有什麼關係?
你可能曾注意過,體重變化有時會伴隨著月經變化。但兩者之間到底有什麼關聯呢?維持健康的體重是規律月經的關鍵,以下是詳細的原因,也告訴你何時應該諮詢醫師!   荷爾蒙的作用 月經週期—包括經期與排卵—是由荷爾蒙(特別是雌激素)所調控的。卵巢透過荷爾蒙訊號系統與大腦相連,形成一個「荷爾蒙指揮鏈」,控制月經週期的運作。   大腦的下視丘會分泌一種關鍵荷爾蒙,稱為性腺激素釋放激素(GnRH)。GnRH 會促使其他激素的分泌,進而告訴卵巢產生雌激素並排卵。   然而,GnRH的分泌受到雌激素水平以及身體可用能量的影響,而這兩者又與體重密切相關。雌激素主要由卵巢產生,而脂肪細胞也會產生雌激素。這就是為什麼體重(特別是體脂肪)會影響月經。   體重過輕會影響月經嗎? 身體會優先保留能量。當儲備不足時,會停止一切非必要的功能,例如生殖。當你體重過輕或突然減重時,這種情況就可能會發生。進行高強度運動或營養攝取不足的人,也可能會遇到這種狀況。這種壓力會讓下視丘進入生存模式。接著,身體會降低對排卵重要的荷爾蒙(包括雌激素)的產生,並停止月經。   長期體重過輕表示身體缺乏足夠的能量來支持生殖功能,這可能導致月經不規律,甚至發生無月經症(amenorrhea,完全沒有月經)。這會導致雌激素水平極低,可能引發嚴重的健康風險,包括不孕症與骨質流失。   月經沒來並不一定是需要擔憂的問題,但如果是長期能量供應不足,且未加以處理,可能會造成影響。因此了解自己的月經週期並注意長期變化非常重要。   那體重過重會影響月經嗎? 較高的體脂肪可能會提升雌激素水平。當你體重過重時,身體會將額外的能量儲存在脂肪細胞,而這些細胞會產生雌激素及其他荷爾蒙,同時可能引起體內發炎。所以,如果你脂肪細胞較多,身體就會產生過量的這些荷爾蒙。這可能會影響子宮內膜的正常功能。過多的雌激素與發炎反應可能會干擾大腦的反饋系統,導致排卵停止。因此,你可能會出現月經不規律或月經沒來的情況。   此外,這可能會導致經痛以及月經量過多。體重過重有時也可能加重經前症候群。一項研究發現,身體質量指數(BMI) 每增加1(kg/m²),罹患經前症候群的風險就會上升3%。BMI超過27.5的女性,其風險遠高於BMI低於20的女性。   還可能有哪些影響因素? 有時候,體重變化與荷爾蒙失調有關,並可能暗示著潛在的健康問題。舉例來說,患有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的人可能會體重增加或難以減重,因為他們的荷爾蒙失衡,其中包括睪固酮數值較高。這種症候群還與月經不規律及經血過多有關。因此,如果你注意到這些症狀,最好就診諮詢醫生。   同樣地,進入更年期前期的人,可能會出現體重變化與月經不規律,這可能意味著更年期即將來臨,即月經完全停止之前的過渡期。   我什麼時候應該擔心? 月經來的時間或持續天數有輕微變化是正常的。同樣地,輕微的體重改變通常不會對月經產生顯著影響,影響可能小到你根本沒注意。   然規律的月經是女性健康的重要指標。所以,如果你的經血量、週期規律性或經痛程度發生了變化,而且感覺不太對勁的時候,就要諮詢醫療專業人士了!       編譯來源:The Conversation(2025.2.21)      
+ read more
正確使用月亮杯!以免影響泌尿健康
2025.02.14
正確使用月亮杯!以免影響泌尿健康
近年來,使用月亮杯代替衛生棉與衛生棉條的人越來越多,月亮杯成為月經期間可重複使用的環保替代方案。   一名醫師在《英國醫學雜誌病例報告》中表示,如果月亮杯放置的方式不正確,除了導致漏血之外,還可能會引起更嚴重的併發症。他在治療一名年輕女性時發現,她因尿液無法順利流入膀胱而出現子宮腎積水,並導致腎臟腫脹。   雖然月亮杯引發併發症的案例較少見,但月亮杯的不當使用仍可能導致疼痛、陰道傷口、過敏反應、漏尿、尿失禁、子宮內避孕器位移和感染。   月亮杯與尿液阻塞的關聯? 據這位醫師的研究,全球僅有少數類似的案例。除了一個案例以外,所有病例都進行了後續電腦斷層掃描或超音波檢查,結果顯示子宮腎積水有所消退。三個案例中,這幾位女性都繼續使用月亮杯,且沒有人出現症狀復發(但追蹤期長未知)。其中一個人改用了較小尺寸的月亮杯。   這位醫師建議,女性以及醫生需要更了解月亮杯的正確使用方法,以及了解潛在的併發症。輸尿管的末端與陰道相鄰,錯誤放置月亮杯可能影響尿液排出,導致上泌尿道問題。   月亮杯的正確使用方式 月亮杯由柔軟且有彈性的矽膠或橡膠製成,正確放置後,可容納20至30毫升的經血。使用者可根據月經流量,每4至8小時取出、清空、清洗並重新放入。依據個人需求,每個人適合不同款式的月亮杯。例如小尺寸的月亮杯較適合青少女或未曾生育的年輕女性。如果未曾有過性行為,也可以使用月亮杯。   對於初次使用者,月亮杯可能會有些難以掌握,特別是在取出的時候。一項針對530名年輕人的調查顯示,許多人在第一次嘗試取出月亮杯時遇到困難,甚至需要請求幫助。月亮杯進入陰道後,會形成吸力密封,防止經血滲漏。使用者不應直接拉扯月亮杯的尾端。應先捏住杯底來破壞吸力,然後輕輕左右搖動將其取出。   骨盆健康專家、物理治療師Kate Lough博士表示,女性可能需要幾個月經週期才能適應使用月亮杯,並強調佩戴月亮杯時不應感到疼痛。月亮杯的形狀、大小與柔軟度各不相同,洛夫博士建議使用者多加比較,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款式。   使用月亮杯導致子宮腎積水的案例 一名30多歲的年輕女性,她因持續6個月尿液中出現血跡,且右側腰部和骨盆間歇性感到疼痛而就醫。   這位女性病患在每個月的月經期間,她在經血量最多的一兩天會使用月亮杯,並每2-3小時清空一次。掃描結果顯示並無腎結石的跡象,但右側腎臟與輸尿管腫脹。掃描顯示月亮杯位於輸尿管開口旁邊,可能影響尿液流動。    醫生請病患在下次月經期間停止使用月亮杯,並在一個月後回來進行追蹤掃描。後續掃描顯示停止使用月亮杯後症狀緩解,腫腎臟腫脹完全消退,尿液排出恢復正常。該名女性的症狀完全消失,促使這位醫師得出結論:月亮杯阻礙了右側輸尿管的尿液流動。       編譯來源:BMJJournals(2024.11.20)、EurekAlert(2025.2.10)、BBC(2025.2.11)      
+ read more
初經早來身高增長多
2024.10.21
初經早來身高增長多
女孩初潮早來和晚來對於她身高成長,有意想不到的差異。初潮早來的女孩每兩個就有一人的身高增長超過被視為標準的6-8公分。   瑞典Gothenburg大學的研究,旨在調查第一次經期的時間與隨後身高增長的關連及其背後的因素。   研究追蹤了Gothenburg地區和瑞典西南的Halland793位健康的女性,從她們出生、童年、青春期一直到成年都進行了調查。   月事來得早,身高的增長較多 月事第一次來的平均年齡是13歲,年齡層從8.2歲至17.2歲。第一次經期後,女子平均成長8公分,而中位數(median)是7公分,如預期的水平。   然而身高增幅相當驚人:由0.2到31.1公分。參與者中一半女孩的成長6-8公分,這被視為月事後正常的身高增長。   這個研究加強了一個觀念,月事來得早,身高的增長較多,反之亦然。12歲之前就開始經期,中位數身高增加近13公分。14歲以後第一次月經才來,相對的身高增加才大約3公分。    研究首席作者Jenni Gardstedt Berghog說:「月事之後的成長,和直到最後成年的身高,差異比先前研究顯示的更大,這和初經何時有關。而這個差異大多基於她們初潮早來或晚來。   研究確認童年BMI也扮演一個角色。童年低BMI和高大的父母,分別影響初經較晚;童年高BMI,月事跟著早來,催速了孩時的身高增長。   研究的主導調查者Anton Holmgren說:「普遍認為女子在初經後只成長6-8公分,醫學院的學生也是這樣被教的。但此研究,為我們顯示較早進入青春期或初潮來得早的人比以前認知的長高很多,而經期晚來的,長高不多。」   「增加這方面的知識是好的,即使和疾病不相關。關於如何成長、青春期何時開始,以及長得高長得矮,和所有人都有關係。」   此研究發表在Frontiers in Pediatrics       編譯來源:EurekAlert!(2024.09.27)、Frontiers in Pediatrics(2024.08.15)      
+ read more
子宮內膜癌警訊:別輕忽陰道不正常出血
2024.10.11
子宮內膜癌警訊:別輕忽陰道不正常出血
台北市議員許家蓓今(2024)年5月確診子宮內膜癌,積極接受治療,仍不敵病魔於9月病逝,享年48歲,令人不捨。   子宮內膜癌是一種影響子宮內膜的癌症,屬於子宮體癌的一種,約佔95%,是女性生殖系統中最常見的癌症之一。通常在停經後的女性中發病,但也有年輕女性可能受到影響。   根據台灣癌症統計資料顯示,子宮頸癌因抹片篩檢推廣略有成效,發生人數逐年下降,反觀子宮內膜癌發生人數持續攀升,近十年從1936人成長至3181人,上升了64.3%。   子宮內膜癌常見症狀 衛福部提醒,子宮內膜癌常見症狀包括:停經後出血、經期不規則、經血變多等異常出血、持續性陰道出血或紅色分泌物,貧血、倦怠,下腹疼痛等症狀,除了服用相關含荷爾蒙成分藥品或保健品外,也應警覺可能是宮內膜癌徵兆。惟目前國際間尚無有效之篩檢工具,因此若婦女出現上述症狀,應儘速就醫,並遵循醫師指示及早診治,阻斷疾病進展。   然而,究竟要如何發現身體的警訊呢?   偵察子宮內膜癌:321口訣 日前馬偕兒童醫院副院長黃閔照醫師於訪談中提出321口訣提醒女性朋友,如月經有:3–不到3個禮拜就來;2–2個月沒來;1–月經來潮超過1星期,就是月經異常的警訊,千萬不要輕忽,更別因害怕內診而延誤治療,務必盡速就醫。   台灣女人連線提醒,子宮內膜癌是一種可治療的癌症,早期發現和治療是提高存活率的關鍵。女性應對自己的健康保持警覺,定期進行健康檢查,及早識別任何不正常的徵兆。如果您有任何疑問或擔憂,請及時就醫。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定期檢查將有助於降低患病風險,維護您的健康。     相關國際新訊: * 過重是子宮內膜癌明確的風險 (2022.05.02) * 直髮劑易罹子宮體癌 (2022.10.23)      
+ read more
基因突破:研究發現影響女孩青春期性早熟的基因
2024.07.19
基因突破:研究發現影響女孩青春期性早熟的基因
基因研究顯示,童年時期超重的女孩可能有較高青春期早發的可能。   在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同類研究中,劍橋大學的一個團隊研究了來自世界各地約80萬名女性的DNA。   他們發現了1000多個DNA中的微小的變異,這些變異會影響女孩第一次月經的年齡。   其中近一半的變異會透過增加嬰幼兒的體重來影響青春期早發。   女孩進入青春期並開始月經的年齡通常發生在10至15歲之間。近幾十年有更早來的傾向。   青春期提前與晚年罹患多種疾病的風險增加有關,包括第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某些癌症。   先前的研究已經顯示,超重與男、女孩的青春期提前有關。   研究的作者之一John Perry教授說:「我們發現,許多基因首先會加速嬰兒和幼兒的體重增加,進而影響青春期早發。   「這可能會導致晚年潛在的嚴重健康問題,因為青春期提前會導致成年後超重和肥胖率更高。」   基因評分法 研究人員還研發了一套基因評分方法,可以預測女孩是否可能很早或很晚進入青春期。   該基因得分最高1%的女孩,其青春期極度延遲到15歲後的可能性高出11倍。   基因得分最低1%的女孩,其青春期過早於10歲之前的可能性要高出14倍。   資深作者Ken Ong教授說:「將來,我們也許能夠在臨床上使用這些基因評分來識別那些青春期提前或延遲的女孩。   「NHS已經在試驗定序出生時的全基因組,這將為我們提供實現這一目標所需的遺傳資訊。」   目前,NHS為那些青春期過早在七、八歲的兒童提供了青春期阻斷劑來延遲青春期。   「但是青春期的年齡是演進的,如果他們錯過了這個時機點,目前我們就沒有什麼可以提供的。」   「我們需要其他預防措施,無論是口服藥物還是行為方法來提供幫助。這對他們長大後的健康很重要。   首席研究研究員Katherine Kentistou博士補充道:「我們研究的新機制可以為有青春期早發和肥胖風險的個體提供預防措施的基礎。」   團隊先前的工作也指出,大腦中的一種名為MC3R的受體可以檢測身體的營養狀態,並調節青春期的時間和兒童的生長速度。   其他已指認出的基因顯然是在大腦中發揮作用,控制生殖激素的釋放。   研究結果發表在《自然遺傳學》雜誌。       編譯來源:Daily Mail(2024.07.01)、BBC(2024.07.01)、nature genetics(2024.07.01)      
+ read more
研究首次顯示:衛生棉條中有毒性金屬砷和鉛等
2024.07.08
研究首次顯示:衛生棉條中有毒性金屬砷和鉛等
一項新研究發現,每月可能有數百萬人使用的衛生棉條可能含有鉛、砷和鎘等有毒金屬。這是第一篇測量衛生棉條中金屬含量的論文。   專家敦促女性不要驚慌,目前並沒有證據顯示這些金屬會滲入經血並被人體吸收。   台灣女人連線指出,「沒有證據顯示這些金屬會滲入經血」不代表「金屬不會滲入經血」,可能是沒有人做這方面的研究。事實上也「沒有證據顯示這些金屬不會滲入經血」。因此,女性還是不可掉以輕心。   衛生棉條安全嗎? 衛生棉條因為長時間接觸到陰道,而陰道內膜比身體其他部位的皮膚更容易吸收化學物質,因此,衛生棉條是否含有化學物質(包括金屬)受到特別關注。   作者─加州大學柏克萊環境科學系的博士後學者Jenni A. Shearston表示:「儘管存在巨大的公共衛生問題的憂慮,但很少有研究來測試衛生棉條中的化學物質 。」   而就在幾週前,美國消費者監督組織Mamavation和環境工作小組也指出衛生棉條可能含有有害的全氟烷基物質或PFAS(永遠的化學物質)。那金屬呢?   過去已有研究發現金屬會增加失智症、不孕症、糖尿病和癌症的風險。它們會損害肝臟、腎臟、大腦以及心血管、神經和內分泌系統。此外,金屬還會損害孕產婦健康和胎兒發育。   研究人員評估了14個不同品牌的30種衛生棉條中16種金屬(砷、鋇、鈣、鎘、鈷、鉻、銅、鐵、錳、汞、鎳、鉛、硒、鍶、釩和鋅)的含量。   金屬濃度因衛生棉條的購買地(美國與歐盟/英國)、有機或無機衛生棉條、商店衛生棉條與名牌衛生棉條的購買地而異。然而,他們發現所有類型的衛生棉條中都存在金屬。沒有任何品牌或類型的衛生棉條整體金屬含量明顯較低。非有機衛生棉條中的鉛濃度較高,但有機棉條的砷濃度較高。   金屬如何進入棉條? 金屬可以透過多種方式進入衛生棉條:棉花材料可能透過附近的污染物(例如,如果棉花田靠近鉛冶煉廠)從水、空氣、土壤中吸收金屬,或者也可能在製造過程中作為增白劑、抗菌劑添加,或透過其他工廠流程的交叉污染添加。   Shearston說,「我真的希望製造商能夠測試他們的產品是否含有金屬,特別是有毒金屬,」「如有公眾呼籲這樣做,或者要求在衛生棉條和其他月經產品上貼上更好的標籤,將是令人興奮的。」   目前,尚不清楚這項研究檢測到的金屬是否會對健康產生負面影響。未來的研究將測試有多少金屬可以從衛生棉條中滲出並被人體吸收;以及測量衛生棉條中其他化學物質的存在。   該研究刊登在《國際環境組織》期刊。       編譯來源:EurekAlert!(2024.07.03)、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2024.08)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