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

壯陽藥到底會不會讓你得皮膚癌?
2015.07.13
壯陽藥到底會不會讓你得皮膚癌?
  為了使性生活更美滿,不少男性會服用壯陽藥解決勃起功能不全的問題,目前市面上有三種壯陽藥(PDE5 抑制劑),分別是大家所熟知的「藍色小藥丸」威而鋼(Viagra)、犀利士(Cialis)和樂威壯(Levitra);其副作用是會讓血壓下降,因此不可以和降血壓的藥物一起服用。   除了影響血壓之外,近年來的醫學報告則指出服用壯陽藥的更大隱憂。2014年美國哈佛大學的研究報告指出,PDE5抑制劑會增加得皮膚癌的風險,且被解釋為會刺激癌細胞的成長。不過,今(2015)年瑞典和紐約的研究團隊在美國醫學協會的期刊(JAMA)上所發表的報告則有不同的結論。   在新的研究報告中,研究對象的數目是哈佛大學所做之研究的30倍。在2006年到2012年間,20,000名瑞典男子中有4,065人得皮膚癌;有2,148人服用PDE5抑制劑,其中有435人得皮膚癌。   雖然只拿過一次PDE5 抑制劑處方的男子,得皮膚癌的風險增加了20%;但是拿多次處方的人,其風險則不明顯。PDE5抑制劑的劑量增加,卻沒有更嚴重的反應,所以兩者之間的因果關係令人質疑。學者表示,和PDE5抑制劑唯一相關的是早期、表面的皮膚癌,晚期的皮膚癌或其他不同類型的皮膚癌則無相關性。   同時也有學者根據調查數據推論,服用PDE5抑制劑的瑞典男子多有較高的收入,這些人買得起昂貴的壯陽藥,自然也有較多的假期做日光浴;另一個特質是多有較高的教育程度,因此對健康較注意,皮膚長痣也多會找醫生治療,導致診斷出皮膚癌的人數也較多。 最後,研究團隊表示,適當的服用PDE5抑制劑,有其效益,可增加男子性生活的品質。而引起皮膚癌最重要的原因,仍然是暴露在強烈的陽光下,所以防止紫外線的暴露,仍然是預防皮膚癌的基本。醫生可繼續審查男子皮膚癌的風險,但不必把服用PDE5抑制劑列為審查的指標之一。   資料來源:JAMA(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 read more
女性心血管疾病:生命階段決定風險
2015.07.08
女性心血管疾病:生命階段決定風險
  儘管心血管疾病不分性別皆為十大死因之一,然不同於男性的是,女性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起源於童年且會隨生命階段而有所差異。為深入了解女性各生命階段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子,美國醫療科學期刊 (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s) 與南部臨床調查協會(Southern Society for Clinical Investigation)各就此發表了報告。   高血壓   中年女性,尤其在更年期以後,罹患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比率高於同一個年齡範圍內的男性,紐澳良杜蘭大學的Marie 'Tonette' Krousel-Wood博士發現這可能與女性較男性不遵循醫療建議有關,對此Krousel-Wood說明,造成女性遵循醫療建議程度低,除了是與自我控制有關外,醫療提供者不會在每次臨床實務上評估病患的醫療建議遵循程度也可能是原因之一。   此外,近來有研究發現測量病患的藥物指引遵循程度、檢視再次取藥的頻率,可以預測高血壓病患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Krousel-Wood於是建議,這些測量應作為補充資訊,讓醫病之間能夠更有效地一起控制高血壓及其他慢性疾病。   荷爾蒙替代療法的時間點   過去對於荷爾蒙替代療法能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的論述,有些研究報告發現在更年期以後接受荷爾蒙替代療法確實有這樣的效果,但有些隨機試驗卻得出相反的結論。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翰分校的Suzanne Oparil博士及其同仁以接受療法的時間點解釋其中的關鍵。 關於時間點的論述,指的是在更年期後不久即接受荷爾蒙療法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但在更年期以後很久才接受療法則會增加風險。以此假設做動物實驗發現,負責調節女性特徵、附屬性器官的成熟和月經等的17β-雌二酮(estradiol)有助於延遲心血管疾病的發展並降低血管受損的風險。此外,在初期人體試驗中發現,這種17β-雌二酮所引起的反應受到更年期以後接受荷爾蒙療法的時間點影響,但是否與年齡增長影響荷爾蒙接受器對荷爾蒙的反應有關,還需更多研究來探究。   Krousel-Wood與Oparil博士希望藉由這些研究發現,能引發更多人關注處於各生命階段的女性病患的心血管疾病風險。在一篇導論中,紐約市立大學上城區醫學大學的Daniel Villarreal博士說明,他們具深度的分析預示了女性心血管疾病議題未來調查及管理的方向。       資料來源:The 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s        
+ read more
抗憂鬱藥物緩解更年期不適 卻增加骨折危險?!
2015.07.03
抗憂鬱藥物緩解更年期不適 卻增加骨折危險?!
  選擇性血清素回收抑制劑(SSRI)在美國已是排列第三名最常見的藥物,雖然它本身是抗憂鬱症藥物,卻常被當作荷爾蒙療法的替代藥物,用來治療像是熱潮紅、夜間盜汗等更年期不適症狀。然而最近一項研究指出,服用SSRI類藥物可能發生增加骨折機率的副作用。   美國東北大學健康科學系Matthew Miller醫學博士及研究團隊,分析了37萬3千名婦女40到64歲健康的中年婦女資料,研究團隊將她們的資料被分為兩組,在1998-2010年間分別服用SSRI類藥物與H2受體阻抗劑(H2 antagonists)、氫離子幫浦抑制劑(proton pump inhibitors)(後二者為治療消化不良的藥物)。選擇H2受體阻抗劑和氫離子幫浦抑制劑進行比較的原因,主要是前者在過去被發現不會或極其輕微增加骨折風險,而後者則些微會增加;而SSRI類藥物在過去亦曾被指出與發生骨折風險具有關連性。   研究結果顯示,與服用另外兩項藥物相比,這些接受SSRI類藥物一至五年不等治療更年期不適症狀的婦女,發生骨折的機率增加67~76%。研究解釋發生這樣的結果與一個生物性的假設一致,就是抗憂鬱藥物相關的骨頭衡定性之調變有利於蝕骨細胞活性的關係,也就是說,抗憂鬱藥物使得骨密度變低,才形成骨折機率變高。   由於導致骨折的風險會持續存在多年,因此研究團隊建議中年婦女應縮短服用的時間長度,同時未來研究應繼續探究是否低劑量服用也會出現相同情形。       資料來源:BMJ傷害預防期刊      
+ read more
阿茲海默症真的是女性疾病?
2015.07.02
阿茲海默症真的是女性疾病?
  最近美國阿茲海默症協會發現,年齡在65歲以上的人當中,每6位女性就會有1位罹患阿茲海默症,比例高於男性的11位中會有1位罹患阿茲海默症。造成這種性別差異的解釋分歧,包括基因變異、女性更年期以及女性較男性長壽之故。為深究原因,美國阿茲海默症協會邀請15位舉足輕重的科學家,討論在阿茲海默症的議題上,女性有哪些危險因子。   女性活得較久 美國南加州大學Roberta Diaz Brinton教授認為,年齡確實是罹患阿茲海默症最大的風險因子,但平均而言女性較男性僅多活4、5年,考慮到阿茲海默症是發病後20年才會被診斷出來,因此若在某一年齡層中女性罹患阿茲海默症的比例仍高於男性,那麼年齡可能就不是造成性別差異最主要的原因。   更年期 Brinton發現,女性的雌激素有助於腦部的新陳代謝保持規律,並且也能維持認知功能正常,因此更年期時雌激素下降後,人體一定會啟動另一種效率較低的機制取代雌激素原本的任務,進而影響女性的認知功能。   基因變異 目前認為對阿茲海默症有影響力的基因有:APOE-4、APOE-3、APOE-2。APOE-4是對晚發性家族遺傳阿茲海默症最具影響力的風險基因,APOE-3則是APOE基因中存在於人體最普遍的一種,被認為對罹患阿茲海默症來說是中度風險因子。而APOE-2則為最不普遍的基因,但被認為能降低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    在健康男性人口中,持有一對APOE-4基因者罹患輕度知能障礙及阿茲海默症的風險僅略高於非持有者。但在健康女性人口中,持有APOE-4者罹患輕度知能障礙及阿茲海默症的風險卻是非持有者的2倍。而在基因型中只有一個APOE-4的人口中,只有健康年長女性會有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男性則無。   在輕度知能障礙人口中,持有一對APOE-4基因,惡化成阿茲海默症的風險皆高,並未有性別差異存在。而若基因型僅有一個APOE-4,輕度知能障礙的男女惡化為阿茲海默症的風險同樣很高。     資料來源:Alzheimer’s Association、American Neurological Association    
+ read more
避孕停看聽-認識子宮內避孕器
2015.06.26
避孕停看聽-認識子宮內避孕器
每一種避孕方法都有優缺點,失敗率也各不相同,台灣女人健康網曾分享了口服避孕藥十大副作用,這次要來向關心女人健康的各位介紹「子宮內避孕器」。   什麼是「子宮內避孕器」? 目前在美國,婦女主要有2種子宮內避孕器可以選擇,其一為銅製的ParaGard,其二為含荷爾蒙的Mirena 或 Skyla。前者藉由裝置上的銅線圈引發子宮發炎,使進入子宮的精子處於有毒環境,達到避孕的效果。在從事無任何防範措施的性行為之後,將其放入子宮內達12小時以上,可以達到99.9%的避孕效果,並且ParaGard可置於子宮內10-12年,在這期間持續達到避孕效果。   含荷爾蒙的Mirena 或 Skyla則會釋放能增厚子宮頸黏液的黃體酮(progestin)讓精子與卵子難以結合,並且還會使子宮內膜變薄讓受精卵難以生存,以及抑制女性的排卵。這種避孕器需於月經期間裝於子宮內,若無法於月經期間放入,就有必要藉由其他方法來避孕。   子宮內避孕器的好處與副作用: 好處: * 價格實惠 * 因免於擔心懷孕而能改善性生 * 銅製的ParaGard避孕器不含荷爾蒙,因此不會影響女性之荷爾蒙。 * 使用含荷爾蒙的避孕器可減緩經痛。 * 哺乳期間亦可使用 * 移除避孕器後,子宮恢復受孕能力之速度快   副作用: * 置入避孕器時會經歷疼痛,並且術後可能會有背痛。 * 經期間的點狀出血會持續3-6個月。 * 使用含荷爾蒙的避孕器會有3-6個月經期不規律之現象。 * 使用銅製的ParaGard避孕器時,容易經痛且經血容易過量。 * 避孕器可能部分或全部脫落 * 感染(甚少發生) * 避孕器穿透子宮壁(甚少發生)   此外,若女性在使用避孕器過程中懷孕,容易有子宮外孕、骨盆腔感染、流產及早產。   哪些女性不應使用避孕器? 雖然對多數女性來說,避孕器是安全且有效的,但是若女性有以下情況則不應使用避孕器: * 若您於產後骨盆腔受感染或過去3個月曾經人工流產 * 可能或確定罹患經由性行為感染的疾病 * 可能有懷孕 * 罹患子宮頸癌 * 罹患子宮體癌 * 正經歷無法解釋的陰道出血 * 過去曾有結核性盆腔炎或於放入避孕器時子宮穿孔。 * 對銅金屬過敏者不應使用銅製的ParaGard避孕器 * 有嚴重肝臟疾病以及有或可能有乳癌的女性不應使用含荷爾蒙的避孕器   因此在決定放入避孕器前,有必要與醫療提供者討論避孕器是否為最適合您的避孕方法,並且若您於放入避孕器之後發現您不清楚避孕器的位置、於觸摸骨盆時能摸到避孕器、經血過多和經期過長、腹部絞痛、從事性行為時疼痛或出血、有感染的症狀如發燒、打冷顫、感冒症狀、肌肉痠痛及疲憊感與可能有懷孕,請您務必立即連繫您的醫療提供者,避免情況惡化。       資料來源:Planned Parenthood、Mayo Clinic      
+ read more
男人手中的菸讓跨下的癌一再發生!
2015.06.25
男人手中的菸讓跨下的癌一再發生!
  吸菸一直是許多癌症的成因之一,但是吸菸與前列腺癌之間的關係卻始終無法獲得定論。最近一篇跨國研究首次提出了證據,顯示吸菸與前列腺癌復發存在著關係;曾經吸菸與正在吸菸之前列腺癌患者在施行前列腺摘除後,癌症復發的機率是未吸菸者的2倍。   由維也納醫學大學(MedUni Vienna)及巴賽爾醫學大學(Basle University Hospital)主持的研究,以6,538位已摘除前列腺的前列腺癌病患為實驗對象。為排除其他影響實驗結果的因素,實驗對象皆不曾於術前接受放射治療、化療與荷爾蒙治療,並且排除由其他癌細胞轉移至前列腺的病患。在所有實驗對象中,有34%不曾抽菸、32%曾經吸菸、34%現為吸菸者。   研究發現相較於不曾吸菸者,曾經吸菸及正在吸菸者的前列腺癌摘除體積等級(RP Gleason score)、癌細胞於囊外擴展機率(extracapsular extension)、癌細胞侵入精囊機率(seminal vesicle invasion)與癌細胞於術後殘留在組織邊緣的機率都顯著較高(positive surgical margins),並且曾經吸菸及吸菸者術後癌症復發的風險比率(Hazard Ratio)也顯著高於不曾吸菸者。此外,研究亦發現戒菸十年以後,前列腺癌復發的風險會下降。   研究發起人維也納醫學大學泌尿科Shahrokh F. Shariat主任說明,這項研究發現是告知前列腺癌症病患吸菸的負面影響的重要實證基礎,並且也建議吸菸者戒菸從來不嫌晚,即使已經有前列腺癌也需要戒菸以避免癌症復發或癌細胞擴散。   然而,Shariat也提到,此項研究乃針對前列腺癌復發是否會受吸菸習慣影響,但是對於吸菸與罹患前列腺癌之間的關係仍不清楚。過去曾經有研究指出兩者之間有清楚的關聯,但是近來的研究卻得出相反的結論。不論如何,吸菸依然被證實會增加男性死於前列腺癌的風險。     資料來源:European Urology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