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行動

2014-12-01
預防乳癌要從年輕開始
某種程度上來說,每個人都會「拖拖拉拉」,從報稅、買生日禮物到繳帳單,我們都有過不到最後一分鐘不去行動的經驗;而過程當中,除了在最後關頭時壓力大了點之外,跟早點把事情完成有什麼差別嗎?通常是沒有。
但是這個問題在我們討論到慢性疾病的預防時,答案可就不一樣了。研究一直不斷地顯示越早開始採取健康的生活型態,降低心臟疾病及癌症等慢性疾病風險的機會就越高,而且也可以延長壽命。但是我們卻常常等到中年了,等到慢性病的症狀開始出現時,才意識到預防的重要性,而那個時候,最好的機會已經過了;尤其是預防乳癌,越來越多的學者指出,如果可以在童年和青少年時期就做初級預防的話,有一半以上的乳癌是可以避免的。
在女性初經和第一次生產之間的這段時間,是女性乳房組織發展最快速的階段,也是細胞變化最快速的時間,而這些細胞有可能最終導致癌症的形成。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在年輕時吃太多高熱量食物導致體重過重或肥胖、食用太多動物性脂肪、攝取不足的水果、青菜、全穀類、缺乏運動、以及飲酒等生活行為,會累積疾病的風險;而且這些行為對於初經期間荷爾蒙的生長分泌有很大的影響,這也連帶影響日後乳癌的風險。
因為乳癌風險從這麼早就開始累積,相對的,有效的預防策略也應該要從小就開始實施,特別應該要著重在健康飲食和運動,這也是和目前的乳癌預防策略最不同、但卻最重要地方。一份文獻回顧甚至指出,若從年輕開始預防,70%的乳癌是可以避免的;即使從中年開始預防,也有50%的乳癌是可以避免的。
這些數據都只是數字而已,要真正讓這些數字成真,有兩項關鍵性的改變一定要做,一是將預防乳癌以及研究乳癌的目標年齡層降低至童年或青少年,二是預防性研究的經費必須增加;目前「挹注在預防性研究的經費」和「研究可能帶來的益處」是不成正比的,例如,目前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進行的乳癌研究計畫中,只有7%在進行預防性研究,但是它可能帶來的效益是每年預防超過十萬起乳癌個案的發生。
乳癌對每一個女性、每一個家庭、乃至於每一個國家來說都是負擔,而我們知道該怎麼預防它;所以現在就必須行動,預防乳癌是不能拖的!
資料來源:本文作者為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的Graham Colditz教授,文章刊載於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Cancer Research部落格
+ read more

2014-11-28
婦女曾捐贈腎臟 恐增加懷孕併發症風險
年輕婦女有意願捐腎前,常會詢問對未來懷孕是否有影響。日前一項加拿大研究指出,捐贈腎臟的年輕婦女,她們懷孕時,妊娠高血壓或毒血症的風險可能比較高。
加拿大麥克麥思特大學,倫敦健康科學中心的阿米特高格(Amit
Garg)醫生博士和其同事,進行一項回顧性的追蹤研究。這項研究的參與者共包括85名捐腎的婦女(131次的懷孕)加上510名未捐腎的年輕婦女,總共有788次的懷孕。捐腎婦女從1992年到2009年間在加拿大的安大略省進行腎臟,並接受持續追蹤至2013年3月。
主要研究結果是兩組婦女中被診斷出有妊娠高血壓或毒血症者,以捐腎婦女組別的比例較高。但在這兩組中,發生早產或新生兒體重偏低這兩方面的表現無明顯差別,且捐腎組中並無母體或胎兒死亡的案例。研究還是強調,絶大部分的婦女捐腎後,在懷孕時並没有問題;而對於母體及胎兒有否十分嚴重的後果,其可能性仍然低。
過去曾有兩個研究也是與捐腎後對懷孕的影響有關:分別來自挪威及美國明尼蘇達州,他們針對妊娠高血壓、毒血症和其他與母體或胎兒相關的風險的結論都和此項研究發現類似。
研究指出,雖然仍未完全確定這些風險的大小,但是在審查所有的証據及有關的限制以後,我們相信應該採取行動。在實際臨床實作的指引中,須納入這些風險資訊,當婦女未來還有可能懷孕,有意捐贈及受贈腎臟器官者都應在簽署同意書前明白這些風險;也要用在引導對捐腎者懷孕時的照顧上。
資料來源: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 read more

2014-10-27
世界衛生組織:能量飲料可能有害健康
號稱可以增強身心表現的能量飲料,很多人愛喝,近幾年在全球蔚為風潮,自2008年到2012年之間,單在美國的銷售量就增加了6成,據估68%的青少年、30%成年人以及18%的十歲以下兒童都喝過能量飲料。大部分人都認為它無害,但世界衛生組織最新的研究顯示,飲用過多的能量飲料,可能有害健康。
過量的能量飲料可能對健康造成危害,根據美國藥物濫用與精神衛生服務局(Substance
Abuse and Mental Health Services Administration, SAMHSA)
去年發表的報告,因飲用能量飲料而緊急送醫的案例從2007年到2011年之間,從10,068件倍增為20,783件。在歐洲也有幾項針對能量飲料影響健康的研究,其中特別是對青少年的危害。因此,世衛歐洲辦公室整理分析現今有關能量飲量造成健康風險的多項研究,並針對如何降低該風險提出建議。
咖啡因是能量飲料最主要的成分,也是可能危害健康的主因。一罐能量飲料可能含有高達500毫克的咖啡因,相當於5杯咖啡。世衛組織的研究團隊發現,比起咖啡,能量飲料更可能引發咖啡因中毒。雖然有些咖啡的咖啡因含量與能量飲料差不多,但通常人們喝的是熱咖啡,會喝的比較慢。而且近來有些新能量飲料品牌,為了與舊品牌搶佔市場,在飲料當中加入更多的咖啡因。
世衛研究指出,歐盟食品安全局(EFSA)的一項研究發現,在歐洲,能量飲料佔了兒童43%的咖啡因攝取來源,青少年為13%,成人僅佔8%,此數據令人擔憂。過量的咖啡因可能導致各種健康問題,包括血壓升高、心悸、噁心、嘔吐、精神疾病、抽搐,甚至死亡。
今年稍早有另一項研究也指出,運動飲料和能量飲料可能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與行為舉止造成負面影響,例如開始尋求刺激、抽菸或服用其他有害藥物、狂飲引發的精神沮喪或身體受傷的風險增高等。
更令人擔憂的現象是,許多青少年喜歡將能量飲料和酒精飲料混在一起喝,在EFSA研究就發現,高達71%的成年人以及18-29歲的年輕人都有這個習慣。能量飲料混合酒精飲料一起喝,會使人比較不容易感到醉意,因為能量飲料所含的高量咖啡因會降低喝酒造成的酒醉睡意,讓人維持清醒,而繼續狂飲。根據美國政府的一項數據顯示,毒物控制情報中心接到的電話,40%與能量飲料及酒精飲料有關。而世衛研究還發現,混合飲用能量與酒精飲料的負面影響可能導致開始吸菸、服用違禁藥物、尋求風險性行為、從事其他危險行為。
要如何減少能量飲料的負面效應與危害?研究人員建議決策者可採取幾項政策:
1.
規範能量飲料的咖啡因含量,明確規定每一罐能量飲料的咖啡因含量上限。
2.
政府有關單位應該關切能量飲料廠商過度針對未成年人及年輕人市場的行銷趨勢,採取行動加以規範。研究已確知咖啡因對未成年人,尤其是兒童的健康有害,應該比照對酒類或菸類的消費年齡設限,也應設法防範或禁止青少年及兒童購買能量飲料。
3.
醫療相關人員與單位也應充分了解過度攝取咖啡因的危險,俾以協助有相關問題者。
資料來源:公共衛生前瞻期刊(Frontiers in Public Health)
+ read more

2014-07-18
[活動] 國際特赦組織 終結北非地區對性...
行動總覽
在馬格里布地區(阿爾及利亞、摩洛哥、西撒哈拉及突尼西亞),關於強制性交的法規強調道德更勝於受害者身心的完整。在阿爾及利亞、突尼西亞(摩洛哥最近才廢除),這種充滿歧視的條款允許性侵犯只要與18歲以下的受害者結婚,就能免於被起訴。
當16歲的愛蜜納(Amina
Filali)被迫嫁給性侵她的男人時,她只能靠自殺尋求解脫。2012年3月,她吞食老鼠藥自殺。她的死在摩洛哥激起了廣大的反抗聲浪,凸顯了當地法律可以用來掩飾性侵罪行的荒謬。法律不但無法保護愛蜜納,反而讓她再次受害。
摩洛哥政府在2014年1月廢除此項歧視的條款,但是悲劇卻沒有停止發生。摩洛哥的法律──還有阿爾及利亞和突尼西亞的法律──都無法保障婦女、女孩,使其免於性別暴力的侵害。這些法條更無法在暴力發生時,為受害者提供有效的補救方式。
「我的身體‧我的權利」倡議運動呼籲馬格里布區全面改革所有充滿歧視的法律條款,包括允許性侵犯與受害者結婚以免於刑責,以及其他歧視性的法規,並應採用相關法律措施保護性暴力倖存者。我們也呼籲為性暴力倖存者提供更多的醫療服務與司法救濟管道。
行動策略
這項行動是「我的身體‧我的權利」倡議運動的一部分,隨後將展開未來三個月於馬格里布三個國家的行動計畫。此將為2015年子區域計畫的發起及全球響應行動鋪路。
我們的策略是把握利用摩洛哥議會第475條修訂案的機會,進而向阿爾及利亞、摩洛哥和突尼西亞當局施壓,提倡全面性的司法改革。此行動也包含來自三個國家性暴力倖存者所集結的團體。
目標
在阿爾及利亞、摩洛哥、西撒哈拉及突尼西亞,所有歧視性暴力倖存者的法律條款,皆應予以修訂,並且確保性暴力倖存者得到充分的保護。
提供性暴力倖存者全面的醫療服務以及司法救濟管道,包括賠償金。
透過團體行動、外展活動與針對執法人員與法官的性別敏感度訓練,正面挑戰對於性暴力倖存者的偏見。
付諸行動、立即連署
這是一項針對馬格里布這個子區域的運動,範圍包含阿爾及利亞、摩洛哥、西撒哈拉及突尼西亞等地。請您填寫線上連署,向三個國家政府同時提出訴求。每一份簽署都將被送至以下的阿爾及利亞、摩洛哥及突尼西亞訴求對象,因此會被分享三次。
連署內容如下:
致阿爾及利亞、摩洛哥及突尼西亞政府,
在阿爾及利亞和突尼西亞,性侵犯可以藉由與青少女受害者結婚,而逃過刑罰。雖然在摩洛哥及西撒哈拉這樣的條款已被廢除,然而,當地法律還是無法充分保護性暴力倖存者。
在此呼籲您以下述方式,終結對性暴力倖存者的歧視:
1. 修訂具有傷害性且充滿歧視的法條,包括:
2.
廢除阿爾及利亞刑法第326條,以及突尼西亞刑法第227條之二。
3.
廢除摩洛哥刑法第488條,並且不再以性暴力倖存者是否為處女來判定加害者刑罰之輕重。
4.
修訂強制性交的定義,以符合國際法性別中立的主張,且不應再視肢體暴力為必要條件並要求提供肢體暴力的證明。
5. 通過具體且全面性的法律以面對性別暴力。
6. 必須將婚內強暴認定為特定的刑事犯罪。
7.
將未婚成年人雙方合意的性關係與同性性關係除罪化,因為性暴力倖存者有可能因此害怕被起訴而不願投訴。
確保下列事項之責任歸屬及支援單位:
1.
確立有效的法律救濟,使其具備一定敏感度,得以因應性暴力倖存者的需求。
2.
訓練警察、法官、律師及醫療照護人員,以具備敏感度、保密且不歧視的方式回應性暴力倖存者。
3.
提供有效的社會及醫療服務,包含緊急避孕和其他安全且合法的人工流產管道。
訴求對象:
阿爾及利亞總理;摩洛哥總理;突尼西亞正義、人權、轉型正義部門
、婦女家庭官方秘書處。
欲瞭解連署行動詳細內容及參與連署,請連結至國際特赦組織台灣分會。
+ read more

2014-07-10
[活動] 2014第十四屆婦女健康行動網絡...
「婦女健康行動網絡」自2004年11月成立,迄今已有64個婦女團體與病友團體參與,並於每年九、十月間定期舉辦網絡會議,會議中針對婦女健康相關議題,進行現狀報導與討論,並於會議中討論、決定明年的528台灣婦女健康行動會議主題,集結各界力量向大眾與政府發聲。
今年研習營演講課程將包括保健食品正確觀、女人要的長照政策及女性與心理健康。一般家庭常會使用各種維生素作為保健食品,但我們吃進的是健康還是負擔?標示要怎麼看?使用上需要注意甚麼?都是我們極為關心的問題。其次,台灣已逐漸邁入高齡化社會,政府現行推動的長期照護政策是否符合民眾的需求?而女人要的又是甚麼樣的長照政策?我們歡迎大家一起來討論。最後,近來愈來越多研究發現,憂鬱症診斷標準有性別的偏見,而在生活壓力越來越大的社會環境下,要如何意識到憂鬱症的發生以及早預防,並促進心理健康,將是未來重要的課題。本次課程結合多項健康議題,內容豐富精彩可期,請大家千萬不要錯過!
今年的「婦女健康網絡會議暨婦女團體研習營」將於九月十二、十三日(五、六)舉辦,除了針對婦女健康議題進行演講與探討之外,亦希望藉此機會大家能齊聚一堂,分享彼此的工作心得,更藉由各地團體的參與,促進婦女團體間的交流與對話。
n 主辦單位:台灣女人連線
n
時間:2014年9月12日(五)13:30至13日(六)15:00
n
地點:高雄蓮潭國際會館(高雄市左營區崇德路801號)
n
對象:婦女健康網絡團體成員領導人或幹部代表及關心性別健康的團體約30-50人。
n 議程:
2014年9月12日(五)
時間
內容
主講人
13:00-13:30
30分
報到
13:30-14:00
30分
相見歡
14:00-15:00
60分
【專題演講】
2014婦女健康熱門議題
中山醫學大學婦產部林靜儀醫師
台灣女人連線代表
15:00-15:30
30分
下午茶
15:30-17:00
90分
【專題演講】
「維生素or危生素?」
保健食品正確觀
消費者文教基金會黃鈺生董事
17:00-17:30
30分
Check in
17:30-19:30
120分
晚餐
19:30-
Free time
2014年9月13日(六)
時間
內容
主講人
07:30-08:50
80分
早餐/退房
08:50—09:00
10分
報到
09:00—10:30
90分
【專題演講】
女性與心理健康
快樂心靈診所
黃璨瑜醫師
10:30—10:40
茶敘
10:40-12:10
90分
【專題演講】
女人要的長照政策
台灣女人連線
蔡宛芬秘書長
12:10-13:30
80分
午餐
13:30—15:00
90分
【會議】
歷屆宣言檢視
明年528主題與計畫
15:00-
賦歸
報名截止時間為8/15(五),名額有限,敬請盡速報名!
活動資訊及報名事宜請洽:台灣女人連線劉怡顯執行秘書
Email:TWL555@yahoo.com.tw,電話:(02)2392-9164,傳真:(02)2392-9165
+ read more

2014-06-26
女性小心!憂鬱讓心臟病容易找上門
憂鬱症與心臟病都是關係女性健康重大的疾病,根據2011年美國心臟協會(AHA)更新發佈的女性心血管保健指引,憂鬱症篩檢可作為女性心血管疾病風險評估的一部份,憂鬱症治療雖不會直接改善心血管健康,但憂鬱症卻可能會影響女性是否接受並遵照醫生的建議,顯示女性憂鬱還是間接會影響其心血管健康。
最近出現一項新研究再發現,55歲以下的女性若有中度或重度憂鬱症,發生心臟病的機率是其他一般女性的兩倍!美國艾默里大學的研究者邀請3,235位心臟病或疑似有心臟病的參與者進行冠狀動脈造影檢查,並評估這些參與者的憂鬱症症狀,之後三年進行一次追蹤。這些參與者中女性佔34%,且整體的平均年齡為62.5歲。
研究結果發現,55歲以下女性的憂鬱症症狀分數每增加1分,罹患心臟病情形就提高7%。有中重度憂鬱症使女性發生心臟病、施行動脈開張術、及死於心臟病的機率是其他一般女性的2.17倍、全死因死亡是2.45倍。
研究表示,這個年齡區塊的女性是憂鬱症的高風險族群,這個研究結果將女性憂鬱症與心臟病拉起連結,有助於解釋為何美國女性的心臟病死亡率會高於男性,並提醒年輕女性應認真看待憂鬱症問題,儘早尋求協助。
資料來源:美國心臟協會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 read more

2014-06-26
女性小心!憂鬱讓心臟病容易找上門
憂鬱症與心臟病都是關係女性健康重大的疾病,根據2011年美國心臟協會(AHA)更新發佈的女性心血管保健指引,憂鬱症篩檢可作為女性心血管疾病風險評估的一部份,憂鬱症治療雖不會直接改善心血管健康,但憂鬱症卻可能會影響女性是否接受並遵照醫生的建議,顯示女性憂鬱還是間接會影響其心血管健康。
最近出現一項新研究再發現,55歲以下的女性若有中度或重度憂鬱症,發生心臟病的機率是其他一般女性的兩倍!美國艾默里大學的研究者邀請3,235位心臟病或疑似有心臟病的參與者進行冠狀動脈造影檢查,並評估這些參與者的憂鬱症症狀,之後三年進行一次追蹤。這些參與者中女性佔34%,且整體的平均年齡為62.5歲。
研究結果發現,55歲以下女性的憂鬱症症狀分數每增加1分,罹患心臟病情形就提高7%。有中重度憂鬱症使女性發生心臟病、施行動脈開張術、及死於心臟病的機率是其他一般女性的2.17倍、全死因死亡是2.45倍。
研究表示,這個年齡區塊的女性是憂鬱症的高風險族群,這個研究結果將女性憂鬱症與心臟病拉起連結,有助於解釋為何美國女性的心臟病死亡率會高於男性,並提醒年輕女性應認真看待憂鬱症問題,儘早尋求協助。
資料來源:美國心臟協會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 read more

2014-05-28
第十七屆528台灣婦女健康行動會議-保障...
第十七屆528台灣婦女健康行動會議
-保障醫美使用者權益-
行動宣言
2014.05.28
近年來隨著科技的發展,醫美技術多樣化,並廣為盛行,醫美事故及糾紛亦層出不窮。2013年我們要求政府建立友善、安全的醫美環境,今年,為保障醫美使用者的權益,台灣婦女健康網絡透過問卷調查、舉辦座談會及接受申訴等方式,瞭解女性對醫美的認知、態度等現況,作為推動醫美政策的參考。
根據問卷調查顯示,民眾對於施做醫美的態度是接受且開放的,約有一半的受訪女性想做醫美,有6成表示願意公開,而不願意公開的人,其理由是「隱私及不願成為話題」,和一般過去社會的認知「羞恥」的理由是大為不同;且施作醫美意願有年輕化現象,這和低侵入性醫美技術的發展、年輕人開始有經濟力及媒體/商業的炒作有關。
在醫美的認知上,7成的女性不知道有醫師執照就可以施作所有的醫療處置,包含醫美,有近6成的女性誤以為我國有「美容醫學專科」,對於此醫療法規的認知不足及不正確,使得女性易被誤導,以為接受的醫美為專科醫師所為,恐減少對其風險評估的戒心。針對此現狀,衛生福利部提出「醫美認證」制度,以保障民眾就醫安全,然,因無強制力,大多數機構無意願參加。目前通過認證的機構僅31家(4%),其中近40%的機構仍有違法情事,無助於醫美環境的改善。同時,政府宣導不力,大多數的受訪者(80%)並不知道有這項政策。
就使用者權益上,有80%的女性認為手術同意書應記載「風險/副作用」、「施術或手術方式、流程」、「效果/效期」,這和民眾決定施做醫美考量的主要因素相符;另有5成以上的民眾認為應包含「產品/儀器的說明或仿單」、「審閱期規定」,也反應了台女連在受理醫美糾紛中看到的兩個普遍存在的問題─「沒有時間充分了解手術同意書」及「未被告知醫美儀器非適應症使用的風險」。
使用醫美是醫療還是消費一直是社會爭論的議題。目前,衛生署將醫美定調為「醫療」,而此次問卷調查中,有22%的人認為醫美是消費,44%認為是消費也是醫療,顯示政府和民間的認知是有落差的。其實,醫美是以名為「美容醫學」的技術來施做美容,在醫護人員及技術的管理上受醫療相關法令的規範,而醫師及使用者之間的交易行為,因為不是治療,所以是消費的概念,應屬消保法的範疇。再者,針對監察院提出「醫美機構應課營業稅」一事,80%的受訪者贊成,只有2.4%認為不應該,顯示民眾認為醫美的本質不是治療疾病,所以,應課以營業稅。
在此次的問卷調查中,不論是醫美的態度或認知,都明顯呈現有年齡及性別的差異。因此在未來政策的制訂及教育、宣導上應有不同重點的加強。
因此,為了保障使用者的權益及安全,我們有下列的訴求:
一、對於年輕化的現象,應加強青少年多元外觀價值教育,破除單一的美貌價值觀,並檢討現行醫美廣告規定,減少青少年過度暴露於醫美廣告中。
二、政府應檢視未成年人使用微整形之必要性及風險,並訂定規範。
三、政府應有考量性別及年齡差異的醫美政策及宣導。
四、對於醫美手術同意書或施術契約,政府應規定應記載事項、不應記載事項及
審閱期,並應給使用者副本。
五、重新檢討現行醫美管理政策,加強稽查並公布嚴重違法名單。
六、政府對於醫美儀器之非適應症使用應有明確的規範及管理。
七、召開公聽會,確立營業稅的課徵及醫美服務為消費或醫療之定位。
參與團體:中華民國思樂醫之友協會、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台中市婦女發展協會、台中縣木棉花愛縣關懷協會、台中醫院美麗人生聯誼會、台北市女性權益促進會、台北市社區婦女聯盟、台灣21世紀婦女協會、台灣助產學會、台灣職業安全健康連線、台灣寶貝關懷協會、社團法人台中市春天女性成長協會、社團法人金門縣婦女權益促進會、社團法人高雄市彩色頁女性願景協會、花蓮縣助產師助產士公會、花蓮縣洄瀾婦女權益發展協會、南投縣家長關懷教育協會、南投縣新婦女之友會、財團法人德光文教基金會、婦女救援基金會、澎湖縣水噹噹婦女會、中華民國子宮內膜異位症婦女協會、明新科技大學性別平等委員會、宜蘭社區大學、羅東社區大學、台灣女人連線共27個團體。
+ read more

2014-05-13
30歲以上女性不運動 小心心臟病上身!
過重、吸菸、高血壓、糖尿病、更年期等都是已知的女性心臟病風險因子,不過最近有一項澳洲的新研究進一步發現,在女性進入30歲之後,運動量太少將比起其他風險因子,對女性心臟病風險的影響更大!
這個研究團隊認為透過瞭解個別心臟病風險因子在不同生命階段中所造成的影響,將會有助於發現哪些族群最需要政策行動的介入,因此研究針對澳洲醫療保險中的32,154位女性的資料進行分析。
分析的結果指出,吸菸是30歲以下女性發生心臟病最重要的危險因子,人口可歸因危險度(PAR)為59%,該數值隨年紀增長而遞減,因此應持續努力降低年輕女性(尤其是20歲世代)的吸菸率。可是對30到90歲之間的女性來說,「低活動量」反而遠比其他風險因子的影響要來得大!
研究最後結論表示,目前世衛(WHO)建議成人每週運動150分鐘,此建議運動量與美國、澳洲一致,過去針對心臟病預防的重點主要在打擊肥胖、控制BMI值,研究認為未來應多著重強調維持身體多活動的重要性。而女性只要可以維持身體的活動量即可,運動類型並不拘,一般來說,有氧運動對心血管及新陳代謝健康最好、重力訓練則對肌肉骨骼健康有益。
資料來源:英國運動醫學期刊(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 read more

2014-04-28
缺乏維生素D 可能並非造成停經症狀的禍...
有些婦女會服用維生素D補充品以防止更年期身體機能的衰退,過去也有多項研究指出維生素D有助於降低血清素的消耗,可達調解體溫功效,進而能改善更年期熱潮紅、情緒不穩等症狀,又或者認為一旦進入更年期後,體內雌激素下降,將使維生素D的活化發生問題,可能會引起諸多與維生素D缺乏相關的疾病。
不過,最近一項針對參加美國婦女健康行動計畫中530位女性所進行的新研究卻發現,雖然一開始體內維生素D的濃度與更年期症狀之間存在反向關連,但經過調整多重比較後,卻沒有任何一種更年期症狀(包括熱潮紅、夜間盜汗、睡眠干擾、注意力不集中及健忘)與維生素D之間的關聯性是顯著的。
但是研究也承認,由於具有完整資料的樣本數少;這些女性的平均年齡是66歲,大約已離開停經年紀有16年之久;僅27%的女性出現熱潮紅或夜間盜汗症狀,比例低,這些因素都限制研究結果能證明維生素D與更年期症狀之間無關聯性的效力。研究建議未來應著重觀察婦女在進入更年期階段時的體內維生素D濃度變化。
資料來源:更年期期刊(Menopause)、北美停經學會期刊(journal
of The North American Menopause Society)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