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活動
2022-09-26
【姑嫂玩健康報】透過終生學習、社交及...
發報日期:2022年09月26日
熱門新聞
近期直播
🎥健保資料庫憲法判決到底在爭議什麼?
🎥說書給你聽:記憶無非徹底看透的一切
🎥職業傷病史中的女性面貌系列 4 —鐳女孩
+ read more
2022-09-20
失智症風險與每日步數有關
英國生物銀行的縱向數據顯示,每天總共走 3,800 到
9,800 步可降低失智風險。
University of Southern Denmark的 Borja del Pozo Cruz
博士表示,每日走 9,826
步可降低失智最多風險─50%。每天最少走3,826
步,可以減少 25% 失智風險。
步伐速度很重要。一天中最高 30
分鐘的最佳速度為每分鐘 112 步。
發表期刊的社論指出,此研究點出了「每日步數與失智症之間很重要,但還沒有人研究的關聯」。
走的速度是重要關鍵
社論也指出一個關鍵發現,那就是較高的速度—在 30
分鐘的時間裡「僅僅」112步/分
—就能對降低此研究中的失智症發病率產生最大的影響。也就是說,每天
9,800 步中有30分鐘是112步/分,風險降低可達 62%。
「雖然每分鐘 112
步是一個快的節奏,但對於大多數人來說,「112」是一個比「10,000」步更容易達到、且不那麼令人生畏的數字,特別是對那些身體不活動或活動不足的人而言。
研究如何進行
該研究評估了 2013 年 2 月至 2015 年 12
月期間英國生物銀行 78,430 名 40 至 79
歲的人,其手腕佩戴加速度計的每日步數。研究人員評估了每日步數,是否是偶然的步數
(每分鍾少於 40 步) 或有目的的 (每分鐘 40
步或更多步),以及 30 分鐘的最高節奏 (一天中最高 30
分鐘的平均步數/分鐘,不一定是連續的)。
參與者的平均年齡為 61 歲;大約 55% 是女性,97%
是白人。在平均 6.9 年的追蹤中,866
人罹患失智症。對於偶然步數,最佳步數為 3,677
步。對於有目的的,最佳步數為 6,315 步。
Pozo Cruz
說,這項研究對以步數預防失智的建議提供了重要貢獻。
因為基於步數的建議具有易於溝通、解釋、衡量和執行的優勢。
研究人員承認:「參與者的年齡範圍可能導致失智症病例有限,這意味著我們的結果可能無法推廣到更老年的人群。」
研究發表在 JAMA 神經病學雜誌上
編譯來源:Medpage Today(2022.09.06)
+ read more
2022-09-10
透過終生學習、社交及活動,避免失智症...
根據一項為期 60
年的研究結果,即使對那些失智風險較高的人來說,也有可能避免失智症。
這項發表在《神經病學》雜誌上的研究顯示,人們在一生中透過教育、社交互動和積極活動建立認知儲備
(cognitive
reserve),可以降低患失智症的風險,即使是具有遺傳因子的人也一樣。
此外,建立自己的認知儲備,可以抵消對那些兒童時期認知能力低下的負面影響,並在未來生活中提供更強的心理韌性。
這項由阿茲海默氏症協會資助的長期研究再度驗證了一個流行的理論,即是「你越經常挑戰你的大腦,你在晚年遇到記憶和思維的問題就越小」。
考慮到我們很難成功治療失智症,這項研究承諾我們可以而且應該在為時已晚之前,在整個生命中建立我們的心理韌性。
研究作者-蘇塞克斯醫學院的Dorina
Cadar博士說:「這些結果令人興奮,因為這表示認知能力在我們的一生中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參與智力、社交和身體活動的生活方式可能有助於防止認知能力下降和失智」。
研究如何進行
這項研究包含了近 1200 名1946
年出生於英國的參與者。他們在 8
歲時進行了認知測試,在 69
歲時再次進行了認知測試。根據參與者的教育程度、參與休閒活動和職業,為每個人計算了一個「認知儲備指數」;並且測試了閱讀技能,以評估學習能力。
兒童時期較高的認知技能、較高的認知儲備指數和較高的閱讀能力的人,到了
69
歲時,其認知測試得分較高。例如,擁有學士學位或高等教育學歷的人,比沒有受正規教育擁有學士學位的人得分高
1.2
分。同樣地,成年後參加多項休閒活動的人,比不參加休閒活動的人得分高
1.5
分。最後,從事專業工作的人,比從事非技術性工作的人得分超過
1.5 分。
奇特的是,無論他們在 8
歲時的分數如何,認知儲備指數較高的人,其認知技能下降速度比指數較低的人慢。
阿茲海默氏症協會研究傳播經理 Katherine Gray
說:「從童年到成年,無論是在教育、職業還是從事複雜的愛好方面,保持大腦活躍的參與者在
69
歲時都有更好的思維能力。雖然有許多與患失智症相關的風險因素,但希望知道參與精神刺激活動並找到定期挑戰大腦的方法,可以幫助減少記憶力和未來思維發展的問題。」
編譯來源:European Scientist (2022.08.04)、Neurology
(2022.08.03)
+ read more
2022-08-31
您對老齡化的看法可能會影響健康
也許不是數字,而是我們如何變老。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隨著歲月的流逝,一個人的心態
—他們對變老的感覺如何—
可以預測他們活得多久和活得多好。
過去 20
年的幾項研究指出,對老齡化持積極態度的人比對老齡化持負面看法的人活得更長、更健康。最近,一項針對近
14,000 名 50
歲以上成年人的大型全國性研究,更深入地探討了一個人對於老齡化的積極思考如何影響他的身體健康、健康行為和心理健康。
經過四年的追蹤,該研究發現:與滿意度最低的人相比,對老齡化滿意度最高的人死於任何原因的風險降低了
43%。滿意度較高的人患糖尿病、中風、癌症和心臟病等慢性病的風險也降低,認知功能也更好。與較不滿意的同齡人相比,對老齡化持更積極態度的人也更可能進行頻繁的體育活動,睡眠困難的可能性也較小。他們也更不孤獨,更不容易抑鬱,更樂觀,更有目標感。
「心態和健康行為之間存在聯繫,」該研究的高級研究員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心理學助理教授 Eric Kim
說。「一個導引另一個」例如,雖然老年人使用預防性保健服務的頻率往往低於年輕人或中年人,但
Kim先前的一項研究指出,50
歲以上的人對自己的老齡化過程越滿意,他們更有可能接受膽固醇測試或乳腺癌、子宮頸癌或前列腺癌等的篩檢。
如何建立積極的心態
─ 保持目標感
有些人不知道退休後自己該怎麼辦。Kim建議尋找符合個人價值觀的項目。
他說,人們的目的可能完全不同。如果家庭是重中之重,那就找一些對家庭有貢獻的事情,比如幫助照顧孫輩。如果環境保存具有很強的價值,那就尋找有助於維護環境的項目,當志工是一個好方法。
─ 識別關於老齡化的負面信息 - 並拒絕它們
研究顯示,關於老齡化的負面刻板印象會在一個人的一生中內化。隨著年齡的增長,這會損害身體和認知的健康。
我們要學習識別這些信息,了解他們如何影響我們。
例如,一個人可能認為老年人身體健康狀況不佳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嘗試保持活躍是沒有用的。但根據美國國家老齡化研究所的說法,運動可以降低患心血管疾病、高血壓和
第2型糖尿病的風險,並且可以改善睡眠及降低跌倒的風險。
─ 保持社交活躍
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可能會失去所愛的人,例如配偶、家人或朋友。如果去世的配偶是負責維持社交網絡的人,那麼剩下的配偶可能會變得更孤獨、更孤立。
社會孤立和孤獨是身體和心理健康狀況不佳的危險因素,並導致生活滿意度低、抑鬱、自尊心低和日常生活活動困難。
研究顯示,保持社會聯繫對健康有正面的影響。因此,要建立新的聯繫來取代你失去的那些。例如加入俱樂部或參加社區組織,更多地接觸人們。
─ 新的嘗試,永遠不會太晚
有時,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們會失去行動能力,可能無法參與年輕時給他們帶來快樂的活動。我們要嘗試「以新的方式重新部署這種能量」,例如教授技能或手藝而不是練習。
或者學習一些對體力要求不高的新嘗試。研究顯示,老年人學習新技能可以提高記憶力、自尊心和整體生活品質。
不要認為嘗試新事物為時已晚,永遠不會太晚。探索新興趣永遠不會太晚!
此研究發表在 JAMA Network Open
編譯來源:Health Day(2022.08.19)
+ read more
2022-08-23
「好」姿勢並不能防止背痛,「壞」姿勢...
背痛是人們一生中幾乎都會有的經驗。它在青春期就可能出現,而在成年人中更為常見。
人們普遍認為,背痛是因為姿勢不良引起的。「良好」的姿勢可以保護脊柱免受損傷以及預防和治療背痛。它通常被定義為坐或站的時候「挺直、對齊」以及舉重時要「直背、蹲舉」。因此,我們經常被警告不要「猛然癱坐」、「懶散站著」和「圓背舉重」。
令人驚訝的是,事實上,並沒有科學證據顯示「良好」姿勢與背痛之間存在密切關係。對「良好」姿勢的看法其實是源自於社會的期望和毫無根據的假設。
坐姿和站姿
研究者進行了幾項研究,探索脊柱姿勢與背痛之間的關係。
他們以青少年為調查對象,想瞭解「不良坐姿或立姿」是否與或可預測未來的背痛有關。研究結果無法支持這種觀點。
此外,無論是有或沒有痛的人,他們之間的坐姿或立姿並沒有一致的差異。
在一系列不同脊柱姿勢和背痛關係的研究顯示,沒有一種單一的姿勢可以保護一個人免受背痛。懶散和挺直站立的人都會背痛。
舉重姿勢
在舉重方面,全球公認的「良好」或「背部安全」的舉重姿勢也缺乏證據。統合性研究指出,沒有證據顯示圓背舉重與背痛相關或可以預測背痛。
最近的實驗室研究發現,從事體力工作五年以上且沒有背痛的人更有可能以更彎腰、圓背的姿勢提抬重物。
相比之下,背痛的體力勞動者更傾向於採用背部挺直的蹲舉。
換句話說,背痛的人傾向於遵循「好的」姿勢建議,但不以「好的」方式舉重的人不會有更多的背痛。
如果不是姿勢 — 那是什麼?
人的脊椎有各種形狀和大小,所以姿勢是極度因人而異的。維持動態對背部健康很重要,因此學習如何改變和採取不同的舒適姿勢,可能比嚴格堅持特定的「良好」姿勢更有幫助。
雖然背痛可能是劇烈和痛苦的,但對於大多數人 (90%)
來說,背痛與可識別的組織損傷或病理無關。背痛可能是因為背部承受突然、沈重、不當的負擔而扭傷引起的,也可能像沒有受傷的嚴重頭痛一樣發生。
重要的是,當人們的健康受到損害時,人們更容易受到背痛的影響,例如,如果有人:感到壓力、情緒低落、疲倦或疲倦、睡不好或不那麼活躍。
如果一個人出現以下情況,背痛更有可能持續存在,如:變得過度擔心和害怕他們的背痛,或是過度保護他們的背部,避免運動、身體活動、工作和社交活動。
對於背痛,人們能做些什麼?
在一小部分 (1-5%)
中,背痛可能是由包括骨折、惡性腫瘤、感染或神經受壓
(後者與腿部疼痛、肌肉力量和感覺喪失)
等病理引起的。在這些情況下,請就醫。
對於大多數人 (90%)
來說,背痛與背部結構的敏感性有關,但與可識別的組織損傷無關。
在這種情況下,過分關注保持「良好」姿勢,可能會分散其他已知對脊柱健康重要因素的注意力。
這些包括:移動和放鬆你的背部、參加您喜歡的定期體育活動、建立信心、保持健康和強壯以完成日常任務、保持健康的睡眠習慣和體重。
有時這需要熟練的臨床醫生提供一些支持和指導。
因此,如果您是坐著或站著,請找到舒適、放鬆的姿勢。如果你在舉重,目前的證據顯示,自然地舉重是可以的
—
即使是圓背。但請確保您身體健康且足夠強壯以完成這項任務,並注意您的整體健康。
編譯來源:The Conversation (2022.08.17)
+ read more
2022-08-19
男人癌症風險高,可能先天註定而非生活...
大多類型的癌症,不論是罹患率或死亡率都是男性高於女性。原因主要是性別的生理差異,而並非是通常認為的生活或環境因素。
為了瞭解差異的原因,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 (NIH)
的團隊分析1995-2011年參與NIH-ARRP飲食和健康研究志願者171,274男性及122,826女性的資料。研究人員評估了人體上21種不同部位癌症的性別差異。他們發現新確診的癌症病人中,男性17,951位,而女性8,742位。
男性和女性在癌症上的比較
膽囊癌和甲狀腺癌是唯一男性比女性少的癌症類別。
最大的差異在食道癌,男性確診的可能超過女性10.8倍。
男性比較可能罹患的癌症相較於女性:
膀胱癌:3.3倍、胃癌:3.49倍、喉癌:3.53倍
分析顯示,兩性之間罹癌的差異主要是先天生物差異導致,而不是行為或生活方式因素,例如:吸煙和飲酒、體重指數
(BMI) 和身高、 體力活動量、飲食、藥物和病史。
研究主導作者Dr. Sarah S.
Jackson指出,由統計上來看,行為和生活方式因素的確影響男性有較多的食道癌、肝癌、膽道癌、膀胱癌、皮膚癌、結腸癌、直腸癌和肺癌,但這僅佔所有癌症的小部分。其風險因素所佔的比例,從食道癌的11%到肺癌的50%。
Dr. Jackson說,「(雖然一開始)
我們假設了生活型態的因素並不是兩性癌症發病率不同的唯一原因,但我們有點驚訝的是,對於許多癌症,這些生活型態因素的影響非常地少。」
原因:X染色體和荷爾蒙的保護優勢
Dr.
Jackson說:「女性可能具有免疫優勢機制,雌激素可能影響免疫訊號的傳遞。X染色體上含有幾個抑制腫瘤的基因,女性有兩個X染色體,所以有較高的表現水平,但男性只有一個。不過目前仍未了解這些機制。」
換句話說,女性細胞比較有保護作用,因為有兩個版本的保護基因,而男性細胞只有一個。此外,一些差異可能與荷爾蒙有關:男性性激素睾酮可能會促進某些癌症的生長,而女性性激素雌激素可能會提供遏止某些癌症的保護。
了解差異
作者指出:「在相同的身體部位裏,了解導致男性癌症較多數的性別相關的生物機制,可能對病因和預防皆有重要意義。」
Dr.
Lane更進一步解釋:「新的癌症藥物臨床實驗需要有足夠的男性和女性,才能知道藥效在性別上是否有別。如果我們繼續發現性別偏好的癌症基因,和不同的藥效,有一天我們可以使用這些數據發展更適合不同性別的治療。」
該研究於 8 月 8 日發表在《癌症》雜誌上。
編譯來源: Medical News Today (2022.08.14)
+ read more
2022-08-02
第二十二屆婦女健康行動網絡會議暨研習...
台灣女人連線自2000年創會以來,為響應「528世界婦女健康行動日」,每年召開「528台灣婦女健康行動會議」,針對各項女性健康議題提出具體政策建議,促進女性健康議題的公共參與,由下而上地影響國家政策之擬定。在每年的「行動網絡會議暨婦女團體聯合研習營」進行性別健康議題研討,提高知能,並共同討論來年528行動主題。
今年(2022)研習營預計安排4場女性健康與權益相關的專題演講,包括「2022熱門健康新聞」、「認識失智症」、「中高齡婦女健康」及「性別健康
COVID AND
GENDER」,歡迎婦女健康網絡成員、關心性別健康的團體代表或一般民眾報名參加,詳細活動內容請見下方資訊。
活動內容及議程
* 時間:2022年9月30日(五)至10月1日(六)
*
地點:台北公務人力發展學院(臺北市大安區新生南路3段30號)
*
對象:婦女健康行動網絡成員、關心性別健康的團體代表或一般民眾
(一個團體以2人為限;以曾合辦528相關活動之網絡成員優先)
* 費用:
1.婦女健康行動網絡團體:不需報名費,另補助雙北市以外之「婦女健康行動網絡團體」2人住宿費及1人交通費。交通費說明:
(1)搭乘飛機、高鐵、船舶、火車、捷運及計程車之費用,請提供票根或購票證明。
(2)搭乘飛機者須檢附登機證存根。
(3)搭乘計程車者限市區短程,應註明乘車日期、搭乘者姓名、事由、起迄地點、金額。
2.個人及一般民眾(報名以團體代表為優先):不需報名費,食宿及交通煩請自理。
* 議程(暫定):
9/30(五)
時間
內容
主持人/主講人
13:00-13:30
報到
13:30-13:50
相見歡
13:50-15:20
【專題研討】
2022年熱門健康新聞
台灣女人連線 陳書芳秘書長
15:20-15:30
茶敘
15:30-17:00
【專題研討】
認識失智症—
預約一個不失智的未來
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 陳俊佑主任
17:00-18:00
Check in
18:00-20:00
餐敘
10/1(六)
時間
內容
主持人/主講人
07:30-08:50
早餐/退房
08:50-09:00
報到
09:00-10:30
【專題研討】
中高齡婦女健康
馬偕紀念醫院婦產科部 劉蕙瑄醫師
10:30-10:40
茶敘
10:40-12:10
【專題研討】
性別健康 COVID and GENDER
台灣女人連線 黃淑英理事長
12:10-13:30
午餐
13:30-15:30
【婦女健康行動網絡會議】
歷屆宣言執行進度報告與檢視
2023年528主題與計畫
台灣女人連線 黃淑英理事長
15:30-
賦歸
報名方式
*
請於8/31(三)前填寫線上報名表單,同一團體請填寫於同一份報名表。
* 聯絡人:台灣女人連線執行秘書 劉怡顯
Email:twloffice555@gmail.com 電話:(02)2392-9164 傳真:(02)2392-9165
+ read more
2022-07-18
吃維他命多半是浪費錢
美國預防醫學工作小組(USPSTF,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系統地審查實證科學證據,為臨床預防保健提出建議。根據其最新報告,大部分健康的人服用多種維他命是浪費金錢,幾乎沒有證據表明可以預防慢性病,如心臟病或癌症。
雖然一些小型研究結果宣稱,許多維他命產品可以降低心臟病與或症風險。但根據一項最新針對數十個研究文章所做的綜合分析,並沒有證據支持這些宣稱。
分析中還特別警告,一個最近很流行的增強免疫力補充品:β胡蘿蔔素,可能引發傷害。
人們應停止尋找魔術藥丸來解決健康上的擔憂。與其花費金錢、時間和注意力在維他命等營養補充品,低風險、高效益的活動效果可能比較好。
單一維他命有效嗎?
食用蔬菜和水果可減少心血管疾病和癌症風險,因此,由蔬菜水果中萃取出所含的維他命和礦物質,包裝成一顆藥丸,既不用為維持平衡飲食煩腦,又省錢,何樂而不為?!
但是水果和蔬菜包括各種維他命、植物化學物質、纖維和其他的養分,可能透過共同作用來促進健康。單一的微量營養素,在身體裡的作用可能不同於它是自然的成分之一。
維他命E、A、和Β胡蘿蔔素
有些研究認為某些維他命如C和E可以減少心臟病的風險。而維他命A、C和E,以及β胡蘿蔔素皆含抗氧化劑,過去也曾有研究指出可減少癌症。
USPSTF的報告,針對84項研究(2013年1月至2022年2月間),共涉及70萬人的維他命攝入情況,審查維他命E、A、β胡蘿蔔素和多種維他命和心血管疾病與癌症風險的相關性。
維他命E,通常可在堅果和種子中找到,有助維護皮膚和眼睛健康,研究顯示補充品對於得到或死於心血管疾病或癌症並沒有影響。
β胡蘿蔔素則是存在於植物和水果中的橘紅色色素,被視為可增強皮膚健康、刺激身體製造更多維他命A,對視力、成長、細胞分裂和免疫力很重要。人體試驗指出,抽煙或暴露於石綿的人,服用β胡蘿蔔素之後,和未服用者比較,肺癌風險高出18%。β胡蘿蔔素也可能增加心臟病死亡的機率。
服用多種維他命和服用慰安劑的人相比,癌症風險減少7%,但這樣的結果有其侷限性,包括追蹤時間短。整體來說,研究報告結論指出,使用多種維他命來治療癌症或心臟病的證據並不充足。
指引不適用於孕婦
新的推薦並不適用於營養缺乏或有特別需求的人,產前照護中,維他命補充品和優化心血管健康都很重要。如想懷孕或有身孕的女性需要葉酸,葉酸有助於胎兒健康成長。
我們需要更多科學研究瞭解特定維他命補充品如何減緩了懷孕期間心血管併發症以及其他不良妊娠的結果。
缺乏維他命的人還是可以從維他命補充品獲益,如鈣和維他命D,已有證據顯示可預防老年人的骨折和跌倒。
維他命不是魔術藥丸
美國西北大學研究者支持研究結論,認為人們應停止尋找魔術藥丸來解決健康上的困擾。
西北大學Jeffrey
Linder教授表示:「我們應該依循以科學證據為基礎的作法,吃得健康和運動。補充品是否真的好,現今我們應該都已經知道了。與其花費在金錢、時間和注意力在補充品,強調低風險、高效益的活動會比較好。」
密西根大學的Mark
Moyad教授有不同的看法:「每天服用多種維他命所能減少的癌症風險雖然不多,但並非無關緊要,很多第三方團體以有品質的測驗和標誌確實提供品牌的認証,應該選擇有明確記錄的補充品。」
代表補充品業者組織「責任營養協會」Andrea
Wong發表聲明:「美國食藥署在2020-2025的指引中指出,美國人鈣、鉀、膳食纖維和維他命D攝取不足,影響許多健康問題,這是一個公共健康議題。有些研究顯示多種維他命有助減緩老年人認知的衰退。而年長男性醫師每天服多種維他命,癌症風險減少8%。」
編譯來源:Daily Mail(2022.06.22)、JAMA Network(2022.06.21)
+ read more
2022-07-08
當乳癌病患睡著時,腫瘤就會甦醒
據世界衛生組織 (WHO)
稱,乳腺癌是最常見的癌症之一。如果醫生及早發現乳腺癌,患者通常對治療反應良好。然而,如果癌症已經轉移(Metastasis),事情就會變得更加困難。當有些癌細胞脫離原始腫瘤,進入血管,叫做循環癌細胞。他們可以透過血液循環,在身體中游動,並在其他器官中形成新的腫瘤,就會發生轉移。
雖然2020
年《基因組生物學》的一篇評論提出,生物週期會影響循環素癌細胞釋出的假說(hypothesis),但此前,研究人員假設腫瘤會持續釋放此類細胞,並沒有嚴肅的研究。
現今,瑞士聯邦理工學院等的一項新研究得出了一個令人驚訝的結論:後來形成轉移的循環癌細胞是在病患睡眠時候出現最多的!這推翻了乳癌轉移是以相同速度發生的假設。
晝夜節律調節激素 控制轉移
「當乳癌病患睡著時,腫瘤就會甦醒,」研究負責人
Nicola Aceto 總結道。在他們的研究中,包括 30
名女性癌症患者和小鼠模型,研究人員發現,當個體睡著時,腫瘤會產生更多的循環癌細胞。與白天離開腫瘤的循環癌細胞相比,夜間離開腫瘤的細胞也分裂得更快,因此形成轉移的可能性更高。
研究人員認為,循環癌細胞從原始腫瘤中的脫逃可能是受到激素的控制,例如:褪黑激素等。褪黑激素決定了我們的晝夜節律。
意外的發現
研究人員有時在清晨或深夜工作,也會在不尋常的時間分析血液。當研究人員注意到一天中不同時間分析的樣本中循環癌細胞數量存在無法解釋的差異時,他們第一次偶然發現了這個議題。另一個線索是,與人類相比,小鼠每單位血液中發現的循環癌細胞數量驚人地多。原因是老鼠是夜行動物,白天睡覺,這是科學家收集大部分樣本的時間。
為了調查發生了什麼,瑞士研究人員研究了 30
名患有乳腺癌的女性 (21
名未轉移的早期乳腺癌患者和 9 名 IV
期轉移性疾病患者)。
他們發現了「一個驚人且出乎意料的模式」:大多數循環腫瘤細胞
(78.3%)
在夜間採集的血液樣本中發現,而在白天樣本中發現的數量要少得多。當研究人員給小鼠注射乳癌細胞並在白天採集血液樣本時,他們發現了相同的結果。亦即,當老鼠休息時,循環癌細胞要高得多。
有趣的是,研究人員發現,在休息期收集的癌細胞「非常容易轉移」,而在活動期產生的循環癌細胞缺乏轉移能力」。
依據腫瘤調整治療
「在我們看來,這些發現顯示醫療保健專業人員可能需要系統地記錄他們進行活檢的時間,」Aceto
說。「這可能有助於使數據真正具有可比較性。」
研究人員的下一步將是弄清楚如何將這些發現納入現有的癌症治療以優化治療。作為對患者進行進一步研究的一部分,
Aceto
希望調查不同類型的癌症是否與乳癌表現相似,以及如果患者在不同時間接受治療,現有療法是否會更成功。
這項研究的結果發表在《_自然_》雜誌上
編譯來源:EurekAlert!(2022.06.22)、MEDPAGETODAY(2022.06.28)
+ read more
2022-07-01
冬天蚊子都去哪兒了?
夏日夜晚屋內、庭外、睡夢中總有擾人飛來飛去的蚊子。但是在冬天?隨著天氣變涼,這些吸血的害蟲很少見了。
他們去哪兒了?
蚊子喜歡溫暖潮濕的環境
蚊子具有復雜的生命週期,它們依賴著季節性降雨將水帶到濕地、洪犯平原和儲水容器。
水很重要,但溫度也很重要。與溫血動物不同,蚊子無法控制自己的體溫。溫度越高,蚊子就越活躍。數量也會更多。
但是一旦寒冷的天氣到來,它們的活動就會減慢,飛得更少,也不經常咬人。它們繁殖更少,生命週期也更長。
溫度對蚊子傳播病毒的能力也有影響。
蚊子不會完全消失
在冬天陰冷的晚上,你可能會注意到在臥房嗡嗡作響的蚊子怎麼好像都不見了?
有些蚊子確實消失了。例如,當氣溫開始降至17.5℃
以下時,被認為傳播日本腦炎病毒的有害蚊子_Culex
annuristris_其活性急劇下降。雪梨的研究顯示,一些蚊子,如_Culex
annulirostris_消失了。其他的,如_Culex
quinquefasciatus_和_Culex
molestus_,在整個冬季都保持活躍。
基本上,寒冷的天氣對蚊子來說並不好,但數百萬年的進化給了它們一些生存的技巧:可以靠「滯育
(diapause)」及「卵」來越冬。
蚊子可以靠「滯育」越冬
就如有些動物在冬天就會冬眠,蚊子和許多其他昆蟲一樣,可以進入不活動階段,稱為滯育。所以,我們不難發現,秋天的蚊子特别凶狠,這正是因為它們需要通過大量的進食,儲存足夠的血液來過冬。
一旦寒冷的天氣到來,成年蚊子就會在叢林的裂口和縫隙中,例如樹洞和動物洞穴、陰溝或者在我們家車庫、地下室或其他結構中找到藏身之處。這些蚊子在夏季可能只存活幾週,但進入滯育期可以讓它們在冬季存活數月。
蚊子也可以在結冰的水體中找到,無論是您後院的一桶水還是接近冰凍的濕地。例如,有一群蚊子的幼蟲附著在水生植物的水下部分,可以在寒冷的冬季溫度下存活。它們的發育顯著減慢,它們將待在水中直到春天到來。
蚊子也可以藉卵越冬
蚊子可以藉著卵的延續而渡過冬天。蚊子卵具有難以置信的耐力。不論是在夏天炎熱和鹹味的沿海濕地中被曬乾,或在冬天被冰雪覆蓋的小溪凍住,它們最後仍可以存活。
在澳大利亞的沿海地區,鹽沼蚊子 ( _Aedes vigilax__ _)
的卵可以安全地躺在地上。一旦天氣變暖,潮汐將水帶入濕地,這些卵就可以孵化了。
澳大利亞還有一種特殊的蚊子,被稱為「融雪蚊子」
(_Aedes
nivalis_),它的卵在雪下存活,一旦雪融化並填滿整個高山地區的池塘、小溪和濕地,就會孵化。
冬天蚊子去哪裡重要嗎?
在寒冷月份裡存活下來的不僅僅是蚊子。病毒,如日本腦炎病毒或羅斯河病毒,可以在蚊卵、未成熟期或滯育成蟲中從夏季活到下一個夏季。
因此,了解蚊子的季節性有助於衛生當局設計監測和控制計劃。我們可以利用它來更好地控制蚊子數量並降低疾病爆發的風險。
編譯來源:THE CONVERSATION (2022.06.21)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