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少卡路里能延年益壽又健康!
2020.04.25
減少卡路里能延年益壽又健康!
2012年,紀錄片導演M. Mosley拍了科學紀錄片《吃得少活得久》,探討了延年益壽方法背後的科學。當時他得出的結論是,唯一可行的方法是限制卡路里。   八年後的今天,我們有更有力的證據證明限制卡路里或間歇性禁食(每週有兩天要減少卡路里)的好處。   第一個證據來自1930年代。研究人員提供一組老鼠低熱量飲食,他們驚奇地發現,那些攝取比一般正常飲食的卡路里少30%的老鼠,壽命延長了40%。壽命較長的老鼠也不太容易患上與年齡相關的常見疾病,例如癌症和心臟病。   隨後的研究顯示,幾乎所有吃卡路里控制飲食的動物都是如此—牠們不僅壽命更長,而且更健康。   那人類呢?最近一項名為CALERIE的研究探討了長期控制卡路里對非肥胖人群的影響,研究人員隨機將218名體重正常的健康人分為兩組,一組每日卡路里攝取量減少15%並持續兩年,另一組維持正常飲食。   卡路里控制組的人體重減輕了平均9公斤,這並不意外,但研究人員還發現這些人許多風險因子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包括膽固醇、血壓和C反應蛋白(一種發炎的指標)。他們還表示睡眠、情緒、性慾和生活品質有改善。   主要研究作者L. Redman說:「我們發現,即使是已經健康且精實的人,也可以從卡路里控制法中受益。」。   卡路里控制法的好處 另一個最近的發現是卡路里控制可以抑制常見的、與年齡相關的發炎反應,而發炎被普遍認為是引起失智症、心臟病和癌症的主要因素。   導演Mosley表示:「就我個人而言,長期限制卡路里的想法有點挑戰,這就是為什麼我決定選擇5:2的飲食方式,就是一星期中選擇兩天嚴格控制卡路里攝取。這是目前流行的間歇性斷食形式,它大大地改善了我的健康」。   新英格蘭醫學期刊上最近一篇論文檢視了所有現有的相關研究,其結論是:另一種最近流行的間歇性斷食的形式—每日限時斷食法(進食時間限制在6至8小時內)的好處很廣泛,不僅可以改善血糖和血壓,還可以增強抗壓力和抑制發炎。   這些都是為什麼減少卡路里的好理由。     編譯來源:ScienceFocus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享用壽司也享用了寄生蟲!
2020.04.20
享用壽司也享用了寄生蟲!
研究發現,自1970年代以來某種寄生蟲的數量增加了283倍,這種寄生蟲會透過人們吃下生的或未煮熟的海鮮進入人體。   這種寄生蟲叫「海獸胃線蟲 (Anisakis worms 或herring worms) 」。海獸胃線蟲存在於各種海魚和魷魚體內,其長度可達2公分。其數量的驟增可能對人類和海洋哺乳動物的健康都有影響。   儘管海鮮加工商和壽司廚師擅長從魚類中尋找和去除此寄生蟲,但可能仍有漏網之魚,因此研究作者C. Wood建議,如果在吃壽司時擔心寄生蟲,請將每一塊切成兩半然後進行檢查。   當人們吃下海獸胃線蟲時,它會侵入腸壁並引起類似食物中毒的症狀,例如噁心、嘔吐和腹瀉。Wood表示,在大多數情況下,寄生蟲會在幾天內死亡,症狀便會消失。   Wood指出,大多數「海獸胃線蟲症」並未被診斷出來,因為人們認為症狀是食物中毒引起的。   研究分析了有關海獸胃線蟲的線上文獻。研究人員表示,雖然這種寄生蟲對人類帶來的健康風險相對較低,但可能會對海豚、鯨魚和海豹等海洋哺乳動物產生重大影響。   Wood表示:「這項研究的重要意義之一是,現在我們知道海洋哺乳動物面臨著巨大的、不斷上升的健康風險。很少人認為寄生蟲可能是某些海洋哺乳動物數量無法回升的原因。我希望這項研究促使人們將腸道寄生蟲視為可能限制瀕危和受威脅的海洋哺乳動物數量成長的潛在因素。」。   編譯來源:Healthday(2020.04.13)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咖啡加檸檬─對身體有益嗎?
2020.04.06
咖啡加檸檬─對身體有益嗎?
最近的風潮聚焦於飲用檸檬咖啡對健康的潛在益處。有人說,這種混合有助於融化脂肪、緩解頭痛和腹瀉。   由於咖啡和檸檬各有多重健康效果,你可能會想知道同時飲用這兩種飲品是否具有其他額外的益處。   咖啡和檸檬都有許多已證實的健康益處,這主要與抗氧化劑的高含量有關。抗氧化劑會保護你的身體免受過量自由基的有害影響。咖啡和檸檬含有可抗癌的植物化合物。它們還可以保護你免受慢性疾病,如心臟病和糖尿病。   關於喝檸檬咖啡的好處,主要有四個說法。以下是科學對它們的看法。   1.它有助於融化脂肪 這種觀念在涉及使用檸檬的各種潮流中很普遍,但最終,檸檬和咖啡都不能融化脂肪。   擺脫你不需要的脂肪的唯一方法是減少卡路里或燃燒更多的卡路里。因此,檸檬咖啡可以融化脂肪的這種主張是錯誤的。   然而,研究表明,咖啡可以減輕你的體重,就像是為什麼有些人在喝完酒後可能會稍微減輕體重的原因一樣。   最近的研究發現,咖啡因可以刺激棕色脂肪組織(BAT),一種代謝活性脂肪組織,棕色脂肪組織(BAT)主要是代謝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它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減少。換句話說,潛在的減肥效果可能是由於咖啡中的咖啡因,而不是咖啡和檸檬的混合物。   2.它緩解頭痛 頭痛和偏頭痛已被列為全球50歲以下者的主要疾病之一。目前對於咖啡是否可以緩解頭痛的研究還不一致。   一派說法是,咖啡中的咖啡因具有血管收縮作用,這意味著它可以緊縮血管,從而減少了流向頭部的血流量並減輕疼痛。並且咖啡因可以增強用於頭痛和偏頭痛的藥物作用。   然而,另一派認為咖啡因伴隨著其他食物或飲品,像是巧克力、酒精和柑橘類水果,可能會成為頭痛的誘因。   因此,喝檸檬咖啡可能會緩解或加重頭痛。如果它確實有助於減少疼痛,那又是因為咖啡中的咖啡因,而不是咖啡和檸檬飲料本身。   3.它可以緩解腹瀉 這種治療方式需要吃咖啡豆與檸檬,而不是將它製成飲品引用。   儘管如此,目前沒有證據表明食用檸檬可以治療腹瀉,而咖啡會刺激你的結腸,這增加了你如廁的需要。   此外,腹瀉會導致身體水分的顯著流失,從而導致脫水,咖啡的利尿作用可能惡化脫水現象。.   4.它提供護膚的效果 研究表明,咖啡和檸檬的抗氧化成分都可能為皮膚帶來益處,因此這種說法背後似乎有一絲道理。   一方面,咖啡的CGA含量被認為能改善皮膚的血液流動和水化作用(hydration)。研究表明,飲用咖啡可以減少皮膚屑、提高平滑度,並減少角質層的惡化。   另一方面,檸檬的維生素C含量可以刺激膠原蛋白的產生,膠原蛋白是一種蛋白質,為您的皮膚提供力量和彈性,並減少由陽光照射引起的自由基造成的皮膚損傷。   各有好處,混喝否?隨意! 然而,你仍然可能透過單獨飲用咖啡和檸檬來獲得這些好處,因為沒有證據表明,只有當兩者混合時,才會產生這種作用。   飲用檸檬咖啡的大部分好處似乎是因為咖啡,儘管檸檬在護膚品中也起著重要作用。然而,沒有證據表明它們應該一起被飲用,以獲得更大的利益。要注意的是,檸檬咖啡的缺點,就是兩種成分的缺點,包括:可能會損害睡眠、導致咖啡因成癮及增加流產的風險。同時,極少數情況下檸檬可能會導致過敏。   編譯來源:Healthline(2020.03.20)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一天喝多少水是安全的?
2020.04.01
一天喝多少水是安全的?
你的腎臟每個小時可排除0.8至1公升的水,所以理論上你可以一天喝20公升的水。然而,這是假設喝水是按照均衡的速度。   有些水中毒的致命案例,患者在三小時或更短時間之內喝7公升的水。突然喝這麼多水增加了血液中的含水量,減少了血液中礦物質(電解質)的濃度,包括鈉、鉀和鎂。   當礦物質的濃度變得比身體細胞內的更少,水經由滲透進入細胞中,以平衡濃度,導致細胞膨脹起來。在腦部,這樣的膨脹特別危險,因為腦被頭蓋骨包圍在內,無法伸展。壓力的增加會造成腦部的傷害,甚至死亡。   編譯來源:Science Focus Magazine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每天一杯牛奶增加乳癌風險??
2020.03.10
每天一杯牛奶增加乳癌風險??
牛奶是促進身體成長的營養食物,但是一直以來也有許多研究指出它有負面影響。最近一項研究的結果更是令人驚訝─即使每天只一杯牛奶,乳癌風險可能增加50%。   根據研究作者G. Fraser,每天只喝1/4至1/3杯牛奶(相當於60毫升至80毫升),患乳癌的風險就會增加30%;每天喝一杯(237毫升),風險上升到50%;每天喝兩到三杯的人(473毫升至710毫升),風險會進一步上升到70%至80%。   Fraser博士表示,這份觀察性研究提供相當有力的證據,顯示牛奶或其他與喝牛奶密切相關的因素可能影響女性乳癌風險。   當前的美國飲食指引建議每天喝三杯牛奶。這項研究顯示,人們應該謹慎看待這一建議。   研究怎麼說? 該研究分析了52,795名北美女性的飲食內容,並追蹤了7.9年,所有這些女性最初都沒有癌症。飲食內容是根據「飲食頻率問卷」得出的。研究也透過問卷了解這群女性的人口統計資料、乳癌家族史、身體活動、飲酒、荷爾蒙和其他藥物使用情形、乳癌篩檢及生殖和婦科病史。   直至研究尾聲,共有1,057例新乳癌病例。研究並未發現大豆製品與乳癌之間有明確關聯;優格、起士和乳癌風險也沒有顯著關聯。   這項研究發現的乳製品的有害影響與最近AHS-2報告一致,該報告指出全素食者比葷食者較少罹患乳癌,但對蛋奶素食者並無非如此。   荷爾蒙是可能的解釋 研究作者表示,乳癌和牛奶有關的可能原因是牛奶中的性荷爾蒙含量,因為乳牛正處於泌乳期,並且通常約有75%的乳牛已懷孕。女性乳癌是一種對荷爾蒙有反應的癌症。此外,一些研究指出,食用乳製品和其他動物蛋白會增加類胰島素生長因子(IGF-1),該荷爾蒙被認為可能引發某些癌症。   研究作者表示,牛奶確實具有一些正面的的營養價值,但需要與其他潛在的、沒什麼幫助的影響相平衡。這項研究點出迫切需要更多研究進一步的探討。   編譯來源: * Eurekalert(2020.02.25) * Gary E Fraser, Karen Jaceldo-Siegl, Michael Orlich, Andrew Mashchak, Rawiwan Sirirat, Synnove Knutsen, Dairy, soy, and risk of breast cancer: those confounded milk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 dyaa007, https://doi.org/10.1093/ije/dyaa007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為什麼榴槤那麼臭?
2020.03.08
為什麼榴槤那麼臭?
榴蓮果肉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明顯的甜味和令人愉悅的如奶油般的質地。但是,成熟的榴蓮果肉散發出異常強烈而持久的氣味,讓人聯想到爛洋蔥。這是為什麼新加坡公共交通和泰國許多酒店禁止攜帶或食用這種水果。   最近一個德國研究證實了榴槤嗆鼻的氣味來自於這個植物裡的罕見氨基酸「乙硫氨酸(ethionine)」。   酵素將臭味由氨基酸裡釋出 此研究團隊過去的研究已指出,水果的臭味基本上是由有氣味的「乙硫醇(ethanethiol)」及其衍生物引起的。然而,植物產生「乙硫醇」的生化過程仍不清楚。這次的研究首度揭露,「乙硫氨酸」是臭味物質「乙硫醇」的前身。   研究作者表示,隨著果實的成熟,一種植物特有的酵素會促使「乙硫氨酸」釋放出「乙硫醇」。因此在果實成熟期間,不僅果肉中的「乙硫氨酸」濃度增加,「乙硫醇」的濃度也增加,後者解釋了成熟的榴蓮為什麼散發出極強的氣味。   不只與嗅覺有關 了解榴槤中有多少「乙硫氨酸」之所以有趣不僅是因為它是臭味的來源,也因為動物實驗和細胞培養研究已證實該氨基酸並非無害。老鼠吃下摻有高劑量之該氨基酸的食物會出現肝損傷和肝癌。然而,一項新的研究指出,低濃度的「乙硫氨酸」可能具有免疫調節作用。   這引起了吃榴槤是否意味著會危害健康的問題,這需要進一步的探討。不過,研究作者保證,要出現老鼠試驗中的毒性作用,一位體重70公斤的人一天必須吃掉580公斤富含「乙硫氨酸」的水果。   編譯來源:Eurekalert(20.02.28)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