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07.23
避孕政策鬆綁:美國兩州通過藥師給藥法案
美國兩州陸續通過了讓諸多婦女健康團體所歡呼的法案。美國加州以及奧勒岡州,即將允許女性不需要醫師開立處方籤,即可在藥局取得含有荷爾蒙的避孕藥。目前加州正總結2013年通過的州法案細則,奧勒岡州長Kate
Brown則於今年七月初簽署了一份類似的議案使之成為州法,但詳細實行細則仍待研議,預計分別將於今年10月1日及明年1月1日生效。
然而,即使不需要醫師開立處方簽,取得含有荷爾蒙的避孕藥依然不像取得止咳藥片或腸胃制酸劑那樣容易。在加州,取得含有荷爾蒙的避孕藥沒有年齡限制,但是藥師唯有在為女性做健康篩檢及測量血壓後,才能評估是否開藥給該位女性。在奧勒岡州同樣也需要做健康篩檢,並且規定18歲以上的女性才能取藥,未滿18歲者需要先取得醫師的處方籤,更多具體的規則目前仍在研議中。此外,據奧勒岡州藥師委員會執行長Marcus
Watt,奧勒岡州很有可能會要求藥師比既有規定多受訓一些時數,比加州的藥師委員會規定每年需受訓一小時還多。
不過,雖然美國女性取得含荷爾蒙的避孕藥將會比過去方便,但是目前並未要求保險給付此類避孕藥的醫療支出。加州的藥師對此表達疑慮,認為保險業者也不會支付為女性健康篩檢以及配藥的費用,然而這在看醫師時卻有給付。因此,議會現正研議要求非處方籤的含荷爾蒙避孕藥納入保險給付的議案。
美國計畫生育聯盟的董事及執行長Kathy
Kneer對法案通過表示支持,樂見女性取得避孕及其他生育健康照護的障礙變少了。她同時提到,過去許多研究已發現含有荷爾蒙的避孕藥是安全的,連婦科及產科的醫學會都推薦在藥局便可提供給民眾。葛特馬赫協會(Guttmacher
Institute)公共政策的資深議題專員Elizabeth
Nash則表示,其他州會依據加州及奧勒岡州的執行成果決定是否仿效,目前大家都還在觀望接下來會進行得如何。
資料來源:Kaiser Family Foundation
+ read more

2015.07.22
大肚子是爸爸的標準配備!?
根據美國最新的調查研究發現,成為爸爸會讓男人變胖!過去已有研究指出婚姻是影響男人變胖的一個因素;現在學者發現,成為爸爸也會有一樣的效果,而且這兩種效應是同時存在的。
這份歷時20年的研究總共調查了10,253位男性,研究人員在參與者青春期前期、後期、20餘歲與30歲初投這4個時間點測量其BMI值;並將受試者分為非父親、與子女同住的父親和未與子女同住的父親三組,以了解父親身分與BMI值之間的關係。
結果發現,平均6呎(約183公分)高的男性在初為人父後都出現體重增加的狀況,其中,與孩子同住者平均會增加4.4磅(約2公斤),BMI值上升2.6%;未與孩子同住者平均增加了3.3磅(約1.5公斤),BMI值上升2%。而其他平均身高相似但非為人父的男性在同樣的時間內則平均減少了1.4磅(約0.6公斤)的體重。
研究者Craig
Garfield博士認為,新手爸爸的體重增加很可能起因於生活型態與飲食習慣的改變;擁有孩子意味著新的責任,這可能讓人無法維持以前的方式照顧自己的身體。當家裡充滿餅乾、冰淇淋跟其他點心的時候,飲食習慣也將因此受到影響;另一方面,孩子每一餐沒有吃完的食物通常都是由父親負責解決。
最後,Garfield博士也指出,有許多男性認為自己仍然很年輕且足夠健康,並不需要專屬的醫師或可以提供諮詢的專業人員。但是截至目前的研究結果都顯示結婚或為人父等生命階段的重大轉變其實對於男性的健康有重大的影響,應受到重視。
為人父母確實是生命中的重大轉變,對於爸爸、媽媽都會造成影響,不過,只要多加注意,這些影響的力度是可以改變的。台灣女人健康網建議大家可以從減少購買餅乾零食、教育孩子健康的飲食觀念做起,幫助培養孩子適當的飲食量與責任感(自己的餐點自己吃完)等,不但對全家人的健康有益,也幫自己免去許多不必要的負擔。
資料來源:American Journal of Men’s Health
+ read more

2015.07.20
人工流產後悔嗎?九成美國女性說不
許多反對人工流產的團體認為,選擇人工流產的女性普遍會經歷「人工流產後症候群」(postabortion
trauma
syndrome),但是最新研究指出這種症候群背後缺乏實證基礎,並且調查發現95%經歷人工流產的女性認為這個決定是對的。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研究團隊及智庫Advancing New
Standard in Reproductive
Health(ANSIRH),自2013年起從美國30家有提供人工流產服務的診所中,挑出1000位於2008年至2010年間曾前往這些診所人工流產的女性進行訪問與調查,並以其中667位女性做為調查對象。這667位女性依其經驗分為兩組,其一為於妊娠第一期(受精後三個月)接受人工流產者,另一組則是在各診所規定可施行人工流產的妊娠期上限的前2周內進行人工流產者。這些參與者在參與研究時平均年齡為25歲,並且62%的人人工流產當下已在養育小孩,有14%的人有憂鬱症史,他們每半年會被以電話訪問其當下對人工流產經驗的想法與感受。
結果發現有半數以上的女性認為人工流產的決定很困難或相當困難,但是既三年的追蹤以後發現,667位女性中有95%的女性依然認為當初決定人工流產是對的,且兩組在態度方面沒有顯著差異。對人工流產的感受方面,表達正向情緒如放鬆及快樂的比率被發現超過了負向情緒如後悔、罪惡感、憤努等;而不論正向或負向情緒,都隨著女性想起人工流產的次數逐漸降低而跟著減緩;並且這兩種發現在兩組女性身上並未呈現顯著差異。此外,研究也發現那些伴侶未參與決策過程的女性對人工流產的決定較堅定,反之,伴侶猶疑不定或反對人工流產時女性對此決定則感到比較不確定。最後,研究發現那些施行人工流產與將孩子生下的女性,兩者都表現相似的憂鬱及低落的程度,使ANSIRH認為人工流產不是導致精神疾病的原因。
ANSIRH智庫說明,這些發現與結論對女性生育來說很重要。目前美國的法院對人工流產的限制是建立在女性會因此受苦於精神疾病的假設之上,並且由於相信女性於妊娠越晚期接受人工流產越容易對此決定感到後悔,因此規定女性接受人工流產前需有一定思考期並且需經過心理諮商師的評估。這些研究發現對於美國人工流產法具有啟發性意義,希望藉此不僅打破對人工流產的迷思,更能減少女性因這些法律規定而必須承受無謂的不便和痛苦。
最後,研究團隊說明,研究計畫受到來自Wallace
Alexander Gerbode Foundation及David and Lucile Packard
Foundation經費贊助,但所有贊助者皆未參與研究設計、資料蒐集分析以及出版內容設計。
資料來源:PLOS ONE
+ read more

2015.07.17
男性避孕的新契機!?
來自維吉尼亞醫學院研究室的分子生物學博士--John
Herr,在生殖研究技術上有了新突破,他和研究團隊發現了精卵結合時的關鍵分子,這項結果發表在國際期刊中,不但擴展對於精卵融合時的分子結構的認識,也更了解是什麼分子干擾了精卵結合,進一步,這項發現極可能引導男性避孕技術的突破。
當精子剛接觸到卵子時,精子攜帶的酵素會協助它穿透卵子,並和其融合,放出酵素的這個過程稱為「頂體反應」,精子的頭部會經由此反應完全轉變,除了重新塑型之外,研究者也發現,有一個來自精子的特殊蛋白質會維持融合處的完整性,這一個在十五年前就被實驗室發現的蛋白質,不像許多蛋白會逐漸遺失,它在精卵結合過程中依然維持在原來的位置
證據顯示,此一蛋白,又稱為ESP1,功用是維持精卵結合處,也就是精子頭部赤道區域的穩定性,赤道區域似乎也在頂體形成的早期形成;ESP1則保存在精子的頭部,也就是在頂體反應後啟動精卵融合的位置,因此ESP1被認為扮演了關鍵性的結構角色。
所有的證據都指向ESP1是精子頭部區域的結構成分,參與和卵子的接合,研究團隊現在則是要釐清他們發現的另一醣分子和ESP1之間的關連,有一說是此醣分子在赤道區域濃縮前會被除去,問題是,為什麼赤道區域在頂體反映後,仍保持完好如初?什麼分子作用造成了此一穩定性?
藉由回答這些問題,研究團隊將可以找到阻止蛋白質作用,甚至可以阻止受孕。Herr表示「我們對於這些蛋白質間的作用仍不完全清楚,也還沒有其對於男性避孕的明確策略,對於分子藥物如何阻礙這些作用,仍處於一個較早期的研究階段,還有更多參予和ESP1作用的蛋白質需要被釐清。」
資料來源:Biology of Reproduction
+ read more

2015.07.15
紅斑性狼瘡婦女懷孕比想像中安全
紅斑性狼瘡(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是一種自我免疫系統的疾病,這個疾病會攻擊皮膚、關節、腎臟、腦部或其他器官的健康組織,過去的研究並不建議有紅斑性狼瘡的女性懷孕,因為對母親和胎兒可能有潛在的風險;不過最近一份研究指出有紅斑性狼瘡的女性,若其紅斑性狼瘡症狀較不活躍的話,通常都能順利懷孕生產,更重要的是這份研究也指出一些會影響懷孕生產的風險因子。
這份名為PROMISE的研究由紐約市特殊專科手術醫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的研究團隊所負責,研究為期超過十年且橫跨美國和加拿大八個醫療中心,總共有385位懷孕婦女參與研究,這些婦女在懷孕的前12週就加入研究,而且當時她們的紅斑性狼瘡都屬於輕度到中度的狀況且較穩定。
研究結果發現81%的婦女懷孕生產的過程中並沒有出現併發症,10%胎兒出現體重過輕,9%的早產發生,5%的流產發生。此外,研究也發現大部分併發症的發生和下列的風險因子有相關性:
*
血液中有抗磷脂抗體(antiphospholipid antibody)
*
有高血壓
*
低血小板記數(Platelet count)
*
整體功能評估量表(global assessment score)的分數高於1
研究人員指出,如果婦女懷孕時紅斑性狼瘡並不活躍的話,那麼大多可以預見一個好的懷孕結果;這份研究將會是醫師在分析懷孕風險時一個重要的參考依據。
資料來源:內科醫學年鑑(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 read more

2015.07.14
EULAR提指引 幫助自體免疫疾病患者健康懷孕
自體免疫疾病指的是人體內免疫系統攻擊自身正常細胞的疾病,如全身性紅斑狼瘡(SLE)、抗磷脂症候群(APS)皆屬此類疾病,前者影響到患者的腦、神經系統、心、肝、腎、皮膚、關節等,主要患者是女性(女性患者的數量約為男性的10倍),常發生在20歳和30歲之間;後者的主要症狀則有動脈或靜脈的血栓、血小板減少、懷孕期間時的高血壓、自發性流產、早產或胎死腹中等。一般認為患有此兩種病帳的婦女,少孕和懷孕的併發症會增加。
歐洲抗風濕性關節炎聯盟(EULAR)在2015年的年會中,對患有SLE和APS的婦女,依其家庭計劃、生育、懷孕和更年期等健康問題,提供重要的指南。
EULAR建議SLE或APS的婦女在準備懷孕時,應接受醫生的諮商,衡量病情的進展、血清資料、高血壓和用藥(重點放在奎寧,也是治療SLE的方法之一);並且考慮如何保存生育能力,協助生育。
EULAR的建議包括:
*
SLE和APS的婦女,基於她們的病情和血栓的風險,應考慮節育的方法,特別是有APS
的抗體時。
*
在使用alkylating
agent(一種治療SLE的抗癌藥物)前,應考慮人造的GnRH(可促進卵子的成長),以保存生育的能力。
*
協助生育的技術,在病情穩定或潛伏期時,可安全使用,但仍必須考慮預防血栓或突發症狀的方法。
*
病情的發展、血清的標誌(可找出血清的抗體,確認感染)和腎功能的指標皆可用來監控懷孕時突發的症狀和不良的反應。
另外,瑞典從人口註冊資料中,檢視SLE患者在懷孕及相關併發症時(妊娠高血壓),對心臓血管的影響,也在EULAR年會上提出報告。在3232個患有SLE的婦女中,發現從未有過生育經驗者,其心臟血管症狀發生的機率最高;而懷孕或併發症,並不會促使心臟血管症狀的增加。
資料來源:歐洲抗風濕性關節炎聯盟(European League
Against Rheumatism,EULAR)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