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

擇偶條件寫在基因裡?!
2015.08.12
擇偶條件寫在基因裡?!
  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的心理學者近日發表研究指出:男性與女性心中的理想伴侶條件深受演化影響,而非文化。   研究分析了4764名男性與5389名女性,來自33個國家,分屬37個文化。結果顯示男性普遍偏好選擇較年輕且外在條件較具吸引力的伴侶;女性則傾向選擇年長且經濟條件較好(或較具發展潛力)、高社會地位且富野心的另一半。這樣的差異跨越國情與文化存在,且研究人員發現,當他們依其研究結果嘗試由某個人的擇偶條件預測此人的性別時,其準確度高達92.2%。   在研究者所列出的19項擇偶條件中,明顯可看出性別差異的項目分別為好的經濟發展潛力、外在條件吸引力、貞潔與野心抱負等5項;而在討喜的性格、社交能力、共同的宗教信仰與政治觀點等4項條件上則未呈現性別差異。   此篇研究的合作作者David Buss教授表示,許多人認為男性與女性擁有相同的心理本質,但是當面臨擇偶時,性別差異有很清楚且明顯的展現。不論是來自瑞典、挪威等性別平等意識發展良好的國家,或是較不注重此平等概念的伊朗,這樣的性別差異都是存在的。   研究計畫領導人Daniel Conroy-Beam指出,擇偶條件受到性別的影響遠大於社會文化,這代表在人類演化的過程中,兩性在尋找伴侶時必定面臨了明顯不同的挑戰。   Conroy-Beam認為,由於女性背負著生(懷孕)育(哺乳)的責任,且必須為此付出代價,因此,取得足以養育後代的資源是其最重要且無法逃避的問題;而尋找最具生育力的另一半則是男性為適應環境而必須演化具備的能力,因此導致兩性在擇偶時出現這樣的性別差異。   研究團隊相信這種具備歷史與演化觀點的研究取向將有助於解答未來進行相關研究時所可能碰到的問題。       資料來源: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 read more
原來脊椎也有性別!
2015.08.11
原來脊椎也有性別!
  一份來自美國洛杉磯兒童醫院的研究指出,人類的脊椎自小就存在性別差異。學者認為,這樣的差異是演化而成的,目的是使女性的脊椎可以在懷孕期間適應胎兒的重量;這樣的差異雖有助於生育,但同時使女性承受脊椎側彎或骨質疏鬆的風險較高。同時,透過核磁共振儀檢視新生兒脊椎的結果,研究人員也發現,脊椎橫斷面的尺寸,乃是決定脊椎結構強度的關鍵。   這項研究測量了70位健康足月的新生兒,男女各半。研究結果顯示,男女新生兒的身高、體重、頭和腰圍生長情形沒有顯著的差異,但女嬰脊椎橫斷面的尺寸很明顯的比男嬰小約10.6%;這項差異和妊娠期,岀生時的身高體重無關。   研究人員指出,兩性的脊椎差異在出生時便已存在,且是在胎兒發展主軸骨骼(包括頭骨、肋骨、胸骨和脊椎骨)時就開始了。雖然目前尚不清楚胎兒期間骨骼發展差異的機制,但學者推測最可能是由於性類固醇、生長荷爾蒙和類似胰島素的生長因素彼此之間複雜的互動。   洛杉磯兒童醫院醫學影像研究主任暨南加大醫學院放射科的Vicente Gilsanz教授指出:人類是唯一有這樣的差異的哺乳類動物,這是兩性生理上幾項關鍵性的差異之一。而發展出此種性別差異的原因可能與女性懷孕時,為便於走路及維持重心,所以脊椎必須前移有關。不利的是,女性的所有體能活動都會增加脊椎的壓力,導致年紀大時,容易骨折。   研究也指出,女性一生中的骨質(bone mass)累積比男性少,使得其骨折的機率多於男性2到4倍。脊椎成長的缺失也與年輕女性脊椎的彈性較大、骨質成長極限較低,導致年老時脊椎側彎和骨質疏鬆有關。   Vicente Gilsanz教授表示,雖然女性的骨骼發展特性自出生起便預示了年老時會有脊椎側彎或骨質疏鬆等問題,但相關研究也已證實,運動和適當的營養補充可以促進骨骼的發展。這樣的例子說明,即使有某種疾病的遺傳因子,仍可能可以透過盡早依個人情况量身打造醫療照顧的方式來緩和。       資料來源:Journal of Pediatrics        
+ read more
女人免疫機轉與男人不同
2015.08.06
女人免疫機轉與男人不同
  人體中有些基因隨時保持在運作狀態,有些則像堆積在倉庫的家具一樣久未使用;有些基因則會在某個人身上隨時處於運作狀態卻在另一個人身上從未有過功能;並且只有極少數基因能隨人體所需改變其狀態。對於基因狀態的改變,一項由史丹佛大學醫學院研究團隊發明的科技,名為ATAC-seq,讓他們得以研究這些基因狀態改變背後的化學變化。發現相較於其他生理系統,與免疫系統相關的基因的變化頻率較高,且這些基因在男女身上有各自不同的運作方式,此外還發現基因受環境影響的程度並不小。   研究團隊希望藉ATAC-seq發現健康成年人基因變化的基準線,讓其他研究員在研究患者時可以藉此分辨異常狀況,並且讓研究員能直接從人體的血液樣本測量基因活動,而非仰賴複製的細胞,以提供更精準的數據。研究團隊找來12位健康成年人,抽取其血液樣本來研究基因狀態的改變,不僅觀察特定基因如何改變(如對免疫系統很重要的T細胞),也觀察基因的改變在不同人身上的差異以及同一位志願者的基因在不同時間點經歷幾次變化。   結果顯示,那些會因不同個體而分別處於運作或休眠狀態的基因是影響免疫系統重要的因素,並且男女啟動這些基因的機轉不一樣。研究團隊認為,啟動基因的性別差異可能是導致女性罹患自體免疫疾病較多的原因,如硬皮症( scleroderma)、狼瘡(lupus)和類風溼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等。此外,研究團隊在30個被認為會受性別影響的基因裡,發現有20個基因的活動呈現顯著的性別差異,顯示性別是預測基因處於運作或休眠狀態相當重要的因素。   研究資深作者Howard Chang皮膚醫學博士說明,ATAC-seq技術讓研究員得以不需要再仰賴複製細胞做研究,而可以直接研究從活體採集的樣本,從而可以更精準地了解人與人之間基因狀態的差異。而研究團隊還發現,有1/3的基因狀態改變並非源自於個體基因差異,顯示環境對於基因的影響力甚大。皮膚醫學博士Chang認為,絕大多數基因改變的原因非來自於基因本身。       資料來源:Cell Systems        
+ read more
維護更年期生活品質  憂鬱症和尿失禁對女性影響最大!
2015.08.05
維護更年期生活品質 憂鬱症和尿失禁對女性影響最大!
  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研究發現,更年期婦女若有陰道不適的症狀,又伴隨出現憂鬱症或尿失禁的話,會讓陰道不適的症狀更加嚴重,這不僅會使身體的症狀更加複雜,也會嚴重影響婦女的日常生活活動、生活品質和情感關係,因此,更年期婦女的憂鬱症和尿失禁問題應該要能被更早發現和治療,而且需要特殊的評估和照護。   該研究負責人Mary Hunter表示,約有三分之一的更年期婦女會經歷陰道乾燥、搔癢、發炎、性交疼痛等與陰道相關的症狀,但這些症狀對身體功能和生活品質的影響卻很少被瞭解;因此,研究人員進行了RRISK研究(Reproductive Risks of Incontinence Study at Kaiser)的輔助研究。RRISK的研究資料從2008年11月蒐集至2012年4月,研究人員造訪了2,016位婦女;其中745位更年期婦女反應自己至少有一項陰道不適的症狀,研究人員再以問卷方式深入瞭解與評估。   分析問卷調查的結果後發現,有憂鬱症的更年期婦女其陰道不適的症狀對身體機能和生活品質的影響比平均值高出11-22%,而有尿失禁的婦女則高出27-37%;而一個星期至少有一次性生活的更年期婦女,其陰道不適的症狀對自我概念、身體形象或性功能評估都產生很小的影響。       資料來源:更年期期刊(Menopause)      
+ read more
年長女性服用降血脂藥物史達汀恐出現攻擊性行為
2015.08.03
年長女性服用降血脂藥物史達汀恐出現攻擊性行為
  常見用以降低血脂的藥物史達汀雖然普遍被認為能減少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但在今年初曾有研究指出史達汀藥物可能會增加第二型糖尿病的發生機率;此外,有關藥物的效益與副作用的討論也早已出現過存在性別差異的說法。最近一項美國研究更發現,服用史達汀藥物可能使患者出現情緒不穩的攻擊性行為。   研究主要作者美國加州大學醫學教授Beatrice A. Golomb指出,過去已有研究發現低膽固醇濃度與暴力行為的發生率及死亡的增加有關,更有通報案例是在服用史達汀藥物後出現情緒暴躁與攻擊行為。因此Golomb教授和她的團隊希望針對服用史達定藥物與發生攻擊行為之間的關聯性問題進行研究。   這項研究隨機取樣超過1,000名男性與停經女性參與研究,給予服用史達汀藥物(simvastatin與pravastatin)或安慰劑長達6個月。研究人員在進行之前與研究過程中都測量參與者出現對自己、物品或他人攻擊性行為的頻率;以及參與者體內睪固酮濃度及睡眠品質,這些都是已知會影響攻擊行為的潛在因子。   結果顯示,與安慰劑組相較,女性服用史達汀藥物後出現攻擊性行為的頻率會增加,尤其是45歲以上以及研究最初測量為攻擊性低的女性兩個族群的症狀最為明顯。男性部分則兩組無明顯差異,唯較年輕的男性在服藥後出現攻擊性行為的程度比服藥前稍高。此外,雖然研究也發現simvastatin會降低睪固酮濃度,使攻擊性行為發生機率減小,但史達汀藥物也會增加睡眠障礙,兩種作用將互相抵消。   Golomb教授表示,史達汀藥物會影響發生攻擊性行為背後的機制可能是其他因素,例如:氧化壓力(oxidative stress)與細胞能量可能也扮演著一部分的角色,這部分的問題是在未來研究將會找到更好的解釋。       資料來源: PLOS ONE期刊        
+ read more
限制人工流產:美國生命聯盟的「瘋」功「偽」業
2015.07.30
限制人工流產:美國生命聯盟的「瘋」功「偽」業
  1973年美國最高法院頒定人工流產定合法,但同時開啟了往後40年的論戰並讓各州創造更多的折衷辦法。美國生命聯盟(AUL)2015年便已在美國部分的州合法化51項新的人工流產限制規範,自2010年已累績了282項規範。這些規範看似在維護女性權利,實質上卻限制了女性的身體自主權與選擇權。   AUL推動立法的方式   許多州的政策制訂者抵達他們轄下的首都時對人工流產的議題以及其他醫療議題感到陌生, AUL便雇用六位州級的活躍份子,透過他們每年寄送「捍衛生命」(Defending Life)的訴求給立法者;並且也在美國立法交流委員會設立攤位,在遊說團體與立法者每年的集會上產生影響力。此外,AUL也依據各州擁護生命權的程度排名,引起各州之間的競爭,促使立法者主動向他們詢問要如何讓他們的州成為第一名。   AUL推動立法的規範:   * 告知女性可中途反悔 美國亞利桑那州的醫師已被要求需告知將進行藥物人工流產(chemical abortions)的女性,程序進行到中段時是可以改變主意的。美國婦科及產科醫學會(American College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ecologist)認為這不僅不安全也根本不可行。但即使婦科團體已於今年春季向政府遊說,此規範仍被通過成為醫師需要遵守的法律。 * 告知女性胚胎特徵及何時會感受到疼痛 美國阿肯色州今年通過了AUL根據「女性知權法案」(Women's Right to Know Act)所推的議案(議案編號:HB1578),要求醫師要施行人工流產前要向女性描述未出生的胚胎當下解剖學及生理學上的特徵。此外,該法也包含了AUL所建議的要指導醫師告知女性胚胎會在妊娠第20周開始感覺到疼痛,即使美國產科及婦科醫學會說明在妊娠29周以前胚胎感受到痛楚是不太可能的。 *              3. 增加人工流產的門檻                 美國部分的州規定醫師必須經過醫院允許才能執行人工流產,並且要求診所符合美國特定標準才能提供人工流產的服務。然而,因為有些醫院不願意接受欲執行人工流產的醫師的申請且建築改善所費不貲,這些規定其實是在逼迫守法的醫師無法提供服務及讓提供人工流產服務的診所關門;這些規定發布以後,德克薩斯州已凋零剩下18家提供人工流產的診所。代表欲人工流產的女性現在需要花更多成本在往返上。AUL公共政策的副經理Dan McConchie被問及這些問題時表示:雖然州政府無法讓人工流產變得非法,但不代表人工流產的方便性是憲法賦予的權利。   在這些推動立法成功的規範之外,AUL也在美國最高法院於6月通過了「奧巴馬醫保」(Obamacare)後,呼籲將人工流產剔除在醫療保險給付之外。然而AUL對其他相關政治議題卻未表達立場,如:避孕、性教育。即便透過避孕或加強性教育才是真正既能保護女性選擇權並降低人工流產的方法。     資料來源:The Atlantic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