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行動

2022-04-06
「寓教於樂」:成功的性教育要談性快樂
快樂可以說是性行為最強大的動力,然而每年全球花費上億在性、生殖健康和權利的服務中卻避而不談。
如果你問大多數人,「你的性教育是否有助於你的人際關係和性生活?」 他們會說,「不」。
根據牛津大學主導的一個國際研究的結論,將性健康教育聚焦於歡愉,可以增加保險套的使用,加強安全性行為的正面態度。幾十年來有些專家倡議性教育應超越僅談禁慾或風險,以改善性健康的結果。這個研究驗證了這樣的方向是正確的!
樂趣是生活的一部分
性健康教育包括學校教育、或針對各年齡層人的促進健康宣導。通常是為了達到特定的健康目標,例如:增加性傳染病的篩檢,推動HPV疫苗,或者減少性傳染病的案例。
它們通常以健康風險的宣傳為主,性樂趣的考量並不被認為有關。然而性關係和樂趣是人類生活重要的一面,若加入考量可以使性教育的推動更有效。
於1980和90年代行動家和社區組織所發起的「HIV預防」活動就是引人注目的成功案例。很多這些活動被認為有爭議性,因為他們使用了高度性感的影像,且歌頌同性戀和雙性戀男子的性慾,被批評為面對HIV危機仍在不負責任的享樂。
可是正面的「性」宣傳
-將「性安全」自然地呈現在性的樂趣裡,正是這些活動成功的關鍵!
樂趣和許可
肯定性樂趣是性行為許可教育一個重要的部分。
30多年前一篇重要的論文中,美國學者Michelle
Fine明確而有力的指出,學校性教育中「缺少慾望的課程」如何傷害了年輕女性的「性」健康和安全。她指出在美國教育系統裡,學校的性教育否定了女性的性慾望,使得年輕女性更容易遭受性暴力及意外懷孕。
一個人在性關係中表達「不想要」的能力,需要這個人能夠認知到自己「想要」的,也需要有信心地說出這些慾望,而不會害怕被恥笑。
性教育應該建立人們對性的自我認知和信心,可以開放討論性的樂趣和風險。要能夠達成這些,我們需要肯定且尊重年輕人的性和關係。
性樂趣可以在課堂上談嗎?
學校性教育聚焦在樂趣的主意可能會有爭議性。那課堂上如何教性樂趣呢?
樂趣為基準的性教育並非有關性的技巧,而是肯定人們有性樂趣和滿足的權利。包括使用保險套時強調樂趣,而不是集中在警告,或者允許人們公開討論性取向或關係的複雜性。
教育者警告課堂上不應定義特定的樂趣,然後強加於人,因為不同的人可能有許多不同的樂趣。
樂趣為基準的性教育在於開放教育空間,使年輕人可以安全的探索,發展對性和關係的批判性的思考。
性樂趣支持性權利和性健康
性權利的本質是認識到,性樂趣是人類關係中有價值的部分,也是健康和幸福的支柱。
性權利的基礎是讓每個人有機會追求滿意的性關係,不受傷害或歧視。
尊重性權利可以鞏固包容性教育、性和生殖醫療服務普遍化,以及免遭受性暴力和歧視的保護。
性權利的本質是認知性樂趣是維持健康、幸福的人際關係很重要的一環。
編譯來源:The Conversation (2022.02.12);BBC News (2022.02.14)
+ read more

2022-02-21
女人應該注意的三件「心」事
三月是台灣重視女性心血管健康行動「為女著紅」的月份
—這是提醒女性需要了解的關於心臟病的三件事的最佳時機。
根據衛生福利部的資料,心血管疾病是台灣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死亡人數是婦癌的3─4倍。但是,社會對於這樣的現象並沒有應有的警覺。
近日,美國心臟協會呼籲女性做三件事。這對於台灣女性也是非常重要的。
女性應該注意的3件事
第一: 知道男性和女性的心臟病發作症狀可能不同。胸痛是兩者的主要症狀,但在女性中,它可能不是唯一或主要症狀。
胸痛是存在的。其他疼痛可能在下巴,放射到背部或頸部。女性可能會呼吸急促,可能會感到胃部不適或爆發汗流浹背,經歷心臟病發作的女性可能會感到疲倦,並且常常有一種壓倒性的不安感
—感覺有些不對勁。
女性經常忽略這些症狀,因為她們不會懷疑自己可能會心臟病發作。AHA
2019 年的一項調查發現,只有 44%
的受訪者知道心臟病是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
第二: 了解您患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這些包括年齡、高血壓、糖尿病、有關膽固醇的情況以及吸煙或吸電子煙。
「壞」低密度脂蛋白 (LDL)
膽固醇和甘油三酯(血液中的脂肪)含量高會增加男女患心臟病的風險。
隨著年齡的增長,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高血壓,所以她們應該注意變化,因為高血壓會給心臟、動脈和腎臟帶來更大的壓力。它還會增加中風的風險。患有糖尿病或吸煙的女性比男性患心臟病的風險更高。
對女性來說,注意妊娠糖尿病、懷孕期間血壓升高或早產等並發症也很重要,因為它們會增加以後患心臟病的風險。
任何這些風險因素都應該與醫療保健專業人員分享和討論。
第三:降低風險。為了幫助預防心臟病,採取措施控制血壓、控制膽固醇、降低血糖,應進行日常體育鍛煉、健康飲食、減肥和戒菸。
最可持續的變化往往從小事開始。每天只需步行或活動
10
分鐘就可以提升情緒並開始養成健康的習慣。用更有營養的全穀物、水果或蔬菜代替加工食品;選擇橄欖油而不是氫化油隨著時間都有對心臟健康積極的作用。
編譯來源:HealthDay (2022.02.12)
+ read more

2022-02-15
男女有不一樣的〝心〞情
女人都很擔心會罹患婦癌,卻不知道
心/血管疾病是女人健康主要的殺手,且男女因為生理、結構以及生命經驗的不同,心/血管疾病之風險及臨床表現會不一樣。
❤ 【男女〝心〞情 哪裡不一樣?】
你知道,女性更年期心/血管疾病風險會增加嗎?
你知道,懷孕會影響女性心/血管疾病風險嗎?
你知道,男女心/血管疾病的症狀和診斷會有不同嗎?
想知道男女在心/血管疾病還有哪些差異嗎?還有哪些平常沒有發現的事?
▶ 點選圖片看懶人包(影片)
▶
點選圖片看懶人包(圖文)
❤ 【男女〝心〞情不一樣】為女著紅直播間
* 3/3(四)12:30 「與婦產科醫師談心」
主持人:黃淑英理事長
來賓:黃建霈(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
* 3/10(四)12:30 「大家相揪來著紅」
主持人:黃淑英理事長
來賓:滕西華(台灣社會心理復健協會理事長)
❤ 【3月11日 一起為女著紅】
為了讓更多女性了解自身與心血管疾病風險之關係,並提升女性對心血管疾病風險的認知,邀請您參與關心女性心血管健康的行動「Go
Red for Women (為女著紅)」。
請於3月11日「為女著紅日」(每年3月第2個星期五)
穿上紅色衣飾,拍照上傳臉書同時使用標籤「#TAIWAN為女著紅」!
📌參加方式:
1.3/11穿戴紅色衣飾👗
2.拍照📸
3.上傳至Facebook,並標籤「#TAIWAN為女著紅」🅵
歡迎大家來一起用行動關心女性心/血管健康!♥
想知道更多▶ 為女著紅 GO RED FOR WOMEN!
本活動部分經費來自國民健康署菸品健康福利捐補助
+ read more
/RU4862.jpg)
2021-12-20
美國食藥署 放寬人工流產藥物限制
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署(FDA)允許人工流產藥物RU486於藥局或網路販售,取消患者需親自取藥的限制,儘管某些州已經採取行動阻止。
過去,只能經由診所或醫院為患者提供RU486(Mifeprex),這是風險評估和減輕策略(REMS)計劃規定的一項要求。如今的這項改變,將讓患者更方便取得藥物。因故無法前往門診、或希望私密進行護理的患者可以這樣做,無需與醫療保健系統有互動。
這項政策是延續FDA疫情間不執行REMS規範的決定。去年4月,該機構表示,將在公衛緊急期間裡對親自取藥的規定行使「執法自由裁量權」。在進行了為期一年的審查後,FDA決定取消RU486的REMS限制,理由是研究表明,遠距給藥時人工流產藥是安全有效的。
此為遠距醫療人工流產開了一條路,減輕患者就診和醫療保健提供系統的負擔。
人工流產藥物的作用
RU486是用來中止妊娠的口服藥物。患者首先服用RU486來阻斷繼續懷孕所需的激素─黃體素,2天後,服用米索前列醇(misoprostol)促使子宮收縮,從而排出內容物。
根據台灣的規定,使用RU486需在懷孕七週內。在美國,FDA建議於妊娠10週內使用。
隨著越來越多的患者轉向藥物流產而不是經由手術,RU486的供應變得更加普遍。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最近的一份報告,2019年42%的流產是在懷孕10週內經由藥物進行。
儘管RU486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但自2000年核准使用以來,該藥在美國受到嚴格監管。雖然目前取消了親自取藥的要求,但REMS仍要求患者在接受藥物後簽署同意書,只能由具有特殊認證的提供商執行。
背後的推手 醫療專業及婦女團體
美國婦產科醫師學會(ACOG)與生育權利倡議組織等團體一再敦促美國聯邦政府,取消患者當面取藥要求。他們於2020年5月控告FDA和衛生與公眾服務部,挑戰在公共衛生緊急情況期間RU486的親自取藥規定,指控政府讓需要人工流產照護的患者處於COVID-19風險中。
親自取藥的規定被暫停,但川普政府將這此案上訴到最高法院,最高法院允許2021年1月恢復這項規定。隨後,FDA決定4月起不強制執行親自取藥。
ACOG首席執行長Maureen
Phipps醫師表示,FDA的決定是正確的方向,將對許多患者的生活和福祉產生重大影響。然而,其餘的REMS要求,包括開立處方者證明和患者同意書「在醫學上不是必需的」。Phipps醫師更指出,ACOG將繼續倡導,促使法規更能符合真實需求。
仍有許多州不買帳
儘管FDA放寬了聯邦對RU486的限制,但這並不能阻止各地州政府的規定。例如,德克薩斯州最近將在懷孕7週後提供人工流產藥定為重罪,這甚至比FDA目前的建議早了3週。
根據Guttmacher研究所的說法,美國有19個州仍要求提供藥物流產的臨床醫師在分發藥物時必須親自到場,這讓居住在這些州的人們無法透過遠距醫療來獲得流產護理。
編譯來源:Medpage Today(2021.12.17)
+ read more
/1112.jpg)
2021-11-13
看見痛痛女孩的痛
陳書芳/台灣女人連線秘書長
痛痛女孩,稱呼的是接種HPV疫苗後發生不良事件的女孩們。
這些女孩,在接種疫苗後不久身體陸續出現不舒服症狀,有身體各處疼痛、肌肉無力、關節腳踝膝蓋腫脹、疲倦等等情形,嚴重時對日常生活有很大的影響:不斷跌倒、無法正常行走、上下樓梯需要他人背著、穿鐵衣、坐輪椅、臥床等。
丕變的人生 失色的未來
台灣女人連線關注HPV疫苗許久,這幾年陸續接獲多起痛痛女孩的申訴,其中不只青少女,也有成年女性,累計超過30起。
每回接觸痛痛女孩,聽著他們訴說經過,我們總是非常的沈重、無力。原本該是青春活潑的年紀,因為身體的病痛,不斷地就醫、吃藥、打針,無法正常上學、外出,心情也變得抑鬱。有些孩子出現嚴重的身心狀況,嘗試自殺,讓家人好不擔心,必須時刻陪伴。也有女孩擔心自己的病痛影響家中經濟,成熟地令人心疼。
這麼多人有類似的經歷 真的只是巧合?
讓我們不寒而慄的是,這些互不相識的孩子與家庭,卻有很雷同的經歷。當孩子出現不舒服的症狀時,家長大多以為是成長痛或運動傷害,帶著孩子到國術館、中醫、小兒科等地方治療,花費了許多時間精力和金錢,症狀卻不見緩解。當情況越來越嚴重影響生活與就學時,才發覺情況比想像的嚴重,尋求其他醫療照護與資訊時,驚覺一切可能跟疫苗有關,卻可能因為這樣錯失了治療與診斷的時機。
當我們研究國際間的情況時,日本、英國、西班牙、愛爾蘭、哥倫比亞等地都有相似的情況,女孩們無法得到適切的醫療照護,政府單位也無法回應,受害者自主地形成組織,或告政府、或告藥廠,同時期待醫療體系能進行相關研究,提出解釋。
然而,這些真的只是巧合嗎?我始終相信,當這麼多人有類似的經驗,而且情況還在不斷複製,意味著現行體制或醫學有未看顧到或無法解釋之處。
亦或是,藥廠強大的遊說力量影響著醫療體系,讓大家不願正視痛痛女孩的存在?
沒有人願意一起找答案
近來,因為武漢肺炎疫苗引發社會關注的「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制度」,主要在處理疫苗接種受害的救濟。多位痛痛女孩提出了救濟申請,審議小組認定痛痛女孩的狀況跟HPV疫苗無關,不予救濟。家長們無法理解、無法認同這樣的結果,正與衛福部訴訟中。
國內首例痛痛女孩與衛福部的訴訟案,一審時,法院著重受害救濟制度的「從寬認定」精神,判決痛痛女孩勝訴。但衛福部罔顧政府的責任並忽視救濟的核心精神,提出上訴持續與人民相告,令人寒心。
對家長而言,救濟金額從來都不是重點,而是孩子在接種疫苗後開始生病,人生路途丕變,卻沒人可以給他們一個解釋。醫療體系、衛生主管機關一直告訴他們這跟疫苗沒有關係,甚至用「心因性」意指是孩子的心理問題,家長們實在無法接受。
但卻始終沒有專家願意試著找答案,甚至連聆聽都不肯。常見的狀況是,去就診時,醫師都還未詳細問診,便直接否定孩子的病況,說這跟疫苗無關,讓這些家庭被感孤獨,覺得被國家、被醫療體系遺棄。
對女孩們來說,她們只想回到那些不用吃藥不需打針,可以正常上學和朋友外出,自在地去運動的平凡日子。原有的充滿希望的未來也只剩下每天起床時身體不要疼痛、好好行動不要讓家人麻煩這樣微小的企盼。
我們盡力 但倍感無力
每當痛痛女孩與家長們見到我們時,眼中多少都閃爍著希望,期待能有些改變或進展。但我總會想,真的能為你們做到些什麼嗎?
我們會繼續陪伴與關懷,也支持他們的訴訟之路。但當所有體制與思考都否定這些存在時,我們究竟能做什麼呢……
+ read more

2021-11-03
台裔Michelle Wu改寫歷史 波士頓200年...
美國波士頓市長選舉出爐,因移民家庭所面臨的困難而從政的Michelle
Wu,成為下一任市長,並承諾讓這座城市更進步。
在波士頓左傾年輕選民以及黑人、亞裔和拉丁裔居民的支持下,36歲的Michelle擊敗了市議員Annissa
Essaibi George。
Essaibi George女士承繼前市長Martin J.
Walsh務實中間派的風格,得到了傳統權力中心的支持,如警察、工會和愛爾蘭裔美國工人階級社區。
「波士頓的每個角落都在發聲!」Michelle對著城市南端歡騰的人群說。「我們已準備好迎接這一刻,我們已經準備好將波士頓成為每個人的波士頓。」
Essaibi George女士在承認敗選時說:「我要向Michelle
Wu表示熱烈的祝賀。」她是第一位女性、第一位有色人種、第一位亞裔美國人當選波士頓市長的人......我知道這絕非易事。」
Michelle在芝加哥郊外長大,因為就讀哈佛搬到波士頓地區,她的勝選開創了許多紀錄,她將成為加州和德州以外美國大城市中唯一的亞裔市長。
關於MICHELLE
Michelle在父母從台灣移民到美國後不久出生。在她童年,父母是美國政府機構的翻譯。20多歲時,她的母親出現了心理健康的危機,她深受打擊,也迫使她中斷職涯去照顧家人。
她從那次經歷中復出後,便投身於公共事務。
她與哈佛法學院Elizabeth
Warren教授建立了密切的關係,Warren教授幫助她從政。
作為波士頓市議員,Michelle經常與她的孩子一起參加會議,這畫面宣示性地改寫了歷史上一直由白人男性主導的議會。
州眾議員Aaron
Michlewitz是她的老朋友和支持者,她認為Michelle的勝選是她從政多年來紀律嚴明工作的成果。
「她並不總是耀眼,也不總是成為頭條新聞,」Michlewitz說。「當她走進一個房間時,不一定會表現得如此重要。但隨著時間過去,她會逐漸解決你關心的問題,你開始意識到她的技巧和對工作的投入。」
Michelle對改革有很高的期望,因此,她將面臨迅速行動的壓力。但她承諾實踐政見,不負選民的期待。
編譯來源:NEW YORK TIMES(2021.11.02)
+ read more

2021-11-03
更年期後骨質流失的特徵
更年期後婦女骨密度,發現骨質流失比先前認為的還要慢。
這是有關於研究更年期後婦女骨密度追蹤最久的研究。
芬蘭研究團隊為了瞭解更年期後骨礦物質密度 (BMD)
的長期變化和影響BMD的因素,追蹤686位婦女
(40─65歲),長達20年以上。
結果顯示,更年期後骨質的流失是一直持續著,在25年間大約只流失了10%,低於先前的假設。
使用補充荷爾蒙療法與減少更年期後的骨質流失有關。
研究開始時體重較低,追蹤時體重增加,也與減少更年期後的骨質流失有關。
骨密度基準線越高,骨質流失率也越高。
疾病和影響骨骼的疾病次數多寡、維生素D、鈣補充劑、皮質類固醇、吸煙或酒精的使用對每年的骨質流失率沒有統計學意義。
此研究發表在《骨與礦物質研究期刊JBMR》
編譯來源:EurekAlert! (2021.10.20)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1-11-01
新手爸媽 照顧嬌嫩新生兒有撇步
照顧嬰兒嬌嫩的皮膚、頭髮和指甲可能令人卻步,但五個簡單的步驟可以讓事情變得更容易。
皮膚科醫生 Kachiu Lee
博士說:「嬰兒的手和腳很小,看起來非常脆弱和脆弱。然而,嬰兒比你想像的更有彈性,父母可以通過遵循一些一般準則來為他們的嬰兒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
洗澡:每週輕柔地洗澡兩到三次,讓寶寶保持清潔。以海綿洗澡,直到寶寶的臍帶殘端脫落並癒合。然後,您可以轉換到傳統浴缸。
使用溫水和溫和、無香味的嬰兒香皂和洗髮水。僅將肥皂塗在髒的部位,例如,頸部的摺痕和尿布覆蓋的地方,並在清潔後徹底沖洗乾淨。
尿布:即使尿布剛剛濕,也要盡快更換尿布,以防止尿布疹。如果出現尿布疹,清潔尿布覆蓋的地方時要輕柔並塗抹氧化鋅尿布霜。
護理指甲:在寶寶的指甲變尖時修剪,以防刮傷。使用指甲銼或砂板修成圓形而不是鋸齒狀的形狀。
洗滌:在使用前後清洗嬰兒毛毯、床單和衣物,使用不含香料的洗滌劑。
防曬: 遮光是最好的保護。如果沒有自然陰影,請使用雨傘、雨篷或嬰兒車罩。給寶寶穿上防曬服,包括輕便的長袖襯衫、褲子、寬邊帽和防紫外線太陽鏡。
建議 6
個月以下的兒童盡量少使用防曬霜,但如果沒有遮蔭和足夠的衣服,您可以在所有未被衣服覆蓋的皮膚上塗抹少量防曬霜。
使用具有廣譜保護、防水和 SPF 30
或更高的防曬霜。含有二氧化鈦或氧化鋅(參考其他文章)的防曬霜比較不會刺激寶寶敏感的皮膚。每兩小時或游泳後立即重新塗抹。
Kachiu Lee
博士說「在嬰兒期保持健康的護膚習慣,例如保護寶寶免受陽光照射,會對孩子的健康產生長期影響」。
編譯來源:HealthDay(2021.10.31)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1-10-30
你有吃過昆蟲嗎?
對著昆蟲一口咬下去,或咀嚼蟋蟀可能會使一些人怯步不前,但先想想看,尚且不要打消這個想法。
營養又不餓肚子兼環保
昆蟲可以供給高蛋白、脂肪和礦物質的營養。根據聯合國食物和農業組織(FAO)表示,全球約有20億人以昆蟲來補充他們的飲食,這叫做「食蟲性」(entomophagy)。食用恰當的蟋蟀可以協助解決世界人口迫切的食物不足的問題。到2050年預期會成長至98億人。
不只是新奇,昆蟲可提供有益心臟的營養。
《食品科學與營養評論》(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
2021年一月期刊指出,可食用的昆蟲可能有「很高的超級健康益處」,含有高水平的維他命B12、鐵質、鋅、纖維、必需氨基酸和抗氧化劑。Rao指出蟋蟀跳躍時強有力的後腿肌肉,是蛋白質的來源。
FAO指出解決食物和飼料缺乏的許多方法之一就是昆蟲養殖。我們周遭到處都有昆蟲。它們繁殖快,成長量大,食物轉換比率高。有些昆蟲可以垂直飼養,對環境影響又低。
加拿大安大略省一家公司正在建造一個先進的設施,將會是世界最大的蟋蟀養殖場。
University of Minnesota昆蟲系教授Sujaya
Rao説:「西方文化裡,人們開始食用昆蟲約有十年左右。特別是在2013年FAO發佈的里程碑報告,引起了關注。部分報告將食用昆蟲和更廣大的社會議題連結一起,如食物的永續和安全,以及對環境的衝擊。」
昆蟲精緻美食
全球超過1,900昆蟲種類可食用,甲蟲最普通,然後是毛毛蟲、蜜蜂、黃蜂、螞蟻、蚱蜢、蝗蟲和蟋蟀。一些新潮的餐廳也逐漸推出越來越流行的昆蟲菜式。
不只是食物缺少的問題。根據FAO,昆蟲在部分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因為味道好已成為主食。例如在南非的mopane毛蟲,以及部分東南亞編織蟻的蛋皆被視為美食。
名㕑 Jose
Andre在首都華盛頓市的餐館,將蚱蜢加入墨西哥餅中。西雅圖「水手」棒球隊的球場,銷售最佳的品項是四盎司杯以辣椒青檸檬鹽調味的烤蚱蜢。紐約市一個很流行的東村餐廳提供許多昆蟲菜式,如鱷梨醬撒上磨碎的黑螞蟻和鹽。
消費者市場中有幾個產品以昆蟲為特色,如蟋蟀粉和蟋蟀蛋白棒。
Rao
説:「在西方世界裡,因長久以來的污名,食用昆蟲並不普遍。但使用昆蟲為成分是一個策略,如餅乾中的蟋蟀麵粉,沒有負面的影像,所以更多人會願意嘗試。」
Rao也是2021年1月發表在《昆蟲科學》期刊的研究作者,其中大學生參與一項品嚐蟋蟀粉布朗尼的調查,衡量以昆蟲為食物的態度。
研究發現,比起小麥麵粉布朗尼,學生們較偏好蟋蟀麵粉布朗尼,但無法持續的分辨這兩種布朗尼。他們將昆蟲食物產品歸類於和環境及營養的益處相關,並不只是味道的因素,而且表示未來他們可能會購買昆蟲產品。
編譯來源:Health Day (2021.10.22)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1-10-27
氣候變化會殺死咖啡嗎?
一杯好咖啡都可以是一種簡單的享受。您可能會注意到,熟悉的果香似乎變淡了一點。像這樣的變化可能不是源於咖啡豆的烘焙或研磨時間,而是源於生長條件。
咖啡是一種高度敏感的作物。它需要非常特殊的生長條件,以及恰到好處的陽光和降雨平衡,才能生產出均衡、美味的豆類。
咖啡種植面積超過 2700 萬英畝,分佈在 70
多個國家/地區的 1250
萬個主要小農農場中。許多咖啡產區正日益經歷氣候的變化,這對咖啡的味道、香氣或品質的影響與產量或可持續性一樣受到關注。
一項新的研究評論顯示,氣候變化引起的環境因素改變很容易影響咖啡的品質。由Tufts
University及 Montana State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領導的這項回顧性研究還發現,目前一些應對這些影響的適應策略可望產生積極的成果。
氣候如何影響咖啡的品質
研究人員審查了73
篇已發表的研究。他們分析了與氣候變化和對策相關的
10 種普遍環境因素和管理條件。
該團隊發現:最一致的趨勢是,海拔較高的農場與更好的咖啡風味和香氣有關,而過多的光照與咖啡質量下降有關。綜合證據發現,咖啡質量也容易因缺水、溫度和二氧化碳升高而發生變化,儘管需要對這些特定因素進行更多研究。
目前減輕氣候變化影響的一些努力,包括控制光照的遮蔭管理、選擇和維護具有氣候適應性的野生咖啡植物以及害蟲管理,顯示出前景和可行性,但需要創新的解決方案來支持所有海拔的咖啡豆生長。
經濟學家Sean
Cash說,「一杯低於標準的咖啡具有經濟意義和感官意義。影響咖啡生產的因素對有興趣的買家、咖啡的價格及農民有很大的衝擊。」「氣候變化對農作物的影響已經在世界許多地方造成經濟和政治動盪。」
「如果我們能夠了解這些變化的科學原理,我們可能會幫助農民和其他利益相關者在面對當前和未來的挑戰時更好地管理咖啡生產。」 Sean
Cash說。
Montana State University
食品與健康實驗室的民族植物學家Selena Ahmed
表示:「這些策略給保持或提高咖啡質量帶來了一些希望,並將最終幫助農民考慮如何設計以證據為基礎的干預措施來支持他們的農場。」
編譯來源:EurekAlert!(2021.10.26)、frontiers(2021.10.8)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