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行動

2022-12-30
玻璃蛙將紅血球隱藏在肝臟中以變得透明
玻璃蛙以其高度透明的偽裝術而聞名。新的研究指出,它們透過將大約90%的紅血球隱藏到它們獨特的肝臟中,讓它們假裝「消失」了。這個發現可能會啟發與血栓相關的新研究途徑。
生活在美國熱帶地區的玻璃蛙是夜行動物,它們在白天倒著睡在與背部顏色相匹配的半透明葉子上
—這是一種常見的偽裝策略,使捕食者更難發現它們。然而,在它們半透明的皮膚和肌肉,我們可以看到它們的骨骼和器官,因此得到「玻璃蛙」的名稱。
透明是生活在水中的動物中常見的偽裝形式,但在陸地上很少見。在脊椎動物中,很難透明,因為它們的循環系統充滿了與光相互作用的紅血球。研究顯示,冰魚和幼鰻透過不產生血紅蛋白和紅血球來實現透明。但根據新的研究的結果,玻璃蛙使用了另一種策略。
玻璃蛙如何自己變透明的?
玻璃青蛙基本上是隱藏紅血球來克服這一挑戰的。他們白天幾乎暫停呼吸系統,即使在高溫下也是如此。
Duke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使用了一種稱為「光聲成像
(PAM, photoacoustic
microscopy)」的技術。該技術使用光誘導紅血球的聲波傳播。這使得研究人員能夠在不用束縛、顯影劑、犧牲或手術操作的情況下繪製睡眠青蛙體內紅血球的位置。非侵入性對這項研究尤其重要,因為活動、壓力、麻醉和死亡的都會干擾或破壞玻璃蛙的透明化。
研究人員專注於一種特殊的玻璃蛙 (_Hyalinobatrachium
fleischmanni_)。他們發現,休息的玻璃蛙將近90%的紅血球從血液循環中移到含有鏡面塗層的肝臟中,讓它們的透明度提高兩到三倍。當青蛙再次活躍時,它們就會將紅血球帶回血液中,此時,這些紅血球就會吸收光線,破壞透明。
在大多數脊椎動物中,紅血球聚集可能導致出現潛在危險的血栓。但是玻璃蛙不會發生凝血。這引發了生物學和醫學研究人員一個問題:即青蛙如何安全地將幾乎所有的紅血球儲存在肝臟中,而不會凝結或損壞周圍組織。他們說,下一步可能是研究這種機制,以及有朝一日如何將其應用於人類的血管問題。
這項研究由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和杜克大學的科學家領導,發表在_《__科學__》_雜誌。
編譯來源:Eurekalert! (2022.12.22)、Eurekalert!
(2022.12.22)、EurekAlert! (VIDEO)
+ read more

2022-08-31
您對老齡化的看法可能會影響健康
也許不是數字,而是我們如何變老。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隨著歲月的流逝,一個人的心態
—他們對變老的感覺如何—
可以預測他們活得多久和活得多好。
過去 20
年的幾項研究指出,對老齡化持積極態度的人比對老齡化持負面看法的人活得更長、更健康。最近,一項針對近
14,000 名 50
歲以上成年人的大型全國性研究,更深入地探討了一個人對於老齡化的積極思考如何影響他的身體健康、健康行為和心理健康。
經過四年的追蹤,該研究發現:與滿意度最低的人相比,對老齡化滿意度最高的人死於任何原因的風險降低了
43%。滿意度較高的人患糖尿病、中風、癌症和心臟病等慢性病的風險也降低,認知功能也更好。與較不滿意的同齡人相比,對老齡化持更積極態度的人也更可能進行頻繁的體育活動,睡眠困難的可能性也較小。他們也更不孤獨,更不容易抑鬱,更樂觀,更有目標感。
「心態和健康行為之間存在聯繫,」該研究的高級研究員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心理學助理教授 Eric Kim
說。「一個導引另一個」例如,雖然老年人使用預防性保健服務的頻率往往低於年輕人或中年人,但
Kim先前的一項研究指出,50
歲以上的人對自己的老齡化過程越滿意,他們更有可能接受膽固醇測試或乳腺癌、子宮頸癌或前列腺癌等的篩檢。
如何建立積極的心態
─ 保持目標感
有些人不知道退休後自己該怎麼辦。Kim建議尋找符合個人價值觀的項目。
他說,人們的目的可能完全不同。如果家庭是重中之重,那就找一些對家庭有貢獻的事情,比如幫助照顧孫輩。如果環境保存具有很強的價值,那就尋找有助於維護環境的項目,當志工是一個好方法。
─ 識別關於老齡化的負面信息 - 並拒絕它們
研究顯示,關於老齡化的負面刻板印象會在一個人的一生中內化。隨著年齡的增長,這會損害身體和認知的健康。
我們要學習識別這些信息,了解他們如何影響我們。
例如,一個人可能認為老年人身體健康狀況不佳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嘗試保持活躍是沒有用的。但根據美國國家老齡化研究所的說法,運動可以降低患心血管疾病、高血壓和
第2型糖尿病的風險,並且可以改善睡眠及降低跌倒的風險。
─ 保持社交活躍
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可能會失去所愛的人,例如配偶、家人或朋友。如果去世的配偶是負責維持社交網絡的人,那麼剩下的配偶可能會變得更孤獨、更孤立。
社會孤立和孤獨是身體和心理健康狀況不佳的危險因素,並導致生活滿意度低、抑鬱、自尊心低和日常生活活動困難。
研究顯示,保持社會聯繫對健康有正面的影響。因此,要建立新的聯繫來取代你失去的那些。例如加入俱樂部或參加社區組織,更多地接觸人們。
─ 新的嘗試,永遠不會太晚
有時,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們會失去行動能力,可能無法參與年輕時給他們帶來快樂的活動。我們要嘗試「以新的方式重新部署這種能量」,例如教授技能或手藝而不是練習。
或者學習一些對體力要求不高的新嘗試。研究顯示,老年人學習新技能可以提高記憶力、自尊心和整體生活品質。
不要認為嘗試新事物為時已晚,永遠不會太晚。探索新興趣永遠不會太晚!
此研究發表在 JAMA Network Open
編譯來源:Health Day(2022.08.19)
+ read more

2022-08-26
癌症死亡近半可預防
新的研究指出,全球將近一半的癌症死亡是由於可預防風險因素的。包括三個主要的風險因素:抽煙、過度飲酒或高BMI。
此研究是比爾蓋茲基金會贊助,由華盛頓大學的Dr.
Chris
Murray的團隊主導。他們檢視於2010-2019年間,204個國家的23種癌症死亡及失能和34個風險因素相關性。
研究發現2019年間,44.4%的癌症死亡中和42%的健康年損失,可歸咎於可預防的風險因素。其中,不論男女,氣管癌、支氣管癌及肺癌的死亡和可預防風險因素最相關。
數據顯示歸咎於可預防風險因素的癌症死亡正在增加,從2010到2019年間全世界增加了20.4%。在2019年主要是在5個地區:中歐、東亞、北美、南部拉丁美洲和西歐。
防癌由改變生活形態做起
美國癌症學會的首席科學家Dr. William
Dahut說,調整行為可以解救幾百萬人的生命,比任何藥物更有影響。將近65年來已知煙草和癌症相關,但是問題仍然佷大。此外,因肥胖而增加的癌症需要我們的注意。
伴隨在《柳葉刀》所發表的新研究的評論,紐西蘭的Dr.
Diana Sarfati和Jason
Gurney寫道:「預防癌症的行動必須有健康部門裏裏外外的共同努力,政策應包括減少接觸引發癌症的風險因素,如抽煙和飲酒,和通暢的疫苗管道以預防引發癌症的感染,包括B型肝炎和人類乳突病毒。」
「預防癌症的最佳希望,主要經由消除或減少風險因素。減輕癌症的負擔可以改善健康和生活,減少覆加在人類的衝擊,也減輕癌症治療和更廣泛的醫療部門財政資源壓力」。
研究發表在期刊《柳葉刀》(The Lancet) 。
編譯來源:CNN (2022.08.19)
+ read more

2022-08-05
為什麼現在 99% 的海龜寶寶都是雌性?
今年夏天佛羅里達州的海龜正在面臨一個獨特的煩惱:99%
出生的海龜都是雌性。
事實上,佛羅里達州過去四個夏天
─有記錄以來最熱的夏天─
研究海龜幼體和卵的科學家沒有發現雄海龜,只有雌海龜。
為什麼會這樣呢?
其實,這一趨勢只是氣候變遷的危機正在干擾地球自然生態系統的眾多跡象之一。
基因?環境?決定是男是女
人類的性別主要由
X和Y性染色體控制,在受精時決定。然而,在許多爬行動物和魚類中,性別反而是受精後到孵化前胚胎環境的溫暖或涼爽的影響。
1966 年法國動物學家 Madeline Charnier
在彩虹蜥蜴身上首次發現在較低溫度下卵孵化出的幼蜥是雌性,而在較高溫度下發育的幼蜥是雄性。
從那時起,科學家們發現了其他與溫度相關的性別決定的模式。
根據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生物學家Karla
Moeller,溫度決定著所有鱷魚、大多數海龜、許多魚和一些蜥蜴的性別。在這些動物胚胎發育中的特定時間內,熱或冷會影響性荷爾蒙的產生,進而影響幼體的命運。
Moeller
指出,溫度依賴性性別決定的一個原因是一種稱為酵素─芳香酶(aromatase),它可以將男性荷爾蒙轉化為女性荷爾蒙。在紅耳龜等動物中的特定發育階段中,熱可以增加這種酵素的水平,從而導致更多的雌性。
氣候變遷影響性別失衡
根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局的國家海洋局網站,如果海龜的卵在攝氏27.7度以下孵化,海龜幼體將是雄性,而如果它們在
31 攝氏度以上孵化,它們將是雌性。
當一隻雌性海龜在海灘上築巢時,沙子的溫度決定了幼龜的性別。澳大利亞的一項研究顯示了類似的統計數據
—99% 的幼海龜是雌性。
在此,我們清楚地看到氣候變遷造成全球的熱潮正在影響美國及澳洲幼海龜的生物性別。不僅是海龜,任何種群的性別失衡可能會扼殺繁殖,這可能導致種群減少甚至物種滅絕,我們不能閒以待之。
編譯來源:CNN (2022.08.03)
+ read more

2022-08-02
第二十二屆婦女健康行動網絡會議暨研習...
台灣女人連線自2000年創會以來,為響應「528世界婦女健康行動日」,每年召開「528台灣婦女健康行動會議」,針對各項女性健康議題提出具體政策建議,促進女性健康議題的公共參與,由下而上地影響國家政策之擬定。在每年的「行動網絡會議暨婦女團體聯合研習營」進行性別健康議題研討,提高知能,並共同討論來年528行動主題。
今年(2022)研習營預計安排4場女性健康與權益相關的專題演講,包括「2022熱門健康新聞」、「認識失智症」、「中高齡婦女健康」及「性別健康
COVID AND
GENDER」,歡迎婦女健康網絡成員、關心性別健康的團體代表或一般民眾報名參加,詳細活動內容請見下方資訊。
活動內容及議程
* 時間:2022年9月30日(五)至10月1日(六)
*
地點:台北公務人力發展學院(臺北市大安區新生南路3段30號)
*
對象:婦女健康行動網絡成員、關心性別健康的團體代表或一般民眾
(一個團體以2人為限;以曾合辦528相關活動之網絡成員優先)
* 費用:
1.婦女健康行動網絡團體:不需報名費,另補助雙北市以外之「婦女健康行動網絡團體」2人住宿費及1人交通費。交通費說明:
(1)搭乘飛機、高鐵、船舶、火車、捷運及計程車之費用,請提供票根或購票證明。
(2)搭乘飛機者須檢附登機證存根。
(3)搭乘計程車者限市區短程,應註明乘車日期、搭乘者姓名、事由、起迄地點、金額。
2.個人及一般民眾(報名以團體代表為優先):不需報名費,食宿及交通煩請自理。
* 議程(暫定):
9/30(五)
時間
內容
主持人/主講人
13:00-13:30
報到
13:30-13:50
相見歡
13:50-15:20
【專題研討】
2022年熱門健康新聞
台灣女人連線 陳書芳秘書長
15:20-15:30
茶敘
15:30-17:00
【專題研討】
認識失智症—
預約一個不失智的未來
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 陳俊佑主任
17:00-18:00
Check in
18:00-20:00
餐敘
10/1(六)
時間
內容
主持人/主講人
07:30-08:50
早餐/退房
08:50-09:00
報到
09:00-10:30
【專題研討】
中高齡婦女健康
馬偕紀念醫院婦產科部 劉蕙瑄醫師
10:30-10:40
茶敘
10:40-12:10
【專題研討】
性別健康 COVID and GENDER
台灣女人連線 黃淑英理事長
12:10-13:30
午餐
13:30-15:30
【婦女健康行動網絡會議】
歷屆宣言執行進度報告與檢視
2023年528主題與計畫
台灣女人連線 黃淑英理事長
15:30-
賦歸
報名方式
*
請於8/31(三)前填寫線上報名表單,同一團體請填寫於同一份報名表。
* 聯絡人:台灣女人連線執行秘書 劉怡顯
Email:twloffice555@gmail.com 電話:(02)2392-9164 傳真:(02)2392-9165
+ read more

2022-07-29
乳房植入物相關淋巴癌比報導的更常見
2011年,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 (FDA)
指出乳房植入物可能與罕見間變性大細胞淋巴癌
(ALCL)有關。根據後續相關研究,發生的時間約為植入後8
至 10 年。
ALCL是一種罕見的T細胞淋巴癌,可能出現在身體的許多部位,如:皮膚、乳房等。發生在乳房的ALCL,如果與乳房植入物有關就稱為乳房植入物相關罕見淋巴癌(BIA-ALCL)。
根據最新對美國國家癌症資料庫所做的研究顯示,BIA-ALCL
發生率大大高於先前的報導。
乳房ALCL發生率高出兩倍多
從 2008 年到 2018 年,原發性乳房間變性大細胞淋巴癌
(ALCL) 的發病率為每年8.1 /1
億人。該比率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增加, 2012 年至 2018
年達到 14.5人 /1 億。相比之下,FDA 估計 2001 至 2007
年為 3人 /1 億。
研究者認為,已知絨毛面乳房植入物與BIA-ALCL有密切關聯,乳房
ALCL發病率上升很可能是反映美國BIA-ALCL病患增加,但也可能是其他種類的乳房淋巴癌發病率增加。
研究作者之一的Connor
Kinslow醫學博士指出,以前的研究低估了使用乳房植入物後發生罕見癌症的風險。希望這些數據能夠將以前的研究納入背景,以提高對病例數量被低估的理解,以免繼續低估
BIA-ALCL 的發病率。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Deanna J. Attai
醫學博士指出,儘管「肯定令人擔憂」,但研究結果是來自於截至
2018 年的數據,即 Allergan
絨毛面乳房植入物在全球全面下架的前一年。由於所有國家資料庫都會晚了幾年,因此,現在要確定
BIA-ALCL
的發病率是否因產品下架而降低可能還為時過早。然而,由於
FDA
不建議在沒有症狀的情況下移除絨毛面植入物,因此使用該類型植入物的女性應該意識到先前對BIA-ALCL
風險的估計低於目前報告的風險。
在以前的研究中,風險估計存在很大差異,因此,世界各地的不同政府的反應也大相徑庭。在澳洲,政府禁止了某些類型的絨毛面植入物。而在美國,則在所有植入物上貼上警示標籤。一些國家沒有採取任何行動。因此,獲得更準確的風險估計將有助於政府決定應該如何應對。
此研究發表表於7月JAMA Oncology.
相關閱讀
台灣出現首例乳房植入物相關淋巴癌
乳房植入物的成分可能導致人體細胞死亡
日韓出現BIA-ALCL 千名韓國女性將控告廠商
編譯來源:Medpage Today (2022.07.22)
+ read more

2022-07-08
當乳癌病患睡著時,腫瘤就會甦醒
據世界衛生組織 (WHO)
稱,乳腺癌是最常見的癌症之一。如果醫生及早發現乳腺癌,患者通常對治療反應良好。然而,如果癌症已經轉移(Metastasis),事情就會變得更加困難。當有些癌細胞脫離原始腫瘤,進入血管,叫做循環癌細胞。他們可以透過血液循環,在身體中游動,並在其他器官中形成新的腫瘤,就會發生轉移。
雖然2020
年《基因組生物學》的一篇評論提出,生物週期會影響循環素癌細胞釋出的假說(hypothesis),但此前,研究人員假設腫瘤會持續釋放此類細胞,並沒有嚴肅的研究。
現今,瑞士聯邦理工學院等的一項新研究得出了一個令人驚訝的結論:後來形成轉移的循環癌細胞是在病患睡眠時候出現最多的!這推翻了乳癌轉移是以相同速度發生的假設。
晝夜節律調節激素 控制轉移
「當乳癌病患睡著時,腫瘤就會甦醒,」研究負責人
Nicola Aceto 總結道。在他們的研究中,包括 30
名女性癌症患者和小鼠模型,研究人員發現,當個體睡著時,腫瘤會產生更多的循環癌細胞。與白天離開腫瘤的循環癌細胞相比,夜間離開腫瘤的細胞也分裂得更快,因此形成轉移的可能性更高。
研究人員認為,循環癌細胞從原始腫瘤中的脫逃可能是受到激素的控制,例如:褪黑激素等。褪黑激素決定了我們的晝夜節律。
意外的發現
研究人員有時在清晨或深夜工作,也會在不尋常的時間分析血液。當研究人員注意到一天中不同時間分析的樣本中循環癌細胞數量存在無法解釋的差異時,他們第一次偶然發現了這個議題。另一個線索是,與人類相比,小鼠每單位血液中發現的循環癌細胞數量驚人地多。原因是老鼠是夜行動物,白天睡覺,這是科學家收集大部分樣本的時間。
為了調查發生了什麼,瑞士研究人員研究了 30
名患有乳腺癌的女性 (21
名未轉移的早期乳腺癌患者和 9 名 IV
期轉移性疾病患者)。
他們發現了「一個驚人且出乎意料的模式」:大多數循環腫瘤細胞
(78.3%)
在夜間採集的血液樣本中發現,而在白天樣本中發現的數量要少得多。當研究人員給小鼠注射乳癌細胞並在白天採集血液樣本時,他們發現了相同的結果。亦即,當老鼠休息時,循環癌細胞要高得多。
有趣的是,研究人員發現,在休息期收集的癌細胞「非常容易轉移」,而在活動期產生的循環癌細胞缺乏轉移能力」。
依據腫瘤調整治療
「在我們看來,這些發現顯示醫療保健專業人員可能需要系統地記錄他們進行活檢的時間,」Aceto
說。「這可能有助於使數據真正具有可比較性。」
研究人員的下一步將是弄清楚如何將這些發現納入現有的癌症治療以優化治療。作為對患者進行進一步研究的一部分,
Aceto
希望調查不同類型的癌症是否與乳癌表現相似,以及如果患者在不同時間接受治療,現有療法是否會更成功。
這項研究的結果發表在《_自然_》雜誌上
編譯來源:EurekAlert!(2022.06.22)、MEDPAGETODAY(2022.06.28)
+ read more

2022-06-29
美國最高法院推翻〈羅訴韋德案〉系列報...
羅訴韋德案被推翻後,美國國內和國際間皆有兩極化迴響。政壇上,保守派歡呼雀躍,要繼續乘勝追擊;民主派則悲憤譴責,誓言反擊捍衛。社會倡議團體也紛紛表態支持或遺憾。企業界的反應較為平淡,站出來表達意見的企業大多談論的是如何務實且具體地提出補救作為,以保護其員工的生育健康。
美國國內反應
政壇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說:「對於法院和國家來說,這是悲傷的一天。」「法院做了以前從未做過的事,公然剝奪對這麼多美國人來說至關重要的憲法權利。」「在我看來,這是最高法院實現了極端意識形態和悲劇性錯誤。」
前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表示,最高法院推翻了近50年的先例,將本屬極為個人的決定權交給突發奇想的政客和理論家,破壞數百萬美國人的基本自由。
美國國內保守派為最高法院的裁決振奮雀躍。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稱懷孕是「上帝做的決定」,還說這項裁定「把一切交還各州決定,這事本就該屬於各州」。
前副總統彭斯(Mike
Pence)則說:「既然羅訴韋德案已被扔進歷史垃圾堆,生命起源的新舞台已經出現,所有珍視生命聖潔的人,都有義務下定決心守護這些還沒來到人世的胎兒。」
倡議界
反人工流產組織「SBA名單」主席Marjorie
Dannenfelser說:「經過50年的遊說,我們下跪祈禱與遊行,以確保強大的反人工流產聲音能在選舉中被聽見,如今我們終於等到,這是我們國家反人工流產光明未來的第一天。」
國際特赦組織美國分會(Amnesty International
USA)發表聲明:「人工流產是人權,任何人和任何地方皆然,我們將永不停止奮鬥。」
企業界
事實上,不論是雀躍或是悲憤,需求還是最為實際,而且必須被滿足。因此,在企業界,包括迪斯尼公司、摩根大通集團、高盛、花旗集團、特斯拉、微軟、星巴克、AT&T、Meta
Platforms、Netflix、Levi
Strauss、Yelp等美國公司表示,將支付員工尋求計劃生育(包括人工流產)或生殖保健的旅費。
去年9月,德州施行心跳條款的修法後,網路叫車公司Uber和Lyft,以及GoDaddy(網際網路域名註冊及網站代管公司)三家企業已經宣布,將採取措施保護客戶免受德州法律的影響,Lyft和Uber預計成立法律辯護資金,協助未來可能因載送女性前往人工流產而被檢舉起訴的司機,GoDaddy則將德州人工流產告密網站下架。
國際間的反應
儘管其他西方國家的部分保守派為美國最高法院裁決的消息歡欣雀躍,但亦有許多人士提出警告,「這個時刻提醒著人們,得來不易的權利不能被視為理所當然。」
世界衛生組織秘書長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說:「我很失望,因為婦女權利必須受到保護。我本來預期美國會保障這樣的權利。」
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巴舍萊(Michelle
Bachelet)也發表聲明說,過去25年裡有50多國放寬了人工流產法令,美國最高法院這項裁決是「開倒車」。
英國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表示:「我認為這是一大開倒車的決定。我一直相信女性有選擇權,我堅持這個觀點,這就是英國制定相關法律的原因。」
加拿大總理杜魯道(Justin
Trudeau)在推特發文:「來自美國的消息令人震驚,所有政府、政治人物或男性,都不應對女性生理抉擇置喙。」。他同時也向加拿大女性保證「會永遠支持妳們的選擇」。
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也表示:「她們(美國女性)必須受到保護。我要聲援今天受到美國最高法院挑戰自由權的女性。」
紐西蘭總理阿爾登(Jacinda
Ardern)表示,這一決定是「世界各地女性的損失」、「看著女性對自己的身體做出決定的基本權利被剝奪,令人極度不安。」
5月時在西班牙,極右翼在野黨呼籲憲法應採取類似的反人工流產行動,但西班牙第二副總理迪亞斯(Yolanda
Díaz)說:「我們需要繼續保護美國和世界各地的性權利和生殖權利。」
國際婦產科聯合會(FIGO)於前日發表了聯合聲明,這份聲明有來自全球100多個醫療保健組織共同簽署,譴責美國大法官的判決會造成災難性的後果,剝奪人工流產權將在未來奪去無數生命。
美國最高法院推翻〈羅訴韋德案〉系列報導(Ⅰ):生存需求應優先於意識形態
美國最高法院推翻〈羅訴韋德案〉系列報導(Ⅲ):人工流產權沒有了
再來是什麼?
+ read more

2022-06-28
美國最高法院推翻〈羅訴韋德案〉系列報...
6月24日美國最高法院推翻具里程碑意義的1973年羅訴韋德案
(Roe v
Wade),憲法不再保障女性人工流產權。從歷史上看,最高法院過去推翻案件判決皆是為了授予人民更多權利,但此次卻做了相反的事,剝奪幾代美國人生來就擁有的憲法權利。
這一極為罕見的裁決將授權各州政府制訂各州的人工流產法令,推測一半以上的州將限制或禁止人工流產,對數千萬美國人產生直接並久遠的影響。這樣的判決及多個保守州對人工流產的限縮,不但違反民意、無視人民需求,也與全球趨勢背道而馳。
多數民意支持合法人工流產
根據Pew Research
Center調查美國民眾對人工流產態度的最新分析,在1995-2022年間,雖然對合法人工流產的支持有所波動,但在過去幾年中保持相對穩定。目前,61%
的人認為人工流產在所有或大多數情況下都應該是合法的,而
37%
的人認為在所有或大多數情況下人工流產應該是非法的。
大多數男性和女性都表示支持合法人工流產,而女性有更高比例持有這樣的觀點
(63% 對 58%)。除了白人福音派新教徒外,超過 55%
的基督教徒 (包含天主教)
認為人工流產在所有或大多數情況下都應該是合法的。
與全球趨勢背道而馳
在過去28年中,30多個國家鬆綁了人工流產規定,僅有尼加拉瓜、波蘭、薩爾瓦多與美國推動了更嚴厲的限制。
近年來,即使在信仰天主教為主的拉丁美洲,推動人工流產鬆綁的行動也取得重大進展。
自2018年起,愛爾蘭、北愛爾蘭及南韓
(2019年)、印度與阿根廷 (2020年)、貝南共和國及墨西哥
(2021年)、哥倫比亞 (2022年)
等國分別以違憲、女性身體自主、身心健康、安全及經濟等因素陸續對人工流產合法或放寬既有規定。
凡此種種皆顯示,生存是赤裸裸的現實,女人的需求被看到、被理解、被同理了,無論是教徒或宗教國都將宗教的意識形態放一邊,支持人工流產做為一種選擇。然而,美國最高法院卻罔顧需求,僅6個人的意識形態,綁架了全國幾億人口的生活及生存。
意識形態凌駕生存需求
意識形態可以是政客滿足個人野心或政黨掌握政權的工具,但對於人民而言,這是一個「人」的國度,不是「神」的天國,意識形態終究不能當飯吃,也無法許人一個有尊嚴的願景。這樣的判決,實在太沈重了!
當天主教大國阿根廷人工流產合法的那一刻,總統A.Fernández說:「我是天主教徒,但我必須為所有人民立法!」這樣的的理念令人感動,是當政者的楷模。
編譯來源:The Washington Post(2022.05.03)、The
Guardian(2022.05.03)
美國最高法院推翻〈羅訴韋德案〉系列報導(Ⅱ):羅訴韋德案被推翻後
世界怎麼反應?
美國最高法院推翻〈羅訴韋德案〉系列報導(Ⅲ):人工流產權沒有了
再來是什麼?
+ read more

2022-06-25
美最高法院推翻判決 憲法不再保障女性...
圖為加州PASADENA市政府前抗議群眾聚集現場(2022年6月24日)
美國最高法院於6月24日以六票對三票推翻了1973年的「羅訴韋德案」判決,一夕改變近半世紀由憲法保障的人工流產權利。這是美國最高法院幾十年來最重要的決定之一,將嚴重影響美國女性生育健康。
這項判決之後,人工流產相關規定將回到州政府,各州政府可以立法禁止女性因任何原因進行人工流產。專家估計,美國約有半數的州會成為「人工流產禁止州」。
保守派大法官:人工流產不是憲法賦予的權利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9位大法官對密西西比州提出之「多布斯訴傑克遜婦女健康組織案」(Dobbs
v. Jackson Women’s Health
Organization)做出判決,認定密西西比州禁止懷孕15周以上孕婦進行人工流產的規定並未違憲。此項判定指出女性人工流產並非憲法賦予的權利,推翻了1973年的「羅訴韋德案」(Roe
v. Wade)與1992年的「計畫生育聯盟訴凱西案」(Planned
Parenthood v. Casey)兩案的歷史性判決。
負責撰寫多數意見書的保守派大法官Samuel
Alito主張過去的判決錯誤,他寫道「我們認為憲法並不涵蓋人工流產權,因此必須推翻羅案與凱西案的判決,讓管制人工流產的權力回歸人民與其民選代表。」亦即,各州的州議會有權立法決定是否禁止或限制女性人工流產。而這段話,正是最高法院日前主要意見書稿外洩的內容。
在不同意見書中,3位自由派大法官們表示,多數大法官取消了50年來保障捍衛女性自由和平等狀態的憲法權利,這不僅破壞法治精神的核心,也將破壞避孕和同性婚姻等權利,最終,破壞的是法院的權威。自由派大法官寫道:「懷著對最高法院以及全國數百萬女性的的悲痛情緒,她們從今天起將失去憲法保障的基礎權利,我們提出異議。」
各地湧現民眾聚集抗議
此項判決宣布後,最高法院外支持和反對人工流產兩派群眾聚集示威,預估各地將會出現更大規模的示威行動。
各州也將出現立法大戰,約有13州將在30天內禁止人工流產,其他州可能準備推動反人工流產立法,這項議題也將衝擊美國期中選舉。
編譯來源:CNN(2022.06.24)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