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25
維他命D可能有助降低心臟病風險
維他命D是維他命、也是一種荷爾蒙,在人體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過去有研究發現維他命D可以阻斷11
beta
HSD1酵素作用,進而降低壓力荷爾蒙-「皮質醇」的濃度。由於高濃度的皮質醇可能會導致高血壓,所以理論上維他命D可以促進人體的運動表現和降低心血管的風險。最近由愛丁堡瑪格麗特皇后大學(Queen
Margaret
University)所進行的一項研究則發現,從營養補充品攝取維他命也可以達到相同的效果。
研究人員給13位健康的受試者每天服用50微克的維他命D或是安慰劑,經過兩週後,服用維他命D的受試者的血壓比服用安慰劑的受試者來的低,尿液中的皮質醇濃度也比較低。而在體適能的測驗中則發現服用維他命D的受試者在20分鐘內可以騎6.5公里的腳踏車,而服用安慰劑的受試者只能騎5公里,而且服用維他命D的受試者即使多騎了30%的路程,他們的血壓數據卻表現出體力消耗較低的跡象。
研究人員表示,這次先導性的研究顯示服用維他命D補充品可以促進體適能和降低心血管風險,皆下來將會針對一般健康民眾和運動選手進行大型且長期性的研究。
最後提醒大家,人體很多重要的運作如果沒有足夠的維他命D是無法發生的,例如,影響骨骼和牙齒健康極為關鍵的鈣和磷的吸收;維護免疫系統和心血管、維持膽固醇和血糖指數的穩定;也有研究指出阿茲海默症和多發性硬化症的風險與維他命D有關。但問題是我們常常連每日所需的維他命D標準值都攝取不到。
如果你想從食物中攝取維他命D,你會發現富含脂肪的魚類和蛋類是最好的來源,但即使如此,還是很難光從飲食中攝取足夠的維他命D;也有很多人是透過暴露在陽光中的紫外線來生成維他命D,但對於居住在陽光不充足的地區的人來說便不可行;此外,對素食者來說,營養補充品則成了唯一選擇。
資料來源:Society for Endocrinology annual conference
+ read more
2015.09.21
延年益壽操之在己!三大風險其實可預防
現代生活由於不正常的作息、飲食習慣與缺乏運動等,導致慢性疾病日益成為普遍容易面臨的健康風險。美國華盛頓大學健康指標和評估研究所(Institute
for Health Metrics and Evaluation)Mohammad Hossein
Forouzanfar博士所帶領的研究團隊指出,導致全球死亡人數最多的三大原因為高血壓、吸菸及身體質量指數過高。
研究團隊分析1990-2013年全球疾病、傷害及風險因素負擔的報告(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Injuries and Risk Factor
study),從188個國家的數據中去分析79種可預防風險導致的死亡人數、生命損失年數(years
of life lost)、失能時間長度(years lived with
disability)以及所損失的健康年數 (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s),並分析不同性別及年齡的狀況。
整體來說,可預防風險在2013年總共導致3千多萬死亡案例,較1990年多了五百多萬。首先,高血壓是最主要的死亡風險因素,且高血壓所致的死亡人數在1990年至2013年間上升了近50%;其中男性因高血壓死亡的人數自1990年上升了59%,上升幅度多出女性19.1%。其次,23年來因吸菸死亡的人數上升了23%,是僅次於高血壓的死亡風險因素,並且同樣對男性的健康影響較大。第三名死亡風險因素是身體質量指數過高(Body
Mass
Index,BMI),23年來因身體質量指數過高死亡的人數上升了63.2%,但不同於高血壓及吸菸的是,身體質量指數過高對女性健康的影響較大。除了以上發現外,研究還發現在2013年高血壓、吸菸及身體質量指數過高所導致的健康年數損失、生命年數損失也是最高的,並且結果並無性別差異。
飲食習慣對健康影響的分析結果顯示,23年來總死亡人數的21%擁有14個具健康風險的飲食習慣,如低蔬果、高糖飲料或紅肉多等,這些不良飲食習慣會使人們罹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而死去。
研究團隊認為,此份報告為各國政府的風險預防計畫提供了清楚的證據作為政策擬定的參考;而健康指標和評估研究所的主任Christopher
Murray也表示,吸菸及不良飲食是政府需要著力之處,透過改善這些面向能明顯地提升整體的健康。
資料來源:The Lancet
+ read more
2015.09.15
別當睡美人!睡太多傷「心」
從小我們不斷被教導睡眠對健康的影響,但到底睡多少才健康?睡眠時間的長短與品質又影響了哪方面的身體健康?最近一篇來自韓國首爾的研究便指出,不論是睡太少、太多或睡眠品質不好,都會影響我們的心血管健康,讓年輕人也有可能因此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首爾江北三星醫院的世代研究中心(Center for Cohort
Studies at Kangbuk Samsung
Hospital)以及成均館大學醫學院(Sungkyunkwa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的研究團隊以47,000多名的男女作為研究對象,平均年齡為41歲,並調查他們的睡眠時數以及睡眠品質好壞。此外,研究者藉由觀察血液流經上臂與手軸動脈的速度來測量動脈的硬度,並測量鈣在動脈中的沉澱量,透過這兩個指標判斷心臟病的風險。
研究發現,睡眠時數每晚少於五小時的成人的鈣沉澱量比七小時者多了50%;但睡超過9小時以上的成人更嚴重,其動脈中的鈣沉澱量高出七小時者70%。此外,自述睡眠品質低者的鈣沉澱量也比自述睡眠品質高者多了20%。研究的副編輯Yoosoo
Chang博士說明,當他們測量動脈硬度時,結果與上述相似,顯示睡眠品質低、睡太多或太少都是影響心臟健康的因子。整體來說,每晚睡眠時數為七小時且自述睡眠品質好的人,他們的心血管狀況較佳。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心臟學家及美國心臟協會的發言人David
Meyerson說明,這項發現影響深遠,你無法想像睡太多、太少以及睡眠品質低會在我們年輕時即影響我們的血管。但是這個發現並無法提供直接的證據證明睡眠問題會導致心臟問題,畢竟會引起高血壓的原因與荷爾蒙、睡眠中啟動的代謝以及睡眠時身體的化學反應都有關。此研究作為領頭羊,勢必將引發更多研究來回答這些問題。
資料來源:The Journal Arteriosclerosis, Thrombosis and Vascular
Biology
+ read more
2015.09.09
年輕女性要小心 菸燃一笑後傷「心」!
心臟疾病自2007年始連續7年都位居台灣女性十大死因的第二名,而最近一篇研究指出,心血管疾病患者已不再像過去以老年人為主,有越來越多年輕女性的心血管健康出現危機,而吸菸是增加年輕女性心血管疾病風險的重要因素。
研究者華沙心臟學研究所的冠狀動脈疾病系主任Hanna
Szwed及其團隊以波蘭急性冠狀動脈症候群登錄中心(Polish
Registry of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國家人口健康多中心研究(Multicentre Study of
State National Population
Health)以及國家心血管疾病風險因素調查(National Survey
of Risk Factors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s)的7,386位女性為研究對象,並將之分為45歲以下且有心肌梗塞史的1,941位女性(A組)、45歲以下但健康的1,170位女性(B組)以及63-64歲有心肌梗塞史的4,275位女性(C組)進行比較。
研究發現,相較於B組,A組表現出以下心肌梗塞的風險:罹患動脈性高血壓佔48.8%
(B:16.7%)、吸菸者佔48.7%(B:40.0%)、曾吸菸者佔65.5%(B:42.7%)、高膽固醇者佔36.1%(B:12.5%)、肥胖者佔22.3%(B:15.3%)以及糖尿病患者佔10.6%(B:1.4%)。對A組來說,最能夠決定是否會罹患心肌梗塞的風險包括:糖尿病(增加6倍風險)、動脈性高血壓(增加4倍風險)、高膽固醇(增加3倍風險)、目前吸菸者(增加1.6倍風險)。研究者補充,肥胖對心肌梗塞風險的影響不顯著,原因可能是糖尿病對A組的影響大過於肥胖,並且研究指出當年輕女性的風險因素越多時,心肌梗塞的風險也越高。
此外,3組互相比較的結果發現,A組罹患心肌梗塞的風險機率為1.7,B組為1.1,C組為2.0。研究者說明,A組的風險機率與C組相似,但A組中吸菸者比例較高,顯現吸菸與年齡大對心肌梗塞的風險都有顯著影響。Hanna
Szwed強調,研究指出吸菸對心血管疾病的影響,與其他研究的結論相符,即吸菸是年輕女性必須重視的健康議題,並且需要被積極預防。
資料來源: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Congress
+ read more
2015.07.16
夏日蟲蟲危機!小心水中寄生蟲!
夏季來臨、學生暑假開始,海洋、沙灘與燦陽經常成為大家計畫出遊時的目標之一,然而這些雖然吸引人,背後卻存在健康風險需要每個人小心在意。上週分享了關於防曬、熱病以及曬傷處理的文章,今天則針對夏季「水」安全提醒大家在享受清涼時也要避免生病。
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發現,過去20年以來因泳池及溫泉中的寄生蟲而生病的案例逐年顯著增加。2011至2012年間,這種寄生蟲造成了1,788例病患、95起住院案例以及1位死亡人數。其中一種寄生蟲稱為「隱孢子蟲」(cryptosporidium),它透過人們戲水、飲水時引發身體不適,包括:痢疾、胃痙攣、噁心、脫水、嘔吐與發燒等,並且是因戲水而生病的案例中最主要的病因。這種寄生蟲可以抵抗用以消毒泳池的氯,換言之,它可以在經常消毒的泳池及溫泉池中持續生存10天以上。此外,有痢疾者進入泳池或溫泉池中也可能會將「隱孢子蟲」透過水傳染給其他人。
因此為避免大家因夏日玩水生病,以下方法可以降低自己以及其他人被傳染的風險:
*
患有痢疾者不與他人共用泳池或溫泉池
*
入池前淋浴
*
避免池水下肚
*
不在池中小便或排便
*
確保孩童規律地如廁
*
不喝自來水,並於飲用罐裝水前確保瓶蓋是密封的
資料來源: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 read more
2015.07.07
招架不了夏天的熱情?預防熱病看這裡!
每年台灣一到夏季,溫度持續上升,不時發生人們因熱中暑、熱衰竭等熱病而送急診的新聞。到底何謂熱中暑和熱衰竭?又應該如何防範和急救?本篇分享關於夏季容易出現的熱病,並提醒民眾,除了每天做好防曬措施外,還要注意身體是否因溫度過高而出現不舒服的情形,以免因忽略身體變化引發更嚴重的後果。
導致熱病的原因
不論是熱中暑或熱衰竭等因體溫過高而來的症狀,皆導因於身體無法正常地降溫。人體本身即有調節體溫的功能,讓我們的體溫一年四季皆被維持在36.8度到37.2度之間。而人體調解體溫最經常使用的方法就是排汗,當身體的鹽分和水分從汗腺排出病蒸發後,人體的體溫便會下降。
然而,生活中有很多因素會影響人體調節溫度的功能,包括:年齡(大於65歲和小於4歲者)、環境濕度高、體重過重、心血管疾病、曬傷、飲酒或正使用會影響血液循環的藥物和治療等,增加得熱病的風險。
熱病的種類
痱子(HEAT RASH)
痱子是熱病中最輕微的症狀,當排汗過多但並未充分蒸發時就容易出現痱子。通常會在皮膚上如胯下、上胸和關節處出現塊狀的紅腫或水泡,並且會感到癢。
熱痙攣(HEAT CRAMPS)
熱痙攣發生乃因身體的鹽分太低,通常與激烈運動後大量排汗有關,並且特別容易發生在腹部以及四肢,這些部位的肌肉會抽蓄且疼痛。飲用冷飲和暫停運動達2-3小時有助於減緩不適,但若症狀持續超過一小時便需要立即尋求醫療協助。
熱衰竭(HEAT EXHAUSTION)
長時間曝曬於陽光之下,大量排汗且來不及補充鹽分與水分,容易引發熱衰竭,症狀包括:臉色發白、嚴重盜汗、心跳快但弱、呼吸短淺、肌肉抽蓄、頭痛、噁心感、嘔吐和昏厥等。此外,老年者、有心血管疾病者及在高溫環境運動者特別容易得到熱衰竭,一旦得到熱衰竭飲用冷飲來冷卻體溫,並以冷水沖澡後於陰涼的環境充分休息。
熱中暑(HEAT STROKE)
熱中暑是熱病中最嚴重的一種,當人體失去調節體溫的功能時,體溫在短時間內會上升到攝氏42度,導致永久性傷害或死亡。症狀包括:因無法排汗而有紅熱且乾燥的皮膚、心跳快速且跳動的力道大、暈眩、頭部抽痛、癲癇和陷入昏迷。由於熱中暑是急症,因此必須立即就醫,同時用各種可能的方法盡量降低患者的體溫。方法如:移除衣物、放置冰塊、將患者浸入冷水中、用水管澆水、以濕布裹住患者或吹電風扇等一切可用來降溫的方法都會是必要的。
預防熱病
當人體在試圖降溫時,以下幾種方法能避免體溫過高及降溫:
適當安排室外活動
若您必須要外出,盡量選擇早上5點至8點以及下午5點至7點的時段出門。在這些時段以外的室外活動,也請務必每隔一段時間就到遮陰處或室內休息,讓身體調節溫度的能力得以恢復。
緩慢適應
若平常不習慣於在炎熱的天氣運動或工作,請避免第一次的活動量太大和用力過度,讓身體慢慢適應環境的溫度。當身體因為活動產生心跳劇烈、呼吸急促甚至是暈眩、虛弱時,請停止活動並尋找陰涼處或冷氣房休息。
避免陽光直曬
在陽光底下活動時,請勤抹防曬品,建議在出門前30分鐘塗抹SPF15或以上的防曬品,並且每2小時就補擦一次防曬品才能有效防止皮膚曬傷。此外,夏天時穿著輕便、寬鬆且色彩明亮的服裝,以及帽沿能遮住臉龐的帽子,不僅避免體溫過高也保護皮膚不因豔陽曬傷。
攝取足夠的水分
請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喝水,在戶外活動切記每小時需補充2-4杯的水,且要放慢飲用速度才能讓水分確實運送到身體各處;從事稍有強度的運動時也可以飲用運動飲料來補充運動時流失的鹽分等身體所需的礦物質。避免飲用非常冰的飲料,導致胃痙攣;另外,國人夏日喜愛飲用手搖飲料消暑是錯誤的補水方式,含咖啡因或含糖的飲品會加重脫水的情況;酒精類飲品也應避免。
游泳不保濕
千萬不要誤以為游泳能保持身體的水分。游泳是一種運動,因此過程會流失一些水分以及礦物質,因此在計畫游泳時請記得帶上幾瓶礦泉水。
避免食用高溫食品
避免在外出前食用高溫食品,如湯麵、火鍋等,這些食物會加速體溫上升,使人在面對炎熱天氣時更為脆弱。同時,避免飲用含酒精及大量糖分的飲料,這些使人流失更多水分。
守望相助
除了藉由以上方法降低自己得到熱病的風險外,也需關心周遭容易患熱病的人,包括年齡高於65歲者、小孩、有心血管疾病者、精神疾病者和寵物等。此外,千萬不要讓小孩和寵物單獨待在未啟動冷氣的車內,即使車窗有開,車內的溫度也會在短時間就上升而危及車內的生命安全。
資料來源:British National Health Servic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Occupational Safety & Health
Administration、Emergency Medicine at Georgia Regents University
(最後更新日期:2016/8/8)
原址瀏覽數:177
+ read more